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贵州省水土流失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查明贵州省水土流失的时空变化特征,对指导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贵州省2000、2010、2015年3期水土流失数据,采用水土流失比率和水土流失综合指数方法,探讨了贵州省水土流失时空变化规律。研究表明:(1)2000~2015年贵州省水土流失得到了明显改善,不同分区水土流失呈现西部重、东部轻、北部重、南部轻的空间格局;(2)黔西分区以轻度、中度、强度侵蚀为主,黔西南、黔北、黔中分区以轻度、中度侵蚀为主,黔南、黔东分区以轻度侵蚀为主,呈现"阶梯状"区域性特征;(3)各分区水土流失总体呈下降趋势,黔东、黔西南、黔西分区仍是水土流失重点关注区域。本研究揭示了贵州省水土流失总体呈好转趋势,水土流失的扩张趋势得到了初步遏制,潜在水土流失风险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2.
本文选取内蒙古胜利煤田东二号露天煤矿为研究区域,探讨了草原沙化地区露天煤矿水土流失的特点和危害.采用数学模型法预测了煤矿开发造成的水土流失量,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以风力侵蚀造成的水土流失为主,随着运营时间的增长,水土流失量也在不断增加.在预测时段内,风力侵蚀水土流失量占新增水土流失量的77%,运营期水土流失量占新增水土流失量的84%.综合考虑工程特点和当地生态特点,提出了分区治理、植被恢复和工程治理结合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矿渣污染及其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渣是人为的新的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的策源地,对其治理应先工程治理、后生物治理,人工加重其生物演替进程,加快绿化速度、竭止住水土流失,使矿渣造福于当地。  相似文献   

4.
随着《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出台,开展土壤侵蚀调查以及构建土壤环境治理体系的任务,摆在了面前.黑龙江省于2010年-2012年开展第一次水利普查水土保持专项普查,以该次普查成果为基础,结合实地调研,对哈尔滨市水土流失现状展开调查.结果表明:哈尔滨市土壤侵蚀类型以水蚀为主,水蚀面积为13 157.51 km2,占全市总面积24.78%,占全省土壤侵蚀总面积16.06%,超全省平均水平8个百分点;冻融侵蚀面积为1.5 km2,仅占全省冻融侵蚀面积的0.01%.针对水土流失现状,分析了水土流失成因,并提出了相应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神府东胜矿区实施以生物措施为主的水保工程治理4个供水泉域,采取治坡、治沟相结合的技术措施,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83.2hm^2;经过多年检验,水保工程有效起到了保护水源,提高经济效益,为可持续开发神府东胜煤田奠定了生态基础。  相似文献   

6.
X379702719城镇侵蚀及其防治/柴宗新(中科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水土保持/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一1997,(l)一29~32 环信S一58 城镇浸蚀是土地侵蚀的一个类型,包括城镇建设过程中的侵蚀、城镇诱发侵蚀和’城镇垃圾侵蚀。城镇侵蚀以人为侵蚀为主,侵蚀强度大,对下游危害严重,治理投资大。城镇侵蚀防治对策:以防为主,防治结合,治管结合。健全法制;搞好勘测、规划;施工中防止土地侵蚀;加强城镇水的管理;加强城镇垃圾综合处理。参13成的极度恶化的矿山环境,从治理整顿矿业秩序人手,实现矿业的有序开采。探索出土地复垦治理的…  相似文献   

7.
大凌河流域是辽宁省西部防风灾,避砂害,除水患,保水土的主要屏障,然而大凌河流域受泥砂严重侵蚀。详细论述了大凌河中产生泥砂的原因,并研究了大凌河流域的水土流失规律及水土流失对流域水环境的影响,提出了治理大凌河流域污染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拜泉县以坡耕地为主的特殊土地情况加之人们的乱垦乱伐,导致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后果.拜泉人民经过30多年持之以恒的水土保持工作,基本上治理了水土流失,使拜泉县生态农业建设步入了-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结合通用水土流失方程,选取合理的因子算法,对福建省朱溪河小流域的土壤侵蚀量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朱溪河小流域的年均土壤侵蚀模数为1 023.26 t/km<'2>,属于轻度侵蚀,中度以上侵蚀区域是预防和加强侵蚀治理的重点区域,并分析了朱溪河小流域土壤侵蚀强度空间分布格局和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以三峡库区菱角塘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在GIS技术的支持下,通过遥感技术和野外调查进行信息采集,对修正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各因子进行量化分析,从而对三峡库区菱角塘小流域土壤侵蚀量进行定量评价,并对土壤侵蚀强度进行分级;在此基础上分析不同坡度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侵蚀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菱角塘小流域年土壤侵蚀量为208.32t/a,土壤侵蚀模数为1 987.75t/(km2·a),属于轻度侵蚀。28.62%的区域为中度、强度或极强度侵蚀,但是其侵蚀量却占总侵蚀量的82.36%,是预防和加强水土流失治理的重点区域。土壤侵蚀主要发生在坡度为15°~35°的区域,其中15°~25°的坡度土壤侵蚀属于中度侵蚀;坡耕地侵蚀最为严重,15°~25°的坡耕地侵蚀量占总侵蚀量的57.15%,表明坡耕地是该小流域水土流失的主要策源地。同时用137 Cs核素示踪技术测定的坡耕地和林地土壤侵蚀模数证实了RUSLE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该模型在库区地块尺度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三峡库区的开县水土流失面积已达3043.41km^2,占员的76.7%,年侵蚀模模数灰3060t/km^2,是长江上游平均侵蚀模数500t/km^2的6倍,水土流失程度属长江上游高强度区域;年均含沙量高达4.6kg/m^3,每年从小江流走泥沙1585万t,相当于每年有10.5万亩土地的20cm厚的表土被冲走。本文在分析开县水土流失原因的基础上,针对开县水土流失发生状况和特点,提出了采取生物措施,工  相似文献   

12.
根据水库自成封闭系统,自分水岭至水库内,被洪水或其它地质营力所搬运的泥砂沉积封存于水库内的基本原理.提出定量研究水土流失的基本方法。并以江西田坂街幅1:5万区域地质调查为例,按照这一思路和方法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岩类区与不同时期的泥沙流失量是不同的,与全新统比较.前震旦纪浅变质岩区水土保持较好,侵蚀速率下降;而白垩纪红层区则达中度侵蚀,并呈恶化趋势。  相似文献   

13.
山东省不同地形区降雨侵蚀力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掌握降水及降雨侵蚀力的时空分布和演变特征对于揭示区域气候变化规律,有效预防和科学评估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基于34个气象站点1961—2015年的降水日值数据,采用降雨侵蚀力计算模型、Mann-Kendall检验、小波分析和Kriging空间插值等研究方法,分析研究了山东省内山地、丘陵和平原等不同地形区的降水和降雨侵蚀力时空变化特征。结果显示:近55年间,全省及各地形区的降水量和降雨侵蚀力均呈波动下降趋势,年内分配均集中在夏季,降雨侵蚀力在时间尺度上存在25年左右的变化周期。空间上,降水和降雨侵蚀力均呈现鲁中南山区>胶东半岛丘陵区>鲁西北平原区;分界线由东北至西南沿福山—莱阳—淄博—定陶等站呈“S”型贯穿山东省,界线东南侧降雨侵蚀力高,西北侧降雨侵蚀力较低。其原因主要是受海拔和地形的影响,东南季风携带湿润气流受胶东半岛丘陵及鲁中南山地的阻挡抬升,致使“S”型分界线东南侧迎风面降水及降雨强度相对较高;西北侧背风面形成焚风效应,降水及降雨侵蚀强度较低。该结果可为山东省水土流失空间特征分析奠定数据基础,同时为区域水土资源利用与调控及生态环境保护与改善提供决策支撑。  相似文献   

14.
X37 9700774国际侵蚀控制领域的新动向/刘思忆(兰州大学)//中国水土保持/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一1996,(8)一14~16环信S一58 一、侵蚀控制职业化新趋势:1.完整行业化标准体系的建立;2.职业化内涵的新扩展;3.发展中国家侵蚀控制职业化建设模式的新探索。二、侵蚀控制技术化新趋势:1.向高、新和专门化方向发展;2.现代侵蚀控制理论与技术的融合;3.均衡坝系建设技术的新发展。三、侵蚀控制产业化发展新趋势:1.产、学、研一体化格局的形成;2.内测式产业化发展模式的兴起;3.产业化理论的日臻成熟。X37 9700775我国东南部水土流失区的开发型治理及…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煤炭开采过程中引起土壤侵蚀、水土流失和浅层地下水破坏等几个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研究方法进行了初步的讨论,提出了侵蚀量、水土流失量等主要生态因子的数学模式,并以山西左云县鹊儿山煤矿和孟县石店煤矿改扩建工程为例,对区域水土流失状况,侵蚀总量和浅层地下水破坏现象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6.
水土流失是陆源径流污染和面源污染的重要因素,低影响开发(LID)对减轻新建城区水污染至关重要。在规划前采取模型预景可提升水土流失污染的治理效果。以长沙市某新城片区为例,基于水土流失污染防治探讨低影响开发决策。首先,基于IDRISI模块利用修正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对基地现状进行模拟,得出平均土壤侵蚀模数、土壤侵蚀分级和水系沉积物负荷,并诊断现状水土流失污染的重点区位,引导LID设施布局;对LID规划方案进行模拟,通过规划前后指标的变化揭示该方案对水土流失污染防治的实效。结论:规划将使平均土壤侵蚀模数降低37.84%,侵蚀等级达极强和剧烈的比例分别下降72.04%和85.85%,西北片流域和东南片流域的沉积物总量分别下降32.72%和30.10%。  相似文献   

17.
阐述共青农场水土流失现状及其危害,分析水土流失产生的各种因素,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8.
生态修复试点工程力争3年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6293 1hm2,治理程度达94 4%,年平均侵蚀模数下降到877 2t/hm2,完成林草措施面积16094 7hm2,植被覆盖率达84 1%。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及建议。  相似文献   

19.
南盘江上游生态环境现状及其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南盘江上游生态破坏严重,导致水土流失严重,产生了水体的非点源污染。为此,必须积极造林,改变树种单一结构,严格管理以加强森林建设;兴建水库,坡地改梯田,合理规划,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小流域以控制水土流失;同时控制农药使用,以协调农业生产与水源地水质保护。  相似文献   

20.
云南省退化土地的治理工作尽管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各种复杂的自然和人为的原因,土地退化仍很严重,主要表现在山地灾害频繁发生、水土流失严重、土地受到严重污染等方面。更值得指出的是:据1999年遥感调查结果,全省水土流失面积达141333km^2。占到全省土地面积的36.88%,平均侵蚀模数达到1340t/km^2。对云南省的土地退化现状及其原因进行了概要分析,进而提出了土地退化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