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父亲的拥抱     
<正>那天,我和一个朋友去北京开会。他是一个40多岁的中年男人,事业有成,爱好写作,我们都很羡慕他。但是他说,他有一个不听话的儿子,18岁了,学习不好,打架斗殴,而且从来不和他进行交流。一路上,他说的都是他儿子的不好。他的儿子就在北京,在一家体校里练习武术。他说,没有办法了,只好选择一个他喜欢的东西让他学习。他一直说自己的儿子头脑简单、四肢发达,还说自己常常对他  相似文献   

2.
你咋来了     
他是验绳员。按规定,副井绞车的钢丝绳,每隔半年检测一次。又快到了验绳时间,偏巧,他阑尾炎发作了,住进了医院。队长叮嘱他:"好好养病,检测钢丝绳的事,我另有安排。"他答应着。这天夜里,他呼吸急促,额头上满是汗。在他身边陪护的老伴,以为他发高烧了,轻轻唤着:"柱子他爸,咋了,哪里不舒服?"他微微睁开了眼睛,半晌  相似文献   

3.
上期答案     
<正>《竖块木牌》上面醒目地写明:如果在林中被毒蛇咬伤,最近的医院距此15公里,驾车约半小时即可到达。水草他和女友一起掉落水中,他感觉到一些像水草一样的东东缠住他,他拼命挣脱,可是他女朋友却没有上来,等他知道这里没有水草,他才知道是他将他的女友推落水底。奇怪的树彬。  相似文献   

4.
冯瑾 《劳动保护》2006,(8):43-45
他创新中央企业属地监管模式,提出设立金安桥电站监管分局;他为了消灭安全监管的空白点,创造性地将水电工程中的砂石料场纳入到非煤矿山安全许可;他是当地企业最怕的人,也是企业夸赞最多的人;他最怕老百姓骂他,他是老百姓心中的好人,好官。他就是沙阿立,云南省丽江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局长。记者没有见到沙阿立局长之前,就听到云南省安监系统很多人提到他的名字。他们说起他的个性,他的创新精神,他的很强的工作能力,都让记者产生了采访的冲动。2006年6月19日,在丽江一个凉爽的雨后清晨,记者在丽江市安监局局长办公室里见到了他。沙阿立浓眉…  相似文献   

5.
石油大王洛克勒退休后,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令他感触颇深。 从前有个富翁,他有着许多的财富,一直很幸运。然而,令他烦恼的是,他有一个一天到晚爱唱歌的邻居,使他得了失眠症。最后,富翁想了个办法让他的邻居安静下来。  相似文献   

6.
他思维活跃,而又淡然自若;他谈吐谦逊,而又沉稳自信。31年前,刚进入劳动防护用品销售行业时,他以为自己会郎当过一生;此后他深深地爱上了这个行业,并将其当做一生奋斗的事业。他亲历了国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他一直割舍不下对劳防用品行业的拳拳之情,他的企业始终在行业中保持领先地位,他始终在否定自我、超越自我中实现自我的完善。他就是职安健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刘钜源。  相似文献   

7.
在见到梁长兴以前,对他早以有所耳闻。初次见到他时,他刚跑车回来,正在检修自己的那辆闽HY9002号中型客车。望着他那专注的神情、娴熟的动作,我有点不忍心去打搅他。 衣着朴实、不善言辞的梁长兴,给人随和的印象。但在随和的交谈过程中,梁长兴却给我一种强烈的感觉,或许因为他的敬业,或许因为他的爱岗,也或许因为他的那份执著与热情。  相似文献   

8.
他心中摆着一尊玉观音,敬畏生命让他恪尽职守;他脚踏实地,细致缜密的工作作风被同事视为榜样;他热心公益,慷慨救人的献血事迹被广为传颂。2011年,他作为福建省交警系统唯一一名先进个人被中国文明网评为助人为乐类"中国好人",同年,他又成为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他叫林学富,是福建龙岩高速交警  相似文献   

9.
二毛是一个四处漂泊的打工仔,打小家里就很穷。他在很小的时候就死了爹娘,全靠着家里亲戚把他拉扯大。自小就过着寄人篱下生活的他,性格有些孤僻,但是骨子里却有着一股蛮劲,中学都没有毕业的他就独自一人闯荡江湖了,他做过苦力、当过跑腿、干过小工,几年的流浪生活让他居无定所,虽然他干活本分老实,可毕竟文化水平太低,很多人都想帮他,却因为他会的东西确实太少而没能成功。  相似文献   

10.
他很“土”,一年到头,总是一身警服;他不会喝酒,因为节俭,还戒了烟;他不会唱歌,不会跳舞。从来不去高消费场所。他说:农村苦孩子出身,现在这生活够好的啦!他山一样厚重。写满祁连山、柴达木风沙的几十年军旅生涯,使他坚韧而勤勉;而山一样的信念,使身为县公安局副局长、交警大队长的他,在金钱和私情面前,山一般不为所动。他又有水一样的深情:对每一个求助的群众,他真情相对。几年来,他接待了5000多群众,帮助了许多贫困学子,他因此被百姓“任命”为“业余民政局长”。他是奋蹄的马:他把队伍带成一支“人民满意交警队”,社会也给予他许多荣誉:全国劳模、全国模范军转干部,在北京受到江泽民、朱镕基等中央领导的接见。  相似文献   

11.
宽恕是良药     
那一次,他与一个非常相好的朋友,合伙做一桩生意。事前,他俩约定好了,每人投资一半,待收益之后,便对半分成。然而,那个朋友竟然隐瞒着他,将他投入的资金转入另一桩生意。因此,他俩合伙做得那一桩生意,他只得到很少一点收益。一个偶然的原因,使他明白了事情的真相。他气愤地将全部资金收回,并且与那个欺骗他的朋友彻底绝交。这件事情,给他的心理带来不小的打击。曾经那么相好的朋友,居然会做出如此卑劣的行径,他怨恨那个朋友不仁不义。在跟别人聊天的时候,他经常会提起那个朋友的名字,并咒骂上一番。后来,他再跟别人合作的时候,总是用一种异…  相似文献   

12.
“怪人”希原是某机关单位的驾驶员。说他“怪”,是因为他行车方面的“怪”吗?不是的。年年受表彰,年年戴红花,在单位是一位无可争议的安全行车标兵。他的“怪”,在于他的做法的确让人不可思议。这不,我说要采访他,他硬  相似文献   

13.
他是安全管理岗位上的一位老兵,摸爬滚打16年,他的很多心得和认识聊起来让人耳目一新;他又是安全教育岗位上的一位新兵,同事们给他的最直接评价,是他讲安全教育课时底下没有人打瞌睡。他就是首钢集团公司安全教育科科长王小雷,在首钢2008年安全生产工作会议期间,记者都被他的“忽悠”吸引了。  相似文献   

14.
说到李林,在闽北邵武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可想而知,他的名字在闽北已经响当当了。行车二十余载,你若要他讲个究竟,他还真能说个所以然来。 如果说游山玩水是他的嗜好,那么,收集交通案例,劝解朋友安全行车则是他的又一嗜好。他经常重复他的那句安全行车准则:“干我们这一行,不靠运气,靠正气;不靠关系,靠技术;不靠后台,靠思想过  相似文献   

15.
在《孟子·梁惠王下》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天,孟子对齐宣王说:“假如大王有一位臣子,将妻子儿女托付给朋友,自己到楚国去游历。,等他回来的时候,他的朋友却让他的妻子儿女挨饿、受冻,那么对他怎么办?”齐宣王说:“和他绝交。”孟子又说:“假如司法官不能管理好他的下属,那么对他怎么办?”齐宣王说:“罢免他。”  相似文献   

16.
一切源于争强好胜罗云在家中4个孩子小排行老大,他认为,老人就应该努力,就应该比别人做的支多、做的更好,就应该比别人更强。打小时候起,争强好胜就与他形影不离,与他相依相伴。同为他争强好胜,也因为他是家中的老人,他比弟妹fi”j先懂得厂帮助家长多做一些家务事儿,也懂得照料好弟妹是他当老大的责任。因为他争强好胜,卜学时的学习成绩一直在班区名列前茅。因为他争强好胜,插队时农活干了没多长时间,就当L讨十上小学校的民办教师,成了名副其实的“孩户王”。因为他争强好胜,到农村插队刚2年多时间,就被矿山到村里招_厂的…  相似文献   

17.
放蜂人     
<正>放蜂人是大地上寻找花朵的人,季节是他的向导。一年一度,大地复兴的时候,放蜂人开始从他的营地起程,带着楸木蜂箱和帐篷。一路上,他对此行满怀信心。他已勘察了他的放蜂线路,了解了那里的蜜源、水源、地形和气候状况。他对那里蜜源植物的种类、数量、花期及泌蜜规律,已了如指掌。他将避开大路,在一座山丘林旁摆下蜂箱,巢门向南。他的帐篷坐落在蜂场北面。第一束阳光,满载谷粒的色泽和婴儿的清新,照到蜂场上。大地生气勃勃,到处闪亮。蜂群已经出巢,它们上下飞舞,等待着侦察者带回蜜源的消息。放蜂人站在帐前,注视着它们。他刚刚巡视了蜂场,他为蜂群早晨的活力,感到兴奋。他看蜜蜂,如同看自己的儿女,他对它们,比对自己的身世还要熟悉。假若你偶然路过这个世界  相似文献   

18.
冬日的凌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他名字就叫冬生,他说他最喜欢的是冬天,冬天是他的救命恩人。他妈妈曾生了4个孩子,其他3个都没满过2岁,只有他最长命,已经超过25了。他是一个挺酷的小伙子,身高1.78米,体重72公斤,发型、穿着、举止都像电视里的歌星。尤其唱起“冬天里的一把火”那一招一式,准能让你真假难辨。你别看他年轻,只要一沾上麻将桌,无论是白天、黑夜,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绝对要把当天的消费,包括上班违纪的罚款,送礼请客的花费等,成倍赚回来。用他的话讲,这是“堤内损失堤外补”。在桌面上鏖战久了,钢筋铁骨也会疲劳,何况人呢。于是他上班时,常常往椅子上一靠,上下…  相似文献   

19.
有人说他是好导游,有人说他是好司机。他有着丰富的导游经历,对武夷山的山山水水了如指掌;他总是早出晚归,驾车在不同的景点热情地为游客提供帮助,南来北往的客人对其赞不绝口。他就是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驾驶员张航。  相似文献   

20.
夜读胡适的作品,他笔下的一位"差不多先生"令人难忘。这位先生的口头禅是"差不多":他小的时候,母亲叫他去买红糖,他买了白糖回来,他妈骂他,他摇摇头道:"红糖白糖不是差不多吗?"他的处世哲学则是"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差不多"变成一些人搪塞、敷衍、回避责任的借口。细心观察我们身边的人和事,"差不多先生"时有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