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 毫秒
1.
火力发电厂输煤系统容易产生大量粉尘,粉尘污染不仅破坏工作环境、影响工人身体健康,还会带来安全隐患,影响全厂文明生产。针对输煤系统的粉尘问题,分析了输煤系统卸煤设施、转运站和碎煤机室内扬尘的原因,介绍了火电厂常规的抑尘和除尘方法,提出了对现有抑制和除尘方案的改进措施。结合工程实例,对优化措施进行分析,为以后的工程项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决燃煤发电厂或供热站的输煤系统粉尘污染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建立输煤系统和锅炉燃烧系统联合除尘的方法。与现行方法相比,这一方法具有除尘效果明显、投资少和易操作等特点。 1 输煤系统粉尘污染和治理现状 输煤系统中常采用破碎机、筛分机、输送机、振动给煤机等设备。这些设备在运行时都是产生粉尘的污染源,除此外还有输煤转运站、煤仓出入口等。由于存在这么多粉尘污染源,输煤系统的空气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已大大超过劳动保护部门规定的标准,严重危害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大型选煤厂粉尘污染问题,提出了粉尘在线监测与智能喷雾相结合的降尘技术.以同煤集团塔山选煤厂输煤系统为研究背景,采用理论分析、现场实测及数值模拟等方法对输煤系统尘源扩散机理进行了研究.采用κ-ε湍流模型、欧拉模型和离散相模型(DPM)进行模拟,选择SIMPLE算法进行计算.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基本一致.结果表明:在诱导风流的作用下输煤系统粉尘质量浓度较大,并以给料机及导料槽为中心径向逐步降低;同时,粉尘在线监测与智能喷雾降尘技术能有效降低输煤系统空间粉尘质量浓度,改善作业环境,空间粉尘质量浓度保持在国家标准以下.  相似文献   

4.
黄石电厂是一个有40多年历史的老厂,年耗煤量80万 t。有两个干煤仓,一个露天煤场。燃煤通过皮带运输机输送到锅炉原煤仓,然后再送至制粉系统,皮带全长1.104km,分九段三个输煤系统.该厂原设计标准低,几乎没有防尘措施,皮带机输煤现场的作业环境条件差,煤尘浓度大(见表1),大大超过国家标准,严重危害工人的健康.  相似文献   

5.
鉴于传统的输煤皮带巷雾化除尘系统不能根据煤流高度自动调节雾化程度,难以达到预期除尘效果,以同忻煤矿输煤皮带巷为研究对象,基于COMSOL Multiphysics建立了输煤皮带巷煤流扬尘模型,研究了输煤皮带巷煤流高度对粉尘运移、分布的影响,继而设计了基于超声波物位传感器等多种传感器和V形调节电动球阀联动的气水调节雾化除尘系统。结果表明:在巷道高度1.5 m以上,煤流厚度越大,同一位置处的粉尘质量浓度越大,且以呼吸性粉尘为主,同时,在巷道走向沿程上,从风流入口处至下风向30~40 m范围内,粉尘质量浓度快速增长,污染严重;全自动气水调节雾化除尘系统可使呼尘质量浓度最高下降93.57%,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和应用推广性。  相似文献   

6.
针对巷道内皮带输煤过程中粉尘污染的问题,通过巷道内粉尘质量沿程分布测试,并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别对不同风速下的粉尘颗粒运移、巷道底板沉积单个粉尘粒子扬尘、输煤皮带粉尘粒子运移进行了模拟.通过对以上3种模拟结果进行分析,得出了不同风速下巷道内皮带输煤系统粉尘运移规律,并与现场实测结果对比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7.
某氧化铝生产企业对原有的常压固定床煤气发生炉进行了技术改造,并委托湖南安全技术职业学院校办企业对该流化床煤气炉技术改造项目进行了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经现场调查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发现,本项目选址、总平面布置、厂房及设备布局合理,技改采用的生产工艺成熟、流畅,生产设备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所设置职业病防护设施种类大致齐全,但破碎楼及输煤皮带上安装的除尘管道布设欠合理,吸尘罩密闭不严,破碎机、风机等高噪声源减振降噪措施不完善,输煤工接触的粉尘浓度、输煤工和司炉工接触的噪声等效声级超过限值。  相似文献   

8.
通过电厂煤尘治理的实践,本文提出了电厂输煤系统煤尘治理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9.
美国电力公司输煤除尘系统风量计算方法较多,现介绍部分风量计算方法,供大家参考。一、吸风罩口的吸风速度除尘系统的吸风罩最好能把含尘气体中的各种煤尘都抽走,特别是应该能抽走粒径小于100~#筛的粉尘(100~#筛的颗粒相当于136微米)。当输煤除尘系统不是气力输送  相似文献   

10.
电厂输煤系统煤尘治理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电厂煤尘治理的实践。本文提出了电厂输煤系统煤尘治理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1.
选煤厂毛煤仓仓顶除尘方案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准能公司选煤厂毛煤仓仓顶为例,对其生产工艺系统和毛煤仓仓顶污染机理进行分析.基于此,采用气固两相流理论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2种可行除尘方案的控尘机理,比较了各自的除尘效果.结果表明,毛煤仓顶皮带单独设置导料槽的除尘方式不能完全抑制粉尘逸出;若配合适当型号的除尘器,可在该处产生合理负压,有效控制粉尘逸出.该研究方法和手段可为选煤厂的粉尘治理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2.
张丙申  王军 《安全》2011,32(1):21-23
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田庄选煤厂隶属于中国平煤神马能源化工集团(简称中平能化集团)是我国自行设计、施工并建成投产的第一座大型矿区型炼焦煤选煤厂,占地23.85m2,目前年  相似文献   

13.
煤粉爆炸传播特性的试验研究对于深入了解和预防矿井煤尘爆炸事故有重要意义。利用自制的长29.6 m,内径199 mm的试验管道,对煤粉-空气混合物爆炸压力波传播过程进行试验研究。采用压电传感器测量压力信号,得到爆炸压力波沿管道传播过程中不同测点处的压力时间历程曲线,探讨煤粉粒度和浓度对其爆炸超压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煤粉-空气混和物在弱点火条件下能够实现粉尘火焰的形成和传播。煤粉爆炸压力波传播过程中速度为400~430 m/s,峰值超压为68~72 kPa。煤粉爆炸峰值超压随着煤粉粒度的减小而增大,但煤粉粒度对其爆炸峰值超压的影响程度随着浓度的增加将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14.
通过改造,将球团矿厂煤粉收集器由气箱式脉冲袋式除尘器改造为长袋低压脉冲高浓度煤粉袋式收集器,实现磨煤收尘系统运行安全防爆、高效低阻、稳定可靠;在提高煤粉台时产量的同时,大幅度地降低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15.
立井掘进穿过煤层时,模糊神经网络能够提取、捕捉隐藏在大量历史数据中的规律,将模糊数学与神经网络紧密地结合起来,建立模糊神经网络预测系统,为煤与瓦斯突出区域危险性预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受压浮煤自燃过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井采空区遗煤自燃大部分为处于受压状态下的自燃。为观察压力对浮煤自燃过程的影响,采用自制的浮煤加载自燃试验装置对受压浮煤层与自然堆积状态下的自燃过程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加载对浮煤的自燃过程确实存在一定影响。加载会加快浮煤层的升温速度,缩短自然发火期,降低最小浮煤层厚度,改变采空区"三带"的划分;加载对厚度介于0.8~1.2 m之间浮煤自燃过程影响最大;随着压力的增加,压力对浮煤自燃过程的影响逐渐减弱,当压力小于1 600 N时,压力的增加对浮煤自燃过程的影响较明显,当压力大于1 600 N时,压力的增加对浮煤自燃过程的影响变小,当压力大于2 600 N时,压力的增加对浮煤自燃过程几乎无影响。  相似文献   

17.
煤粉是煤化工项目中使用量最大的物料之一,并具有燃烧爆炸的危险.其中煤直接液化项目中使用的煤粉与其他行业的不同,相应的火灾危险性也不同,在煤化工项目中比较有代表性.本文首先采用国家标准规定,对神华煤直接液化项目所用煤粉的各项火灾危险性参数进行了测定,并分析和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为国家标准《煤化工工程防火设计规范》等的制订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8.
复采残采煤层小煤矿开采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顶山市新华区为全国重点产煤县 (区 ) ,区内煤矿以乡镇小煤矿为主 ;小煤矿井田多位于平顶山煤业集团大型矿井浅部报废水平内 ,主要开采残留煤柱和采后剩余底部煤层。笔者根据新华区小煤矿生产的特点 ,总结、规范了复采残采煤层小煤矿井田开拓、采煤方法 ,重点研究了房柱式采煤法采准巷道布置和采煤工艺 ,特别是保持煤房稳定、提高采煤工作面安全生产的特殊支护问题 ;同时结合小煤矿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依据煤炭行业的法律、法规 ,提出了小煤矿采煤方法改进的技术措施。上述研究成果 ,对规范我国小煤矿的采煤方法、提高小煤矿的安全生产能力、推动小煤矿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化、发展地方经济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煤层注水治理煤尘灾害的粉体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飞扬的煤尘不仅严重危害煤矿工人的健康,而且能产生爆炸,是煤矿生产的重大事故隐患之一.通过对尘流中尘粒间作用力的分析,得出干燥煤尘间主作用力是范德华力,湿润煤尘间主作用力是液体桥联力.分析了煤层注水中煤体的湿润特性,从粉体力学的角度阐明了煤层注水的降尘机理,即湿润煤尘间的液体桥联力促使尘粒凝聚变大,并迅速沉降.研究成果为煤层注水治理煤尘灾害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根据白皎煤矿地质条件及煤层赋存情况,分析了煤体水力压裂的力学机制并计算了水力压裂参数,在238底抽巷中进行了工业试验,考察了压裂效果,结果表明水力压裂后有效半径达80 m,水力压裂使平均单孔瓦斯抽采纯量提高了6.7倍,并可减少1/3的钻孔工程量和缩短34%的抽采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