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骆马湖水体富营养化防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研究总结出一些控制骆马湖富营养化的措施,实施截污工程,合理的水库调度和湖泊内部生物治理。  相似文献   

2.
对骆马湖特大水污染事故的情况及原因进行了调查分析,提出了彻底解决骆马湖水域污染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3.
里杜湖富营养化综合评价及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里杜湖水库的水质监测及水文资料,选择评分法结合生物优势种评价法以及“源-效应”预测模型对里杜湖水库水质的营养状态进行综合评价及预测。结果表明:里杜湖水库水质已轻度富营养化,并有逐年加重的趋势。旨在正确评价和预测里杜湖水库营养状态,并为同类水库的营养状态评价及预测提供参考和借鉴,从而为水库水质管理及富营养化的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东江干流富营养化评价及区域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评价东江富营养化状况.结果表明,东江富营养化程度较轻,干流绝大部分区域(96%)为中营养及中营养以下水平,只有少数区域(4%)达到富营养水平.同时,东江干流富营养化程度区域差异性明显,从上游至下游河口富营养化程度逐渐加重.针对东江水质污染现状,建议东江水体管理应以保护为主,同时采取有效措施,改善下游...  相似文献   

5.
塔山水库富营养化的成因与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塔山水库富营养化污染主要是由无序的网箱养鱼造成的,采取生物防治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治理效果.经治理后,库区水质良好,达到水域功能.  相似文献   

6.
在以再生水为补水水源的圆明园玉玲珑水域进行沉水植物收割实验,自2011年4—12月问每隔半个月监测-次水质。结果表明,通过在生长期收割沉水植物,玉玲珑水体TP、SRP、TN、NH4-N、NO3--N和COD的平均浓度可维持在0.1、0.04、0.86、0.1、0.32和18mg/L左右,水质保持在Ⅲ类至Ⅳ类地表水之间;与之对照的不收割沉水植物的玉玲珑进水口水域,9月沉水植物开始死亡腐烂,TP、SRP、TN、NH4+-N最高分别可达0.5、0.1、2.4和0.60mg/L;作为对照的另-以挺水植物为主的水域,水质普遍劣于有大量沉水植物生长的水域,TP、SRP、TN、NH4+-N最高分别可达1.2、0.60、6.1和0.61mg/L。圆明园的实地实验表明,沉水植物有很强的净化水质作用,通过生长期收割,能够进-步强化其水质净化作用,可以作为-项对富营养化水体进行生态管理的有效措施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7.
在以再生水为补水水源的圆明园玉玲珑水域进行沉水植物收割实验,自2011年4—12月间每隔半个月监测一次水质。结果表明,通过在生长期收割沉水植物,玉玲珑水体TP、SRP、TN、NH4+-N、NO3--N和COD的平均浓度可维持在0.1、0.04、0.86、0.1、0.32和18 mg/L左右,水质保持在Ⅲ类至Ⅳ类地表水之间;与之对照的不收割沉水植物的玉玲珑进水口水域,9月沉水植物开始死亡腐烂,TP、SRP、TN、NH4+-N最高分别可达0.5、0.1、2.4和0.60 mg/L;作为对照的另一以挺水植物为主的水域,水质普遍劣于有大量沉水植物生长的水域,TP、SRP、TN、NH4+-N最高分别可达1.2、0.60、6.1和0.61mg/L。圆明园的实地实验表明,沉水植物有很强的净化水质作用,通过生长期收割,能够进一步强化其水质净化作用,可以作为一项对富营养化水体进行生态管理的有效措施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8.
水环境生态风险评价的原则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针对福州市闽侯县旗山大学城景观湖某富营养化实验水区,制备了一种应用型植物生态浮床。原位修复结果表明,负载美人蕉(Canna coccinea Mill)的生态浮床对浮床周围的小生境有一定的修复效果;对美人蕉根际圈的微生物数量跟踪显示,在60 d内,微生物数量增加了2个数量级,微生物种类无明显变化,但不同植株根际圈的微生物种类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农药企业生态风险评价由4个部分构成:受体评价、危害评价、暴露评价和风险表征。评价以生态资料、环境资料、化学资料、毒理学资料为基础,通过工程分析、源强分析,确定目标污染物,鉴别其危害性,计算风险发生的概率、程度、范围等,选择评价终点,利用评价模型预测目标污染物的暴露浓度,分析风险源对受体的危害程度,进行风险表征。  相似文献   

11.
2005年通过对骆马湖水质监测,并结合近几年的监测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氮是骆马湖水体的主要污染物,包括总氮、氨氮和硝酸盐氮,其主要特征是入湖河流、降水、围网养殖和点源带来的污染。  相似文献   

12.
长湖水质现状调查及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长湖13个点位的采样监测结果表明:(1)长湖的各项主要指标均已超标,特别是化学需氧量(CODcr)、高锰酸盐指数(OC)、总氮(TN)、总磷(TP)等超标严重;(2)从总体上看,长湖水体监测点位的水质是,上游污染情况较重,下游的出水口及大湖湖心水质稍好;(3)采用单项水质参数评价方法对长湖水质进行评价,水体已达到劣Ⅴ类.  相似文献   

13.
人工湿地防治湖泊富营养化污染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湖泊富营养化问题,结合抚仙湖当前污染状况,以马料河人工湿地为例,探讨利用人工湿地控制水体水质下降、脱氮除磷机理及其去除效率.结果显示:马料河人工湿地对TN、TP、SS的去除效率分别为:44.21%、46.03%、86.6%;其中TN的去除效率与进水流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TP的去除效率相对稳定,去除机制主要与湿地基质有关.  相似文献   

14.
湖泊水环境质量评价早期以综合指数法为主,此方法今后在评价标准和评价指标的选择将进一步完善;以数理统计为基础的模糊评价、灰色预测、层次分析等系统方法及其耦合近年来发展较快;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和全球定位系统等高新技术与传统方法相结合应用于湖泊水环境评价及预测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洪泽湖湿地生态系统属性及其在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后的演变趋势,利用野外实验研究,在生境改变条件下,适用于不同湿地退化状况的人工辅助恢复技术;在实验监测的基础上,对洪泽湖几种典型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进行了定量评价,为生态恢复工程的设计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京杭运河邳州段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输水通道,为了解其水质状况,利用2005年至2009年度例行监测数据对该段水质进行分析评价,并对造成水质污染内外部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下一阶段的防治对策,以保证南水北调工程的如期供水。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生态住宅小区的概念和特征、发展要求,以及环境影响评价概念、范围、主要环境问题及污染防治分析,提出环境影响评价存在的和有待完善的问题,指出引导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绿色住宅产业,已成为当代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  相似文献   

18.
浙江省太湖交界断面藻类预警应急监测指标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湖藻类的爆发呈现一定的阶段性,根据2008年太湖藻类的时空分布,将藻类爆发划分为5个阶段。在太湖流域藻类预警应急监测期间,连续监测湖州市新塘港与太湖交界断面的8项水质指标,研究藻类爆发不同阶段交界断面水质指标的变化情况,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各水质指标间的相关性,探讨不同时期太湖流域藻类预警应急监测应重点关注的水质指标,为浙江省太湖流域藻类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洪泽湖水域的环境演变遥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水质监测的定点、定剖面采样分析时间及空间的局限性,为对湖泊水质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在前人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水域水质状况图像识别的主成分监督分类方法,通过对洪泽湖湖区的1991年12月15日和2000年1月7日,两个时相TM遥感图像数据,分别进行主成分变换,并依据不同类型水体的光学特性,分析各主成分图像的构成及其环境意义。研究表明:洪泽湖湖区的水质分布,具有从西向东,从北向南由清洁水(优)向一般水依次递减、逐年下降的特征。其清洁水体主要分布于洪泽湖西部的溧河洼、临淮头、西北部的安河洼和成子湖的北部。从1991--2000年,洪泽湖入湖的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量有所减少,湖水受污染程度明显减轻,相对“八五”期间水质污染日益加重的现象,“九五”以后水质逐渐改善。将其分类结果与所收集的洪泽湖历年水质资料对比分析表明:主成分监督分类结果与环境要素吻合较好,且基本反映了其水质环境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20.
淮安湿地现状调查和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2004-2006年上半年以来,对淮安市的湿地现状进行了调查,并对其功能、效益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淮安市湿地保护存在的问题,同时强调必须要运用宣传教育、科学规划、统筹兼顾、协调管理、加大投入等手段来保护生物多样性,实现环境、经济、社会效益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