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近年来,SO_2和NO_x被纳入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国家环境保护部颁布《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排放标准日趋严格。随着大型火电厂已装备脱硫脱硝设备,削减中小型锅炉的SO_2和NO_x的排放量已是刻不容缓。通过概述中小型锅炉脱硫脱硝技术及现状,对比中小型锅炉脱硫脱硝工艺,对脱硫脱硝工艺中存在问题提出了建议,为中小型锅炉SO_2和NO_x治理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
应用电子束辐照法脱除烟气中的硫、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慧明 《环境科学》1988,(3):91-94,85
传统的排烟脱硫及脱氮技术,通常是对SO_2和NO_x分别进行控制,这在经济及技术上往往是不太合理的。假如在净化SO_2的过程中,一同将NO_x除去,即在净化烟气的同一过程中同时除去SO_2和NO_x,那是极为理想的。应用电子束辐照法处理含有SO_2和NO_x的烟气,可高效地从烟气中同时脱除SO_2和NO_x。这项新技术,是近年来新开发的排烟同时脱硫脱氮技术中最有前途和希望的。  相似文献   

3.
李海英  郑雅欣  王锦 《环境工程》2018,36(3):102-107
研究分析了烧结烟气中SO_2的形成机理、各段SO_2浓度变化规律,分析了国内几种典型脱硫技术的脱硫原理、工艺流程、技术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根据不同钢铁企业在线监测得到实际的脱硫数据,总结了各种工艺的减排效果、工况适应性、技术稳定性、经济性、副产物利用、设备维护及废水处理情况等。研究分析得出:氧化镁法脱硫效率最高,平均在93%~93.5%;石灰石-石膏法脱硫效率平均值达92.8%,技术最稳定成熟,应用最广泛,约占比60%;钢渣脱硫技术不成熟,脱硫效率不稳定,最小值为79.9%,平均值为92.6%,相差较大。半干法工艺脱硫效率相对较低,其中密相干塔法脱硫效率平均为78.3%,适用于SO_2浓度较低的烟气。  相似文献   

4.
我国燃煤电厂二氧化硫减排技术经济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SO_2污染已使我国1/3的国土面积上再现酸雨,成为世界三大酸雨区之一。而SO_2排放主要来自煤炭的大量燃烧,目前燃煤电厂SO_2排放量已占全国排放总量的47%以上。本文介绍了燃煤电厂SO_2减排的主要技术措施;并就电厂燃用洗选煤的费用比较和电厂脱硫的成本效益进行了经济分析;提出了燃煤电厂二氧化硫减排的政策支持建议。  相似文献   

5.
针对现有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技术难以满足日趋严格的煤电行业脱硫超低排放的要求,提出了一种节能型湍流管栅高效脱硫技术的工艺。技术开发基于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技术,旨在提高空塔脱硫效率,降低能耗。文章阐述了该装置安装在烟气量10 000 m~3/h的中试装置上进行高效脱硫中试研究。通过不同SO_2浓度、不同液气比、不同流速、不同工况条件等的对脱硫效率影响的试验,说明节能型湍流管栅高效脱硫技术中试研究具有脱硫效率高、能耗降低的技术特点,结果表明,当SO_2入口浓度为6 050 mg/m~3,脱硫效率由空塔时的96.98%提高到99.45%,提升了2.47个百分点;湍流管栅提效装置不仅适用于低SO_2入口浓度的工况,对于中高硫分的工况同样适用;加湍流管栅提效装置后,在相同有效液气比条件下,脱硫效率与空塔相比提高1%~2%,标志着该技术已具备工程化示范的条件。  相似文献   

6.
基于系统掌握脱硫除尘一体化协同治理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依托已投运的脱硫除尘一体化协同治理项目,分析了其烟温和系统阻力分布、脱硫和除尘效果,及其协同脱除SO_3和雾滴等多种污染物效果。从而得出了脱硫除尘一体化协同治理技术,通过合理的设备选型、各系统间耦合设计,可以实现SO_2和烟尘的超低排放,且脱硫系统在高效脱硫的同时可实现高效地协同洗尘效果,同时可以有效地控制SO_3和雾滴的排放,消除烟囱白烟视觉污染。因此脱硫除尘一体化协同治理技术可作为超低排放改造的可行性路线。  相似文献   

7.
本文比较详细地介绍了联邦德国燃煤锅炉烟气脱硫及脱硝的主要装置及其他欧洲国家的技术状况,剖析正在应用的主要控制装置系统的技术进展,并对欧洲八十年代烟气脱硫及脱硝装置的运行经验进行评价。文章分析了美国与日本烟气脱硫运行方面的明显差异,并提供了帮助改进美国新建和改型烟气脱硫装置运行条件及可靠性能方面的资料。 1.联邦德国的SO_2法规欧洲减少SO_2和NO_x排放量的工作以联邦德国进展最快。联邦德国某些地区出现的大面积森林损害现象已受到人们的极大关注,并认为这与空气污染有关联邦德国的巴登-维尔堡州及中部的北  相似文献   

8.
徐颂  彭佳  陈海军  袁鑫  石君君 《环境工程》2019,37(6):102-106
通过固定床反应装置模拟了NaHCO_3粉末与SO_2反应,考察了NaHCO_3粒径和反应温度对脱硫过程的影响,设计了经热解处理后的NaHCO_3与SO_2反应,推导出NaHCO_3热激活脱硫机制。研究发现:150~360℃内,温度越高SO_2脱除率越高; NaHCO_3粒径越小脱硫效果越好;当NaHCO_3粒径为1500目、反应温度为360℃时,SO_2脱除率高达99. 1%。反应温度为240~390℃时,脱硫反应可分为2个阶段:第1阶段主要为SO_2在NaHCO_3颗粒表面与之直接反应;第2阶段为高温下NaHCO_3分解生成Na_2CO_3和CO_2,CO_2从体相逸出后可提供大量微孔结构,有利于提高反应比表面积和反应速率。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对燃煤电厂SO_2进行控制的几种实用经济的技术,即煤炭的洗选和加工,炉内喷燃脱硫工艺,烟气的除尘和脱硫技术。  相似文献   

10.
张双全  周敏 《环境工程》1991,9(2):26-29
本文对喷雾干燥法烟道气脱硫进行了实验室规模的研究。考察了碳酸钠吸收剂浓度、烟气中SO_2含量、碳酸钠和亚硫酸钠混合液等对脱硫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烟气中SO_2浓度降低,脱硫率增加,所以,喷雾干燥法比较适宜于SO_2含量低于4000ppm的烟道气的脱硫;增加吸收剂浓度,脱硫率有所下降;当采用稀溶液作吸收剂时,吸收剂再循环不影响脱硫效果。  相似文献   

11.
《环境科学与技术》2021,44(5):124-131
近年来国家对相关行业SO_2排放政策、标准日趋严格,要求污染物超低排放。碱性固废赤泥脱除烟气中的SO_2是以废治废、经济可行的方法,同时,加入添加剂可以提高烟气脱硫的效果,降低烟气脱硫成本。该研究以赤泥浆液为吸收剂脱除石油焦煅烧烟气中的SO_2,添加无机添加剂改性赤泥浆液,提高脱硫效果。结果表明:赤泥浆液添加二氧化锰改性后脱硫效果最好,碘化钾次之,硫酸镁和硝酸铁脱硫效果较差。二氧化锰改性赤泥浆液脱硫的优化反应条件为:二氧化锰添加量为15 mmol/L,反应温度为60℃,烟气SO_2浓度为1 000 mg/m~3,烟气氧含量为20%。二氧化锰改性赤泥浆液提高脱硫效率机理为:二氧化锰可与SO_2直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溶出的锰离子对SO_2具有催化氧化作用,并且赤泥溶出的铁离子和锰离子具有协同催化氧化作用,从而提高赤泥浆液的脱硫效率。因此,二氧化锰改性赤泥脱硫是切实有效的方法,可为改性赤泥脱硫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湿式电晕放电脱硫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湿式电晕放电脱硫技术的脱硫机理、实验过程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湿式电晕放电脱硫技术能有效的去除烟气中的SO_2,脱硫效率可达97%以上,烟气的流量与浓度、放电的电压以及吸收液浓度的变化对脱硫效率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矿物燃料燃烧产生的烟气,一般都含有SO_2和NOx,传统的排烟脱硫脱氮技术,通常是对SO_2和NO_x分别进行控制,这在经济及技术上往往是不太合理的。近年来,研究及开发排烟脱硫氮的新技术甚多。其中电子束辐照法排烟脱硫脱氮工艺、效率高、能耗低、工艺简单且无二次污染。电子束辐照法净化烟气的工艺过程,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应用电子束福照加氨  相似文献   

14.
开发中的烟气脱硫新工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玉昆 《环境工程》1992,10(2):28-32
本文简单介绍深度烟气脱硫专利技术。该项专利技术对SO_2的脱除率达90%,石灰石利用率达97%,系统可靠性达99%,投资比目前使用的石灰石烟气脱硫系统低50~75%。同时,本文对目前各国开发的多种SO_2、NO_x同时脱除技术的状况也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15.
锅炉生产过程中产生粉尘、SO_2、NO_x等有害物质,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常见的几种脱硫脱销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对各项脱硫脱硝技术的优劣势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6.
一、前言威尔曼-劳德(Wellman—Lord)烟气脱硫(FGD)系统是将烟道中的低浓度SO_2转化成硫酸、元素硫或液SO_2的回收法烟道气脱硫系统。虽然由使用化石燃料的电站和大型动力锅炉排放出的SO_2是大气中SO_2的主要来源,世界各地每年向大气人为排放的SO_2高达1.46亿吨,占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的23%左右,但它们在烟气中的浓度一般都很低,通常只占烟气总量的0.2~0.4%(体积百分比),最高不会超过1.0%。以采用硫含量4%的煤为燃料的500MW燃煤发电装置为例,  相似文献   

17.
张波  常景彩  王翔 《环境工程》2016,34(9):80-83
为研究燃煤烟气中NO/SO_2协同高效脱除方法,某热电厂通过现场实验研究了O3对烟气中NO、SO_2的选择性氧化规律以及脱硫浆液、半干法循环脱硫灰对氧化产物的吸收效能。结果表明:烟气中NO、SO_2同时存在时,烟气中的O3优先氧化NO,当O3过量30%时,SO_2氧化率可达到42%;实际湿法脱硫循环浆液对混合烟气中SO_2吸收率达到近100%,对NOx(x>1)最大吸收率仅为42%;含水量1)最大吸收率仅为30%,且吸收剂在218s后即丧失脱除效能;含水量为15%的半干法脱硫灰对混合烟气中SO_2吸收率达到100%,对NOx(x>1)最大吸收率为75%,吸收剂脱除效果良好且具备长时间稳定脱除效果。  相似文献   

18.
燃煤烟气中的SO_3会引起设备的腐蚀和堵塞以及排放蓝烟,摸清SO_3在燃煤电厂各设备中形成和脱除现状的现状对于设备选型、SO_3治理有着重要意义。目前对于SO_3转化率的认知与实际存在一定的偏差。该文根据收集到的测试报告以及前人研究结果,对SO_3在燃煤烟气中的形成和脱除现状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SO_2向SO_3转化主要在锅炉、SCR等设备中发生,转化分别约为1%~8%、0.5%~2%。此外,电除尘器(主要是湿式电除尘器)也会发生SO_2向SO_3的转化。在空预器、低低温电除尘器、干法脱硫、湿法脱硫、湿式电除尘器等装置中主要以SO_3的脱除为主,效率分别在10%~50%、20%~50%、95%、30%~80%、40%~95%。SO_3在各装置中的生成和脱除效率差异很大,影响因素众多。各电厂实际的SO_3形成和脱除现状需要进行相关检测进行确定。  相似文献   

19.
1 引言目前世界上只有少数电厂安装脱硫涤气器(FGD)。这种涤气器主要包括湿的CaCO_3处理,这种工艺是利用CaCO_3含水泥浆中和亚硫酸和硫酸,在去除液中引起烟气中SO_2的分解或氧化。反应产生的CaSO_3·(1/2)H_2O和CaSO_4·2H_2O固体泥浆可以运出处理。上述湿式脱硫涤气器在去除烟气中的SO_2是非常有效的,然而去除NO是不可  相似文献   

20.
利用鼓泡吸收装置研究了KMnO_4/NaOH氧化吸收NO和SO_2过程,得出以下结论:同时脱硫脱硝时的脱硝效果要好于单独脱硝,但脱硫效果相差相当;KMnO_4和NaOH初始浓度的增加都能促进NO_x的脱除,但KMnO_4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较低浓度SO_2的加入可促进NO_x脱除,然而过高浓度的SO_2会抑制NO_x的脱除。KMnO_4/NaOH同时脱硫脱硝可使脱硝率达70%左右,且脱硫率达98%以上,总体上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