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电石渣对煤泥水的混凝作用由实验可知,不是补给OH~-,而是提供了大量的Ca~(2+),Ca~(2+)通过压缩双电层,破坏了煤泥水颗粒的稳定性,从而使煤泥颗粒发生凝聚。OH~-和Ca(OH)_2对煤泥水的混凝不直接起作用。  相似文献   

2.
石灰在煤泥水混凝中的作用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石灰(或电石渣)在煤泥水混凝中的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石灰对煤泥水的混凝作用不是补给了OH~-,而是提供了大量Ca~(2 )。Ca~(2 )通过压缩双电层,破坏了煤泥颗粒的稳定性,从而使煤泥颗粒发生凝聚。而OH~-和Ca(OH)_2对煤泥水的混凝不直接起作用。  相似文献   

3.
《环境保护》1991,(9):14-15
一、电石渣的化学成份电石渣是电石与水反应,生成乙炔气后留下的残渣。 CaC_2+2H_2O→Ca(OH)_2+C_2H_2 1t电石可生成干渣1.2t,生产中实际上是生成6t含水量为80%的熟石灰浆渣,经沉淀捞起并滴水后为粘稠的膏状物,含水约50~60%,长期放置则生成一层石灰石硬壳。 Ca(OH)_2+CO_2→CaCO_3+H_2O 新鲜的电石干渣,一般含熟石灰80~90%,其杂质含量,各地略有差异。  相似文献   

4.
石灰在煤泥水混凝中的作用机理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石灰在煤泥水混凝中的作用机理:石灰对煤泥水的混凝作用不是补给了OH-,而是提供了大量的Ca2+,Ca2+通过压缩双电层,破坏了煤泥颗粒的稳定性从而使煤泥颗粒发生凝聚,OH-和Ca(OH)2对煤泥水的混凝不直接起作用。  相似文献   

5.
X751.031200502300电石渣处理洗煤废水的效果及作用机理研究/李亚峰(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安全与环境学报/北京理工大学.-2004,4(6).-45~47环图X-142为了防止洗煤废水的污染并使之处理后能够回用,开展了电石渣-PAM(聚丙烯酰胺)处理洗煤废水小试实验研究以及实际工程应用的研究,并通过实验与理论分析,对电石渣处理洗煤废水的作用机理进行研究。实验研究结果以及实际工程应用效果表明,采用电石渣-PAM混凝沉淀法处理洗煤废水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处理后煤泥水的各项指标均能达到国家排放标准,且能满足洗煤工艺的用水要求。实验研…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煤泥水动电电位的测试 ,推断出煤泥水的胶粒结构。通过对各种降低动电电位的混凝剂的测试 ,得出钙盐是较理想的混凝剂 ,并确定了电石渣与聚丙烯酰胺联用治理煤泥水的最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电石渣理化性质的分析与表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电石渣是电石水解获取乙炔气后产生的一种工业废渣。文章采用SEM、XRD和DSC/TG等现代测试手段,对其理化性质进行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电石渣是由一些十分细微颗粒组成,其化学成分主要是CaO,其次是Al2O3、SiO2等。电石渣中微量元素未超过排放标准、放射性符合建筑主体材料技术要求。电石渣是以Ca(OH)2为主晶相,并含有少量CaCO3。  相似文献   

8.
针对高泥质煤泥水难以自然沉降,难以机械脱水,研究出电石渣与聚丙烯酰胺联用处理煤泥水的新方法。该方法处理效果好,方法简单,药剂费较低,并且污泥比阻较小,可以采用机械设备进行脱水。  相似文献   

9.
Ca~(2+)在好氧颗粒污泥形成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杨新萍  韩娇  周立祥 《环境科学》2010,31(5):1269-1273
通过运行序批式生物反应器与摇瓶实验相结合方法,在进水中投加不同数量Ca2+(0~200mg/L),考察了Ca2+在好氧颗粒污泥形成中的作用.当SBRⅠ、Ⅱ进水Ca2+含量分别为30、100mg/L,运行20d后,两反应器中均出现了好氧颗粒污泥.运行前50d,SBRⅠ中颗粒污泥浓度MLSS与污泥沉降指数SVI指标明显好于SBRⅡ;运行80d后,SBRⅠ、Ⅱ中污泥浓度MLSS均稳定在7.5g/L,SVI分别为46~48mL/g、45~47mL/g,差异很小.反应器运行90d后,SBRⅠ、Ⅱ中污泥Zeta(ζ)电位为-12.5~-12.6mV;摇瓶实验中,当进水Ca2+为0~200mg/L,运行至60d时,摇瓶中污泥Zeta电位为-14.1~-14.4mV;进水中Ca2+含量的增加对污泥Zeta电位影响很小,没有引起好氧颗粒污泥Zeta电位的明显差异,电中和在颗粒污泥形成过程中并不起重要作用.随着进水Ca2+浓度增加,颗粒污泥中的微生物数量与种类都逐渐丰富,Ca2+有助于促进污泥中微生物多样性.接种污泥及SBR中颗粒污泥的元素含量分析表明,好氧颗粒污泥Ⅰ、Ⅱ与接种污泥相比,颗粒污泥中Ca、Mg、K、Na含量均有所减少,Fe含量分别增加了4.42%、7.82%.具有良好絮凝作用的金属离子与EPS间形成的高分子生物聚合体可能是促进好氧颗粒污泥形成的主要原因.反应器运行期间,SBRⅡ对污染物的去除性能始终高于SBRⅠ,运行70d后,SBRⅠ、Ⅱ中颗粒污泥对NH4+、COD去除率较高达到90%以上,对TN、TP的去除率为65%~70%.  相似文献   

10.
专利资讯     
电石渣100%替代天然石灰质原料干法生产水泥熟料工艺方法;一种利用工业废弃物电石渣生产氯化钙的方法;利用废弃电石渣调节酸性水及矿浆pH值的方法;利用电石渣从浓盐水中提取氢氧化镁的方法;一种电石渣粉固化料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11.
The effects of addition of calcium hydroxide on aluminum sulphate(or alum) coagulation for removal of natural organic matter(NOM) and its subsequent effect on the formation potentials of two major types of regulated disinfection byproducts(DBPs),haloacetic acids(HAAs) and trihalomethanes(THMs),have been examined.The results revealed several noteworthy phenomena.At the optimal coagulation pH(i.e.6),the coagulation behavior of NOM water solutions versus alum dose,showed large variation and a consequent great change in the formation potentials of the DBPs at certain coagulant doses.However,with addition of a relatively small amount of Ca(OH) 2,although the zeta potential of coagulated flocs remained almost the same,NOM removal became more consistent with alum dose.Importantly,also the detrimental effect of charge reversal on NOM removal at the low coagulant dose disappeared.This resulted in a steady decrease in the formation potentials of DBPs as a function of the coagulant dose.Moreover,the addition of Ca(OH) 2 broadened the pH range of alum coagulation and promoted further reduction of the formation potentials of the DBPs.The enhancement effects of Ca(OH) 2 assisted alum coagulation are especially pronounced at pH 7 and 8.Finally,synchronous fluorescence spectra showed that the reduction in DBPs formation potential by Ca(OH) 2-assisted alum coagulation was connected to an enhanced removal of small hydrophobic and hydrophilic HA molecules.Ca(OH) 2-assistance of alum coagulation appeared to increase substantially the removal of the hydrophilic HA fraction responsible for HAAs formation,prompting further reduction of HAA formation potentials.  相似文献   

12.
碱渣用于模拟烟气湿式脱硫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从脱硫率和脱硫饱和时间两个方面,对碱渣与电石渣的混合脱硫剂进行了实验研究,并采用添加有机酸的方法提高混合脱硫剂的脱硫能力。实验结果表明,碱渣粒度对脱硫率有一定的影响,碱渣粒度<60μm为宜;碱渣与电石渣配比为1∶1时,脱硫率接近纯氢氧化钙的脱硫能力;添加有机酸不仅能提高吸收浆液的脱硫能力,而且有缓冲浆液pH值的作用,二元有机酸的影响比一元酸的影响更为显著;添加了有机酸的吸收浆液的pH值可控制在4.5~5.0左右。  相似文献   

13.
提高钙基吸着剂脱硫活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陆永琪  徐瑾 《环境工程》1998,16(5):30-33
研究制备了两类吸着剂,一类在Ca(OH)2中混入易潮解性盐和碱,另一类是Ca(OH)2与燃煤飞灰的水合物。在积分式固定床反应器系统的脱硫活性测试表明,添加剂的吸湿作用加速了表面反应,添加剂与Ca(OH)2的湿混干燥物活性较纯Ca(OH)2可提高1~25倍;飞灰和Ca(OH)2的水合物可使活性提高达5倍,利用飞灰增强钙基脱硫剂的活性是可能且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磁种凝聚-磁分离技术处理含Ni~(2+)电镀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应用磁种凝聚 磁分离技术处理Ni2 + 电镀废水。首先进行了磁种凝聚的试验 ,研究了pH、磁种、聚丙烯酰胺对Ni(OH) 2 沉淀物与磁种凝聚成“磁性矾花”过程的影响。其次进行了从废水中脱除磁性矾花的磁分离试验 ,考查了磁分离器的磁场强度对磁分离过程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经这种方法处理后 ,废水中Ni2 + 的去除率达到 99%以上 ,出水中Ni2 + 浓度为 0 4 2mg L ,而且Ni2 + 可以回收 ,磁种经酸泡后可以循环再用  相似文献   

15.
含湿Ca(OH)2颗粒脱硫反应特性的模型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在半干法脱硫装置中脱反应主要表现为湿Ca(OH)2颗粒与SO2的反应,在液相反应溶解和传质理论基础上,通过对含湿Ca(OH)2颗粒内反应机理的研究分析提出了含湿Ca(OH)2颗粒相比发生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6.
燃煤流化床钙基脱硫剂对NO转变率的影响及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φ150mm×1000mm流化床试验台上,温度区间840℃~960℃,研究了钙基脱硫剂品种、粒径和Ca/S比对NO转变率的影响.阐述了钙基脱硫剂使NO转变率增加机理试验发现,同等质量钙基脱硫剂使NO增加的次序为氧化钙、石灰石、方解石;Ca/S比越大,NO转变率越高;粒径为1~2mm时NO转变率最大,2~3mm时次之,0.2~1mm时最小.加入脱硫剂降低了HCl、HF、SO2的浓度,导致O、H、HO2浓度升高,CO的氧化反应加速,在床料、燃料灰催化作用下CO与NO的反应减慢,最终导致NO浓度升高.  相似文献   

17.
将氢氧化钙[Ca(OH)2]和过氧化氢(H2O2)以梅花散点的方式注射到底泥中,考察两者联用对内源磷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单独投加Ca(OH)2可以有效固定沉积物-水界面(SWI)以下约20 mm沉积物中约90%的内源磷,但同时会加剧20 mm以下沉积物的厌氧环境,导致沉积物中稳定态磷向易释放态磷转化,造成潜在活性磷的累积;而H2O2的加入极大地降低了Ca(OH)2投加后深层沉积物潜在活性磷富集的风险,并明显提高了Ca(OH)2在沉积物中的纵向扩散深度,其影响范围可以达到SWI以下0~40 mm;但40 mm以下沉积物影响并不明显;这主要归因于氧化剂的投加导致氧化还原电位提高了近18倍.底泥内源磷形态变化也证实了氧化剂投加对磷的良好固定效果.与对照实验相比,SWI以下0~20 mm沉积物中易释放态磷含量明显降低,同时沉积物中Ca-P含量增加了约10%.但随着底泥深度增加,易释放态磷减少量逐渐降低,Ca-P的增加也逐渐变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