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8 毫秒
1.
梁江丽 《环境》2012,(Z1):80-81
环境监测站定期对其质量活动进行内部审核,内部审核是保证质量体系持续有效运行的重要环节。分析县级环境监测站质量体系内部审核的做法和存在问题,探讨内部审核的对策和建议,实现有效内审,确保质量体系得到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2.
结合自己所在站通过的省级计量认证,从《评审准则》的学习、质量体系的建立及体系文件的编写、质量体系的试运行、现场评审四个方面总结县级环境监测站如何顺利通过计量认证。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环境监测站的计量认证实践出发,总结了实施《评审准则。的过程,即首先对环境监测站体系现状进行分析。对比,建立符合评审准则的质量体系;再通过体系内部质量审核和评审,改进和完善质量体系。  相似文献   

4.
县级环境监测站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往往是为了应对实验室资质认定的评审和复评审。本文立足于实际工作,找出县级环境监测站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不够通畅的原因,分析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结合陕西省县级监测站在《计量认证》工作中存在的实际情况,从人员少素质低、实验室硬软件差、机构设置不合理等几个方面,对照新、旧《计量认证》评审准则的区别与要求,有针对性的提出从加强县级监测站自身业务能力建设与学习、新的《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的学习、质量体系文件的编写及质量体系的建立、质量体系的试运行、现场评审等五个方面的工作,总结了关于做好《计量认证》工作的一些经验,并提出了好的建议和意见,这为县级环境监测站进一步搞好《计量认证》工作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根据在基层环境监测站开展计量认证的工作经验,认为建立合理的组织机构、明确岗位职责、强化管理制度等是建立有效的质量体系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7.
质量管理是环境监测站管理工作的中心环节,实施新的<评审准则>是将质量管理放在首位.这就要建立以质量为核心的管理体系,同时要形成新的质量观念,对检测的全过程实施质量控制,以预防为主,对检测报告质量有影响的多种因素都要形成文件化的质量体系进行控制、通过内部审核,发现质量体系实施中的问题;通过管理评审,由站长确认问题,做出决策;再通过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来解决问题,从而形成一个不断实施质量改进的环境监测站自我完善机制.  相似文献   

8.
县级环境监测站是我国环境保护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县级环境监测站的现状中存在着许多亟需改善的问题,如监测人员、实验设备、监测用房、工作制度等方面。县级环境监测站必须从自身的转型发展出发,提高监测人员素质,建立标准化实验用房,完善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使监测站的监测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9.
最近几年,我国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环境监测部门对环境监测站标准化能力建设作为重要的工作之一,加大了对环境监测站标准化能力建设中专业人员、监测设备、运行资金各方面的投入。本文就县级环境监测站标准化能力建设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县级环境监测站要遵循“环境管理必须依靠环境监测,环境监测必须为环境管理服务”的指导方针,认清现状、分析问题、找准定位,以保证环境监测站的生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淳安县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生态遥感数据库和浙江大学遥感与GIS实验室的遥感影像数据,结合地面监测网调查与测量,按照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制定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技术规定》方法,计算出淳安县生态环境质量指数,系统的评价分析淳安县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结果表明,淳安县生态环境质量优异,排名浙江省第四位.最后,在结合同浙江省其它区县生态环境质量对比的基础上,科学的分析淳安县在生态环境上存在的不足,并就当前如何进一步提高淳安县生态环境质量提出了对策建议,为淳安县生态环境管理和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随着环境监测技术的不断发展,水质自动监测以其高效、精确、连续监测等诸多优点,正逐步成为当今水环境监测的主流.然而中国水质自动监测技术起步较晚,且涉及的领域较多,很多关于水质自动站数据质控的相关标准不能及时出台,而且各个地方的河流分布、水文情况及水质自动站建设情况都不尽相同,这就需要对原有的手工监测标准进行比较和分析,同时结合对水质自动站运维管理的经验,找出适合目前水质自动站运行管理的质控手段.  相似文献   

13.
根据环境监测站以往的业务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引入了基于监测站特色的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笔者重点介绍了西安环境监测站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工作流程和系统组块,反映出系统灵活、严谨的运行特点,以及全面的系统应用功能。此外,描述了本站LIMS快速、高效的运行状况、常见弊端和LIMS实施的局限性。为今后同行业监测站LIMS的建设、实施和应用提供范本和应用经验和建议,促进了环境监测行业的信息化、现代化管理。  相似文献   

14.
本文着重介绍徐州市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的组成、主要仪器工作原理等现状,揭示当前基层环境监测站建设、运行、管理中存在着的一些问题和不足,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案。论文目的是为基层水质自动监测站的正常运营献策,并为环境监测站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由中心站和水质自动监测子站组成,在全国范围内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当地环境监测部门有责任对自动监测系统的建设进行参与和监督。本文分别从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基础建设前期、基础建设时期、系统建设时期、试运行等各个阶段指出了系统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建设国家级大气环境背景监测站是系统掌握区域性大气环境质量,是大气环境管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本研究以山西省庞泉沟大气环境背景监测站建设为例,基于站点选址原则、选取方法说明的基础上,介绍了庞泉沟大气环境背景监测站点位确定的考量因素,以及该站点基建内容、监测项目和质量控制体系等建设、运行情况,并梳理了该站建设、运行过程中的仍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期望对中国同类型大气环境背景监测站建设、运行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从东台市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过程中监测机构与人员、监测仪器与装备、监测能力的发展、监测体系的完善、环境信息化水平等方面阐述标准化建设主要成效、经验和成果;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必须经历建设期、发展期和完善期,只有全面提升监测水平,具备现代化监测能力,才能巩固标准化建设成果;建立现代化的环境监测队伍、现代化的环境监测管理机构和运行机制以及现代化的物质条件,完善环境监测现代化保障体系等任务仍然是推进环境监测基本现代化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8.
标准化站建设是提升环境监测站能力水平的重要途径和抓手,为促进宜昌市三级站的整体达标验收,该研究分析了辖区三级监测站标准化建设存在的主要共性问题为:在岗人员数量少和人才流失严重、经费保障和监测用房面积不足、监测项目偏少、管理体系不健全,并结合实际提出了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拓宽监测经费来源、提高监测分析能力和强化质量管理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加强环境监测站规范化管理的有效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监测质量是监测工作的生命线,也是监测技术管理的核心内容,其根本目的是确保监测数据达到代表性、精密性、准确性、可比性和完整性的要求。实践证明,加强环境监测站规范化管理可以全程序的保证监测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作中的随意性。实验室资质认证、持续有效运行的质量管理体系、完善的监测技术规范、强化培训机制提高人员素质、加强全程序质量监督等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监测站规范化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