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煤矿远程视频监控系统方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1 组网 1.1用户需求分析 (1)一个监控中心,20个监控站点(每个矿井为一个监控站点); (2)每个监控站点中有4个监控点,通过光纤将远距离的视频信号传至矿井的管理中心; (3)在每个矿井管理中心已经布设了局域网,并具有广域网宽带出口; (4)在矿井管理中心需要视频监控设备,能够将由光纤传  相似文献   

2.
正日前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随着近年来我国"宽带中国"战略的稳步推进,截至目前,我国固定宽带用户光纤入户比例已超过60%。预计到2016年底,该比例有望达到80%,将超过日韩光纤用户比例,跃居世界第一。工信部通信发展司司长闻库表示,近年来,工信部在全国范围着力推动"光纤改造"工作落实,并取得显著进展。截至2015年底,我国接入网光缆新建长度达276万公里,同比增长28.9%;宽带用户光纤与铜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一种基于FPGA的五路数字视频光纤传输系统的设计方案,实现长距离的视频监控.采用Xilinx Spartan系列的XC3S1000芯片为核心处理芯片,设计了基于时分复用技术的非压缩数字视频光纤传输系统.采用串行数字视频信号传输方式,实现了五路数字视频信号的光纤传输;并对高速PCB走线串扰做了深入的仿真研究.  相似文献   

4.
网络视频监控系统概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基于TCP/IP协议的IP网的应用得到广泛普及。高速宽带主干网的建成和各地区高速接入系统的迅速发展,促进了基于IP技术的各种视频通信应用。在这种背景下,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在视频监控领域的应用也得到不断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去年的秋天,我踏上西藏之行的旅程。时隔一年,我再次出游,目标直指香格里拉。拐上京石高速,车越来越多了,一个个争先恐后,你追我赶的架势。出河北,就进入太行山区。过了阳泉、过了太原上了平坦宽敞的大运高速,路上车也渐渐地少了。过了临汾,天渐渐黑了,路上基本没有车了。大约晚上八点,入了陕西省境内。10点抵达古  相似文献   

6.
正2017年8月10日,陕西省安康市境内京昆高速公路秦岭号隧道南口处发生一起大客车碰撞隧道洞口端墙的特1别重大道路交通事故,造成36人死亡、13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3533余万元。调查认定,陕西安康京昆高速"8.10"特别重大道路交通事故是一起生产安全责任事故。  相似文献   

7.
<正>近日,英特尔与索尔思光电有限公司携手推出基于英特尔FALC~(TM)ONT-S/SR处理器的GPON MAC SFP ONU家庭网关及移动回传解决方案。此款解决方案致力于满足通过GPON网络回传宽带及移动数据的需求,并帮助实现数据在光纤中的快速传输及光电转换。目前,GPON MAC SFP ONU家庭网关及移动回  相似文献   

8.
正1月31日,记者从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获悉,国务院日前批复同意《陕西安康京昆高速"8·10"特别重大道路交通事故调查报告》。经国务院调查组认定,该事故是一起生产安全责任事故。大巴撞隧道口致36死13伤2017年8月10日,陕西省安康市境内京昆高速公路秦岭1号隧道南口处发生一起大客车碰撞  相似文献   

9.
山东省科学院激光研究所利用自己多年从事光纤传感研究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结合光纤光栅测温技术和压力传感技术,采用自主研发的高可靠性全光纤瓦斯、一氧化碳气体传感器,首次将瓦斯、一氧化碳、分布式温度等综合参数集成,研制了“全光纤煤矿采空区火灾监测预警系统”,实现了全光纤的煤矿采空区火灾的多参数预测预报。  相似文献   

10.
叶眉 《安防科技》2003,(4):29-30
在进行安装布线的时候,有两种不同的选择:双绞线(超五类)以及光纤电缆,那么究竟在什么情况下选择光纤比较合适呢?本文针对这个问题展开讨论。 采用光纤电缆连接的视频监控系统或门禁系统有下列的优点: (1) 传输距离远:在不进行信号放大的情况下,同轴双绞线只能将视频信号传输1000英尺,但是如果采用多模光纤可以轻松地将视频信号传输4英里以上,单模光纤甚至可以把  相似文献   

11.
一、光端机的发展历程与工作原理 1.光端机发展概述 近年来光纤通信技术获得了飞速发展,在视频监控中的需求也迅猛增长.光端机由于具有传输带宽大、传输距离远、抗干扰等诸多优势,非常符合视频业务信息量巨大的传输要求,同时由于光端机以及光缆成本的大幅降低,光端机迎来了高速发展的黄金期,大量应用到各行各业的视频监控系统中. 光纤通讯容量大,理论可利用带宽达50000GHz;传输距离远,无中继传输可达50~80公里;光纤由玻璃做成,抗电磁抗干扰,传输质量好,光纤传输的这些优点特别适合视频业务传输要求.  相似文献   

12.
近期,OT Systems与江森自控为美国米切尔将军国际机场(GMIA)联合提供光纤传输产品,以为其实现光纤升级改造。提升机场的高科技安防手段。该项目是在各阶段多模向单模光纤转换中最大的一个工程。通过对光纤基础设施的改造建设,可很好地运行其它基于IP网络的系统。OTSystems在光纤制造方面已有近10年的历史,专业从事高品质光纤传输设备及系统的设计和制造。  相似文献   

13.
正从11月1日起,陕西省正式实施由省公安厅等单位编制的陕西省《银行营业场所安全防范系统工程技术规范》、《住宅小区安全防范系统工程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和《道路车辆卡口系统工程技术规范》,标志着陕西省在以上三个公共安全设施建设领域将逐步迈入标准化的正规轨道。三个标准的出台使陕西省银行营  相似文献   

14.
通过调查确立了陕西省主要消费的消耗臭氧层物质(ODS)清单,统计了2008年陕西省消费各种ODS的数量.根据各物质用作不同用途的排放特点,计算了2008年这些物质实际排放量的全球变暖潜势(GWP)值,并分析了其对温室效应的贡献.结果表明,陕西省消费的ODS有8种,主要集中在清洗行业和制冷行业,西安市为主要消费区域.2008年陕西省主要排放的ODS按照GWP值折算,相当于104 082.11 t当量碳.  相似文献   

15.
一线     
陕西省将建立重大隐患监控机制陕西省安监局近日表示,2008年陕西省将从企业和政府两个层面,建立起重大隐患分级管理、重大危险源分级监控的机制,做到隐患排查治理规范化、制度化和经常化,从而实现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的安全生产。还将联合中石油、中石化、中航油等部门开展大中型油库、天然气加气站、铁路专用线等安全生产专项监督检查,将剧毒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作为监督检查重点,利用重大隐患监控机制把不安全的因素降到最低。(毛海峰)  相似文献   

16.
目前,国外专业移动通信用户主要使用的是面向语音任务的窄带数字集群通信技术,但美欧等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开始向专业宽带移动通信过渡.国外主要的专业通信设备研发企业,包括欧宇航Cassidian、摩托罗拉系统、Thales、Harris、IPWireless等,纷纷投入宽带无线通信产品与方案的研发之中,旨在将4G技术与传统集群通信技术结合起来,大大推动了专业宽带无线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本文综合介绍了这些企业的最新宽带无线通信产品与方案.  相似文献   

17.
李杰 《安全》2013,(8):22-25
使用灰色GM(1,1)模型对陕西省2005~2011年的火灾数据进行灰色建模,对模型的检验结果显示模型有很好的精度。在此基础上对陕西省2012~2015年的火灾事故发生数、火灾事故伤亡人数以及火灾事故损失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未来四年陕西省火灾事故发生起数和火灾事故伤亡人数有降低的趋势,火灾损失额有增长的趋势。预测结果对于火灾事故的管理和政策的制定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马昕 《中国安防》2004,(5):21-23
监控系统中的信号有三类:图像、音频、数据,如何将这三种信号置于有效的控制之下要考虑的因素之一是--传输问题.在光纤应用之前,铜缆因为费用低廉而被大量采用(但在远距离传输上采用光纤传输的成本要低于采用铜缆传输),但是铜缆传输越来越暴露其缺点,传输距离短,保密性差,容易受到电磁干扰,维护费用高等等.光纤出现之后,光纤通讯的应用得到迅猛发展,已经成为远距离/近距离传输(超过500/800米的距离)的首选,可以预料当光纤成本进一步下降,光纤必将取代铜缆大量应用.  相似文献   

19.
韩国旭  郭进平 《安全》2013,34(12):23-26
研究陕西省2006年~2011年期间的与安全生产相关的数据进行灰色关联分析,提取主要经济社会因素,并通过MATLAB软件与工矿商贸十万人死亡率之间建立多元回归模型。结果显示,陕西省工矿商贸十万人死亡率与人均GDP呈正相关,与城市人口、单位能耗呈负相关。在此基础上,通过灰色Verhulst和灰色GM(1,1)模型,预测陕西省安全生产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孙晨鸣 《中国安防》2015,(Z2):96-99
一、技术背景数字化时代的信息传递如此高效,一部分得益于光纤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光纤这种材料最初诞生只是应用于医疗上的内窥镜。由于当时技术有限,光在光纤中传输衰减非常大,所以当时的研究者并不看好光纤在通信上的应用。之后经过英籍华人高锟博士的潜心研究,并提出大胆假设,又重新燃起了研究者们对于光通信的热情。又经过数年的研究,激光器和低损耗光纤都有了重大突破,这才使光通信变为了可能。光纤最初广泛应用于广电行业,而同时期的安防行业还在使用同轴电缆作为主要传输介质。但随着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