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 毫秒
1.
利用拉曼光谱对采样后的滤筒进行分析,发现废气中的硫酸铵-硫酸氢铵气溶胶是造成成都市部分企业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CEMS)颗粒物比对监测结果不合格的主要原因.通过比较分析得出:在对含硫酸铵-硫酸氢铵气溶胶废气进行颗粒物浓度比对监测时,参比方法(重量法)测定的颗粒物浓度是一定标干采样体积下废气中固体微粒和硫酸铵-硫酸氢铵...  相似文献   

2.
选取上海市7家未安装气-气换热器的国控燃煤电厂作为研究对象,从煤质、除尘器、脱硫协同脱除作用以及锅炉工况负荷等方面探讨对颗粒物浓度排放系数 K值产生的影响,得出上述因素通过改变脱硫进口颗粒物浓度值影响 K值,当脱硫进口颗粒物浓度较低、波动范围较小时,其 K值也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当脱硫进口颗粒物浓度较高、波动范围较大时,其 K值也会发生较大的变化等结论。  相似文献   

3.
烟气中SO_2监测质量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针对烟气中SO2手工采样监测的质量控制,如采样管的温度、采样流量、样品保存等进行了研究,并对原监测方法提出改进措施,提高了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从而保证了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固定源测试体系的中美比较与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美两国固定源测试技术体系进行总结并按照辅助类参数、烟气类污染物、烟尘类污染物、有机类污染物、元素及卤化物、在线监测规范进行分类并比较,指出两国测试体系的异同。结合目前形势指出中国烟尘、烟气及VOCs类污染物监测体系面临问题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对中美两国固定源测试技术体系进行总结并按照辅助类参数、烟气类污染物、烟尘类污染物、有机类污染物、元素及卤化物、在线监测规范进行分类并比较,指出两国测试体系的异同。结合目前形势指出中国烟尘、烟气及VOCs类污染物监测体系面临问题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简述了新型移动监测仪器及监控系统的意义,介绍了镇江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基于业务管理平台建设的现场自动监控系统,详细描述了自动监控系统各个组成部分及其相关功能。对于该系统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了对今后工作的展望。  相似文献   

7.
对2种便携式烟气预处理器在比对监测中的实际应用进行探讨,通过对2种烟气预处理器工作原理及在实际应用中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比较,显示在\"高湿低硫\"条件下,电子冷凝预处理器析出的冷凝液会造成二氧化硫的损失,在应用中应加快除水,减少烟气与冷凝水接触的时间,并防止冷凝液出现在伴热管线与预处理器烟气入口之间。而便携式Nafion预处理器由于具有独特的干燥性能,抗干扰能力,在\"高湿低硫\"的比对监测中具有较好的可比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8.
国内外烟气流速测量标准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比较了国内外燃煤电厂烟气流速测量技术及相关标准,分析了测量仪器、矩形烟道采样位置及采样点位置和数目等方面的异同,结合我国电厂现场烟气流速测量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修改《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相关内容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GPRS烟气在线监控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阐述了采用完全抽取方式的GPRS烟气在线监控系统的功能和构成。该系统从功能上分为烟气信息监测监控收集子系统、烟气信息加工及处理子系统和环境管理决策支持及信息发布子系统,结构上分为监测点和监控中心两部分。监控中心包括省级监控中心和市级监控中心,监测点包括仪器分析单元、控制单元和通讯系统。指出基于中国移动GPRS/GSM的烟气数据监控系统具有建设使用成本低、监测监控范围大、积木化结构、技术先进和数据并行收取等特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使用干湿球法、重量法和阻容法3种常用的烟气含湿量测量方法,对5种固定污染源工况条件下的烟气含湿量进行测定,分析每种方法的适用范围和准确度。结果表明,重量法和阻容法测量结果的精密度、相关性、准确度较好;干湿球法对于温度超过100℃的烟气,其测量结果准确度较低,且受到烟气正压影响比较大。  相似文献   

11.
固定污染源烟气中汞排放连续监测系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中美两国法规对汞排放连续监测的要求,分析了烟气中汞排放连续监测的技术难点,指出现有的汞在线监测只能得到气态总汞的浓度。阐述了冷蒸气原子吸收光谱法、塞曼调制原子吸收光谱法、冷蒸气原子荧光法、原子发射光谱法、紫外差分吸收光谱法等气态元素汞的不同分析方法。通过对湿化学法与热转化单元的比较,得出热转化技术更加适合烟气汞的在线监测。分析了造成汞测量误差的相关因素,并提出了减少误差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环境空气质量不同监测方法的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对环境空气质量的监测中,有些城市存在着人工采样实验室测定和连续自动监测系统监测并行的情况。为考察这两种方法监测结果的异同,于夏季连续20d和冬季连续15d进行了对比监测。监测项目为SO2,NO2和PM10。在对比监测中采取了质量控制措施。对人工采样实验室测定进行了综合采样器流量校正,现场空白样和全程序平行样测定;在自动监测系统中,对SO2,NO2监测仪器作零点,标点校正,PM10监测仪作K0校正。对所测得的209个日均值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SO2,PM10两方面测定结果方差相同,NO2两种方法在冬夏两季方差间均有显著性差异;夏季SO2,PM10,冬季NO2两种方法监测结果一致;冬季SO2,PM10,夏季NO2两种方法监测结果有显著性差异;样品浓度水平及天气状况对两种方法测定结果的差异亦产生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