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石灰对高温烟气中重金属的吸附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常用的酸性气体吸收剂石灰在600℃和800℃下对焚烧烟气中常见的四种重金属Cd,Pb,Zn和Cu的吸附效果。实验中采用重金属的氯化物作为蒸发源将重金属挥发到烟气中,吸收剂在流化床中对烟气中的重金属进行吸收。实验结果表明石灰类吸收剂在600℃和800℃时对四种重金属均有一定的吸附效果,其中Cd和Pb容易被吸附,而Zn难以被吸附。所试验的三种石灰吸收剂中,CaCO3对重金属的吸附能力相对较差,特别是对Cd和Pb;而普通Ca(OH)2的吸附能力最强。为了提高高温烟气净化残渣的质量,600℃及以上的高温下宜使用CaCO3和改性Ca(OH)2作酸性气体的吸收剂。  相似文献   

2.
管道内烟气喷雾脱硫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对不同SO2 初始浓度下 ,竖直管道内利用石灰浆喷雾脱除烟气中二氧化硫的方案做了实验研究 ,以模拟石灰液喷雾对燃煤锅炉尾气中SO2 的吸收效果。结果表明 ,可以在较低的钙硫摩尔比下 ,用这一方法使中等浓度SO2 烟气获得较高的脱硫效率。本研究结合双膜理论和双反应面模型 ,对石灰浆滴吸收SO2 的机理给出了解释 ,说明了实验现象和某些类似实验研究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在常规除尘设备之前,通过细颗粒物团聚方法由不同的作用机制引起细颗粒物的团聚长大,能够有效地提高系统的除尘效率。利用细颗粒物PM_(2.5)团聚技术对燃煤烟气进行团聚处理,在降低细微颗粒物排放的同时,还可实现烟气中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联合脱除,净化大气环境。综述了现有的多种细颗粒物团聚技术,分析了不同技术方法的实验研究、影响因素以及优缺点,对细颗粒物PM_(2.5)团聚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论述和展望,并指出未来的研究热点将集中于能有效整合多种团聚技术优点而形成的复合团聚方法。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在宽间距静电除尘器内部流动的大流量高温烟气中颗粒物的静电捕集特性,基于CFB锅炉中试试验平台设计并搭建了高温静电除尘中试装置.试验了板间距300mm、最高温度达到1020K的实际烟气中颗粒物的静电捕集特性,获得了放电电压、温度和烟气流速等关键因素对颗粒物的静电捕集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高温静电除尘器中烟气流速为0.3m/s,温度为1020K下达到了82.2%的除尘效率,证实了针对实际高温烟气,静电除尘器有较好的颗粒捕集效果.通过对比563K到1020K下的热态试验以及常温下的冷态试验,发现颗粒捕集效率随温度的上升迅速降低,这与高温下流速的上升、放电电压的降低以及气体黏性的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5.
文章采用柠檬酸络合法制备了钙钛矿型催化剂,研究K、Ce部分掺杂取代LaMnO_3中的A、B位后对柴油车尾气净化催化剂四效催化性能的影响。并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以及活性评价实验,对催化剂的活性进行评价。结果显示,优选出的La_(0.5)K_(0.5)Mn_(0.7)Ce_(0.3)O_3四效催化性能最佳。分析表明,K和Ce成功掺入钙钛矿的晶格内;K的掺入有效改善了催化剂的团聚现象,使催化剂变得疏松多孔,增大了与反应烟气的接触,进而提高了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大大降低了碳烟的起燃温度;Ce部分取代La_(0.5)K_(0.5)MnO_3中的Mn,进一步改善催化剂的团聚现象的同时,使催化剂中存在CeO_2,有利于提高CO的去除率。  相似文献   

6.
运行参数对半干法烟气脱硫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选用富阳石灰作为实验研究脱硫剂。研究了运行参数对脱硫效率的影响并分析了其机理。结果表明 :对系统脱硫效率影响最显著的参数是脱硫塔出口趋近绝热饱和温度 ,其次为钙硫比。脱硫塔入口烟气SO2 浓度、烟气量、脱硫塔入口烟气温度对烟气脱硫性能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以磁性氧化铁红作为脱硫剂,在微型固定床反应器上进行氧化铁烟气脱硫试验,研究氧化铁烟气脱硫的反应特性,并对脱硫机理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氧化铁脱硫反应最佳温度范围为400~420℃,硫容可达43.9%~46.1%;进口烟气中SO2的浓度越高,脱硫剂越容易穿透,穿透时间越短,脱硫效果越差;再生温度越高,脱硫剂再生率越高,再生所用的时间越短,再生效果越好;氧化铁脱硫剂再生后,脱硫反应活性下降;脱硫反应前、后和再生反应前、后的脱硫剂XRD图谱均发生变化,氧化铁的脱硫产物为硫酸铁,硫酸铁的高温再生产物为氧化铁。  相似文献   

8.
烹调油烟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陈华  叶舜华 《上海环境科学》1991,10(8):48-48,29
食品烹调过程中产生的油烟气,含多种有毒、有害物质,是室内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一、油烟气的形成及其成分食用油和食物在高温条件下,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变化,产生大量的热氧化分解产物,其中部分分解产物以烟雾形式散发到空气中,形成油烟气。在烹调过程中,烟气的形成途径主要为:食物吸收油脂及食物本身所含脂质的热氧化分解;食物中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氨基酸等发生米拉德反应;上述反应的中间或终产物之间相互作用的2次反应产物。烹调时,油脂受热,当温度达到食用油的发烟点(170℃)时,出现初期分解的兰烟雾;随着温度继续升高,分解速度亦加快,当温度达250℃时,出现大量烟气,并伴有刺鼻的气味。这些油烟气产生的主要反应机制,与常温下油脂自行氧化分解的反应机制相同。  相似文献   

9.
半干半湿法烟气脱硫净化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讨论了半干半湿法烟气处理技术的特点 ,进行了 35t h燃煤锅炉烟气处理系统脱硫效率的稳定性研究。实验内容包括出塔烟气温度、Ca S摩尔比和循环飞灰量对SO2 去除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在Ca S摩尔比 <1 2的条件下 ,脱硫效率可达 85 1% ;Ca S摩尔比为 1 4时 ,脱硫效率为 88 3%。在循环飞灰量和石灰比为 4∶1,Ca S摩尔比为1 15的条件下 ,SO2 的去除效率为 81 0 7% ,系统的除尘效率达 97 7%。  相似文献   

10.
高温烟气由于具有温度高、烟尘浓、尘粒细、含硫含水及可燃可爆等特点,形成了在治理上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为此,在烟气治理中必须对冷却方式的选定、烟气露点的处理、防爆措施的设置,以及净化设备的选择等方面进行全面考虑,以确保高温烟气的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11.
煤燃烧固氟剂及固氟效果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通过热力学分析煤燃烧过程中钙基固氟剂固氟反应机理和高温高效钙基固氟剂开发原则;通过流化床和链条炉燃烧试验考察石灰石和钙基固氟剂燃烧固氟效果.试验表明:流化床燃烧时石灰石燃烧固氟效果明显,在Ca/F=60~70时,脱氟率可达到66.7%~70.0%;链条炉燃烧试验表明:利用工业废料开发的钙基固氟剂固氟效果显著,在Ca/F=65~80时,脱氟率为57.32%~75.19%.在燃煤过程添加石灰石和钙基固氟剂具有固氟固硫的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12.
电除尘器在气烧石灰竖窑炉顶高温烟气除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气烧石灰竖窑炉顶高温烟气除尘 ,采用静电除尘工艺 ,除尘效果明显 ,只要设计合理 ,可应用于气烧石灰竖窑炉顶高温烟气石灰粉尘治理中。  相似文献   

13.
三相流态化烟气脱硫模拟中试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参考国内外大量湿法脱硫研究经验的基础上 ,提出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的烟气脱硫技术路线 :三相流态化吸收式烟气脱硫工艺。建立了处理烟气量 2 0 0 0Nm3 h的模拟中试实验装置 ,并进行大量石灰浆液烟气脱硫试验研究 ,总结出流态化反应器的脱硫性能及其影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 :流态化反应器脱硫效率随着浆液浓度、喷射管插入深度、搅拌速度等的增加而增加。当浆液pH值在 5~ 8之间 ,喷射管插入深度 16 0~ 2 0 0mm(相应的喷射器的压降约为 15 0 0~ 190 0Pa) ,喷射速度为 10~ 2 5m s左右 ,循环倍率为 3倍 ,浆液浓度为 7%以下 ,反应温度 5 5~ 6 0℃ ,对反应加以搅拌和对产物强制氧化 ,可以获得 95 %以上的脱硫效率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一套按快速床设计(气速约2 m/s)建设的生石灰循环流态化反应装置上开展的冷模研究.通过对石灰颗粒的特性、流态化行为及磨损规律等研究,经过数学推导,建立了床层稳态粒子模型.该模型可在给定生石灰加入量、床料卸出量及生石灰粒径分布的情况下,预测稳态时的床层石灰藏量及其粒径分布,从而将为反应动力学研究提供脱硫剂床层的基础参数,促进这项新工艺的技术开发和工业应用.   相似文献   

15.
A new semi-dry desulfurization process was tested in this study. The process uses the so-called powder-particle spouted bed (PPSB) as the reactor in which coarse medium particles, usually silica sand of several hundred micrometers in size, are fluidized with hot flue gas. A slurry of fine SOx sorbent, such as slaked lime or other alkaline powder, is continuously supplied into the bed of coarse particles. As a consequence, both the desulfurization reaction and slurry drying take place simultaneously in the single reactor. By using a model flue gas, SO2–air, and the sorbent Ca(OH)2 in a laboratory-scale reactor, the removal efficiency of this process was examined with respect to major operating parameters in this study. It was demonstrated that SO2 removal in excess of 95% can be achieved at Ca/S=1.2, while spent sorbent appears in the form of dry powder. The optimal temperature of flue gas treated with this technique was shown to be approximately 420 K. In comparison with wet desulfurization scrubbers, this PPSB semi-dry process appears to have lower cost, less complicated configuration and simpler disposal of used sorbent.  相似文献   

16.
以实际脱硫废水为原水,在不同石灰乳、聚合硫酸铁、海藻酸钠的复配条件下,对混凝沉淀后溶液SO■浓度、pH值、Zeta电位及矾花粒径、表面形貌、官能团和晶体结构等进行分析,探索石灰软化法中海藻酸钠强化SO■去除机理。结果表明:相比于同时投加7 g/L石灰和40 mg/L聚合硫酸铁,复配海藻酸钠可使出水SO■浓度由3991.15 mg/L降低至3238.60 mg/L(均值),pH值(均值)由9.66升高至9.69。海藻酸钠通过吸附电中和及吸附架桥作用促进胶粒的聚集,在投加量为3 mg/L时形成中值粒径30.41μm的矾花。投加海藻酸钠形成的CaSO4晶体更加规整,晶簇较为细小但极为密集,强化了SO■去除。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海藻酸钠的羧基(—COO-)可能通过螯合Ca2+等金属离子促进石灰溶解,从而使CaSO4结晶效果更好。正交实验结果显示,去除SO■较适宜的复配组合为石灰7 g/L+聚合硫酸铁30 mg/L+海藻酸钠2 mg/L,SO■去除率可达到80.94%。  相似文献   

17.
为了改善印刷线路板热解过程中的传热性能、提高废弃印刷线路板热解效率和产率、减少热解过程对环境的二次污染,本文设计并搭建了一套固定床热解实验装置,在高温氮气渗流条件下对3种不同尺寸废弃印刷线路板颗粒料层的热解过程进行了对比实验;测试了颗粒料层热解过程沿轴向和径向的温度分布,分析了线路板颗粒尺寸对物料层温度场和对热解区域迁移速度的影响,阐明了沿热解炉高度方向物料温度参数随时间的变化特征,揭示了热解区域和热解状态对于沿轴向的温升速率和温度梯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较大颗粒料层的热解区域纵向迁移速度要快于小颗粒料层,当颗粒尺寸分别为1.5、2.5和3.5 cm时,热解区域的纵向迁移速度分别为0.47、0.50和0.63 m·h~(-1);热解区域和热解状态对于沿轴向的温升速率和温度梯度有显著影响;废弃印刷线路版热解过程的能源利用效率较低,只有29.50%~37.13%,主要损失为热解装置和物料的蓄热损失.研究结果对印刷线路板热解装置的设计和运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添加低比例石灰调质的脱水污泥堆肥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添加石灰可以快速实现污泥干化,抑制污泥恶臭产生、钝化重金属及杀灭病原微生物,但大量石灰(>5%)的加入不但会增加成本,而且会明显提高产物pH值,极大限制了其后续利用,因此,开展了采用添加低比例(£5%)石灰调质进行污泥堆肥的研究.试验采用罗迪格(Leodige)高效混合设备制备石灰质量分数分别为1%、5%和5%+熟料的混合污泥作为堆肥原料,与未添加石灰的污泥进行对比堆肥.采用氧温控制系统在线监测氧气和温度,实时反馈并控制系统通风.结果表明:堆肥15d后,添加石灰的3组堆肥pH值分别从9.06、12.17、12.34下降至弱碱性水平(<8.3),挥发分从57.35%、45.97%、44.59%下降至44.20%、39.28%、38.42%;4组堆肥减量比均达到50%以上,除2#减量速率明显较慢外,其他3组堆肥减量速率无显著差异;重金属浸出试验检测发现,重金属浸出浓度受pH值的影响较大,添加5%石灰的堆体,Cu、Ni、Zn的浸出液浓度最低.工程应用中,建议采用添加质量分数5%的石灰与一定的熟料返混,从而提高堆肥效率及产品品质.  相似文献   

19.
刘传亮 《环境工程》2022,40(7):81-87
以循环流化床(CFB)锅炉钙基飞灰为原料,实验研究了不同条件下飞灰的雾化喷水悬浮式脱硫工艺技术特性。结果表明:增湿飞灰具有良好的低温脱硫能力,其脱硫过程分为快速、慢速反应2个阶段,增湿前后脱硫剂的总钙利用率从41%提高到70%左右。飞灰颗粒的增湿效果与反应温度是影响硫盐化速率的主要因素。采用50 μm雾化水粒径、增湿水分级喷入方式,可使飞灰颗粒获得更好的增湿效果,并延长快速反应的持续时间,使反应更充分;反应温度对增湿脱硫同时存在促进与抑制2方面作用,最佳反应温度在80℃左右;SO2浓度对脱硫的影响不显著;飞灰经过雾化喷水活化后,颗粒表面的孔隙、裂缝增多,改善的微观结构促进了气固传质和脱硫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