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免年已至,我要问,你认识兔子吗?对这个问题,很多人会不屑一顾,谁不知道兔子呀.但我的确一直不晓得家兔和野兔有何区别,也对兔子的英文为什么有两个词而困惑,上学时间过大人,大人说:一样.后来才知道它们其实不一样,rabbit主要指家兔或穴兔,hare主要指野兔或草兔.通常我们饲养的兔子都是家兔,野外见到的都是野兔,它们是完全不同种的动物.所幸,我在麋鹿苑几乎每天都能与野兔即草兔邂逅.每当凝视或极目追踪那些生灵跳跃的身影时,我,作为一个心系动物的博物馆人,都在叩问着它们背后的自然、文化内涵与故事.  相似文献   

2.
兔子“反围剿”一百多年前,从英国带到澳大利亚的12只兔子,现在变成了75亿只,每年吃掉的牧草可以放养7.5亿只羊。别说狡兔三窟,就是一兔一窟,良田牧场也被打得干疮百孔了。每届政府都想尽各种办法,驱赶、捕捉、猎杀,总不见效。上世纪9年代,当时的总理霍克,动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砌了1300公里的围墙,将兔子圈在里面,想来个关门打狗。没料到,兔子天生会打洞,玩起地道战,还没等政府来围剿,已经全部从地下钻出“万里长城”,胜利大逃亡。气急败坏的霍克总理下令空军向大地播撒毒药,终于消灭了不少兔子,不过,牧场的生态也受到了不良影响。没过两年…  相似文献   

3.
正看似非常可爱的兔子,却曾上演了人类历史上损失最为惨重的生物入侵事件。在辽阔的澳洲大陆上,发生了前后持续近百年惊心动魄的"人兔之战",澳大利亚差点因为兔子而"亡国"。在辽阔的澳洲大陆上,原本并没有兔子。1788年1月27日,由阿瑟·菲利普船长率领的英国皇家海军第一舰队在悉尼港登陆,揭开了澳大利亚历史的新篇章。作为澳洲兔子祖先的欧洲兔子,就是搭乘第一舰队的舰船,从英格兰来到这片肥沃土地上的。由于这  相似文献   

4.
我国野兔归属兔形目兔科,共有9种。最主要的有海南兔、雪兔、塔里木兔、高原兔、华南兔和东北兔等几种。前面3种兔被列为我国二级保护的野生动物。我国的家兔却不是起源于上述野兔,而是远在2000多年前,由欧洲大陆,通过“丝绸之路”传入我国的。家兔的祖先是生长在地中海沿岸的穴兔类。所谓穴兔类,就是指在地面上挖掘洞穴和隧道,以穴居生活为主的种类。由于穴免主要生活在地下,无需疾跑,机体耗氧少,所以后鼻孔较狭窄而有别于野  相似文献   

5.
《环境》2009,(5):54-54
最近,杭州一个3岁的小男孩被兔子咬了一口。兔子是家里的宠物,平时放在笼子,这一天小男孩把它放出来玩,刚开始还好好的,后来兔子一下子“发怒”,咬了小男孩的右手食指,出现了两个明显的小洞。医生解释说,最近各类被动物抓伤、咬伤的患者骤增,可能与动物易发情,情绪不稳有关。  相似文献   

6.
郭耕 《环境》2011,(3):26-29
兔年已至,我要问,你认识兔子吗?对这个问题,很多人会不屑一顾,谁不知道兔子呀。但我的确一直不晓得家兔和野兔有何区别,也对兔子的英文为什么有两个词而困惑,上学时问过大人,大人说:一样。  相似文献   

7.
云龙 《环境》2003,(3):30-31
在辽阔、荒凉的西部高原,许多人迹罕至的“无人区”,却成了各种野生动物怡然自乐的“天堂”。这里不仅有鹅喉羚、兔狲、天鹅等性情温柔的小动物,还有雪豹、野猪等令人望而生畏的“强盗”。在这些颇有神秘色彩的动物“部落”里,有着许多鲜为人知的趣闻。  相似文献   

8.
警惕宠物病     
吴继星 《环境》1996,(5):17-17
“生活好了,养养宠物,有益身心,无可指责。”许多宠物爱好者如是说。日本、美国等国宠物热时兴较早,既领略了其中的情趣,也尝到了一些苦头。例如,仅美国每年被宠物咬伤者高达50万之多。可怕的是,许多感染巴斯德氏细菌病的患者,就是被宠物那看似无关紧要的轻轻一咬,其典型症状轻者引起咬伤处肿痛,重则导致发烧或引起并发症。重要的宠物有狗、猫、鸟类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学院第四纪研究考察小组于1976年11月18日至12月11日前往澳大利亚进行了考察访问。考察期间在堪培拉、阿得雷德、墨尔本和悉尼等地参观了有关同位素地质、第四纪地质和孢粉研究等实验室,并对澳大利亚东南部的第四纪河流与湖泊沉积、风成沙丘、海岸带与新生代火山岩等进行了野外考察。现将有关考察情况整理成“澳大利亚第四纪地质研究概况”和“澳大利亚同位素地质年代学与稳定同应素地质研究概况”两篇文章如下。  相似文献   

10.
张振中  孙军  赵力 《环境》2002,(5):28-29
有趣的“谜”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和天山深处的原始森林里,有一种野猪。数量虽然不多,却很厉害。这些家伙嘴上长有两根钢刀般的獠牙,成为凶猛的格斗武器。它们机灵无比且凶猛异常。不仅野兔、黄羊、鹿等小动物常常成为它的盘中餐,就连性情凶残的狼遇上它们,也常常在劫难逃。野猪们常常几十头聚在一起,在高原上到处横行,不可一世。这些家伙天生一副馋相,对一些小动物大开杀戒。但就这样一个凶残的“野猪兵团”,却常常受到雪豹的袭击。  相似文献   

11.
《环境》2009,(4):44-44
一直以业北京昌平区白浮村京密引水渠边的一片小树林里异常热闹。据悉,这是北京最大的宠物墓园,现有1000多只小动物,包括猫、狗、兔子、热带鱼、猴子长眠在这里。据了解,在这个墓园中安葬一只宠物,包括火化、墓室、认养树木,基本费用在500元至800元之间,如果加上丧葬用品,花费数千元也属平常。  相似文献   

12.
青云 《环境》2003,(6):12-12
近日来,各地萨斯流行,由于不少宠物在外面乱跑,主人管不住这些宠物,害怕这些宠物带回萨斯病毒,就把这些宠物遗弃在外甚至残忍地杀死。宠物真的会传播人类的萨斯病毒吗?  相似文献   

13.
宠物与环境     
现在,城里人养宠物的越来越多,以猫狗为甚。“萝卜白菜,各有所爱”,谁也不便多加非议。有些媒体也“好风借力”,为增加读者面,把养宠物煽乎得云山雾罩,养宠物的人兴致大增,却干扰了不养宠物的人,连小孩出门都关照一句:“躲着点狗!”不能不说是个“环境”问题,试举几例:所见:笔者一次从塔楼高层乘电梯,中途上人时,身边一位小姐一声尖叫,吓我一跳。待我定睛一看,不禁哑然失笑,原来电梯门开启后,一条狗张嘴伸舌冲着那位小姐,难怪她吓得尖叫。原以为是有人上电梯,却不想一中年妇女怀抱的狗“捷足先登”,且“狗视眈眈”,…  相似文献   

14.
新龟兔赛跑     
<正>2014年1月12日,三门峡市甘山滑雪场举行人与宠物趣味滑雪赛,考验了主人与宠物的相互配合能力。参赛宠物分别来自河南、山西、陕西等地,共计40余组参赛者,一个主人与一只宠物为一组。比赛现场,各种各样的宠物一一闪亮登场,趣味十足、"萌"翻观众。比赛中,不仅有狗、猫和大公鸡等  相似文献   

15.
马草 《环境》1995,(11)
在被誉为生命的诺亚方舟的地球上,经过漫长的自然选择形成的大大小小的生物系统,各种动物、植物、微生物以默契的组合保持着相互制约、共荣和发展。动态的平衡一旦遭受破坏,和谐的制约便不复存在,那些在生存竞争中处于强者地位的物种就会“无法无天”,充分施展各种“潜能”去扩充自己的领地,以至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许多意料不到的灾难。兔子,被人们当作善良温顺动物的代表。长耳朵、短尾巴、三瓣嘴、  相似文献   

16.
陈玉茗 《环境》2012,(12):59-61
宠物狗、宠物猫、宠物鸟、宠物龟,这些宠物在我们生活中都见得多了,可你见过将老虎、豹子,甚至大象当成宠物的吗?  相似文献   

17.
亚卓 《环境》2009,(7):24-25
我是从孩童时候开始,就与鼠兔有了“缘分”。 那时,我整天在抓鼠兔。我完全是一个“专家”,谁想抓鼠兔,可以向我“请教”。鼠兔一般有很深的洞,而且洞口通着另一个洞口。鼠兔注定生存于草原上,草原也注定拥有鼠兔。造物主当初是否打了“瞌睡”,无意间把鼠兔错放在高原上,否则,鼠兔怎么会有如此坎坷的命运呢?  相似文献   

18.
环保的主义     
我发现但凡这样的人———上苍保佑他们吃饱了饭,还赐了一个不错的饭碗,还保佑他们多喝了点墨水,都爱宣称自己是“环保主义者”。见的多了,我觉得虽然他们都属于“环保主义者”的大范畴,但是又可以分成好些流派和主义,和搞文学的、搞艺术的一样。一个朋友是“抽象派”。一次她带我去吃一家烧烤鲫鱼,是现杀现烤的,虽然地方简陋,只提供一次性饭盒和木筷,味道却是一级棒。正吃得眉开眼笑,另一个朋友打电话来说,他正在川西草原上打野兔,一枪一个准,可好玩了。我朋友接了电话,就郁闷起来,对那些野兔命运的担忧,使她口里的鱼变得…  相似文献   

19.
张威 《世界环境》2004,(6):86-89
全球环境日益恶化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自1972年斯德哥尔摩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后,澳大利亚在环境保护方面不断做出了积极努力。本文分析了当代澳大利亚环保史上三个成功的案例,其中包括“佛雷萨岛(Fraser Island)采矿风波”、“富兰克林河(Franklin Revier)保护运动”和“加比鲁卡(Jabiluka)反对开掘铀矿运动”。  相似文献   

20.
国外的大学绿色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9 年5 月26 ~28 日在清华大学召开了“大学绿色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国家环保总局、教育部主管领导到会并做报告,国内外30 多所大学的代表出席会议。会议中,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的代表与中国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上海交大、北京师范大学等就“营造课程中的环境文化”、“绿色大学课程体系”、“大学绿色教育问题”等进行了交流和研讨。本文作者根据研讨会资料主要整理、报道了国外的大学绿色教育情况,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