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 毫秒
1.
江苏绿色社区创建之路 江苏省绿色社区创建活动起步于2002年,当年10月,为加强社区的环境保护工作,不断改善人居环境质量,省环保厅号召省、市、县三级环保系统,组织了"万人进社区"活动,经过详细摸底,掌握了社区的规模、居民对环境的需求、社区污染现状等环保热点、难点问题,探索解决办法,为社区创造良好生活环境提供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2.
"绿色社区"创建活动,是增强公众环境意识和文明素养,促进社区环境建设和改善环境质量的有力举措,是实施全民环境教育的综合阵地,对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福建绿色社区的创建工作始终以可持续发展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提高居民环保意识与居民参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坚持倡导绿色消费与创建相结合;  相似文献   

3.
张宁 《环境教育》2009,(10):52-53
太平社区位于南京市江宁区秣陵街道中北部,东临风景秀丽的百家湖湖畔,西接禄口机场高速公路,南至牛首山河,北接江宁开发区主干道胜太路。社区面积4.8平方公里,辖区内有3个居民小区,现有住户4390户,人口为1.28万人。多年来,太平社区积极倡导绿色环保,深入开展绿色社区创建工作,太平社区相继获得“全国绿色社区”、“江苏省绿色社区”,“南京市绿色人居环境社区”等荣誉称号。目前,社区各种污染源全部实现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4.
《青海环境》2014,(3):F0004-F0004
<正>今年以来,按照生态文明先行区绿色细胞创建工作要求,省环境保护厅组织幵展了"环保科普社区行"活动,先期在西宁市所属24个社区举办,环保科技工作者和环保志愿者围浇"向污染宣战"主题,现场举办环保绿色讲堂,为广大社区居民讲解大气和水污染的形成原因、如何防治大气污染、如何参与环境保护等环保  相似文献   

5.
《环境教育》2012,(10):46-47
在谢小诚的积极组织下,宁波市累计创建成:全国绿色学校6所,全国绿色社区4个。省级绿色学校143所,省级绿色社区62个,省生态环境教育示范基地13个,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4个。谢小诚长期以来负责宁波市环境宣传教育工作,为宁波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生态市建设,营造了良好的宣传氛围。由于工作出色,2001年6月被宁波市政府评为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先进个人,2008年5月被宁波市政府评为生态市建设先进个人。谢小诚1986年7月一1987年7月在宁波市环境监测中心化验室工作,1987年7月一1997年8月,在宁波市环保局办公室工作,1997年8月至今,一直在宁波市环保宣教信息中心  相似文献   

6.
环境教育是个大课题,如何开展公众低碳教育?提升群众环保意识?如何在绿色社区创建过程中引入生态元素?如何构建生态和谐的人居环境?为此,江苏省无锡市、南通市、淮安市环保部门作出了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正创建绿色社区要成立以区内居民为主体的环保志愿者队伍,制定公众参与环保的有效措施,鼓励居民监督和纠正社区内外破坏环境行为。从第十个五年计划开始,针对城市社区在发展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全国开展的"绿色社区"创建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全面回顾10多年来的绿色社区创建过程可以看出,中国的绿色社区创建在本质上是政府推动、公众参与的绿色活动。在创建过程中,政府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的环境意识,进而促进社区的环保工作。但社区环保工作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在工作指导上注重引导公众参与环保活动,忽视  相似文献   

8.
尹文 《环境教育》2008,(1):80-81
自绍兴县百福园社区创建国家级绿色社区成功以来,百福园社区依然秉着“人文绿色”的理念,继续致力于“绿色”,环保事业的发展,一年多来,百福园的面积扩大了,居民人数增加了,管理难度加大了,但同时,我们也看到,百福园的绿化面积增多了,居民的环保意识增强了,小区的生活更和谐了。  相似文献   

9.
受建成时间早及基础设施滞后等因素的影响,老社区存在着种种环境问题,给社区居民的工作、生活造成障碍。但由于缺乏资金和完备的管理体制,解决它们的环境问题难度很大。同时,老社区在全国社区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解决其环境问题对推动社区的环保工作、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推进全国绿色社区创建活动具有重要意义。今年3月,国家环保总局宣教中心在北京市调研了部分社区的环保改造实践,其中,“老社区、新绿色”社区环保公益行动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许多好经验值得各地在绿色社区创建过程中借鉴。  相似文献   

10.
高盟 《环境教育》2007,(9):64-65
创建"绿色社区"的意义在于:在"文明社区"的基础上,通过环境保护"软"、"硬"件建设,居住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环境质量显著提高;通过建立社区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管理的新机制,在增强公众环境保护责任感的同时,维护了居民的合法环境权益;通过社区内环境意识和法制的宣传教育活动,倡导绿色文明,引导居民正确的消费及生活观念,创造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居民既是良好环境的受益者也是环保卫士的社会文明风尚。以下社区的创建工作在此次福建全民环境教育会议中做了经验交流。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无锡市绿色社区考核指标、贵州省绿色社区考核指标和江苏省绿色社区考核指标为参考范本,通过对比分析和研究,修改并形成一套包含四个层次的指标体系,为绿色社区的创建工作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2.
作为实现污染减排及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层单元,学校、社区、家庭的环境建设在推进国家环保中心工作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近年来,国家环保总局联合教育部、全国妇联共同开展了“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家庭”等系列绿色创建活动,通过在广大中小学校、社区、家庭中倡导环境友好的理念并开展具体实践,有力促进了环保事业在社会基础层面的开展,成为总局工作的重要抓手和组成部分。根据国家环保总局、教育部、全国妇联有关文件的要求,2007年6月5日,国家环保总局在组织专家进行细致评选、抽查的基础上,结合“六·五”世界环境日纪念活动,组织召开了纪念“六·五”世界环境日暨2007全国绿色创建表彰大会,系统总结了2005年来绿色系列创建工作取得的成绩,继续树立了一批绿色创建工作先进典型,有力发挥了广大学校、社区、家庭参与到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积极性,促进了绿色系列创建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环保工作历史性转变的有机结合,使绿色系列创建工作更加深入人心,在社会上更加具有影响力。  相似文献   

13.
创建“绿色社区”是一项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为重要思想的民心工程,是两个文明在社区的具体体现,也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如何以创建绿色社区为载体、构筑创建的移动平台,让“绿色”渗入到更多的社会细胞,倡导绿色文明、推动社区环保工作日趋完善,美化我们的市容市貌,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思考。  相似文献   

14.
绿色社区的创建,把环境保护的舞台构筑到各个社区,使环境管理的触角延伸到各个社区。为环境宣教社会化机制的形成,和为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机制的形成,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实践试点 在全省乃至全国都缺乏“绿色社区”现成经验的情况下,杭州市选择了地处老城区的大家苑社区做为试点,从2000年6月开始,开展以提高社区居民环境意识,树立居民良好行为规范和环境道德,培养可持续消费观念为重点的创建活动,通过半年的艰苦探索,取得进展,“绿色社区”的雏形在大家苑社区初步形成。在此基础上,市环保局起草了“绿色社区”创建指导意见,确…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昆明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将绿色创建工作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多年的持续努力,提升了城乡品位,传播了环境文化,公众的环境意识不断增强,绿色创建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目前,昆明市已创建了市级绿色学校381所,市级绿色社区156个,市级环境教育基地23个,绿色酒店51个,绿色商场39个。其中,国家级绿色学校5所、绿色社区3个,省级绿色学校131所、绿色社区58个、环境教育基地8个。  相似文献   

16.
2009年11月30日至12月11日,安徽省环保厅、安徽省文明办组成联合评估验收组,对全省12个地市29个申报社区展开现场评估验收。验收结果表明,各地创建热情高,社区环境面貌得到显著改善,社区环境文化氛围增强,居民环境意识及公众参与环境事务热情大幅提高,绝大多数申报社区达到或超过安徽省绿色社区标准,绝对标准市区好于县区,相对标准县区好于市区。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绿色创建活动遍及上海,环保模范城区、生态城区、环保模范商业街、环保企业,绿色小区、绿色学校、绿色商厦、绿色工业园区、绿色饭店等创建活动如火如荼、不断深入。作为全国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和全国绿色社区创建活动先进社区的虹储小区坚持与时俱进,继续走在全市前列,深化开展绿色社区创建活动。  相似文献   

18.
宋晨 《环境教育》2013,(10):65-67
社区上下深深意识到打造"绿色社区"对于打造高端文明社区的深远意义,小区已经把创建"绿色社区"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融入到小区居民有形的生活环境和无形的生活方式中去,并将长久持续下去。  相似文献   

19.
宁波市海曙区西门街道北郊社区占地面积24.2万平方米,绿化面积达40.2%,现有墙门147只,居民2050户,其中文明墙门48只,市级文明楼群4个,省级文明楼群1个。社区建有文化宫、阅览室、社区学院、心连心健身桥、儿童乐园、百米环保画廊和整套健身器具等绿色文体设施。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广大居民的大力参与下,该社区在2005年6月被评上了全国首批绿色社区。  相似文献   

20.
正绿色教育有效地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在多年的环境教育实践基础上,胡集小学提炼出"绿色文化立校,环境教育塑人,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办学思想。2017年春季开学以来,江苏省绿色学校——海安县高新区胡集小学组织18个班级600名学生到学校生态科技教育馆进行绿色环保教育,培养学生从小亲近自然、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从1997年绿色教育进校园以来,从这里毕业的学生2000多人,他们将绿色环保深埋心底,成为环保小主人。该校校长吴国清说:1996年他调至胡集小学任教,看到学校环境差,学生环保知识知之甚少,周边社区居民环保意识也很淡薄,就萌发了将绿色环保教育理念引进教学的念头。为此,学校组织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