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浑河沈阳段“十一五”水环境建设技术对策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浑河是沈阳市水系的水脉,也是沈阳市建设与发展的命脉。“十一五”期间,沈阳市对浑河实施的大规模综合整治,实现了浑河水环境由“厌氧型严重污染水体”向“好氧型轻度污染水体”的转变。对于“十一五”浑河水环境的建设,则应以水质升级达标和生态环境建设为目标,重在“污染控制与水质改善”“水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三个方面取得新突破和新成果。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沈阳市水资源越发短缺,全市在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方面存在着地表水利用率低、地下水过度开采,资源性缺水突出,地表水受污染,水质性缺水严重等一系列问题。沈阳市应全面、辩证地对待水资源问题,建立健全水资源管理体系,多渠道开发水资源,保障城市供水。同时,治理水污染,改善水环境,加强对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以及节约与保护的宣传。  相似文献   

3.
张润贤 《环境》1996,(6):16-17
水资源的紧缺,水质的污染,构成我国水环境面临一系列问题。为了解决日益尖锐的水的供需矛盾,为了应付水资源对人类的严峻挑战,笔者认为;污水资源化是缓解水环境问题,确切地说是解决水资源紧缺的关键所在。一、我国当前面临的水环境问题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九五”期间对水环境提出更高的要求,而水环境面临的诸多问题也  相似文献   

4.
由于工业废水和生活用水的大量排放,我国水资源污染相当严重,已严重制约到社会经济的发展,威胁到人类自身的健康。因此,对水资源、水质进行动态检测,就显得尤为重要,水质监测对于水环境水资源管理和污染控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先阐述了水环境检测信息融合的特点,又详细介绍了水环境检测信息融合结构框架,最后讲述了水环境检测信息的融合方法。  相似文献   

5.
针对福建流域水环境的污染治理问题,探讨了福建水资源和水环境污染的严重性,从福建水资源现状入手,介绍了福建水资源情况及存在问题,包括水资源情况和水环境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影响水环境的因素,主要有养殖业对水质的污染、城镇生活污水和垃圾的污染和过量使用农药化肥的污染,提出了福建省治理水的对策与措施,依靠科技进步,防止农业面源污染的产生;加快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治理生活污水和垃圾,并利用现代先进技术,修复对水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6.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近年来,黄河流域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但有限的水资源和脆弱的生态系统使得黄河流域水环境保护仍面临巨大的挑战.科学诊断黄河流域重大水环境问题是新时期治理黄河的前提和关键.本文围绕黄河流域水环境问题诊断这一主题,聚焦黄河流域断面水质改善的核心需求,首先分析黄河流域水环境现状,发现黄河流域整体水质持续向好,但干支流水质改善不同步,流域主要污染指标时空差异显著,中下游和部分支流污染严重;其次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和主要挑战,总结断面水质提升所需的核心理论与技术,如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污染排放清单构建与水环境模型模拟等方面的应用与发展趋势,发现黄河流域存在气候变化影响下水沙变化大、现有排放清单分辨率不足、水环境模拟缺乏多尺度污染排放-断面水质响应关系研究等问题,难以支撑未来精细化水环境管理.对黄河流域水环境研究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建议未来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进一步研究,包括气候变化下黄河流域水环境承载力研究、黄河流域高分辨率排放清单构建、多尺度污染排放与断面水质响应关系.  相似文献   

7.
2008年滇池流域水环境承载力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迅猛发展以及人口的快速增长,滇池流域的水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为深入了解造成当前水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以水资源承载力和水环境承载力作为广义水环境承载力的基础进行综合分析,并且利用水资源供需平衡和水资源承载压力度反映水资源承载力,利用水环境承载率反映水环境承载力. 结果表明:滇池流域TN和TP的水环境承载率分别为0677和0355,处于超载状态,是导致滇池流域严重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水资源承载压力度为145,远大于供需平衡,同样也处于超载状态,实际水资源盈亏为-59 037×104 m3,缺失严重. 因此,滇池流域水质型和资源型缺水问题共同存在.   相似文献   

8.
引言水环境污染是我国当前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为了实现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李鹏同志提出的到本世纪末环境保护的战略目标,强化水环境管理、防治水质污染是一项极为紧迫的任务。要解决好我国的水环境问题,一靠政策管理,二靠科学技术。也就是说,要依靠水环境管理决策的科学化和水环境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而要做到这两点,都离不开水  相似文献   

9.
珠江广州河段水体污染的遥感监测应用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由于城市工业废水和居民生活污水大量的排放,珠江水质受到严重污染,尤其有机污染更加严重。各项水质指标均严重超标。本文将运用遥感技术对珠江广州河段水环境质量中的水质污染进行监测应用研究。并建立了水质污染预测遥感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利用遥感资料能有效地监测珠江水质污染状况,在监测水环境质量中遥感技术是一种快速,全面,有效的技术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国家"十一五"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战略规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资源受到严重污染,水体使用功能下降甚至丧失.不仅加剧了我国北方地区和城市的缺水问题,还使南方相对多水的地区和城市形成了"水质型"缺水.水污染已成为我国面临的最主要的水环境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1.
采用水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评价法对青白江区长流河水质进行监测评价,结果表明长流河水质污染严重,氨氮和总氮严重超标,不同水期污染水平为总氮>氨氮>CODCr.提出治理长流河的方法要从生态、经济、人文、社会效应等多方面考虑,使青白江区长流河水资源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河流受人类活动破坏日益严重,水质污染、生态退化、水资源不足、管理分散等问题尤为突出,多部门协同,实现综合管理是河流水资源、水质、水生态恢复和改善的必然趋势。文章探讨水资源、防汛、水质、水生态多方面综合管理,实现"多管合一"的技术基础。以拉萨河为例,将地理信息系统、物联网技术与地表水环境管理相结合,建设水环境综合管理决策平台,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实现有效的水环境监控和管理。  相似文献   

13.
建立河流水质预警体系对保障河流水质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是保护河流水质安全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针对国内河流潜存的环境污染及事故风险现状,提出建立流域污染预警系统、河流水环境风险评估体系以应对河流突发污染事件发生,确保河流水环境安全,实现河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4.
南盘江上游水污染综合防治规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陶文东  周波 《云南环境科学》1997,16(1):36-39,57
南盘江上游水污染综合防治规划遵循大系统分级递阶原理,强调综合性,突出可操作性,保持科学性和先进性,体现滚动性,鉴于规划区水污染严重,水资源供需矛盾尖锐,水质水量交互影响,水环境问题趋于恶化,应加强对工农业发展的领导,进一步促进污染治理,提高用水资源,强化水环境综合管理。  相似文献   

15.
现阶段工业发展非常迅速,给经济的发展带来极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其同样也产生了大量的污染物,例如工业污水问题,它会给自然界中的水体环境产生了严重的破坏,同时也会影响居民的生活以及农业的生产。我国水资源整体来说是比较紧缺的,所以怎样保护水资源是我国现阶段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并且水质检测工作也需要纳入到日常工作计划之中。当下的环境污染问题非常严重,人们非常重视对水环境的保护,为了有效管控水资源污染情况,促进水资源利用率的提高,必须充分发挥水质检测工作的作用,对水体环境进行有效的检测,促进水体利用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水资源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污染问题,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长久以来是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如何保护现有的水资源并合理利用是我们研究的重要内容,而水环境监测正是这些研究管理工作的基础.通过对我国水环境检测现状的分析,提出合理控制水环境监测质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黄河兰州段耗氧有机污染物浓度统计预测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史复有  孙谦  李昌迪 《环境科学》1989,10(3):72-74,82
黄河是一条多泥沙河流,流域内面源污染严重,在分析研究黄河的水环境问题时,必须考虑面源污染这个因素。建立河流污染断面耗氧有机污染物(以COD表示)浓度预测模型是河流水质规划的一  相似文献   

18.
河流水环境容量研究是保障河流断面水质达标的科学依据。以银川市灵武东沟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灵武东沟入黄口断面水质达标要求,建立"控制单元划分-水环境问题诊断-污染排放与水质响应关系建立-水环境容量核算与分配-污染管控"系统体系,进行河流水环境容量研究。结果表明:1)综合考虑研究区水文、行政区划及污染源分布情况,划分3个控制单元; 2)水环境问题诊断结果显示氮浓度超标严重,枯水期污染物浓度高,工业为主的点源为重点控制污染源; 3)首要超标污染物NH_4~+-N的污染排放与水质响应模型结果显示,控制单元NH_4~+-N的许可排放量为384. 32 t/a,小于入河排放量,需进行入河排放总量控制; 4)采用污染贡献分析法进行总量分配并基于分配结果提出"污染源系统控制-河道水质净化及生态修复-水量保障与优化-综合监管"的污染减排方案,最终实现了水环境容量体系在研究区的建立与应用。  相似文献   

19.
沾益县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利用需解决工程型和水质型缺水问题,从水资源开发利用原则、饮用水源保护、水环境整治、控制污染源、节水(能)改造5个方面来解决。应以污染总量控制指标建立水资源安全系统和预警机制,保障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沾益县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利用需解决工程型和水质型缺水问题,从水资源开发利用原则、饮用水源保护、水环境整治、控制污染源、节水(能)改造5个方面来解决。应以污染总量控制指标建立水资源安全系统和预警机制,保障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