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7 毫秒
1.
2004年4月19日下午18时15分,位于我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某粉末冶金有限公司车间内的2004年4月18日10时在某氨厂充装的一只公称容积800L的液氨钢瓶发生爆炸,附近的人员有11人因吸入泄漏的氨气轻微中毒,除液氨钢瓶外无其它财产损失.现将事故原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王海燕  周军  王永民 《安全》2006,27(3):33-35
1事故经过 2005年7月4日上午9时,驾驶员赵某兄弟俩驾驶光明交管站名下的一辆危险货物运输车,从大正液氨气体公司处装载10只液氨钢瓶(超期服役、钢瓶腐蚀严重)运输至上海某地某乳业公司.当日中午12时许,该车途经惠南镇时,赵某将车停在该镇嵩山路一饭店门口.12时15分左右,车上一只能载重200kg液氨的钢瓶爆裂,液氨从裂缝处向外泄漏,住在附近的百余人氨气中毒.  相似文献   

3.
1997年10月21日15时10分,河南省淅川县滔河乡肉联厂两只装液氨的钢瓶,在返回途中先后爆炸,造成1人重伤、5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2万余元。事故经过1997年10月21日上午,滔河乡肉联厂采购员周某随一辆北京牌农用车,装两只容积400升的空液氨钢瓶到某化肥厂购买液氨。为了能多装点,少计算点,周到化肥厂后,先去找熟人打通关系,然后才去办理充装手续,在有关环节的“关照”下,于上午10时充装结束。采购员周某离厂回家,司机罗某因等人耽误,直到下午两点多钟才离开县城往滔河进发。当车行至距县城约8公里地段时,一只钢瓶…  相似文献   

4.
一、几起液氨钢瓶爆炸事例1969年7月6日13时,我公司材料科一40L 液氨钢瓶发生爆炸,该瓶系当天早上充装(当时气温为28℃),充装量24kg,超装2.8kg.超过规定充装量13.2%,下午气温为37℃,钢瓶超压爆炸。  相似文献   

5.
陈欣 《劳动保护》2005,(12):70-70
在电视上看到某闹市区一个液氨钢瓶爆炸的场景,不禁回想起34年前自己的一段运液氨的经历。那次运液氨,当场就死了3个人。  相似文献   

6.
《劳动保护》2005,(12):76-76
7月4日,上海市南汇区境内一辆运输液氨的敞蓬货车,在卸完液氨后载10个空瓶返回。12时20分,车上一只液氨钢瓶发生爆裂,导致液氨残液泄漏,造成周围居民不同程度中毒,爆炸冲击波致使周围部分建筑物玻璃破碎,造成108人到医院检查,有7人住院治疗。  相似文献   

7.
信息与动态     
液氨钢瓶充装过量易爆炸 1989年6月19日,湖南邵阳市有机化工厂用汽车运送8只液氨瓶(内装液氨1.64t),行至益阳沧水铺灵宝山上坡地段时,一个液氨瓶突然发生爆炸,产生的冲击波使其中一个液氨瓶飞至驾驶室上,然后滚落地面,另一个从后面飞落地面。次日晨约7时,静置车上的液氨瓶又有一个发生爆炸,瓶体飞离汽车46m。这次事故造成6人重伤、2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6万多元。根据初步调查分析,这是由于液氨充装过量造成的。 (益阳市劳动局刘建国)  相似文献   

8.
刘茂祥  和贵山 《安全》2009,30(8):10-12
本文运用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定性分析钢瓶爆炸的可能原因,通过中毒模型定量分析液氨钢瓶爆炸泄漏后的事故危险程度,提出液氨使用的安全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9.
新闻报道带出来的疑问 央视东方时空2005年7月5日19时33分报道: 昨天中午12点15分左右,上海市南汇区的一条马路上,一只液氨钢瓶突然发生爆炸,上百名沿途居民氨气中毒,我们的记者迅速赶到现场.  相似文献   

10.
为防止液氨泄漏时造成严重影响,以上海某公司液氨泄漏事故为例,利用Aloha软件对液氨钢瓶在不同风速、泄漏孔径和质量条件下泄漏的扩散范围及规律进行模拟分析,找出厂内应急集合点安全的临界条件和最危险情况下新的应急集合点。结果表明,泄漏扩散面积随着风速的增大先减小后逐渐趋于定值;随着钢瓶内液氨储量的增多而持续增大;随着泄漏孔径的增大而增大后逐渐趋于定值;应急集合点只有在风速小于1 m/s时才会受到影响,在最危险情况下,新应急集合点应设在原来应急集合点的北侧105 m。  相似文献   

11.
新闻报道带出来的疑问央视东方时空2005年7月5日19时33分报道:昨天中午12点、5分左右,上海市南汇区的一条马路上,一只液氨钢瓶突然发生爆炸,上百名沿途居民氨气中毒,我们的记者迅速赶到现场。在上海市南汇区惠南镇中心地区的一条马路上,一只放在卡车上的液氨钢瓶突然发生爆炸,迅速蔓延的氨气很快就侵蚀了沿途的几百户居民。目击者:当时一声爆炸,一个罐子飞到三层楼高后,掉下来,就掉到这个位置,一股白烟,很大很大,我就感觉到喉咙很痒。目击者:刚才我们还在厨房,跑出  相似文献   

12.
2001年10月8日6时50分,贵州省某厂氯化分厂液氯蒸发站在换装液氯钢瓶时,发生氯气泄漏,造成厂区及周边居民部分人员和牲畜氧气中毒。现将中毒事故调查分析如下: 事故经过 2001年10月8日6时,某厂氯化分厂液氯蒸发站当班工人为通氯效果更好,准备换上3号、5号液氯钢瓶使用。6时50分左右,当班工人李某在1号系统操作,吴某  相似文献   

13.
湖南湘潭地区工程公司某职工一家正在吃饭,突然轰的一声,他家里用的一只液化石油气钢瓶爆炸了。把家人和邻居炸死3个,烧伤3个。这是在1981年4月17日傍晚发生的。事后调查,原来这只液化石油气钢瓶是粗制滥造的劣等货。 这只钢瓶是湖南临湘县机械厂制造的。该厂本来不具备生产受压容器的条件:人员没经过培训,不懂钢瓶制造和检验要求,材质没经过机械性能复验,钢瓶没有设计图纸和强度计算,直径、高度都不符合标准。只因该厂领导认为制造液化石油气钢瓶有利可图,仅到外厂观看了一下制造钢瓶的程序和方法,就依葫芦画瓢模仿制作起来,钢瓶焊缝,只够4…  相似文献   

14.
李世军 《安全》1995,16(1):24-26
1994年8月3日下午4时20分左右,我市聚星(集团)公司的东风化工厂空冷工段发生一起液氨钢瓶爆炸事故,造成15人不同程度的灼伤,经抢救无效已死亡2人;经济损失达47万余元,其中直接经济损失达31万余元。这次事故是惨重的,其社会影响也是很大的。  相似文献   

15.
1994年8月3日下午4时20分左右,蚌埠市聚星(集团)公司的东风化工厂空冷工段发生一起液氨钢瓶爆炸事故,造成15人不同程度的灼伤,经抢救无效已死亡2人;经济损失达47万余元,其中直接经济损失达31万余元。这次事故是惨重的,其社会影响也是很大的。  相似文献   

16.
2004年9月17日,电气公司装配工高峰,在生产车间上班工作时,被公司门卫欧陆擅自驾驶某电镀厂微型货车撞伤。随后被送往医院住院治疗,诊断为“L1骨折脱位伴截瘫”,花去医疗费3万余元。2005年4月18日,高峰被鉴定为2级伤残,完全依赖护理。  相似文献   

17.
液氨是低压液化气体,通常用气瓶运输和贮存。气瓶是流动性压力容器,掌握其安全技术,对于压力容器管理和化工生产操作都是至关重要的。 1.液氨充装系数的确定 从理论上讲,低压液化气钢瓶的充装量等于30℃时气体的液相密度和钢瓶容积的乘积。一般情况下,正确使用时瓶内介质的温度经试验测定总是小于60℃。但考虑到容积测量、衡器等的误差,必须留有安全空间等因素,低压液化气瓶的充装系数由60℃气体液相密度乘以(1-∑η)∑η是指总的误差和安全裕量,通常取2~5%。 液氨60℃时饱和液体密度为0.5452千克/升,这样充装系数应为0.5452 ×(l-2.5%)=0.…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大容积钢质无缝气瓶盛装低压液化气体时的泄放面积计算进行了讨论,主要就低压液化气体公称工作压力和充装系数确定原则,低压液化气体在充满钢瓶时是处于什么状态及钢瓶"满液"后温度和压力变化的情况进行了论述。本文以液氨为例计算了钢瓶达到爆破压力时介质温度变化情况及需要的安全泄放面积。结果表明低压液化气体应避免过量充装并且应选择合适的安全泄放装置。  相似文献   

19.
液氨是农用化肥碳铵、尿素和磷铵的中介产品。它是一种具有较强腐蚀性、液体状态皮肤接触容易冻灼伤 ,气体状态吸入导致窒息中毒 ,接触火源易燃易爆等诸多特点的化学危险品。湖北枣阳化学工业总公司安全管理部门鉴于每年有较大量的液氨出售 ,专项编制了液氨充装安全技术规程和安全管理制度 ,加强了对液氨的生产、储存、销售、运输、使用的严格管理。液氨销售坚持“10个不”充装 ,即 :无营业使用证件的单位和用户不予售给 ;无营运证件的车辆不予装车 ;无产品合格证或检验证的钢瓶不予充装 ;超过检验期的钢瓶不予充装 ;压力容器安全附件不完…  相似文献   

20.
1979年9月7日13时55分,浙江某电化厂液氯工段在充装氯时,一液氯钢瓶突然爆炸,大量液氯气化,巨大蘑菇状黄绿色气柱冲天而起,高达40余米。其间夹杂瓦砾、铜瓶碎片在空中横飞。一块重725公斤的钢瓶封头飞至85米外的居民院中,砸死一位老太太。另一块重1公斤的钢瓶碎片飞至830米外的地方。有两个液氯钢瓶各重1750公斤,被气浪冲至数十米外的荷花池内和盐仓内。几只液氯钢瓶被钢片击穿,液氯储槽也被击穿,全部厂房倒塌,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