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们所说的大气污染是指进入大气中的污染物质超过了大气环境的容许量,直接或间接地对人类生活、生产和身体健康等方面产生不良影响的现象。除火山爆发,煤田、油田放出有害气体及动植物腐烂等自然因素造成大气污染外,工业生产、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居民日常生活活动等均可造成大气污染。大气中主要的污染物概括起来可分为两类,即颗粒状污染物和有害气体。悬浮颗粒物污染与人体健康空气中可自然沉降的颗粒物称降尘,而悬浮在空气中的粒径小于100微米的颗粒物通称总悬浮颗粒物(TSP),其中粒径小于10微米的称可吸入颗粒物。可吸入颗粒…  相似文献   

2.
大气中颗粒物的污染问题,在全世界范围内日益严重。一般来说大气颗粒物的粒径越小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越大,侵入人体呼吸系统越深。因此,大气颗粒物,尤其是粒径小的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疑虑。现行美国大气环境质量标准中,颗粒物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重污染天气过程中颗粒物数浓度水平和分布特征,利用电迁移粒径谱仪(SMPS)和空气动力学粒径谱仪(APS)等,对成都市2020年12月21~28日的大气颗粒物(12.2nm~20μm)数浓度谱进行观测分析。结果表明,污染期间颗粒物数浓度主要集中在积聚模态粒径段,数浓度谱呈三峰分布,主峰值出现在723nm左右,积聚模态颗粒物数浓度的增加是导致此次污染过程颗粒物数浓度快速升高的主要原因。各模态数浓度日变化特征明显,凝结核模态呈单峰分布,浓度高值出现在午间;爱根核模态与积聚模态呈双峰分布,浓度高值分别出现在午间和晚间。受站点周边交通源和生活源影响,颗粒物数浓度高值区主要分布在西北和东南风向1.0~1.5m/s风速下,相对湿度和能见度与积聚模态颗粒物数浓度相关性最为显著。因此,降低积聚模态数浓度有助于缓解颗粒物污染并提高大气能见度。  相似文献   

4.
成都市大气颗粒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较全面、系统的研究了成都市大气颗粒物的物理特征和化学组成。在研究中利用改良的NASN法,首先揭示了成都市大气颗粒物中存在着以钒、铍、镍、铬为特征的11种金属元素的奥秘。利用离子色谱法,检出了成都市大气颗粒物中以SO_4~(2-)为表征的5种阴离子,以NH_4~ 为主的3种阳离子。利用带有梯度洗脱装置的HPLC的现代分析技术,分离测定了成都市大气颗粒物中9种PAH化合物。研究确定了颗粒物及其不同化学成分的浓度,找出了它们的时空变化及粒径分布的规律,从而为预防医学,为防止和控制成都市大气颗粒物污染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大气污染首要污染物为颗粒物,尤其粒径小于2.5 μm的细颗粒物,被认为是引起我国雾霾天气的元凶,人们对细颗粒物生成、释放与控制问题更加关注.燃料燃烧排放的微细颗粒物是大气细颗粒物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介绍了煤、生物质及有机固体废弃物3种燃料能源利用过程颗粒物的产生、释放特性,提出燃烧细颗粒物控制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采用单颗粒气溶胶质谱仪对昌吉市大气中PM_(2.5)进行在线监测和分源解析分析,对大气总细颗粒物贡献最大的是燃煤源,占比32.5%;第二是机动车尾气源,占比25.4%;第三位是工业工艺源,占比15.8%。对优良天气和污染天气下的颗粒物进行污染物来源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监测期间污染的形成与燃煤和工业工艺源颗粒物的增加有关。三次典型污染过程分析结果显示:第一次污染过程主要受到燃煤源颗粒物及工业工艺源颗粒物的影响;第二次、第三次污染过程主要受到燃煤源颗粒物及机动车尾气颗粒物积累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大气颗粒物对城市空气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选取西安市作为研究区,分析不同时间和空间尺度下城市景观格局与大气颗粒物污染的关系。通过GIS软件、Fragstats4.2软件和SPSS软件对西安市2014年土地利用数据和2014年整年的大气颗粒物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西安市土地利用类型分布较为集中;西安市大气颗粒物浓度的空间分布特征为浓度从市中心至城郊呈梯度递减趋势,在整体上呈现西北高于东南的倾向,大气颗粒物污染物浓度峰值基本都集中出现在建设用地范围内(PM10:102.7μg/m^3;PM2.5:99.7μg/m^3);相关性结果证实了城市景观格局与大气颗粒物浓度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结果为中国西部内陆城市大气颗粒物污染控制、土地利用规划以及生态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以日照市为研究对象,通过采集雾霾天气大气颗粒物样本,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ICP-MS等工具对其进行形态特征分析,探讨了日照市雾霾天气大气颗粒物(PM2.5)的微观形态特征及其来源。结果表明:日照市PM2.5颗粒物主要以无定形态为主,为含铁、镁、铝、钾、钠的硅酸盐颗粒;日照市PM2.5的主要来源包括道路扬尘及建筑施工排放、交通汽车尾气排放、燃煤、电子垃圾拆解等。通过对日照市PM2.5微观形态特征和来源的研究,可为改善日照市的大气环境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正去年初,国家环保部表示,2015年底,我国35个城市完成雾霾源解析工作。上个月,全国雾霾源解析进入年底"结账"期,一些城市的大气污染首要污染物也浮出水面。雾霾源解析路线图大气污染物排放到空中后会发生各种反应,形成含有各种成分的细颗粒物,形成雾霾。源解析就是通过对颗粒物的分析,反过来推算导致雾霾产生的污染来源分别是哪些,可以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治理大气污染。去年4月,国家环保部环  相似文献   

10.
刘霞 《四川环境》2014,(4):130-134
针对成都市大气中颗粒物污染现状,对烟(粉)尘排放的来源,烟(粉)尘排放的重点行业,烟(粉)尘排放的分布地区做了调查,并结合颗粒物污染的分布区域对照分析,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1.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针对室内人员日常活动及办公行为两种不同情况下产生的颗粒物在置换通风室内的分布进行模拟研究。分析了5种典型粒径的颗粒物在这两种不同污染源释放位置下的浓度分布。结果表明,若污染源高度靠近地面,则产生的颗粒物在人员呼吸区浓度较低,而人员活动时在较高位置产生的颗粒物因受到热浮力的作用,在呼吸面上的浓度较高;热浮升力对小粒子(dp〈5.0μm)的输运起支配作用,而大粒子将受重力作用而沉降至地面。因此,不同污染源位置产生的不同粒径颗粒物对室内空气品质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潍坊市大气颗粒物中重金属浓度特征及其来源,于2014年对环境空气中颗粒物进行采样,分析了不同粒径颗粒物上的重金属(Fe、Cd、Cr、Cu、Pb、Mn、As、Ni、Zn)含量。结果显示,可吸入颗粒物(PM_(10))、细颗粒物(PM_(25))中主要重金属为Fe、Zn、Pb、Cu、Mn。重金属Pb、Cd、Zn和Cu主要富集在PM_(25)上。重金属浓度一般表现为冬季最高,这可能是人为污染和气候共同作用造成的。通过富集因子和主因子分析,PM_(25)中Cu、Zn、Pb和Cd是人为源贡献的,冶金、电镀和燃煤是主要人为源。  相似文献   

13.
通过2016年12月~2017年5月陕西省10个地级市6项常规大气污染物逐小时监测数据,分析陕西省冬春季大气污染现状和时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1)冬季关中地区空气质量最差,陕南、陕北地区较好,进入春季后,关中地区空气质量有显著提高;(2)冬季延安市SO2浓度异常高于其它城市,各市冬春季大气污染以颗粒物污染为主;(3)关中城市全天颗粒物污染较重,温度变化对O3小时浓度变化影响最显著,各市O3污染高频时段集中在午后。建议关中地区应加强冬季大气颗粒型污染物浓度控制,延安市应加强对SO2污染物排放的监管。  相似文献   

14.
《新疆环境保护》1990,12(4):7-13
本文采用概率统计及回归方程显著性对比检验的方法,对采暖和非采暖期大气飘尘的质量浓度及质量粒径分布类型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市大气飘尘的质量浓度及质量粒径分布类型均为标准正态分布。飘尘质量粒经分布呈“驼峰形”,两峰对应的粒径区间分别为0—0.38um 和5.78—7.92um,两峰包含的质量为总质量的50%以上。非采暖期飘尘中粗粒(>1.50um)的质量是细粒(≤1.50um)质量的1—1.9倍,采暖期细粒子的分担率达53.9%。飘尘占颗粒物的百分率,非采暖期为42.1%,采暖期为54.6%。  相似文献   

15.
正大气环境立体观测走航车走航观测设备可以探测大气污染的空间立体分布、城市大气污染源快速诊断、污染源排放遥测、区域输送观测,是实现大气环境质量网格化精细管理,解决区域污染重要问题的关键技术手段。走航观测设备组成:车载激光雷达、车载激光风雷达、二维MAX-DO AS、气溶胶单颗粒物质谱仪、微型空气站、气象信息、视频监控等。大气环境立体观测走航监测系统作用·颗粒物污染空间立体展现,分析颗粒物的来源·快速溯源,精准削峰·外来输送与局地污染的评估·为预警预报、区域联防联控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6.
金昌市环境中铜的来源调查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多数重金属通常是以气溶胶形式,如以烟、雾、尘分散在大气中.悬浮颗粒物中重金属是重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目前已证实颗粒物中重金属如Ni、Cu、Cd、As等不但对人体具有毒害,而且具有致癌作用.金昌市是以硫化型金属矿为原料生产镍、铜的工业城市.因总体产业格局基本为原材料初级加工,能耗物耗高,原工艺水平低,环保欠帐较多,工业污染源超标排放污染物普遍,区域性环境污染相对突出.根据金昌市大气污染现状,通过对环境空气、土壤、植物中的重金属铜进行布点采样及分析,找出了重金属铜的污染分布特征以及来源.  相似文献   

17.
成雅高速公路两侧大气颗粒物中重金属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闫军  叶芝祥  闫琰  黄小平 《四川环境》2008,27(1):19-21,26
本文以成雅高速公路为研究对象,采集公路两侧大气颗粒物样品,通过微波消解——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大气颗粒物中铅、镉、铜、锌的含量。研究表明,成雅公路两侧距路肩200m范围内大气颗粒物已受不同程度的铅、镉、铜、锌污染,其中重金属含量Pb〉Zn〉Cu〉Cd,并获得成雅高速公路两侧大气颗粒物中重金属污染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8.
周萍  严松 《四川环境》2000,19(3):59-61
本文以1995-1999年大气颗粒物数据为依据,提出了广元城区大气中颗粒物的时空分布规律和成因分析,并对防治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 1995~ 1999年大气颗粒物数据为依据 ,提出了广元市城区大气中颗粒物的时空分布规律和成因分析 ,并对防治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编者按本文介绍了气溶胶浓度的表示方法以及各种气溶胶采样器和测量器的原理和种类,希望能给环境工作者提供参考,了解国外的测量方法和仪器种类。气溶胶的浓度和粒径分布是评价气溶胶的重要指标之一。对“浮游粒子状物质”的定义为大气中浮游的空气动力当量直径在10μm以下的粒子状物质(以下称PM10)。由于粒子的粒径不同,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也不同。一般情况下,7~0.5μm和0.2μm以下粒径的粒子对人体的影响最大,能够进入人的肺部,7.07μm以下的粒子是造成职业病“尘肺”的元凶,故测量PM10具有很重要的实际意义。在我国,测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