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5 毫秒
1.
生物农药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朱昌雄  白新盛  张木 《上海环境科学》2002,21(11):654-657,661
简单叙述了生物农药的概念和意义、按细菌(主要是Bt)、病毒、农用抗生素、真菌、植物农药及转基因植物等不同生物农药品种,分别介绍了国内外生物农药发展的现状、趋势和市场需求。就如何推进我国生物农药研究开发与产业发展等方面提出建议和展望。  相似文献   

2.
在构建邻里效应对农户生物农药施用行为影响的理论模型基础上,利用鄂、赣、浙三省农户的调研数据,实证检验了邻里效应对农户生物农药施用行为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邻里效应促使稻农施用生物农药的条件与内在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第一,55.76%的样本农户施用过生物农药,且施用生物农药的农户有较强的邻里关系。第二,邻里效应对农户生物农药施用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强邻里效应的农户生物农药平均施用量要显著高于弱邻里效应农户。第三,邻里效应对稻农生物农药施用行为的影响存在条件限制,对高收入农户和规模户而言,邻里效应的影响不显著。第四,邻里效应对农户生物农药施用行为有显著直接作用,也通过降低信息搜寻成本和有效规避农业生产风险两条路径间接影响农户生物农药施用行为。  相似文献   

3.
生物农药——未来农药发展的理想选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化学农药污染已严重影响到人类生存的方方面面。生物农药同化学农药相比具有突出的生态环保价值,尽管生物农药的应用领域和防治效果现在仍不如化学农药,但具有代表性的某些生物杀虫剂已显现出同化学农药相当的防治效果,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4.
浅谈有机农药的污染和生物防治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介绍了有机农药对土壤、水体、大气等自然环境的污染,对食物链和人类的影响,详细阐述有机农药动物降解、植物降解、微生物降解、根际环境降解等几种主要生物降解方式的机制和原理,提出建立健全行业管理体制,调整农药结构,大力发展生物农药等几项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5.
环境农药激素污染与防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匡少平  张书圣 《环境保护》2002,(7):25-26,41
农药激素在环境中的残留可对土壤、水体造成污染,严重损害动物和人类的生理、生殖机能,其危害具有持久性。为了控制农药激素污染的进一步扩展,应对已污染的土壤采用生物技术及时修复,同时加强农药管理,发展生态农业。广泛开发、生产和使用生物农药,减少或完全淘汰高毒、高残留化学农药,是一项有效防治环境农药激素污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利用啤酒和味精废水开发微生物发酵培养基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啤酒和味精废水,经稀释添加某些成分后,成功研制出微生物发酵培养基.比较研究了真菌、细菌和链霉菌(生物农药生产菌)利用食品工业废水发酵培养基的可能性.结果表明,井冈霉素菌和阿维菌素菌不能利用废水培养基,分离、保存的特异灰色链霉菌西藏变种TAS-1和代号为HX-0501乳黄色细菌能利用废水发酵培养基.经生物测试,其发酵代谢产物对多种病原真菌具有很高的拮抗作用.该研究为利用食品工业废水生产生物农药,微生物处理废水及废物再生利用找到了1条新的途经.  相似文献   

7.
董文茂 《环境》2007,(5):56-59
1962年,《寂静的春天》一书问世,这本彪炳千秋的环保史册系统阐述了农药对环境的污染。作者卡逊认为:农业有害生物的防治需另辟“蹊径”。作为“蹊径”之一的生物农药一经出现就被广泛看好。  相似文献   

8.
采用无机膜分离技术,对Bt生物农药的生产工艺进行整体改造,简化生产过程,减少能源消耗,降低劳动强度,提高产品收得率,实现污水零排放,使Bt生物农药这一清洁产品在生产上实现清洁工艺,达到完整意义上的清洁生产。这一改造的成功,对于发酵行业采用膜分离技术实现清洁生产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鱼藤     
在我国绿色植物宝库里,有一类可以利用来防治农林及卫生害虫的植物,称为杀虫植物或农药植物。杀虫植物的佼佼者,就是世界著名的鱼藤,它生长在我国广东、广西、海南及台湾等省和南洋群岛的山上。南洋群岛土人利用它的汁液作为箭毒的主要原料,这种箭毒  相似文献   

10.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日益增强,一些国家正在淘汰对环境污染严重的化学农药,越来越多地使用生物农药,世界农药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据联和国粮农组织估计,全世界每年被病虫害夺去的谷物收成为20%—40%,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达1200亿美元,为了对付病虫害,每年要生产大量的农药,其中主要是化学农药,农药销售额每年高达160亿美元.化学农药带来许多问题包括人畜中毒.全世界每年约有200万人农药中毒,其中大约有4万人死亡.而生物农药对人畜安全无毒,无公害,不污染环境,不杀害虫天敌,因而生物农药将是今后农药发展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1.
通过间歇曝气、连续进水的运行方式使生物膜系统交替处于厌氧/好氧状态,据此研究了不同进水挥发性脂肪酸(volatile fatty acids,VFAs)质量浓度、运行周期以及反冲洗条件下生物滤池的生物除磷性能.实验中以模拟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滤池水力停留时间为1.3 h,进水流速为5 L.h-1,气水比为8∶1,进水平均COD负荷、氨氮负荷和磷酸盐负荷分别为4.7、0.41和0.095 g.(L.d)-1.结果表明,在一个运行周期内生物滤池能有效实现释磷和吸磷;当进水VFAs质量浓度(以COD计)为100 mg.L-1、运行周期为6 h时,生物滤池除磷性能最佳,曝气阶段滤池出水磷去除负荷可达0.059 g.(L.d)-1,同时COD和氨氮的去除负荷分别为3.8 g.(L.d)-1和0.28 g.(L.d)-1,出水平均磷、COD和氨氮质量浓度为1.8、43.6、8.7mg.L-1,滤池中存在一定程度的氮流失;中止反冲洗使生物滤池除磷性能迅速下降,2 d后滤池除磷效率低于40%,随即恢复反冲洗使滤池除磷效果出现短暂增强,再经2 d反冲洗后除磷效率又回到原有水平.可见,在间歇曝气、连续进水的运行方式下生物滤池成功实现了生物除磷并具有较好的磷负荷去除效果,充足而稳定的进水VFAs质量浓度、适当的运行周期以及较高频率的反冲洗有利于滤池的生物除磷性能.  相似文献   

12.
生物污染     
介绍了生的污染的概念和特点,着重讨论了造成生的污染主要因素,如引种,生物有机体的过度繁殖和扩张等,以及畜牧场污水,生物合成工厂废弃物等引起的生物污染。文章呼吁:在研究保护生物多样性整体计划时必须考虑到生物圈污染这一最大的理论问题:要加强移入种和本地种之间相互关系的生太研究;当今最迫切也是最复杂的研究方向是预测生态系统中由人类引起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生物多样性成为环境保护的热点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同时,生物技术在近20年来发展迅速,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该文探讨了生物技术的发展与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生物土壤结皮的生物学功能及其修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结皮是由土壤微生物、藻类、地衣和苔藓植物等孢子植物类群与土壤形成的有机复合体.它们可加速荒漠地区生态系统的演巷过程,预示荒漠亿生境的转变,对干旱、半干旱荒漠地区具有重要生态意义.本文综述了生物土壤结度的种类、分布和形成机理,介绍其对干旱地区物质循环、水文状况、土壤稳定性、石漠化治理等方面所表现出的生物学功能,并对干...  相似文献   

15.
利用厌氧和好氧浮动生化床相结合的工艺处理以乳制品废水为主的中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后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实践表明该工艺具有占地面积小、工程投资低、运行效果稳定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用快速生物活性测定仪测定活性污泥生物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基于快速生物活性测定仪,对污水处理厂好氧生物处理单元的重要运行指标--污泥活性的长期变化、酸碱性、温度、毒性等外部环境条件对污泥活性的影响进行了测定与研究.结果表明,长期运行的活性参数变化幅度在20%以内;pH值偏离正常值时,生物活性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对酸性环境的耐受能力远大于对碱性环境的耐受能力;温度升高,污泥的活性增强,温度超过42.5℃后,污泥活性遭到强烈抑制,但内源呼吸速率受温度的影响不明显;毒性物质对生物活性有很强的抑制作用,而且抑制可能是有选择性的.最后还测量了一个实际污水处理厂的污泥活性,标准偏差在20%以内.这表明,污泥活性测定结果较稳定,所测量的活性参数能够表征污泥的活性状态.  相似文献   

17.
生物过滤塔甲苯降解性能研究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5  
在空塔气速0.7~3.5cm/h、停流时间30s~80s的试验范围内,选取柱状活性炭为滤料,选择甲苯为VOCs代表,研究过滤塔甲苯生物降解性能,分析浓度、流量以及湿含量对降解能力的影响,建立VOC生物降解模型并予以验证.运行试验表明,滤料微生物活性较强,对甲苯有较强的降解能力;菌落分析表明,在甲苯生物降解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真菌、杆菌和芽孢杆菌,其中芽孢杆菌为优势菌种.  相似文献   

18.
指示生物及其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总被引:37,自引:2,他引:37  
环境监测是污染治理和环境管理的重要工具。传统的理化监测和单一的理化指标难以测定和反映污染物的综合生物学效应。利用指示生物开展生物监测,能在一定程度反映出环境污染的综合生物学效应,是环境监测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9.
程海湖流域生态环境现状及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自然原因和人为影响,程海湖周围生态系统严重退化,湖泊水质污染加重,已进入营养向富营养化趋进的过程。必须从宏观调控、入湖污染物总量控制、水资源管理、水污染控制和陆地生态建设等方面采取相应对策,以控制恶化,改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20.
生物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张维平 《环境科学》1998,19(4):92-96
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3个层次,本文围绕这3个层次,介绍了我国丰富我采的生物多样性,分析比较了生物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的相互作用及关系,探讨了我国为实施可持续发展而进行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一些措施和行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