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汽车驾驶愤怒情绪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系统分析愤怒驾驶的研究方法和研究难点,从汽车驾驶人愤怒情绪产生的情景、汽车驾驶人愤怒时的表现或行为、汽车驾驶人愤怒情绪对交通安全的影响、汽车驾驶人愤怒情绪识别4个方面介绍汽车驾驶人愤怒驾驶的研究进展,以及国外汽车驾驶人愤怒驾驶研究的方法和工具。提出研究汽车驾驶人愤怒情绪应该重点关注样本的选择和研究方法的突破,并对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准确识别汽车驾驶人开车中的愤怒情绪,预测愤怒下的驾驶人开车可能产生的不安全行为,如何有效地管理愤怒驾驶,消除驾驶人在行车中的愤怒情绪,避免或降低愤怒驾驶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长时间单调模拟驾驶对疲劳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通过模拟驾驶实验,综合评估长时间驾驶以及单调环境对驾驶员疲劳程度的影响是笔者研究的主要课题内容。借助于在模拟驾驶座舱上,4个健康样本分别参加高速公路(单调环境)和一般公路(非单调环境)的两组驾驶仿真实验,每组测试均持续两小时,一共进行10次实验。实验过程中,样本的操控数据(车速和方向盘转角)、反应时间、心电信号、主观疲劳状况等都同步记录并保存。实验结果表明长时间驾驶对操控能力、反应时间、心率、主观疲劳都有显著性影响(p<0.050),单调环境(高速公路)和非单调环境(一般公路)相比,车速方差区别显著,而尽管被试在高速公路的单调环境下驾驶后主观感觉更疲劳一些,但反应时间、心率等因素并没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3.
基于驾驶操作行为的驾驶员疲劳状态识别模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以驾驶疲劳状态监测为研究对象,介绍现有几种疲劳检测方法及其优缺点,提出把驾驶行为操作和驾驶员生理指标相结合建立疲劳识别模型的思想。通过大量模拟器驾驶实验,建立驾驶操作和驾驶员生理指标之间的关系模型,并运用最小二乘法对数学模型进行了参数识别。利用驾驶员生理指标能较好判别驾驶员状态特性的特点,找出驾驶操作行为和驾驶状态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有助于建立驾驶操作行为和驾驶员疲劳状态之间的关系模型。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有条件自动驾驶对非驾驶相关任务的允准边界,基于实车驾驶模拟器,设计自动驾驶接管试验典型场景,招募30名被试者开展驾驶模拟试验;要求驾驶人执行3种分心形式的驾驶次任务,系统发出接管请求提示后,驾驶人接管车辆控制权以避免险情发生,并分析驾驶人接管反应时间、驾驶负荷以及驾驶绩效等相关数据。结果表明:驾驶次任务涉及的分心形式越复杂,接管过程安全性越差,视觉分心任务与操作分心任务对接管行为影响显著;驾驶人更倾向于选择制动操作接管车辆,次任务分心程度越高,制动接管比例越大;与乘客聊天对接管行为影响不显著,看视频和玩手机游戏均会显著延长接管反应时间,增加工作负荷与车辆纵向减速度,玩手机游戏还会显著提升车辆横向加速度。  相似文献   

5.
书生气十足,像个文人的吴俊发,却是个在驾驶岗位上干了十一个春秋的优秀士官。  相似文献   

6.
上篇向大家介绍了影响汽车夜间行驶安全的主要因素,本篇主要讲述汽车在公路上夜间驾驶的要领。  相似文献   

7.
李兵 《安全与健康》2006,(11S):22-22
现年28岁的四川省泸县太伏镇双石村农民向春曾在广东、贵州等地打工,有了部分积蓄.回到老家后发现从事驾驶工作赚钱容易,于是在驾校学习驾驶,取得驾驶资格后购买了一辆中型货车从事营运,汽车挂靠在泸县七星庵汽车队。  相似文献   

8.
2006年7月19日,对我而言是一个不平凡的日子,因为在这一天,我和车内22名乘客幸运地躲避了一场车毁人亡的特大事故,避免了一场人间悲剧。  相似文献   

9.
开车无小事,每个不经意的小动作都可能引发大状况。尤其对新手来说,由于驾驶技术生疏、判断能力不够,很容易在骤然遇到的种种险情面前手足无措。学一些应变的招数,险情是可以化解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福建全省将在驾驶考试中,植入"防御性驾驶技能"考试内容,一时间,叫好者有之,叫苦者有之,困惑者有之。许多人将此称作交警部门出台的新规,一时难以理解和适应。其实,防御性驾驶并没有过多的  相似文献   

11.
上篇与大家谈了汽车公路驾驶与会车、超车等行车要领,本篇主要讲述汽车在公路上的夜间驾驶。  相似文献   

12.
时光倒回10年前,我做梦也不会想到这辈子自己家还会有一部私家车。时光再倒回六年前,我从来没去想这辈子还会去开汽车。可是这一切没想到的都来了。  相似文献   

13.
日前,福建省交警总队向全省下发了《关于增加防御性驾驶技术考试内容的补充通知》,在福州试点取得良好开局的情况下,防御性驾驶技术考试将提前于6月20日在全省范围内正式启动。交警部门——驾驶理论与驾驶技能并重据了解,福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和关心开展防御性驾驶培训与考试工作。福建省省长苏树林近日专门对"防御性驾驶技术"纳入驾驶人考试做了这样  相似文献   

14.
驾驶习惯与驾驶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生命运动和社会生活的正常运转,都遵循一定的客观发展规律,这些规律自然而然地为人类和社会所逐步接受,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人的行为。比如驾驶习惯就是驾驶员在长时间的驾驶活动中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驾驶行为或驾驶倾向。驾驶行为的累积就养成了驾驶习惯,而驾驶习惯往往决定了驾驶员的命运。俗语说得好:“习惯若不是最好的仆人,就是最差的主人”。对此,并非每一个机动车驾驶员都能深刻认识到这一点。  相似文献   

15.
傻鸟满大街     
通常我开车的车速都比较快,尤其在市区拥堵的道路上穿行的时候,呼呼呼地插过来,呼呼呼地超过去,与那些神出鬼没的出租车们堪有一比,足可以在江湖上称雄一二。这首先因为我这人是个急脾气,用我们福州的土话来形容,就是一个“吃饭快,拉屎粗”的俗人,虽然看上去我好像也还温文尔雅并没有满脸横肉的样子。其次就是我的车技还算不差,有些“艺高人胆大”的意思。再其次,我特别喜欢开起车来追风赶月有如行云流水的那般感觉,  相似文献   

16.
《江苏劳动保护》2008,(1):52-52
增强冬季行车安全意识。冬季霜多、雾多、雨雪多、气温低,环境复杂,对行车安全有较大影响。驾驶人员应提高对冬季安全驾驶的认识,加强冬季驾驶的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做到防冻、防滑、防事故,掌握处理冬季驾驶过程中常见问题的方法。切忌在冬季仍以其他季节的驾驶习惯行车。  相似文献   

17.
研究驾驶过程中随着疲劳的产生驾驶员生理信号的变化规律,提取反映驾驶疲劳程度的综合指标。采用驾驶模拟器对20名被试进行驾驶模拟试验,用MP150多导生理仪实时采集并记录驾驶员在60 min驾驶任务过程中的心电信号、脑电信号、肌肉电阻信号、皮肤温度信号和呼吸频率信号。运用R软件对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对比一般回归分析,逐步线性回归分析克服了一般回归分析许多变量不显著的缺点,得到了最优的驾驶综合指标方程,确定了与各项指标相关的驾驶疲劳评价综合指标,并通过3名被试模拟驾驶试验验证了综合指标作为评价驾驶疲劳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19.
《安全与健康》2007,(6):47-47
对重大交通事故的报道,有很大一部分与大货车有关。和大货车发生了“亲密接触”,其结果通常都是很惨重的。那么作为一名普通的私家车车主,在遇到大货车时应该怎样驾驶才能尽量确保安全呢?  相似文献   

20.
为减少自动驾驶过程中驾驶疲劳对驾驶人状态的影响,综合分析人机共驾环境下驾驶人的疲劳研究发展现状,系统梳理人机共驾模式下驾驶疲劳的研究成果,探索未来发展方向。首先,通过文献检索与关联性分析,明确人机共驾过程中疲劳累积研究现状;然后,从手动驾驶和人机共驾下的驾驶疲劳致因分析、驾驶时长和非驾驶相关任务对疲劳的影响、人机共驾环境下驾驶疲劳对驾驶行为的影响3个维度,讨论分析研究成果;最后,提出人机共驾环境下驾驶人疲劳研究的不足与发展方向。研究结果表明:人机共驾模式导致驾驶人被动疲劳增加,接管绩效受损,弹性设置非驾驶相关任务与自动驾驶时间可有效缓解被动疲劳;人机共驾过程中驾驶疲劳的演化规律与检测模型尚不明确,结合人机共驾场景特征探索驾驶人疲劳调控策略是未来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