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大学生思政教育作为引导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培树和价值观引导的重要课堂,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道德规范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大学思政教育体系中引入环保与生态文明理念的培养,促进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的形成,进而促进整个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理念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大学生传输绿色文明健康发展理念和可持续发展观,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推动新时代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地球家园。  相似文献   

2.
为了实现生态文明社会,应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工作,将环保观念在高校思政教育中进行融入与结合。在思考当前中国大学生生态价值观,以及全面提高环保观念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作用的基础上,分析环保观念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途径和环保观念与高校思政教育的结合的详细过程,结合过程主要包括通过课外活动提高大学生的生态环保参与度、通过社团活动提高大学生生态主题活动的质量、塑造优秀的校园生态环境、实现产学研相结合以及塑造生态文明教育网络平台。  相似文献   

3.
今年是十九大开局之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十九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公民要求提升了新的高度,标识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程的新的里程碑。大学生是当今生态文明的主要建设者和环保意识教育的主要对象。大学生环保意识淡薄,环保知识欠缺,环保行为缺失。完善高校、社会、环保部门有机协调机制,增加我市高校学生环保实践活动,加强我市高校环保意识教育课程、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4.
在图书馆的馆舍建设和硬件配套设施配置中,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提倡使用绿色环保的建设材料和办公材料,为图书馆馆员和读者提供一个培养生态文明观的绿色场所,形成生态环保氛围。通过高校图书馆生态环保建设,形成一个人人重视环保、人人参与环保的生态文明观和环保价值观,以建设生态环保的高校图书馆为中心,进一步培养读者的生态文明意识,树立绿色发展观,为生态环境建设提供文化给养,进而促进整个社会的绿色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新的时期背景下,部分大学生存在着乱扔垃圾、铺张浪费、环保意识薄弱等问题,这与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相背离.高校心理教育承担着促进大学生综合发展、疏导大学生不良情绪精神等育人责任,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政治使命,能够培育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助力生态文明实践.因此,以生态文明为导向指导高校心理教育人文环境建设,既是时代所需...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提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目标.鉴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与建设过程的多元参与特征,本研究将从生态文明建设主体与参与机制角度入手,以环保社团为研究对象,从基本概念辨析开始,层层推进,分析目前中国环保社团的发展现状,归纳指出中国环保社团的发展趋势.最后,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就中国环保NGO在“十三五”期间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提出若干可行性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思政教育是培养人的价值观和人格的重要课程,在绿色发展理念倡导下,通过思政教育培养与树立学生的低碳环保理念,提高大学生的素质。根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将低碳环保理念引入到思政教育中,从人格培养和思想道德教育角度出发,培养大学生的绿色环保的道德情操,随着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将低碳环保理念的培养融入到高校思政教育中,为大学生传输绿色文明健康发展的可持续发展观和低碳环保理念,促进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8.
王琦 《环境工程》2022,40(3):256-257
<正>生态文明理念是相对工业文明提出的一个新的文明形态,其强调人、自然与社会的彼此和谐共生与持续发展。在生态文明观念的引导下,我国于2012年正式提出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并于2017年再次强调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在此情境下,紧扣生态文明建设内涵,立足生态文明观探索大学生思政教育,是高校顺应国家发展建设总体格局的应有之义,也是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突破发展困境、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现实需要。基于此,借鉴由杨增岽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2015年3月出版的《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分析引论》一书,充分结合理论与实践,  相似文献   

9.
崔樱馨 《环境工程》2022,(1):288-289
<正>当前,随着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世界各国均采取积极应对措施,出台各项政策方针,加强生态教育,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此情况下,高校思政教育应主动承担时代赋予的使命,以生态实践观为根本指导,贯彻落实生态教育,增强大学生生态意识,培养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者。由吴桢婧编著、世界图书出版公司于2017年7月出版的《生态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研究》一书,结合思政教育生态观理论指导,从主客体、内容、方法、评价机制等方面深入剖析大学思政教育运作机理,并从实践层面出发,阐述生态化思政教育的实施策略,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通过基于大学生环保意识培养与生态文明建设研究,利用广东省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等5所在校职业学院大学生调查数据,对目前职业学院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现状及生态文明教育开展情况进行描述分析,研究发现对生态文明教育存在缺位现象;生态实践行为有待提高.同时,利用SPSS统计应用软件对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认知、生态意识、生态实践行为与大学生的信息情况进行相关性分析,找出影响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的因素,提出了提升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生态文明建设要有坚实的公民环境教育作支撑。公民环境教育的文化价值是环境教育价值的内在表现形式之一。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教育与生态文明建设有着不可断裂的天然的关系。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环境教育的文化价值体现。环境教育的文化价值能够促进生态文化的生成与人文资源的开发,能够发挥环境教育的文化选择与批判功能,促进价值观念转型,能够发挥环境教育的文化传播功能,促进人文理性精神的活化。  相似文献   

12.
科学生态价值观对当代大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由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对生态建设认识不足、以享受为主的消费观念及大学生生态价值观教育的缺位,造成当代大学生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模糊、认识肤浅、功利环保意识较强、过度消费的生态价值观现状,只有以马克思主义生态价值观为指导,加强大学生生态价值观的宣传和教育,倡导健康的消费伦理,实现消费方式的生态化,同时积极开展生态价值观教育的实践活动,从而实现大学生科学生态价值观的构建。  相似文献   

13.
居民既是社区生态环境改善的受益者,也是推动和监督社区环境治理的根本动力.充分利用文献法、入户访谈、问卷调查法及案例分析法,调查生态社区环境治理背景下家庭环保教育的代际引导机制,发现:学生对于室外实践课和手工实践课兴趣很高,比较排斥室内文本形式的环保教育.超过82.4%的家长期望孩子在环保课堂中可以学习到环保知识,超过61%的家长愿意配合学生完成环保课外实践.目的:研究确实有效的家庭环保意识传递方式,为社区、学校的环境教育提供高效的教学方案.  相似文献   

14.
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模式的四个维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色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发展与保护带来了新机遇.探讨了中国自然保护区事业的发展现状和建设中存在问题.从生态伦理、生态补偿、环境立法和耗散结构理论四个维度视角出发,厘清了社区共管模式的优越性和必要性.提出了构建自然保护区协调发展管理新构想,认为社区共管模式应是一种在生态法则基础上,由政府主导、社区参与、资源共享、权力均等、义务均担,生态环境有序健康演进和社区经济持续发展的双赢模式.本研究旨在为实现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的科学性提供支撑和范式.  相似文献   

15.
从生态哲学的角度来思考中国环境教育的理论基础可以使环境教育实践沿着正确的目标和方向进行。文章从生态学规律、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和生态伦理学的价值观三个方面深入探析了中国环境教育的基础理论依据、基本哲学依据和伦理思想基础,正确梳理了中国环境教育的生态哲学思想定位。旨在为防止中国环境教育的理论异化、实践偏颇提供可以借鉴的思维向导。  相似文献   

16.
进入21世纪以来,人们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现代文明,但同时也带来了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为解决环境危机必须协调环境管理与环境伦理的关系。本文在探讨了环境管理与环境伦理概念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两者内在关系与协调发展的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