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一体化氧化沟固液分离和回流机理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一体化氧化沟中固液分离和污泥回流的基本原理,提出了固液分离器的表面负荷SOR与污泥层厚度、回流污泥浓度等有关,计算模型为SOR=11+R·HwT·CuC0.固液分离器与二沉池的功效显著不同,所需面积远低于二沉池,在固液分离器内不发生污泥压缩、回流及时,不易受污泥沉降性能影响,是值得推荐的一体化氧化沟固液分离方式.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南通三喜织染有限公司污水处理改造为例,阐述物化、挂膜接触和活性污泥回流的复式好氧工艺,增设二沉池、均质、均量池、池底污泥回流,增加生物量,提高生化法处理染色污水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对DAT-IAT工艺加以改良,在DAT池前端分隔出缺氧区和厌氧区,强化了系统脱氮除磷能力。并在不同运行条件下,对改良型DAT-IAT工艺的脱氮除磷效果进行研究,得出优化条件。结果表明:DAT池溶解氧浓度在1.82.2 mg/L之间;IAT池至DAT池的污泥回流比为300%;DAT池至缺氧区的混合液回流比为40%2.2 mg/L之间;IAT池至DAT池的污泥回流比为300%;DAT池至缺氧区的混合液回流比为40%50%;IAT池采用曝气1 h、沉淀1 h、排水1 h的运行工况;系统泥龄在1350%;IAT池采用曝气1 h、沉淀1 h、排水1 h的运行工况;系统泥龄在1316 d时,改良型工艺可以同时取得较好的脱氮和除磷效果,并且改良型工艺的脱氮除磷能力明显优于常规DAT-IAT工艺。  相似文献   

4.
水质监测是污水厂至关重要的环节。为快速、准确地获取实时水质数据,以内、外回流污泥为研究对象,通过显微镜图像结合软件分析,分别得到内、外回流污泥各自絮体的形态参数,并结合污水处理厂运行参数,采用偏最小二乘(PLS)法对内、外回流污泥絮体形态参数与好氧池出水水质指标(CODe、BODe、TNe和TPe)进行了回归分析,建立内回流污泥回归模型(PLS1模型)和外回流污泥回归模型(PLS2模型),通过分析两个回归模型中活性污泥絮体形态参数与出水水质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比较了两个回归模型的拟合效果和预测效果。试验结果表明:PLS2模型的拟合效果和预测效果要优于PLS1模型,该模型对好氧池出水中CODe、BODe、TNe和TPe的预测系数Q2分别为0.736、0.665、0.753、0.716;出水污染物浓度与内回流污泥絮体密实度参数呈正相关关系,而其与外回流污泥絮体密实度参数呈负相关关系。本试验建立了污...  相似文献   

5.
利用剩余活性污泥的生物吸附降低城市污水污泥重金属含量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对香港沙田和广州大坦沙污水处理厂的污水、污泥作了初步的生物吸附试验,结果表明:少量活性的污泥能够显著降低污水中Cu、Zn、Ni的浓度,污泥浓度为0。.06g/L时,广州污水上述3种重金属的去除率分别为82%,69%和51%,因此回流活性污泥到一沉池可有效降低上述金属进入生物反应池。  相似文献   

6.
采用缺氧/好氧膜生物反应器(A/O MBR)工艺处理生活污水,试运行了5种不同的工况以确定最佳工艺参数,利用变性凝胶梯度电泳(DGGE)技术研究缺氧池和好氧池(MBR)中细菌群落结构,分析出水水质与细菌种群多样性的关系.结果表明A/O MBR在水力停留时间(HRT)为12 h,污泥停留时间(SRT)为10 d,硝化液回流比为300%,污泥回流比为100%的条件下,对COD、氨氮、总氮有稳定良好的去除,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6.4%、99.1%、75.8%;系统运行过程中,缺氧池和好氧池中菌群结构发生较大变化,同一工况下两池菌群的相似性通常大于50%,但缺氧池菌群多样性随工况变换而波动较大,好氧池菌群多样性随运行时间而逐渐丰富;缺氧池菌群多样性指数与反硝化效率成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
鉴于城市污水处理厂每日、每小时的进水量波动性很大,采用传统的恒定污泥回流比或固定污泥回流量控制会引起二沉池出现巨大的水力波动,从而影响系统处理效果.以二沉池污泥层高度作为控制变量,建立了回流污泥控制策略和控制器.采用A/O 工艺中试试验装置,在处理实际生活污水的情况下,对所建立的控制器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与传统恒定污泥回流比控制相比,TN 去除率可以提高10%,污泥回流量可以降低20%,且可以维持系统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8.
以聚合氯化铝为混凝剂,采用高密度回流絮凝澄清池进行饮用水除氟试验。考察了原水水量、氟初始浓度、原水浊度、絮体回流比等因素对除氟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密度澄清池具有良好的除氟效果,可使滤后水中氟浓度低于1 mg/L。当絮体回流点位于快速混合处时,回流比为50%时,能提高氟的去除率。  相似文献   

9.
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厂的生物泡沫现象合影响污水处理系统的运行和出水质量,泡沫的产生主要和各种丝状菌和放线菌有关。常用的泡沫控制方法有:喷洒水投加消泡剂或微生物,降低污泥龄、回流消化池上清液、选择器等。  相似文献   

10.
啤酒废水改良Bardenpho工艺除磷脱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ardenpho工艺内循环和污泥均回流至A1池,使A1池和A2池均含有较多的NO3—N,对高氮的啤酒废水除磷效果有所影响。在Bardenpho工艺缺氧段前增设厌氧池,并分流70%回流污泥至缺氧池,保证了磷的有效释放及好氧段磷的吸收能力,提高了除磷效果。第二缺氧-好氧段延长污泥龄至10~16d,提高了脱氮处理效果。出水的氮磷水质均有明显提高(NH3—N2.15mg/L、TP2.40mg/L)。  相似文献   

11.
基于质量守恒定律,导出了二沉池的一维通量模型.模型考虑了二沉池表面积的变化,低浓度污泥沉降和区域沉降采用了Takács速率公式,压缩沉降采用了压缩沉降速率公式.结果表明,单元层的污泥质量守恒,模型在进水污泥浓度、进水流量、回流比及其组合的脉冲扰动下仍有较强的稳定性;二沉池出水悬浮物浓度与回流污泥浓度的模拟值分别为16.40mg/L与7.01g/L,和实测值范围15~19mg/L与646~8.32g/L较为吻合;污泥层高度的预测值为0.55m,与实测值0.45m较为一致同时,恰当地选取二沉池分层数和模拟迭代时间可以从根本上避免模拟失真,将二沉池分为30层及其以上可得到理想的模拟结果.  相似文献   

12.
在石墨消解炉上利用王水加热回流的方式消解土壤标样,利用ICP-MS,结合动态反应池技术测定所得溶液中的银含量。通过比对标准值,发现利用纯氧气作反应气的动态反应池技术(DRC)能快捷、准确地测定土壤中的银含量。  相似文献   

13.
沈静  李咏梅 《环境科学学报》2012,32(8):1801-1806
在缺氧-好氧(A/O)脱氮系统中调节混合液回流比和外加碳源,研究了混合液回流比和不同碳源对低碳氮比城市污水中NDMA总前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提高混合液回流比可以提高A/O系统对NDMA总前体物的去除效果,其作用主要通过影响缺氧池来实现;混合液回流比为400%时,可同时较大幅度提高常规指标和NDMA总前体物的去除率.外加碳源有利于A/O系统中NDMA总前体物的去除,当葡萄糖和蛋白胨作外加碳源时,A/O系统中缺氧池对NDMA的去除起主要作用;当乙酸钠作外加碳源时,缺氧池所起的作用下降;蛋白胨的加入会使进水中NDMA总前体物浓度大幅度增加;综合常规指标和NDMA总前体物的去除效果,选择葡萄糖作外加碳源比较合适.  相似文献   

14.
用二级水解酸化-好氧工艺对某炼油厂废水进行了工业中试实验.在不设二沉池、污水不回流、H1池进水COD<550mg/L时,本工艺O2池出水可使COD、Oil、Ar-OH、NH3-N、S2-的降解率分别达到94.1%,98.7%,99.3%,86.5%,100%,出水达标率100%.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影响异重流形成因素的研究,发现在异重流的形成过程中进水污泥浓度对密度的影响远大于温度对密度的影响,二沉池的进水通常形成下层异重流.利用水力模型进行示踪试验,结果表明在平流式二沉池中存在明显的回流区.异重流对二沉池处理效果的影响有利有弊.  相似文献   

16.
在传统A~2/O工艺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良型A~2/O工艺(两级生物选择同步脱氮除磷工艺)。为了防止回流污泥中的硝酸盐进入厌氧区,在传统A~2/O工艺的厌氧区后耦合一小型缺氧选择池,进行反硝化和污泥回流;同时,在缺氧区通过反硝化除磷实现"一碳两用"。研究了C/N比、硝化液回流比、混合液回流比和污泥回流比对系统脱氮除磷的影响,结果表明:系统获得最佳脱氮除磷效果的工艺参数如下:进水为C/N=6、混合液回流比为150%、污泥回流比为100%、硝化液回流比为200%。  相似文献   

17.
在传统A~2/O工艺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良型A~2/O工艺(两级生物选择同步脱氮除磷工艺)。为了防止回流污泥中的硝酸盐进入厌氧区,在传统A~2/O工艺的厌氧区后耦合一小型缺氧选择池,进行反硝化和污泥回流;同时,在缺氧区通过反硝化除磷实现"一碳两用"。研究了C/N比、硝化液回流比、混合液回流比和污泥回流比对系统脱氮除磷的影响,结果表明:系统获得最佳脱氮除磷效果的工艺参数如下:进水为C/N=6、混合液回流比为150%、污泥回流比为100%、硝化液回流比为200%。  相似文献   

18.
污水厂采用A-A2/O工艺,采取对回流污泥预反硝化及分段进水的方法.TN平均去除率为63.2%,出水达标率为57.2%,出水TN不稳定,去除率低,达标率低.好氧池硝化效果好,污泥反硝化池没有发挥其作用,缺氧池反硝化不彻底.建议适当的增加污泥反硝化池进水碳源和停留时间;把好氧池的前段改做缺氧池;适当的降低好氧池曝气量;通过实验调试,确定最佳的硝化液回流量.  相似文献   

19.
SBR法在中小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SBR法是依靠活性污泥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来净化污水的一种方法,是与活性污泥法运行方式不同的一种方法。传统活性污泥工艺采用连续运行方式,连续进水,连续出水,系统内每个处理单元的处理功能不变。SBR工艺为时序控制运行方式,污水可连续进入处理系统,间歇排出,并且只设一个处理单元,该单元在不同时间发挥不同的作用,污水进入该单元后按时间顺序进行不同功能的处理,最终完成总的处理后排出。因此,可省去传统活性污泥工艺中的调节池,一沉池、二沉池以及回流活性污泥泵房。因此投资更省单元更简便。同时由于省去了初沉池,所以对…  相似文献   

20.
X 74().3 9502434新型多级生化流程的开发和应用/赵玉华…(荆门石油化工总厂)//石油化工环境保护/中国石化北京设计院一1994,〔4),一1一5,51 环信X一113 荆门石油化工总厂一级生化流程改造时,通过外回流、内回流、跨线流等工艺流程的合理运用,组合成一个新的多级生化系统。该生化流程包括兼有物化、生化作用的浮选池,具有明显预生化、反硝化作用的均质池,同时存在好氧、厌氧、硝化效果的滤塔.可调控的深度氧化生化作用的表曝池。该流f,,有排布合理,总体能力提高,有较强抗冲、一尸‘,花甲费用降低等特点。图l表6参3(同翔、X74O.0 9502435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