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长江中下游铁帽金矿矿石分为四种类型:蜂窝状矿石、松散土状矿石、胶状矿石及块状矿石.前三者金含量较高.主要载金矿物为针铁矿、水针铁矿、赤铁矿、水赤铁矿、铜的次生矿物(铜蓝、蓝铜矿、辉铜矿、孔雀石)、石英以及残留的原生硫化物等.表生金、银矿物以然自金、银金矿为主,多呈显微金,个别为细粒、中粒金.粒度从原生矿石带→次生金富集带下部→次生金富集带上部有增大的趋势.表生金的成色为828-982,一般为921.大大高于原生带中的金,金、银的赋存状态以吸附状态及以独立的金、银矿物两种形式存在.自然金一般呈包体金、粒间金、裂隙金等形式嵌布于载体矿物中.  相似文献   

2.
长江中下游地区铁帽型金矿床(地质出版社1992.7.)李瑛贺菊瑞等著章琴芬该著作全面论述了长江中下游地区表生氧化带铁帽型金矿的区域成矿背景;系统地归纳了该区的铁帽类型和铁帽型柴矿类型;客观地确立了含金和不含金铁帽的判别标志;逐类阐明了含金铁帽中表生金矿物的特征和金、银的赋存状态、铁帽剖面的分带性和金在其中的赋存部位;详细地探讨了铁帽型金矿床形成的控制因素及表生成矿作用的地球化学特征;根据金的溶解沉淀实验结果,初步论证了本区表生带金的主要迁移形式和沉淀环境;在综合全区表生金矿控矿条件的基础上,具体地提…  相似文献   

3.
江苏盱眙金矿化带位于古桑乡石牛山-小团山一带,根据土壤和基岩的化探资料,确定了6个金异常点;通过1:1万地质草测,确定了区内矿化带的空间分布、规模和产状.金矿化主要与南北向断裂有关.围岩蚀变主要有硅化、碳酸盐化及褐铁矿化.金矿化可分两类:一是破碎蚀变岩型,二是侵入接触带型.前者是在地层间的平缓碎裂岩和糜棱岩带,具泥化或红土化现象;后者系岩体与地层接触,形成硫化物或铁帽.盱眙一带金矿找矿前景以断裂附近的岩浆岩体侵入接触带为好.  相似文献   

4.
<正> 我们1983年在考察湖南铁帽的物质成分时,首先观察到这三种矿物,是用反光显微镜在较致密的铁帽光片中观察到的,並已通过考察完全排除人工混入。 在硫化物矿床氧化带中发现这三种天然矿物,对于这些矿物及矿床成因的研究,以及铝、锡、镍的地球化学研究均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这一工作仅是极初步的,详细测试还有待进行,本文拟将已有资料分别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本文描述了一种异常的球粒金,其分布相当广泛:加拿大的阿伯蒂比粘土带、巴布亚新几内亚的拉凯卡姆金矿田、尼日利亚的纳拉古塔砂锡矿山、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弗伦奇河、法国的贡捷堡、法属圭亚那的多尔兰区,塞浦路斯的一个铁帽和南美的三个砂矿。金球粒直径为20—300μm,以具微晶构造、各处金含量不一及含有大量的银和铜为特征。一些球粒可认为是在地下水和土壤水中金被铁和锰的氧化物还原而形成的次生或表生化学沉淀物:多数球粒可解释为偶然混入正常砂矿样品中的人工微小熔滴:还有一些可能是这两种形成方式的产物。在金矿勘探中,只要发现这些球粒,地质工作者就应当怀疑有关样品是否已被人工熔滴混染。  相似文献   

6.
大岩墙超铁镁质岩层上部主要有三个硫化物带,铂族元素(PGE)主要分布在这些矿带中,尤其富集在硫化物带的底部。下部两个矿带属星散硫化物成矿,二者距离较远;上部矿带铂族元素品位较高,分布在十分薄的岩层中。目前对层状硫化物矿床形成的模式尚未进行足够的研究。初步认为下部两个矿带是硫化物从硅酸盐岩浆中经连续的结晶分凝作用形成;上部矿带是由于岩浆房底部比较原始的岩浆与顶部伴生浆液混合形成。  相似文献   

7.
金属硫化物中次显微金的赋存状态已引起人们的重视。张八岭构造带蚀变构造岩型和石英脉型两类金矿金属硫化物中次显微金质子探针分析显示 ,Au与As、Fe、S、Cu、Pb呈正相关关系 ,Au以显微包裹体形式存在于金属硫化物中。与蚀变构造岩型金矿相比 ,晚期的石英脉型金矿可见自然金含量较高 ,硫化物中显微包裹体金含量较低 ,可能预示中低温热液金矿中 ,不仅普遍存在时空分异的金属硫化物中的类质同象金和自然金 ,还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时空分异的自然金和次显微包裹体金。  相似文献   

8.
在金-硫化物建造(Ⅰ)和石英-金-硫化物建造(Ⅱ)矿床的典型剖面中,根据硫化矿物沉淀时的物理-化学条件以及硫化矿物集合体的成分,将单元矿带表现出的同位素地球化学分带划分出四个同位素地球化学组合,建立了这两种建造金矿床的同位素地球化学模式。该模式可用于评价矿床深部层位和矿田异常地段的金矿化远景,解释矿化带的内部结构及确定矿化带的侵蚀面水平。  相似文献   

9.
在对元谋县猛林沟、牟定县戍街两地红土化剖面的地质特征、次生矿物变化、主要元素及金含量变化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金在红土化剖面上的分布形式和红土化过程中全的活化、迁移及沉淀等的机理。笔者认为,区内保存完整的红土化剖面上存在金的双峰式富集,其中产于铁质硬壳层附近的上部金富集带是由于铁质胶体吸附的结果,而腐泥岩层附近的下部金富集带是由Eh变小、pH变大引起的;氧化还原作用是金活化、迁移、沉淀富集最重要的控制机制。  相似文献   

10.
克尔艾迪生——阿伯蒂比带中的一个大型太古代脉金矿床,位于紧靠区域性构造破裂——柯克兰莱克-拉尔德莱克断层带南面的一个滑石-碳酸盐和绿泥石-碳酸盐岩带中。残余的火山结构连同活动性比较低的特征元素的比值表明,矿体的围岩原来大多是镁铁质和超镁铁质岩石及其派生的碎屑岩。 CO_2与碱金属饱和指数移动平均值的投影与金丰度变化的惊人一致,说明金的富集作用与热液蚀变有成因联系。就大范围来说,金富集在柯克兰莱克-拉尔德莱克断层带以南,就细部来说,富集在碳酸盐-白云母型蚀变和碳酸盐-钠长石型蚀变之间的过渡带中。 金富集在柯克兰莱克断层带的一侧被认为是由氧化态梯度变化产生的交代分带所造成的,贵金属富集在还原的一侧。柯克兰莱克-拉尔德莱克断层带南面的蚀变类型分带代表了与外生流体的成分相适应的、连续而逐渐加深的岩石变化过程的不同阶段。连续产生的断裂组合和矿脉有着相同的蚀变型式,因此,流入的热液流体的成分看来在整个时期中基本上没有发生变化。 克尔艾迪生矿山的金矿化及其邻近的蚀变晕被解释为周期性出现的水力压裂、流体渗透及其与岩石的局部反应所造成的结果。流体-岩石的相互作用使流体的成分发生了侧向变化,导致了金的富集(这可能是由于pH值梯度变化的缘故),使金优先富集在?  相似文献   

11.
裴照堂  姚刚 《环境工程》2011,29(1):95-97
随着越来越多标准化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建成和投入运行,原有简易生活垃圾填埋场的环境综合治理被各级环境管理部门日益重视,成为改善环境急需解决的问题。以西北某市简易生活垃圾填埋场综合整治工程为例,通过分析简易垃圾填埋场存在的主要环境隐患,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垃圾渗沥液、填埋气、边坡安全等环境和安全问题的具体工程措施,尽量将简易垃圾填埋场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地区沙尘暴时间分布特征及其沙尘气溶胶TSP浓度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尘暴是我国北方地区尤其是内蒙古自治区较常见的一种灾害性天气,直接危害工农业生产、人民生活。本文就内蒙古地区沙尘暴的时间特征,沙尘气溶胶TSP浓度值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减轻沙尘暴危害、减少沙尘暴发生次数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中国干旱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是开发潜力较大的地区。但水资源紧缺。研究干旱区径流的形成与转化后可以得出:山区是径流的形成区。平原是径流散失区,水文的地带性规律非常显著。山区是地下水补给了地表水,成为河川径流中的基流。平原地表水通过各种渗漏途径补给了地下水,而平原在扇缘出露的泉水又成为平原河流的主要组成部分。这种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转化的特点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文探讨了陇南白龙江流域河谷浅山区冬季温度分布及逆温出现的特点;阐述了逆温形成的原因及与桔树生物学特性相适应的“逆温暖层”农业气候、生态的优势;根据冬季宏观温度和山体逆温分布规律,提出了浅山“暖层”宜桔地选择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一种新型高效净化抽油烟机原理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江  林建忠 《环境工程》1999,17(6):72-74
针对目前国内油烟机均为直接排放,不考虑烟气净化且粘油现象严重的现状,提出了一种全新的高效净化油烟机设计原理。与现有的油烟机相比较,其特点有:(1)室内工作空间油烟吸排彻底,油烟捕捉率高。(2)采用油烟洗涤净化方法根本解决机件管路粘油。(3)符合消防安全,具有防火功能。(4)排放洁净气体。  相似文献   

16.
土地资源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一旦破坏就很难再恢复,新的《土地管理法》对土地的保护提出了更为严格的措施;煤炭工业是土地破坏的大户,新的《土地管理法》的颁布加重了煤炭企业破坏土地的赔偿负担,煤炭工业的发展面临更为严峻的形势。在当前情况下,探讨煤炭工业发展与土地资源管理之间的二元关系对于实现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高义和  徐良 《环境工程》2010,28(6):47-49
针对利淮钢铁公司80t电炉在冶炼过程中产生的大量高温烟气,在优化原有除尘系统的同时,增加了余热回收系统,使整个系统在运行中既满足了环保要求又节约了大量能源;简要叙述了余热回收系统的工艺流程及西门子PLC在余热回收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提取七叶皂苷钠废水中含有七叶皂苷钠、淀粉、色素、胶质。其中七叶皂苷钠易起泡,不易回收和处理,本文采用加抑泡剂(YP1),深度处理回收釜残液,使综合废水浓度降低,经水解酸化3h,好氧生物处理6h,出水CODCr<100mgL,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9.
振动的危害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振动在我们周围时时刻刻存在,正因为它时时存在,才让我们习以为常,没有认识到它的危害,同时它的防治一直以来也难以解决,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在当今环境保护和劳动保护实际遇到的主要问题是工农业生产的振动的防止问题,振动的危害和防止已经成为不容忽视和急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结合在渗滤液处理设计上的经验,对垃圾焚烧厂渗滤液处理工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希望本文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