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 毫秒
1.
两条路     
高梦 《环境教育》2012,(3):84-84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题记当你眼前出现两条路时,一条路是铺满鹅卵石的路,一条则是长满青青小草的路,你会选择那一条呢?我想我会选择前者,因为鹅卵石路毕竟是已经铺好的路,而且可以按摩脚底有利于身体健康,但是往往有些人就是不喜欢走寻常路。  相似文献   

2.
花事花情     
吕春 《环境教育》2010,(1):70-71
江南的花事是一朝胜过一朝。春花烂漫的烟花三月已逝,阴雨绵绵的梅雨季节静静而来。雨雾横斜清风漫卷里,栀子花像一朵朵小白鸽不知又从何处飞来,一夜间全都兀自歇憩在这一片绿意葱茏的枝枝桠桠间了。望着这一片片开得热热闹闹的栀子花,那一声声清脆的童谣抑或是老太太沙哑的唱卖声——“栀子花,白兰花,三分四分买一朵……”便从遥远的记忆深处绵延而来,回响在耳畔。  相似文献   

3.
什么声膏?儒岱朝台北街头的一只垃圾箱看去。鸟叫?垃圾箱里有小鸟?儒岱走近一看,垃圾箱里有一只小纸盒,纸盒里有一只——这也叫猫吗?猫还能这么瘦小?也许,母猫生下小猫后觅食去了,一会儿会回来的,等吧!等等吧。儒岱看看表,看看猫。可是,有人倒垃圾了,弄得小猫满头满脸的土。儒岱推开垃圾,抱起这只被遗弃的小猫。小猫用一只眼睛看着儒岱。他看我,他看我呢!儒岱心里升起一阵阵说不上来的温馨、甜蜜和酸  相似文献   

4.
《环境教育》2005,(2):64-64
编辑叔叔阿姨:你们好!我是一名广东省的小学生,我很喜欢看《地球的孩子》这本杂志,她不但设计漂亮,图文并茂,而且很充实,有趣味,是一本很有教育意义的杂志。我是从爸爸(爸爸是一名小学语文老师)那里看到你们这本杂志的,刚开始是被封面吸引着,翻开看,越看越喜欢。自此,差不多每期我都会跑到爸爸的办公室里看。  相似文献   

5.
身边的环保     
曾经读过一段这样的文字:蓝色的海水孕育五光十色、性情各异的儿女——天蓝的、乳白的、金黄的、翠绿的、火红的、银灰的、墨黑的、淡紫的贝壳……这段文字使我对海产生了幻想,憧憬着有一天能走近它、抚摸它。 2001年9月,我被湛江师范学院教育系录取了。这让我有了走近海的  相似文献   

6.
那只杜戈鸟     
杜戈是我第二次深入亚马逊雨林时认识的朋友。有一天,一只幼小好动的鸟,羽毛未丰便急于窥探外面的世界,不料掉在我帐篷外面的草地上。当时我正在帐篷里做笔记,想去关照它一下,又怕人的出现会给它的生活带来不便,于是就静静地坐在那里看它何去何从。起先它在地上扑棱棱跳几下,想飞却飞不起来,大约一刻钟以后,它不再动弹了。我立刘从帐篷里轻手轻脚地走出来,惟恐吓着它。谁知一看见我出现,它马上扎起翅膀奔过来,脚跟脚寸步不离地尾随着我。见它这样亲热,我便从地上将它捧起,就这样,杜戈走进我的生活!  相似文献   

7.
正我们家有一个红盒子,里面装了各种各样的废电池,圆柱形的是遥控器上的电池,扁的像饼干一样的是手机上的电池,长方体的是玩具汽车上的,还有手表上的纽扣电池。盒子里的电池多了,妈妈就会带着我去找专门收集旧电池的垃圾箱,把它们扔掉。有一次,我好奇地问妈妈:"这么做多废事啊!干吗不直接扔到垃圾桶呢?"妈妈转过头来,一脸严肃地告诉我:"这一颗小小废电池可是一个污染炸弹,它的威力不容小视呢!"我看着妈妈的脸,  相似文献   

8.
晚宴     
我最初听到这个故事是在印度,那儿的人们今天讲起它来仍好像实有其事似的——尽管任何一位博物学家都知道这不可能是真的。后来有人告诉我,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不久,一家杂志曾刊登过这个故事。但登在杂志上的那篇故事以及写那篇故事的人,我却一直未能找到。故事发生在印度。某殖民官员和他的夫人正举行盛大的晚宴。筵席设在他们家宽敞的餐室里,室内大理石地板上没有铺地毯,屋顶明椽裸落,宽大的玻璃门外便是阳台。跟他们一起就座的客人有军官和他们的夫人,另外还有一位  相似文献   

9.
正清晨,垃圾回收站里传来一阵激烈的争吵——原来是回收站里的垃圾们正在为工作人员会用哪种方式处理它们而争论不休!又破又脏的旧书包自信满满地说:"我打赌,工作人员一定会把我们用来火力发电,一看到红红的火焰,就知道在那里面一定很温暖舒适,我的一个哥哥就在火中灼烧过,他说在火里面燃烧就像凤凰涅槃一样,想到过一会就会转化成电能,供千家万户使用,就很激动。如果你们还不信,  相似文献   

10.
小鸟的心声     
正从前,有一家小鸟——鸟爸爸、鸟妈妈和小鸟,他们生活在一个很美丽的地方。那里群山环绕、风景秀丽、鸟语花香。森林中央有一个湖——晴天,一阵风吹来,湖面就像一条巨大的百褶裙,灿烂的阳光照在湖面上,这条巨大的百褶裙就像嵌上了一颗颗金灿灿的宝石,美丽极了!下雨天,湖面就像披上了轻纱,如童话世界里的仙境一般!每天早上,森林中唱歌最好的小鸟会带领大家  相似文献   

11.
我的一位朋友到过国外学习考察,我问他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他回答说:是新加坡的鸟和澳大利亚的苍蝇——“新加坡的鸟一点都不怕人。”他说,有一回,他在主人家吃饭,一只小鸟从窗外的树上飞下来,落在窗台上。滴溜着两只乌黑的小眼睛朝屋里张望。主人家的小女孩十分高兴,立刻跑到窗前,从她碗里扒出些饭粒让鸟吃。那只鸟见女孩并不逃飞,反而迎上去啄吃饭粒。窗台上的饭粒很快吃完了,它竟然飞到餐桌上来了!主人也不驱赶它,一家人屏声静气地望着它悠哉游哉地啄吃着餐桌上的饭粒。这段小场景对我来说太新奇了,因为我对另一  相似文献   

12.
故乡的河     
我跪在湿漉漉的沙砾上,泪流满面,抽噎不已——为永远失去了恩重情深的父亲,也为永远失去了哺育过我的母亲河而痛哭!人们恣意地破坏生态环境,终将遭受大自然的无情惩罚。静夜里,我常常想起故乡,想起那莽莽苍苍的群山,想起那层层叠叠的梯田,想起那袅袅腾腾的炊烟,想起那宁静的村落里的鸡啼和狗吠。当然,在故乡的景物中,最让我眷恋和思念的,莫过于那条清清粼粼的小河。小河有个美丽的名字:凤凰河。它发源于古  相似文献   

13.
我失宠了     
王晓雪 《环境教育》2014,(12):88-88
正身穿花皮袄,点燃尾巴飞得高,放声歌唱轰轰响——嘿嘿,你猜出我是谁了吗?我呀,就是大名鼎鼎、威风八面的鞭炮呀!以前,每到逢年过节就是我"一统天下"的时候!哈哈,人们把我和我的伙伴们铺在店铺门口,挂在大树上,绑在竹竿上,插在田野里,在惊天动地的声响中,就看我吞云吐雾,一展风采,那感觉真是太好了!可是,今年,我竟然失去了大家的宠爱!春节快来了,早已打扮得花枝招展的我和我的小伙伴们,却孤零零地躺在各大店铺的橱窗里。我们都  相似文献   

14.
安居与抵达     
正每每面对秋色中的花花草草,我总是依依不舍,生怕须臾离开,就会错失那美妙的秋色变幻。于是,一有闲暇,我便守护家里的花草,守护无边的秋色。在秋色中安居物候有四季,时时都动人。有人感动于春天的萌动与绚丽,有人热爱夏季的热烈与赤诚,但更多的人可能喜欢秋天的色彩与韵味。秋天的色彩是一条波澜壮阔的河流,经历了狂热的奔腾之后,它渐渐地沉静下来——泥沙俱下,河流清澄,又是一番境界。有如人生经历了青春的浪漫、中年的修为,进入渐老的佳境,圆  相似文献   

15.
<正>我是地球妈妈,可是人类一点也不爱惜我,我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你瞧:工厂里,生产污水没有经过任何处理就直接排入我的血液——河流。清澈的小河变得又脏又臭,连河里的小鱼、小虾都跟着遭殃!马路上,川流不息的车辆每天要排放出大量的浅蓝色烟雾,俗称汽车尾气。它是造成我哮喘病的重要原因。其实,早在1943年美国加利福尼亚的洛杉矶市就发生过400多人因吸入过量汽车尾气导致  相似文献   

16.
读者来信     
《环境教育》2012,(9):9-9
有继承也有提高编辑同志:你们好!《环境教育》第8期杂志收到后,经过全部浏览,多篇仔细阅读让我有很深的感触——那些先进的同行,做的真好。文章的表述、刊物整体风格有继承又有提高,一个字好,两个字真好,三个字非常好。如果真要鸡蛋里挑骨头,我觉得刊物反映环境教育人物、成果的文章所占比例稍显大了一些,环境哲理美文、反思拷问、深度揭示的文章比例小了些。  相似文献   

17.
家乡青岛     
<正>我的家乡在青岛,那里依山傍水,风景如画。说起青岛,自然就会想到青岛的海了。站在沙滩上,迎着和煦的风,只见那一粒粒细沙如同宝石一般闪闪发亮。你瞧!浪花妹妹带着快乐与激情向我们冲来,那一朵朵浪花多么像欢迎的人群呀!海浪拍打在岸上,"啪啪啪",这顽皮的浪花谱出了一支大海的歌。青岛可是名山之地。万里挑一,就说说我觉得最有趣的小山——鹤山。青岛市重点旅游区鹤山东临黄海,是崂山北部支脉,主峰海拔223米,因东峰有巨石似形仙鹤而得名。  相似文献   

18.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济南市明湖小学绿色小记者赵艳!我们学校积极创建国际生态学校,学校建立的生态园区——百草园是最有特色的地方了,下面就请跟随我的镜头一起去看一看吧!提及鲁迅,相信大家一定会想到他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吧,鲁迅先生笔下的百草园是一个令人向往的乐园。它草木葱茏,虫鸟欢唱,灿烂的春光中有童真,无味的冬  相似文献   

19.
<正>大家好啊!你们知道我是谁么?我可是你们的一位老朋友了,我常常会出现在千家万户的餐桌上,我有着白白胖胖的身体,芬芳伊人的香气,喜欢穿一件灰土色的外衣。是的,我就是一颗稻米的种子。我的故事既不曲折也不动听,但却饱含了农民伯伯的勤劳和汗水。当我还是一颗稻米时,我和我  相似文献   

20.
植物二题     
《绿叶》2020,(7)
正探寻和发现大自然中的秘密、美丽、未知和传奇,是人生的一大乐趣,它会使你的人生变得很有意义。许多人对此乐此不疲,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更多地了解到世界和自己。每个人都生存在大自然里,每种动植物也都生存在大自然里,各自尊享一方生活天地,相互间的好奇、接近、了解和研究时刻都在进行,但那也是需要缘分和机遇的。幸运得很,我就有了这样的一次缘分和机遇,它让我想把我所熟知的两种植物在这里分享给大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