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ClO2治理医院污水性能参数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ClO2作为消毒剂在去除医院污水中总大肠菌群数(CFU)时的性能参数.实验结果表明,ClO2加入量为5-8 mg/L、温度为20-30℃、接触时间为30-60min、pH为7.8-8.5、填料为组合型,是ClO2去除CFU的最优参数,可使污水中CFU降至500个/L,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GB8978-1996).同时,分析了各参数对CFU去除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流量分配比对改良型多级A/O工艺去除污染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良型多级A/O工艺处理低碳源(C/N4.0)生活污水。在HRT为8 h、污泥回流比为60%、SRT为10 d的条件下,考察了流量分配比对系统去除有机物、TN、TP及硝化/反硝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流量分配比(5∶3∶1∶1、1∶0∶0∶0、1∶1∶1∶1)对系统去除有机物及硝化能力的影响不大,出水COD、NH+4-N分别低于23.7、2.23 mg/L,但对系统脱氮除磷及反硝化能力的影响较大。流量分配比为5∶3∶1∶1时,系统能够有效利用进水碳源进行反硝化,且反硝化效果最好,出水TN、TP浓度分别为14.15和0.99 mg/L,去除率分别为79.6%和79.5%。总体而言,改良型多级A/O工艺对低碳源生活污水中污染物有很好的去除效果,这可为实际生活污水的处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以膜混凝反应器(MCR)—O3—生物活性炭(BAC)组合工艺作为出水提标改造工艺,在浙江某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进行了现场试验,考察了组合工艺对有机物和色度的去除情况,并验证了膜过滤(MCR工艺段)在组合工艺中的作用。结果表明,MCR工艺段对COD和色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去除,去除效果均与进水SS浓度有关;MCR—O3—BAC组合工艺运行中,COD去除率最高的是在BAC工艺段,稳定运行阶段(70~90d左右,下同)最终出水COD基本不超过50mg/L,色度去除率最高的主要是在O3工艺段,去除率达到37.5%~68.8%,稳定运行阶段最终出水色度小于30倍,均符合《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通过定期的清洗维护,MCR系统中膜可以在35L/(m2·h)的通量下稳定运行,维护性清洗周期为20~30d;MCR工艺段的引入可以显著减少O3的消耗量。  相似文献   

4.
采用O3/H2O2高级氧化工艺处理炼油厂反渗透(RO)浓水,用溶气泵加压溶气并产生微气泡强化传质,确定装置运行条件,考察气体中臭氧浓度、O3/H2O2初始摩尔比、pH和温度对O3/H2O2处理RO浓水效果的影响,并对RO浓水处理效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气体中臭氧浓度的增加,COD的去除率基本呈线性增加;加入适当量H,0,能提高臭氧氧化RO浓水的效果,O3/H2O2初始摩尔比在0~0.8范围内,COD的去除率先增加后下降,O3/H2O2初始摩尔比为O.5时COD去除率最大;pH从6.84增加到9.01,COD去除率逐渐增大,pH为10.03时COD去除率反而降低;在14~28℃范围内,温度低时,升高温度COD去除率增加较大,温度较高时,升高温度对COD去除率的影响较小。为考察该工艺的稳定性,在H:0:/0,初始摩尔比为O.5、溶液pH为8~9、臭氧浓度为80~100mg/L、温度为10-28℃条件下,对COD为90~140mg/L的RO浓水氧化处理4~10h,出水COD维持在39.9~49.9mg/L,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A标准;去除1gCOD消耗031.4~3.3g,消耗0,与H,02的总氧量为2.2~4.4g。  相似文献   

5.
为了处理含聚丙烯酰胺类聚合物油田污水并使其达到回注标准,用自制的小型电化学反应器对电-Fenton法处理油田含聚污水进行了研究,探讨了电流强度、电解时间、H2O2加量等对处理效果的影响,评价了中试放大过程的稳定性和可行性。结果表明:当电流强度1.2 A、电解时间10 min、H2O2加量为20 mg·L~(-1)时,聚合物降解率大于50%,处理后污水中悬浮物、含油量分别由原来的600、1.74 mg·L~(-1)降低到10、0.5 mg·L~(-1);在同一参数下,中试优于小型电化学反应器处理效果。反应器成本核算参数为,处理1 m3含聚污水所需时间为400 min,耗电0.93 k Wh,30%H2O2加量为30 m L。  相似文献   

6.
采用聚乙烯醇-海藻酸钠(PVA—SA)凝胶包埋水华鱼腥藻与活性炭混合物,对比水华鱼腥藻在包埋、吸附以及悬浮状态下对高浓度模拟废水中氨氮的去除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水华鱼腥藻在包埋状态下对氨氮有更好的去除效果。通过正交实验研究SA、粉末活性炭(PAC)、水华鱼腥藻之间不同质量比的包埋混合物对去除污水中NH4+-N、TP以及处理后废水中微囊藻毒素(MC)残留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VA量为8%时,SA、PAC和藻含量分别在0.5%、0.5%和0.2%为NH4+-N、TP的最佳去除组合,同时处理后污水中MC的含量也低于联合国标准1Iμg/L,避免了二次污染的同时为产毒素藻类的利用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7.
固定化藻菌去除海水冲厕污水中氮磷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海藻酸钠凝胶包埋固定小球藻和活性污泥,对冲厕海水污水(模拟)中的氮磷污染物进行去除实验。结果表明,在藻菌比为2:1,固定化藻菌对氮磷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5.5%和92.2%。在N/P为10时,固定化藻菌对冲厕海水污水中氮磷的去除效果最好。25~30℃时固定化藻菌对氨氮和磷的去除率最好,温度过高时藻和细菌细胞的活性受到抑制。固定化藻菌体系处理冲厕海水污水的较佳pH范围在6.5~8.5之间。  相似文献   

8.
水葫芦对萘的降解作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分别在静态和动态两种条件下,以水葫芦为对象,对水生植物净化塘处理萘污水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静态试验中,水葫芦净化塘对浓度为2.5、6.5和16.1mg/L萘污水的7d净化率分别为97.1%、93.7%和90.4%。动态试验中,相同浓度萘污水7d后的出水净化效率分别为99.2%—99.9%、97.3%—98.6%和94.6%—96.7%。进水浓度分别为1.2mg/L和6.5mg/L萘污水在水葫芦净化塘中的最佳停留时间分别为5d和7d,水葫芦净化塘动态过程的净化效率高于静态过程。  相似文献   

9.
采用O3/H2O2高级氧化工艺深度处理印染废水二级出水,考察了不同反应条件对O3/H2O2工艺的影响,并且对污水二级出水有机物(Ef OM)的性质和去除行为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在p H=9,臭氧进气流量0.2 L/min,臭氧浓度116 mg/L,反应时间100 min,H2O2投加量9.79 mmol/L时,COD和色度去除率分别为82.2%、96.9%,B/C(BOD5/COD)由初始的0.10提升到0.32。此外,三维荧光光谱(3DEEM)、相对分子质量分布(MWD)以及亲疏水性分布分析表明,处理后Ef OM的荧光特性发生变化,低分子量物质大量增加,亲疏水性分布也有所改变。  相似文献   

10.
根据昆明市第一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微絮凝-D型滤池工艺的运行数据,评价了工艺出水水质及总磷(TP)去除效果,同时分析了混凝剂投加量及药剂费用。结果表明,微絮凝-D型滤池工艺出水TP平均浓度为0.15 mg/L,最优水平值为0.05 mg/L,95%保证值为0.37 mg/L,TP平均去除率为63.6%。出水悬浮固体(SS)浓度95%保证值为10 mg/L。混凝剂聚合氯化铝(PAC)的投加量在1.5~4 mg Al2O3/L范围波动,去除单位TP的PAC投加量平均值为16.7 mg Al2O3/mg-P,投加比为2~8 mol-Al/mol-P。当投加比超过5时,出水TP浓度可达到0.3 mg/L以下。吨水PAC成本平均值为0.017元/t。  相似文献   

11.
将已筛选的5株菌构建异养硝化菌群,研究菌群去除氨氮的动力学,发现菌群对氨氮的去除作用符合Haldane抑制模型,并求得最大去除速率Vmax为44.25 mg/(L·h)、饱和常数Ks为44.96 mg/L、抑制常数Ki为17.88 mg/L。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当pH值为8.5、溶解氧浓度为6.12 mg/L、温度为15℃、C/N比为4∶1时,菌群对氨氮的去除效果最好。通过单因素变化,对动力学基本方程进行拟合,得出公式为f(T,pH,DO,C/N)=p1(y1)p2(y2)p3(y3)p4(y4)p5,并求出参数p1=2.08×10-8,p2=0.90,p3=4.80,p4=0.42,p5=0.81。依据单因素得出的模型公式和正交实验结果,利用1st Opt软件进行函数的多元非线性拟合,最终得出异养硝化菌群去除氨氮的动力学模型。应用松花江水测定菌群在不同温度下对氨氮去除速率的实际值,证实本研究建立的动力学模型具有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普通石英砂(RQS)滤料对腐殖酸(HA)的去除能力非常有限。以三氯化铁与氧化石墨烯(GO)为改性剂,对RQS进行改性,得到氧化石墨烯-铁氧化物改性石英砂(GO-IOCS),研究其吸附特性,并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EDS)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手段进行表征。结果表明:(1)GO-IOCS对初始质量浓度低于5mg/L的HA溶液,吸附去除率高达98.57%,约为RQS的5倍;(2)GO-IOCS表面负载均匀密集的颗粒,且具有利于吸附的大量官能团(如—OH、C—O、C=O、Fe—O—C等);(3)GO-IOCS和RQS对HA的吸附动力学特性都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前者对HA的吸附速率约为后者的3倍;(4)GO-IOCS对HA的吸附除了静电作用外,还包括离子交换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有机磷农药的大量生产和使用对饮用水安全造成了潜在的巨大威胁。为了在饮用水源突发有机磷农药污染时保证饮用水安全,在水源水中进行了高锰酸钾氧化、粉末活性炭(PAC)吸附、臭氧氧化、O3/PAC和O3/H2O2 5种预处理技术对4种有机磷农药(乐果、敌敌畏、马拉硫磷和甲基对硫磷)的去除效果对比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当水中乐果、敌敌畏浓度为266肛g/L、3.6μg/L时,0.5mg/L的高锰酸钾不能将其去除达标(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PAC对乐果和敌敌畏的吸附效果良好,20mg/L的PAC能将低浓度的乐果(241μg/L)和中低浓度的敌敌畏(3.0~9.3μg/L)去除达标;臭氧对4种农药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当CT(浓度×时间)值为17mg·min/L时,除高浓度的乐果(729μg/L)和甲基对硫磷(276μg/L)外,其余农药均可以去除达标;采用O3/PAC和O3/H2O2高级氧化预处理,高浓度的乐果(629~710μg/L)和甲基对硫磷(364~428μg/L)均可迅速去除达标。  相似文献   

14.
以南京某城市污水厂污水和污泥中的酞酸酯类(PAEs)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SPE—Gc.Ms)和超声提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USE—GC—Ms)检测其中的优先控制污染物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和邻苯二甲酸单(2-乙基己基)酯(MEHP),研究其在厌氧/好氧(A/O)污泥处理过程中的分布特征及降解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各类PAEs在该污水厂的污水和污泥中均有检出,二级处理出水中4种酞酸酯类物质的浓度在0.151—2.419μg/L。污水中4种酞酸酯的分布规律为MEHP〉DBP〉DMP〉DEP,污泥中4种酞酸酯的分布规律为MEHP〉DBP〉DEP〉DMP。该污水厂二级处理工艺对4种PAEs的去除效果较明显,去除效率DBP〉DEP〉DMP〉MEHP.  相似文献   

15.
城市污水处理厂不同工艺段中有机氯农药残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基于HLB固相萃取柱和气相色谱/电子捕获(IGC/ECD)分析城市污水中有机氯农药的分析方法,同时分析了北京市高碑店和北小河两个污水处理厂中4个不同工艺段水体中有机氯农药的浓度。在两个污水处理厂的水体中共检出了6种有机氯类农药,分别是α—六六六、β—六六六、γ—六六六、δ—六六六、艾氏剂和4,4′—滴滴滴,浓度在1.89—69.6ng/L之间。结果表明,曝气活性污泥法对六六六类有机氯农药的去除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以旋转填充床(RPB)作为反应装置,研究了Fenton工艺与Fenton+O3工艺处理模拟阿莫西林废水的效果,考察了FeSO4·7H2O的投加量、温度、旋转床转速、液体流量及pH对C0D去除率的影响。实验表明,Fenton+O3工艺的COD脱除率及BOD5/COD相对于Fenton工艺分别提升26.7%和140%。该工艺在pH为3、温度为25℃、液体流量30L/h、气体流量2.5L/h、转速800r/min、H2O2的投加量为1mmol/L及Fe2+投加量为0.4mm01/L的条件下,100mg/L的模拟阿莫西林废水中COD的去除率达到57.9%,BOD5/COD从0增加到0.36,满足后续生化处理要求。  相似文献   

17.
城市污水再生处理过程中壬基酚的迁移转化行为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SPE—GC—MSD-SIM方法,分析了壬基酚在污水再生处理全过程中的迁移转化行为与归宿。研究表明,在污水二级生物处理流程中,壬基酚主要来源为原污水和泥区回流液;壬基酚的去除途径有一沉池生污泥的吸附迁移作用和曝气池单元的生物降解转化作用,其中一沉池生污泥的吸附去除29.8%,曝气池生物降解54.4%,NP总去除率为84.2%。絮凝、过滤和消毒的污水再生深度处理工艺对壬基酚的迁移转化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净化水是经过一定预处理的石化废水,具有很高的回用价值,为此采用生化-Fenton联合工艺对净化水进行了处理,研究了初始pH、反应温度、H2O2与Fe2+的摩尔投加比、投加量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废水COD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Fenton氧化反应可有效去除生化处理出水中的COD,在H2O2(30%)投加量为6.34 m L/L,H2O2与Fe2+的摩尔投加比为5∶1,pH值为4,温度30℃,反应时间2h条件下,废水COD的去除率可达79.7%。GC-MS分析结果表明,Fenton氧化反应对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同时可有效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B/C比最大可提升至0.58,氧化出水经生化处理后的剩余COD可降至77.9 mg/L,达到工业回用水标准。  相似文献   

19.
铁碳微电解/H_2O_2耦合类Fenton法深度处理制药废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铁碳微电解/H2O2耦合类Fenton法深度处理制药废水,考察不同铁碳比、H2O2投加量、溶液p H及反应时间对COD去除效果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最优条件并与铁碳微电解法的去除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各因素对COD的去除效果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或趋于稳定的趋势,且对去除效果的影响顺序为:Fe/CH2O2投加量溶液p H反应时间;在固液比为1∶10的条件下,Fe/C(质量比)为1∶1,溶液p H为2.5,反应时间为60 min,H2O2(30%)投加量为12.24 mmol/L时对COD的去除效率最高,可达71.56%;H2O2对铁碳微电解法有显著的加强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在筛选到的染料吸附脱色真菌和细菌的基础上,测定了温度和pH值对青霉G-1吸附和与细菌共培养脱色降解染料的影响。结果表明,16—36℃下青霉G-1对艳紫KN-B(C.I.Re.Vi.22)和黄M--3RE(C.I.Re.Ye.145)的吸附去除能力受温度影响不大,吸附5h去除率在97.1%--98.7%,而染料的脱色时间受温度影响较大,28—36℃下脱色速度快.青霉D1对pH3-11染料水中染料的吸附去除率高,达94.9%--97.8%,对pH13的吸附去除率低,仅为55.4%和56.2%,从pH5—13染料水中吸附染料的菌丝在与细菌共培养5—26h即完成了对染料的脱色,脱色速度较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