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国荒漠化土地面积约为262 2万km2,占国土面积的27.3%[1].研究表明[2,3],20世纪50年代初至70年代中期,中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年均扩大1560 km2,年均增长率为1.01%;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年均扩大面积2100km2,年均增长率为1.47%;当前荒漠化土地面积正以每年2460 km2的速度扩展,而且还有加速扩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陕北长城沿线沙质荒漠化遥感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1975年MSS卫星图像、2000年ETM卫星图像为遥感信息源,通过建立科学的沙质荒漠化土地分类体系,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方法,对位于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的陕北长城沿线沙质荒漠化进行了现状及动态变化分析,结果表明,经过20多年来沙质荒漠化防治,现代沙质荒漠化过程得到了明显的逆转,25年间,沙质荒漠化土地面积减少了195.18km2,逆转区的面积比发展区的面积大1280.48km2,为该区能源化工基地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但是目前该区的沙质荒漠化土地强度依然较大,危害较大的极重度和重度沙质荒漠化土地占到总沙质荒漠化土地面积的35.64%,同时煤炭、油气资源的开发对沙质荒漠化的负面影响具有潜在性和长期性,因此,建立合理的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体系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3.
选取1988年TM、2000年ETM以及2007年的ALOS影像数据为主要数据源,对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荒漠化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近20年沙质荒漠化经历了1988—2000年沙质荒漠化总面积呈上升趋势和2000—2007年沙质荒漠化总面积呈下降趋势两个发展阶段,但是总体上却是呈上升趋势,其中轻度、中度和重度沙质荒漠化土地增加的速度分别为1.93%、1.50%和3.20%,表现为沙质荒漠化土地总面积在较大幅度增加的同时荒漠化程度的提高速度相当快;沙质荒漠化的形成,一方面与青藏高原高寒干燥的气候和脆弱的植被生态系统有关,另一方面也受人为活动的驱动。该研究可为该地区荒漠化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贺兰山及周边地区地处温带干旱、半干旱区,是我国一条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贺兰山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水源涵养、防风固沙、水土保持之功能和独特的生态旅游资源,充分发挥着巨大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本文以近30多年的4期Landsat MSS/TM贺兰山及周边地区卫星遥感解译数据为基础资料来源,在结合野外核查与地面生态监测等相关信息的基础上,进行了贺兰山及周边生态环境恢复动态监测分析。通过近几30年的动态监测结果表明,贺兰山在海拔2000m以上生态环境在近30年期间基本处于稳定状态,贺兰山在海拔2000m以下生态环境变化较大,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末期生态环境处于退化状态,而近10年呈现好转趋势。  相似文献   

5.
草原荒漠化是导致沙尘暴频发的重要原因,为掌握中蒙毗邻草原区荒漠化的时空动态,利用2001年、2010年和2020年的Landsat和Modis遥感影像、Albedo-NDVI特征空间及荒漠化监测差值指数(DDI)对该区域荒漠化动态特征及其驱动因素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①2001—2020年中蒙毗邻草原区荒漠化现状呈“西高东低、南高北低”的空间特征. 其中,蒙古苏赫巴托尔省典型草原区以未荒漠化(ND)和轻度荒漠化(LD)为主,东戈壁省荒漠草原区以极重度荒漠化(ESD)和重度荒漠化(SD)为主;中国内蒙古自治区荒漠草原以中度荒漠化(MD)和重度荒漠化(SD)为主. ②2001—2020年研究区荒漠化总体呈逆转态势,净逆转面积(荒漠化逆转面积与加剧面积之差)约147 220 km2,其中2001—2010年逆转面积占34.89%,2010—2020年逆转面积占65.11%. ③研究区荒漠化逆转程度总体呈现“东高西低”格局,其中,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荒漠草原区逆转趋势最为明显. ④研究区荒漠化程度与年降水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 < 0.01),表明降水增加有助于区域荒漠化逆转;近20年来降水量波动增加决定了中蒙毗邻草原区土地荒漠化总体呈逆转态势,而中国在中蒙毗邻草原区实施的多项生态保护工程有效加速了荒漠化逆转速率. 研究显示,实施荒漠草原区的生态保护和修复政策可有效遏制荒漠化的发展并促进荒漠化逆转,在巩固我国荒漠化治理政策的同时,应加强与邻国合作,以防治境外荒漠化程度加重导致的沙尘暴灾害.   相似文献   

6.
张羽 《沿海环境》1999,(8):13-14
1993年5月5日,我国西北地区发生了一场规模可怕的沙尘风暴,被大风吹起的“沙墙”犹如洪峰般高达数十米,席卷了四个省.沙尘风暴波及之处,遮天蔽日,白昼变成黑夜,有85人在这场灾难中丧生,直接经济损失达5亿元.这只是我国土地荒漠化的一个缩影.荒漠化是人类不合理利用造成的土地退化,形成一种几乎完全没有植被和土壤发育的地表荒芜状态.我国土地荒漠化问题非常严重,首当其冲的是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地区,这里的戈壁、沙漠和沙漠化土地总共有153.3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全国土地面积的15.9%,其荒漠化土地呈不断发展的趋势.在60年代至70年代,平均每年新增荒漠化土地1560平方公里.据《人民日报》最新披露的数据,我国土地荒漠化的面积已占国土面积的17.6%,且每年以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增加.  相似文献   

7.
案例解读:日本是一个根据其经济和科技发展速度适时调整专利策略的国家。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其目标是构筑小型专利网的专利战略;70年代至80年代,向自主专利战略过渡;20世纪90年代,其重点放在了促进原创技术的专利战略上;进入21世纪,则是建立全面的知识产权战略。日本的做法对于我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北京大气能见度和消光特性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长时间序列的大气能见度与湿度等气象资料以及近年来大气污染物的监测数据,探讨了北京大气能见度及消光特性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近50年来北京大气消光作用存在降-升-降的变化过程,1954~1967年以下降为主,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明显上升,此后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北京大气消光作用基本呈缓慢下降趋势,能见度变化过程与此相反.从区域分布看北京大气消光作用北部及西部山区低于平原区,平原区存在由北向南逐渐升高的分布规律,即北部平原区低于中部市区,中部市区低于南部平原区.近10年来北京大气颗粒物消光作用区域差异逐渐减小,这与大气污染区域分布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北京大气消光作用20世纪80年代之前冬高夏低,之后转为冬低夏高,对应于大气污染由煤烟型向综合型的转变.大气消光作用平均日变化呈双峰双谷型,09:00和21:00形成双峰,06:00和16:00处于双谷,但月际差异明显.大气消光作用受颗粒物浓度与相对湿度影响显著.高消光作用通常与高相对湿度和高颗粒物浓度有关;低消光作用出现在湿度和颗粒物质量浓度同时较小情况.相对湿度低于70%时,大气颗粒物消光作用会随着PM2.5浓度的升高明显增强,消光作用与PM2.5浓度存在线性关系;当相对湿度大于70%时,消光作用对PM2.5浓度变化的响应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环境噪声监测的现实与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环境噪声监测工作从管理力度到资金投入都相对薄弱,也尚有许多管理与技术问题需要解决,要真正做好环境噪声监测工作还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我国环境噪声监测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20多年的发展,虽然监测能力从技术到装备有了长足进  相似文献   

10.
人类生产系统同资源环境之间存在复杂的多重反馈作用机制,现代荒漠化过程是人类活动不当造成的。本文对现代荒漠化过程中人为影响的系统分析表明:现代荒漠化过程中,各指标的变化速率不是一成不变的,而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将控制人口增长速度与增加农牧业生产的物质技术投入、提高农牧业生产的集约化水平结合在一起,实行综合治理,是防治荒漠化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日本海洋环境监测实施情况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了日本实施海洋环境质量监测的状况。日本开展海洋环境质量监测基本始于1970年代的初期或中期,监测地域覆盖河口、沿岸、港口和近海至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主要包括海洋环境监测调查、公共用水域水质调查、广域综合水质调查和化学物质环境实态调查;海洋污染调查和放射能调查等。  相似文献   

12.
一、美国企业对环境信息的披露 1.美国对企业进行环境信息披露的基本要求 当前.美国环保法律法规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环境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见表1)。20世纪70年代。美国通过了《环境预防法》,防止大气、水和土壤质量的恶化;1976年,颁布的《资源保护和恢复法》涉及危险物的使用、保管和处理,其中规定企业要把超标排放的化学物质情况向当地、州政府和联邦环境管理机构报告;80至90年代,对原有的环境法进行了大幅度修订,通过对电脑技术的广泛应用,建立起污染产生影响的模型。  相似文献   

13.
近50年来河西走廊区域生态环境变化特征与综合防治对策   总被引:39,自引:2,他引:39  
近50年来,河西走廊地区在人类活动强烈作用和区域气候变化双重驱动下,区域水文与生态环境发生了一系列变化。①区域出山径流过程表现为走廊东段的石羊河流域出山流量多年变化呈显著减少趋势,河西走廊中、西段的黑河流域和疏勒河流域年均出山流量则呈现递增趋势,但下游河流水量锐减并呈现明显的人为水文过程特征,水体盐化和污染趋势加剧,其中Ⅳ~Ⅴ级污染河道长度达到208km。②南部祁连山区森林面积减少约16.5%,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逐渐有所恢复;北部天然荒漠森林则持续衰退,天然林加速消亡,仅额济纳和民勤两地减少林地34.31×104hm2。草地生态呈现以面积减少、草地荒漠化和载畜能力降低等为特征的持续退化趋势,河西地区总体退化草地面积达46.86%。③近50年来河西土地沙漠化发展十分强烈,其发展速度在80年代初期最高达到年递增2.15%,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全区域土地沙漠化过程出现明显的减缓。以流域为单元,进行水资源统筹利用规划与管理,统筹兼顾不同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对水的需求,以生态系统健康发展为原则,遵循生态规律来进行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系统开展流域为单元的生态功能保护与建设是提高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4.
在对杞麓湖近20年来的水生态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以20世纪80年代初杞麓湖的水质和水生态系统数据为本底值,运用评估模型对杞麓湖1994—2013年湖泊水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杞麓湖水生态系统健康多年总体处于不稳定状态,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水生态系统健康状况为"很好";1994—2000年,水生态系统健康综合指数显著下降,处于较差和中等之间,水环境在该时期已受到明显污染;2001—2010年,水生态系统健康综合指数有所提高,处于中等和好之间,水环境状态平稳;2010年以后,由于多年持续干旱等原因,水生态系统健康综合指数明显下降,变为较差水平。  相似文献   

15.
自本世纪五十年代以来,由于世界经济迅速发展,使人类文明社会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遭受严重的破坏,出现许多全球性生态经济问题。其中最为严重的是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的荒漠化和无林化问题。到本世纪七十年代中期,荒漠和半荒漠已从占陆地表面的33%扩大到43%。这表明,由于人类活动而增加了900多万平方公里的荒漠。目前,还有几乎占整个陆地面积1/5的30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处于向荒漠化的演变之中,使100多个发展中国家受到威胁。尤其是80年代中期因干旱和荒漠化引起的灾害,造成非洲34个国家1.5亿人受害,约一百万人丧生,有  相似文献   

16.
青藏高原四季日照时数年际、年代际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利用1961-2007年青藏高原日照时数资料,通过统计方法初步分析了近47年青藏高原四季日照时数的年际、年代际变化特征,得到以下几点初步认识:青藏高原四季日照时数整体上均呈现自东南向西北增加的特点,其空间变化也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青藏高原西部和中部日照时数增加,高原东南部和北部呈减少的趋势。近47年来青藏高原四季日照时数年际和年代际变化明显,总体均呈减少趋势,20世纪60年代以偏少为主,70年代和80年代整体偏多,90年代和21世纪初高原日照时数以偏少为主,各年代之间日照时数区域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7.
海洋环境污染生物监测及其方案的设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系统论述了海洋环境污染监测的现状,其中特别强调了贻贝监测和生物效应监测它们的测试技术和检验方法目前已发展到比较成熟的阶段。针对海洋生物及其检验技术的发展水平,提出了一套海洋环境污染监测方案的设计模型框架,尤以优先污染物和监测生物指标为重点。海洋环境污染生物监测将是未来海洋环境监没的主体内容。自70年代以来,我国已在海洋环境生物监则上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一些成果完全可以借用到海洋环境监测中,可望  相似文献   

18.
嘉陵江流域降水变化及旱涝多时间尺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嘉陵江流域1961-2012 年的气象数据,采用数理统计方法结合GIS空间分析技术,探讨了嘉陵江流域降水量时空变化和旱涝灾害特征。结果表明:近52 a 来全流域年平均降水量以13.69 mm/10 a 的速率减少,并在1984 年发生突变,随后降水量明显减少;从区域分析看,受季风和海拔高度等因素的影响,降水量东南多西北少;近52 a 来,除达县和沙坪坝两个站点降水量呈微弱增加外,其余地区降水量均呈减少趋势,略阳-广元-绵阳一带降水量减少速率最高。嘉陵江流域20 世纪60 年代偏涝,涝灾发生频率高;70 至80 年代旱涝灾害交替出现,整体偏涝;90 年代以来,该流域旱灾发生频率与程度均高于涝灾,整体偏旱;该流域由涝灾向旱灾转化的趋势明显。  相似文献   

19.
1961-2006年我国气候变化趋势与突变的区域差异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3  
尹云鹤  吴绍洪  陈刚 《自然资源学报》2009,24(12):2147-2157
基于FAO56 Penman-Monteith校正模型模拟结果,结合线性趋势法、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法和滑动T检验法,分析了我国1961-2006年温度和水分条件的变化趋势与突变特征。研究揭示出近几十年来中国及各地区平均温度呈显著上升趋势,且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发生显著突变,突变在东北部较早,南部地区相对较晚。全国降水量略有减少趋势,没有检测到显著突变,西北干旱区的降水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生显著突变。全国潜在蒸散呈显著减少趋势,在20世纪80年代初发生显著突变,东部地区突变发生时间早于西部地区。全国干燥度呈显著的减少趋势,在20世纪70年代末发生了显著突变;亚热带、青藏高寒区和西北干旱区的干燥度减少趋势尤为显著,西北干旱区在1986年发生显著突变,湿润程度增加明显。  相似文献   

20.
常州地区近地面O3及其前物体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13年全年至2014年6月常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监测子站的臭氧(O3)及其前体物(氮氧化物NOx和一氧化碳CO)的数据资料,着重分析了上述监测因子时间变化特征,并研究了三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受局地光化学反应,常州地区在冬夏两季O3污染程度相差较大,夏季为O3的活跃期浓度较高.O3单日浓度呈单峰型变化.NOx和O3浓度基本成正相关.CO的浓度变化与O3的浓度变化呈明显的正相关,且CO污染相对于O3污染有明显的滞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