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前潭江流域面临着经济发展对资源需求增加与水质下降双重胁迫,流域饮用水源地优先保护与水资源持续利用已成为潭江流域开发研究的重要内容,通过对潭江流域水资源利用现状、特点与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相应水资源持续利用与饮用水源地保护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徐州市水环境问题日益突出,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状况较差,污染程度有加剧的趋势,因此急需加强水源地的研究和保护。本文根据徐州市不同年份的实测水质监测数据,应用加权平均法与内梅罗指数法分析了地表水、地下水的水环境质量状况,提出了解决水资源危机以及饮用水源地的安全保护研究措施,结论对于徐州市饮用水水源的保护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环境友好型社会下我国饮用水源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锡生  许珂 《环境保护》2007,(1B):40-42
近年来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我国饮用水源污染越来越严重。就地表水源而言,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2006年6月发布的《115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月报》,有16个城市水质全部不达标;有74个饮用水源地不达标;有5.27亿吨水量不达标。就地下水源而言,国家环保总局《2005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指出地下水污染存在加重趋势的城市有21个,主要分布在西北、东北和东南地区。饮用水源污染严重威胁饮用水安全。据调查,全国有7亿人饮用大肠杆菌超标水,1.64亿人饮用有机污染严重的水,5500万人饮用硝酸盐超标水。其中,饮用不安全水的农民达到5亿之多。日趋严重的水污染不仅降低了水体的使用功能,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矛盾,而且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和身体健康,影响我国人水和谐的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构建。以法律保护我国饮用水源安全刻不容缓。本文分析了我国饮用水源保护法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意见。[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饮用水源地的安全稳定与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息息相关,做好饮用水源地的环境保护工作是保障城市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以贵州省城市饮用水源地保护调查为依托,提出了饮用水源地保护存在的问题、建议,为有效地保护饮用水源,改善饮用水,完善区域水源地水资源环境管理理论体系,优化水源地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地下水在我国水资源组成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2009年全国地下水开采总量为1098亿立方米,占总供水量的18%,北方地区65%的生活用水、50%的工业用水和33%的农业灌溉用水均来自地下水.特别是在生活饮用水供水安全中地下水更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全国655个城市中,超过60%的城市有地下水饮用水源.  相似文献   

6.
流域水资源开发与饮用水源地保护实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流域开发对水资源的需求总量与质量在不断提高。与此同时,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禽畜养殖废水等排放量却在迅速增加,大量未经处理的污废水直接排入周围水体,造成水体利用功能下降,严重危及水资源安全。在潭江流域水资源调查中发现,目前潭江流域面临着流域发展对资源的需求增加与水质下降这一双重问题,流域饮用水源地优先保护与水资源持续利用已成为潭江流域开发研究的重要内容。通过对潭江流域水资源利用现状、特点与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相应水资源持续利用与饮用水源地保护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7.
饮用水源地水环境质量标准问题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丙辉  刘琰 《环境保护》2007,(1B):26-29
饮用水源的保护工作是我国当前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首要任务。本文介绍了美国、欧盟有关地表水水环境质量标准体系的情况,分析了我国饮用水源地水质评价标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完善我国饮用水源地水质标准的建议,为实施有效的饮用水源地环境管理和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为了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文件精神,保障人民群众饮用水安全,黑龙江省开展了饮用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与评估工作。调查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县级以上政府所在城镇共有178个饮用水源地,其中河流型18个,湖库型23个,地下水型137个。河流型和湖库型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地下水类型饮用水源地有50个未达标,占地下水类型水源地总数的36%。水源地保护区中工业废水排放量1755.43万吨/年,城镇生活废水排放量2999.66万吨/年,非点源废水排放量38618.46万吨/年。掌握了黑龙江省饮用水源地环境状况和污染状况,制定了不同类型饮用水源地的污染防治对策。推动了饮用水源保护工作的全面开展,提高了黑龙江省的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  相似文献   

9.
在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新时期,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被赋予了越来越高的关注,农村饮用水源地作为农村水资源的源头,加大开发力度具有特定的必要性,但水源地的开发势必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做好饮用水源地水生态修复工作也就成为了确保水源地水质量乃至于当地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就重庆市农村饮用水源地开发建设现状来看,大体可分为几大部分即城周水质净化景观维护区,渝西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区、三峡库区水土保持水质保护区、秦巴山区水源涵养区和渝东南水土保持生态保护区。对于饮用水源地水生态的修复,需要根据不同的区域从不同的方位进行修复,修复模式主要包括水源涵养保护、污染的综合防治以及对生态景观的保护。本文即浅谈重庆市农村饮用水源地水生态修复措施。  相似文献   

10.
水是人类生活和生产不可缺少的基本物质。保护水资源,特别是保护好饮用水源,就是保护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文章通过对青岛市城阳区主要饮用水源地水质现状的分析,发现城阳区水源地水质基本符合饮用水源水质要求,但存在营养盐总氮、总磷超标现象。进一步对青岛市城阳区饮用水源地现有的保护措施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结合城阳区实际情况提出了保障饮用水源地安全的主要对策与建议:加大宣传、建立机制、编制规划、加强监测、严格标准。  相似文献   

11.
为全面掌握咸阳市地下水饮用水源地的水环境状况,对2011—2017年该市5个地下水饮用水源地的水质进行评价,并利用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1)咸阳市地下水饮用水源地水质均达到GB 14848—2017《地下水质量标准》Ⅲ类水质标准,其中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和锰; 2)饮用水的健康总风险在4. 5×10-6/a左右,小于国际癌症研究中心推荐的最大可接受风险; 3)致癌物质在总健康风险中占主要地位,对总健康风险的平均贡献为98. 4%,而在致癌物质中,六价铬的贡献为最大; 4)仪器检出限对于健康风险评价具有一定的影响。总体而言,咸阳市地下水饮用水源地水质较好,对人体的潜在风险在可控范围内。  相似文献   

12.
编者按 饮用水源的保护工作是我国当前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首要任务.本文介绍了美国、欧盟有关地表水水环境质量标准体系的情况,分析了我国饮用水源地水质评价标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完善我国饮用水源地水质标准的建议,为实施有效的饮用水源地环境管理和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1我国水资源现状我国是世界上水资源最缺乏的国家之一,年水资源总量为2.8万多亿吨,人均水量不足2400m3,仅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同时,我国水域普遍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降低了水资源利用的功能。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供水不足,100多个城市严重缺水,每年缺水60多亿m3。同时,浪费又很严重,我国工业产品用水量一般比发达国家高出5-10倍,发达国家水的重复利用率一般都在70%以上,而我国只为20%-30%;此外,还面临着严重的污染,近50%的重点城镇水源不符合饮用水的标准。水资源短缺,迫使一些城市大量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海水入侵和城市地面沉降。城市缺水问题,特别是北方城市缺水问题的严重性,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按目前的正常需要和不超采地下水,全国年缺水总量约为300亿—400亿立方米。随着人口增加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未来我国水的供需矛盾将越来越突出。预计2030年我国人口达到高峰,接近16亿,城市化水平达到52%,水资源进一步开发的难度极大。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所以必须节约用水来减少因为缺水给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农业作为用水的第...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松花江流域水资源及水质污染状况的调查分析,得出城市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排放等点源和农药、化肥等面源是松花江流域有机污染的原因,并提出了对流域饮用水源地的保护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5.
磁县位于河北省南部,下辖19个乡镇390个行政村。县域内主要河流为滏阳河、漳河以及牤牛河。人工修建的大型水利设施有岳城水库和东武仕水库。其中,岳城水库、东武仕水库、滏阳河是重要饮用水源地,因此,切实做好饮用水源地保护工作,保障饮用水水质安全就显的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我国饮用水资源保护的立法构想和制度创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蓝楠 《环境保护》2002,(3):14-16
本文着眼于饮用水资源的保护,在对现行饮用水资源保护的现状和法律规定不足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饮用水资源保护立法的必要性。同时,深入分析了我国饮用水资源保护立法应遵循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并提出相应的法律制度,为我国饮用水资源法制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河南省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彩凤 《环境保护》2007,(10B):25-28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是保护饮用水的基础工作,河南省位处中原,人口众多,水资源贫乏,饮用水水源地包括河道型、湖库型和地下水三种类型,且多分布于人口集中区。本文对河南省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实际运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T558—2007),具体划分河道型、湖库型、地下水型、混合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协调跨界水源地和已划定保护区的关系等有关的问题进行总结讨论。  相似文献   

18.
我国地下水资源总量为8700亿立方米,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3。地下水开采利用对我国经济发展,城市崛起,人民生活提高,环境改善已起到重要作用。目前,我国有七亿人,半数以上城乡饮用地下水。地下水量多少,水质好坏不但关系着我国经济繁荣,环境生态保护,并且直接关系着人民身体健康。 7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工、农业发展,人口增长,城市扩大,需水量成倍增加。有60%的城市超量开采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下降,形成大面积地下水降落漏斗,引起泉水断流,污水倒灌,地面下沉,并在不少的城市或地区酿成土壤沙化,海水入侵及土地盐渍化等环境生态严重破坏的现象。同时因为三废排放量增多,地表水污染,污水灌溉土地的污染,致使地下水受到较重的污染。  相似文献   

19.
福建省城市生活饮用水源地水质状况及保护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03年-2008年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数据为基础,对福建省城市生活饮用水源地水质进行评价及趋势分析。评价结果表明:福建省城市生活饮用水源地水质总体较好,水质逐年改善,冬半年水质优于夏半年,湖库型水源地未出现水质富营养化现象;不同水体类型水源地中,地下水型水源地水质最好,河流型水源地次之,湖库型水源地水质较差。本文针对福建省城市生活饮用水源地水质状况及存在的安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饮用水源地保护措施,为领导决策部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水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饮用水水源保护是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的头等大事,也是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本文对2011年江苏省地级以上城市29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基本情况调查的结果进行了归纳总结,评价了水源地水质现状.结果表明,全省23个河流型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以Ⅱ、Ⅲ类为主,湖库型水源地水质处于中营养轻度富营养化状态,地下水型水源地水质全部达到Ⅲ类标准.本文也分析了水源地水质超标原因、饮用水源地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最后提出了不同类型水源地的环境保护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