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完善安全物质学学科体系,从化学角度探究物质致灾的机理,基于安全物质学及化学的定义,提出物质致灾化学的定义,并分析其内涵;高度概括并扼要论述物质致灾化学的研究目的、学科基础及学科框架;在此基础上,从致灾物的共性与特性、致灾物质危险性、物质系统风险评价与预测、物质安全原理与措施4个方面,剖析物质致灾化学的具体研究内容和方法。结果表明,物质致灾化学的学科理论基础深厚,研究内容与方法丰富,可作为安全科学及化学等学科体系的新兴交叉分支学科。  相似文献   

2.
为完善安全人性学科体系,基于安全科学、人性学和系统科学原理,归纳出安全人性学特性、功能等研究内涵;提出由6个维度考量的安全人性学的学科框架和纵向分支,并建立维度关系模型;从历史角度、基本原理与规律、工程应用、所属文化区域4个不同层面建立了相应的学科分支,并枚举了各分支学科的研究实例;阐述了安全人性学的学科特征和学科基础。研究表明:安全人性学丰富了安全科学学科体系,构筑了新的人性学研究视角,为具体行业安全人性问题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比较安全学的创立及其框架的构建研究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基于比较科学理论与安全科学学的原理,将比较方法应用于安全科学方法学研究;提出比较安全学的定义,分析其内涵,从安全科学的理论类别、灾害类别、安全管理类别、工程类别与安全学的纵向分支5个方面构建比较安全学的学科分支体系,并阐述了各分支体系研究内容,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比较安全学学科体系框架;综合与比较安全学相关的文献资料,依据其应用的个案探讨比较学在安全科学中的应用,阐述比较安全学应用与研究的广阔前景。研究表明,多视角的比较安全学构建了诸多新的安全方法学思路和研究方向,为构建安全科学方法学体系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安全科学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6,他引:3  
从安全科学学的高度,论述安全学科的属性为综合属性,并认为开展安全科学学的研究,才能获得更加重要、更具原创性和更加系统性的理论研究成果。笔者从发展安全学科的角度出发,给出了安全科学学、安全科学方法学、安全科学学公理、比较安全学的基本定义和内涵;从安全学科的属性总结出5条安全科学学公理;指出安全科学学的研究,可以以安全科学方法学的研究作为突破口,安全科学方法学的研究可以以比较安全学作为切入点;还从多个角度对安全科学方法学进行了分类;指出现在安全科学基础研究非常薄弱,安全学科的发展需要更多的研究者投入到安全科学的研究领域中。笔者的论文是第一篇比较系统开展安全科学学研究的论文,对安全学科的发展具有理论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建构完整的安全文化学(SC)学科体系,以促进安全文化学的研究和发展,基于已有的安全文化研究与实践成果,提出安全文化学的定义,并分析其内涵。基于此,剖析安全文化学的4个学科基本问题,即研究对象、研究范围、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并详细论述安全文化学的学科基础及学科分支体系(即安全民俗文化学、安全文化符号学、安全文化史学、安全文化心理学与比较安全文化学)。结果表明:创建安全文化学具有坚实的现实与理论基础,所构建的安全文化学学科体系可清晰阐明安全文化学的学科基本问题、学科基础与主要学科分支。  相似文献   

6.
为发展并完善安全人性学,从学科建设角度对安全人性学及基础原理进行了探究。首先,基于安全科学与人性学理论提出了安全人性学的定义与特性,规范了安全人性学学科属性,确定了安全人性学研究层次及研究内容的两大模块,并构建了安全人性学研究的多维结构体系。然后,分别从历史视角、基本规律原理、应用科学及文化区域4个层面确立了安全人性学多层次框架及学科分支,并构建了基于六维结构的安全人性学学科体系。最后,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安全人性与利益对立统一、安全人性淡忘原理等7条安全人性基础原理,进一步完善了安全人性学基础原理体系。  相似文献   

7.
为构建相似安全心理学学科体系,促进安全心理学发展,基于相似学、安全心理学与安全科学基本理论,提出相似安全心理学定义,并阐述其内涵及研究意义;剖析相似安全心理学基础理论及研究层次,构建其概念体系,分析其应用领域及示例;基于相似安全心理学研究对象的范围、状态及属性,建立"人数—类别—属性"三维结构体系;从不同角度阐释相似安全心理学的研究进路。研究表明,相似安全心理学是安全心理学与相似安全学直接交叉融合形成的一门新兴安全科学分支学科,其研究旨在揭示安全心理学领域的相似现象及其规律。  相似文献   

8.
为构建物质安全管理学学科体系,促进安全物质学的学科发展,基于物质学及安全管理学原理,提出物质安全管理学的定义,分析其内涵及理论基础。依据物质的属性以及与安全的作用方式,将物质区分为致灾物、避灾物和承灾物。对致灾物采用四模块管理法;对避灾物采用过程管理方法;对承灾物采用涵盖技术、日常检修维护、教育培训和环境4个方面的综合管理方法。最后结合粒子碰撞模型,证实物质安全管理方法论体系的可行性和协调性。结果表明,物质安全管理学方法论为物质的安全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并将对物质管理措施的制定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傅贵 《安全》2019,40(2):1-9
为使安全科学学进一步具体化,明确阐述了安全科学学的定义、主要内容和可能的应用方面。研究表明:安全科学学是以安全科学为直接研究对象的科学;安全科学学的主要内容有安全科学的基本问题、基础理论和构建分类系统3个主要方面;安全科学的基本问题有基本概念、研究对象等10个,安全科学的基础理论主要有线性、非线性事故致因理论2类,根据安全科学的基本问题、基础理论构建出来的安全科学新分类系统由4个二级、13个三级及其下若干四级及五级分支学科组成。安全科学学对安全学科建设、安全实务都起着具体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完善安全物质学的学科体系,促进物流安全研究与应用,开展物流安全运筹学构建研究。通过分析安全科学、物流学、运筹学和系统科学等文献资料,提炼物流安全及物流安全运筹学含义,解析其研究对象、目的、核心思想、原理和方法等学科基本问题。然后,论述物流安全运筹学的综合性交叉学科属性,建立学科基础框架,构建物流安全运筹学的一般研究程序,提出物流安全运筹学研究的6步骤法,详述各程序研究方法和内容。结果表明,所构建的物流安全运筹学的理论基础牢固、研究内容丰富、应用前景广泛,将成为物流学、安全科学及运筹学等学科体系的新兴交叉分支学科。  相似文献   

11.
吴超 《安全》2019,40(1):7-13
安全学科体系对引领我国安全学科发展和保持其应有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科学学的高度,运用安全科学学的思想,系统综述基于哲学-基础科学-应用科学分类的安全学科体系、基于上中下游三层次学科构成的安全学科体系等多种已形成的典型安全学科体系及其内涵,并提出建议和展望,以呼吁大家更加关注安全学科体系的协同发展。结果表明,安全学科体系的构建,应该尽量着眼于基于安全学科相对独立的基本概念群、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研究范围,侧重于能够形成一套相对独立的安全科学理论、方法、模型、原理等;我国安全学科体系研究处于国际领先,基于科学层面构建和完善的安全学科体系,可引导安全学科快速发展,并使之成为世界范围认同的体系。  相似文献   

12.
为形成安全资源学和更好地开发与利用安全资源,以安全本身作为一类重要资源的新视角,开展安全资源学的学科基础理论研究。站在科学学的高度和以交叉科学的视角,采用调查研究法、创新思维法、理论分析法、逻辑归纳法、预测法等研究方法,阐述安全资源和安全资源学的定义及内涵,安全资源的性质与分类,安全资源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以及安全资源学的主要研究方向和展望等。结果表明:安全资源兼具有安全和资源的主要特性,安全资源的特性可分为社会特性和自身特性2大类,从不同的视角和层面,给出安全资源学8个方面的主要研究内容;从学科基础层凝炼出安全资源学的10条基本原理;根据交叉学科的关联性质,归纳出安全资源学的典型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形成了安全资源学的核心基础理论和雏形,对后续开展安全资源学的具体内容研究和加速形成一门独立的安全资源学新学科具有参考和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3.
安全混沌学的创建及其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基于对混沌科学与安全科学基本特征的比较,将混沌科学中的现代化知识运用到安全科学领域的理论与实践中;提出安全混沌学的定义,并分析其内涵,从现代非线性理论角度构建安全混沌学的理论分支体系,详细论述各分支体系的内涵及其研究方法。综合安全混沌学领域所涉及的文献资料,依据大量的应用实例探讨混沌理论在安全科学中的应用,阐述安全混沌学应用与研究的重要意义与广阔前景。安全混沌学的构造思想是用归纳演绎的方法对目前应用于安全领域的各种非线性理论抽象后的再汇总、联系后的再创新;研究结论表明,安全混沌学整合了混沌理论、耗散结构、突变论、协同论、灰理论、唯象理论、分形理论等非线性理论在安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与联系,进一步深化了对安全系统本质规律的认识并革新了安全观,发展了传统的安全学原理,可指导安全科学定量化研究的方向,安全混沌学的创建顺应安全科学发展的时代趋势,有利于引导安全领域的科学观念与研究方法产生质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比较思维对安全经济学发展影响,以扩展安全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基于比较学与安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提出比较安全经济学的定义和内涵,并阐述其研究意义,描述其基础理论和研究层次。基于比较安全经济学的属性,提出研究比较安全经济学的10个角度,总结比较安全经济学的应用领域,构建比较安全经济学“方法—知识—步骤—逻辑”四维结构体系,举例阐述其研究步骤及其安全应用。研究表明:比较安全经济学是安全经济学与比较学交叉融合形成的一门新兴安全科学分支学科,其研究旨在为企业安全资源优化配置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为构建比较安全管理学(CSMS)学科体系,以促进安全管理学发展,基于比较学、安全管理学(SMS)与管理学基本理论,给出比较安全管理学的定义及其内涵,剖析其学科理论基础,描述其比较对象、内容、方法、环境等要素的相互作用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阐述比较安全管理学的研究时间、空间和知识维度。基于组织安全管理的4个层次,提出比较安全管理学的研究内容,构建比较安全管理学知识维-技术维-逻辑维-理论维的四维方法论体系。结合比较分析过程,提出各步骤适用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为促进运筹学在安全科学领域的应用,进一步完善安全科学的学科体系,基于安全科学、运筹学、系统科学等理论,提出安全运筹学的定义,并分析其内涵。以安全运筹学为学科基础,从理论、应用学科、应用领域等视角,构建安全运筹学的主要学科分支。在此基础上,给出安全运筹学的一般研究程序,并分析其应用前景。结果表明:安全运筹学是以解决安全问题为着眼点,以运筹学理论为基本内涵,用最优化的方法解决安全运筹问题的交叉性学科,其研究内容丰富,发展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7.
安全伦理学的诸多规范在不同时空下差异较大,用传统方法往往不能全面而深刻地分析它们之间的异同。为探求安全伦理的普遍性原理,并得出针对具体问题的差异性解决方法,将比较方法学引入安全伦理科学中。在深入研究安全科学、比较安全学、安全伦理学的基础上,提出比较安全伦理学的定义,分析其内涵;通过界定安全法学和安全伦理学的研究对象,确立比较安全伦理学的主要研究范畴;根据其学科性质,从理论和应用2个角度建立它的学科分支和理论体系,并详细介绍各分支的研究内容;最后,列举、分类和阐述其基本流程、3个基本模式和方法。结果表明,比较安全伦理学为伦理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克服了安全伦理学因时空差异性造成的研究中的误差。  相似文献   

18.
安全科学的体系架构与学科交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安全科学是研究人类安全活动规律及其应用的一门大综合性交叉学科,其主要研究是怎样才算安全和怎样才能安全。安全学科与其存在领域的学科交叉,产生了交叉科学学科,既不能归属于自然科学学科,也不能归属于社会科学学科,既不属于纵向科学学科,又不属于横向科学学科。安全科学学科因无本身的专属领域,必需从科学内涵与发展趋势、安全科学学科的诞生、研究对象、体系构架及与其他学科交叉关系等学科的本质属性(即基本特征)上研究分析,对安全科学进行纵向科学分类和横向理论分层,提出了包括8个分支学科及其4个理论层次的安全科学学科体系构架。证明了其不可替代性,且是一门由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交叉的科学学科,同数学、自然学科、系统学科、哲学、社会学科、思维学科等都有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9.
姜传胜  何奕 《安全》2020,(4):9-14
为了辨识安全科学能够为解决应急管理重大实践问题所提供的学理支撑,本文首先从突发事件和管理两个维度剖析了应急管理的基本内涵,然后基于学科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分析了安全科学学科的当前局限及其与应急管理的内在联系,最后从巩固自身现有基础和应对相关新兴学科挑战两方面总结了推动安全科学学科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指明了在既有安全科学学科体系架构下建设应急管理学科的现实途径。研究表明,实现全主体、全灾种、全过程统合管理是应急管理的理想状态。目前,安全科学学科所研究的安全主要是生产安全,可以为应急管理提供的理论支撑集中在事故灾难类突发事件孕育发生演化的机理规律。澄清基本概念、夯实通用基础理论、调整学科体系架构是安全科学应对挑战健康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在安全科学的公共安全二级学科中设立应急管理三级学科,是应急管理学科建设发展的可行初始路径。  相似文献   

20.
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学的创建、内涵与外延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我国快速的发展,但是尚未形成成熟的学科理论与学科体系。笔者探讨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学创建和发展的必要性;对学科的内涵和外延进行深入的分析;指出安全科学、管理科学和信息科学是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学的三大知识支撑学科;学科体系由安全信息资源管理、安全信息技术和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这3个知识板块组成。最后,对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学教育的现状和发展提出了一些评述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