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淮河、海河、辽河、巢湖、滇池、黄河中上游等6个流域,涉及16个省、市、自治区,总面积约155.9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的16%.2005年流域总人口约4.6亿,约占全国的35%;GDP约6.2万亿元,约占全国的34%.废水排放量约147.8亿吨,约占全国的33%:COD排放量438.7万吨,约占全国的31%.总体来看,推进这6个流域的水污染防治工作,对全国的水环境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国家环保总局近日公布的调查表明 ,目前西部每年因生态环境破坏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 5 0 0亿元 ,占到当地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 1 3 %。据统计 ,目前西部的水土流失面积已占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的 6 2 .5 % ;西部地区沙化面积超过1 6 0 0 0万公顷 ,占全国沙化面积的 90 % ;新增耕地90 %以上来自对林地和草地的破坏 ;草地面积持续减少 ,鼠害严重。环保总局有关人士建议西部地区应从根本上解决粗放型经济发展和掠夺式资源开发引起的生态破坏 ;主要调整人的经济行为 ,辅以生态工程措施 ,重点解决人为生态破坏问题生态破坏使西部年损失千亿元@余…  相似文献   

3.
无锡地处江苏省南部、长江三角洲中部,是中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和区域性交通枢纽,也是江苏省重点发展的特大型城市.2005年,无锡市地区生产总值2804.68亿元,人均生产总值(按常住人口计算)达50058元,接近上海51474元的人均水平,已经成为了长三角重要的经济力量.  相似文献   

4.
《资源节约与环保》2006,22(2):16-16
初步核算 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182 321亿元,比上年增长9.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22 718亿元,增长5.2%;第二产业增加值为86 208亿元,增长11.4%;第三产业增加值为73 395亿元,增长9.6%.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2.4%、47.3%和40.3%.  相似文献   

5.
袁征  彭泳 《环境》2002,(10):24-25
近年来,随着重点项目、重点地区、重点流域的治理工作不断深入,环境保护工作不断强化,我省环保投入增长迅速.据统计,2000年我省的环境保护投资总量为206.74亿元,环保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1.96%.2001年,全省环保投资总额为242.27亿元,比上年增加了35.74亿元,环保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2.3%.  相似文献   

6.
李惠娟  周德群  魏永杰 《环境科学》2020,41(12):5225-5235
为了定量评估我国空气污染治理产生环境健康效益的动态变化,本文运用2015~2018年的全国29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估算PM2.5污染造成的健康效应与健康经济损失变化,并分区域分城市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由于ρ(PM2.5)大幅下降,2015~2018年全国暴露于ρ(PM2.5)超标地区人口逐年下降,占总人口的比重从80.88%下降至62.32%.各类健康终点总人数从3323.25万人下降到1591.45万人,健康经济损失从15790.39亿元下降到8384.16亿元,健康经济损失占GDP比重从2.31%下降到0.99%.6大区域中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成渝地区的各类指标逐年下降,汾渭平原地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和长江中游地区的各类指标呈现部分年份上升,随后下降的复杂趋势.但是汾渭平原地区的情况仍比其它地区严重,2018年的各类健康终点总人数比2015年增加1.89万人,健康经济损失增加107.14亿元,人均健康经济损失增加182.67元.保定、邢台和邯郸等市各指标值虽逐年下降,但每年仍居所有城市前10,西安、咸阳和临汾等市2018年的指标值不及2015年乐观.结果显示,我国空气污染治理产生的环境健康效益总体显著,但仍需进一步加强区域联防联控与一市一策.  相似文献   

7.
<正>2013年,淮南市田家庵区成功蝉联"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荣获"全省学前教育先进工作地区"和"全市创建国家绿化模范城市先进集体"等殊荣。围绕"解放思想、服务大局,全省同类区中争前位"的目标定位,田家庵吹响了跨越赶超、富民强区的新号角。2013年,田家庵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03亿元,增长10%;财政收入13.59亿元,增长2.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2亿元,增长46.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074元,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10573元,增长15%。抓重点,选准富民强区"推动力"。近年来,田家庵区坚持以新型工业化为第一推动力,进一步整合优势,集群发展,着力打造一批各具产业特色、品牌优势的中小  相似文献   

8.
<正>开采利用环境危害大广西自治区锰矿资源保有储量2.2亿吨,占全国的37%,锰矿储量及产量居全国首位。广西的下雷锰矿床是全国唯一一个超亿吨的大型锰矿。10多年来,广西锰矿年产保持在100万~150万吨,占全国的20%~25%。  相似文献   

9.
正重庆市九龙坡区怀着"高新九龙坡、美丽山水城"的总愿景,秉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践行生态文明建设为契机,优化生态空间布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进行污染整治,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喜人成绩的同时,经济稳步增长,2016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89.7亿元。2017年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65.7亿元、增长9.8%,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23.7亿元、增长13.5%,固定资产投资337.4亿元、增长10.1%,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销售  相似文献   

10.
我县地处珠江三角洲中部,总面积802平方公里,人口81万,是一个经济作物集中产区和外贸出口基地.全县耕地67.8万亩,其中鱼塘24.7万亩,甘蔗16.4万亩,桑地7.2万亩,水稻和其它作物17万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于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正确,我县的经济得以较快的发展.1982年工农业总产值13.8亿元,比1976年增长了1.3倍.在工业方面,总产值8.7亿元,比1976年增长了1.2倍.社队工业发展特别快,去年年产值5.15亿元.目前经济产值的比重是:国营企业占19.8%,社队、集体企业占52.7%,农业占27.5%.全县十个公社中有四个公社的工农业年总产值超过一亿元.县境绝大部分是水网平原,河涌交错,池塘密布,历史上形成了四水(池塘)、六基(旱地)的"基塘式"人工生态系统.基  相似文献   

11.
运用环境经济投入产出模型,对"十一五"期间珠江三角洲地区治污减排对区域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的影响进行了定量分析及评估。评价结果显示,治污减排使区域总产出增加2 149亿元;GDP增加208亿元,占"十一五"区域GDP总量的0.14%;居民收入增加122亿元;带动社会就业59万人。在产业结构方面,治污减排对珠三角区域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比重的影响分别为0.03%、-0.19%和0.16%。研究结果表明治污减排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并推动了产业结构的调整。  相似文献   

12.
信息和动态     
<正>最新调整结果表明,我国环保产业已初具规模,全国从事环保产业的企事业单位8651个,职工188.2万人,拥有固定资产450.11万元,年产值311.48亿元,创利润40.91亿元.调查表明,小型企业多、乡镇企业多是现阶段我国环保产业的主要特点.固定资产小于1500万元的小型单位7143个,占总数的82.6%,年产值和利润为193.57亿元、22.3亿元,县及县以下的单位数为5500个,占总数的64.2%,年产值和利润分别为200.54亿元和22.03亿元.“九五”期间,国家要重点扶持技术先进、成熟经济效益好、有产业化优势的骨干企业和企业集团.到本世纪末,争取环保产品产值达到250~300亿元,培育100个产值过2000万元的环保企业,逐步形成4~5个环保产业示范点及环保产业集团.  相似文献   

13.
数字     
<正>70%工业仍然是消耗能源资源和产生排放的主要领域。2014年我国能源消耗42.6亿吨标准煤,其中70%左右用于工业的消耗,原油60%需要进口,铜矿、镍矿、铝土矿、天然橡胶等重要资源对外依存度超过50%,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占全国的90%、70%,烟尘、粉尘的排放量约占全国的85%左右。7成国家海洋局透露,目前我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压力不断加大,2010—2014年我国海洋环境状况公报显示,  相似文献   

14.
<正>一、2013年滨海新区经济运行总体状况1.经济发展稳中有进。在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经济下行压力逐渐加大的宏观背景下,滨海新区经济发展保持了平稳较快的运行态势。2013年前三季度,滨海新区完成生产总值5510.5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下同)17.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7.83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为3778.71亿元,增长17.7%;第三产  相似文献   

15.
为了评估中国大气环境治理带来的健康效益,确定健康风险评价的主要驱动因素,本文使用结合人群活动因子的综合暴露响应模型,对中国东部和中部地区2013~2017年可归因于PM2.5的健康经济效益进行了估算,并量化了人口总量、人口老龄化、基准死亡率和PM2.5暴露浓度这4个因素对健康负担的影响贡献.结果表明,2013~2017年研究区域内PM2.5人口加权浓度下降了28.73%,PM2.5年均暴露浓度在35 μg·m-3及以下的人口比例从11.23%增加到27.91%.PM2.5浓度下降使得2017年归因死亡数下降了14.43%,可避免经济损失为5588.41亿元.当PM2.5暴露浓度达到国家二级标准(35 μg·m-3)、一级标准(15 μg·m-3)和世卫组织建议标准(10 μg·m-3)时,归因死亡人数较基准年(2017年)将减少8.22%、55.05%和79.36%,避免经济损失3190.85、21374.38和30812.97亿元.人口总量、人口老龄化、基准死亡率和PM2.5暴露浓度这4个因素对健康负担的贡献分别为-2.69%、-12.38%、1.66%和14.57%,其中污染物浓度降低是减轻健康负担的主导因素.中国的大气污染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高PM2.5浓度和高人口密度的地区,大气污染导致的健康负担仍然很重,需要实施更加严格的空气污染控制政策.  相似文献   

16.
<正>2013年,我国产业、区域、城乡等经济结构均有所改善。全年国内生产总值568845亿元,比上年增长7.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6957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249684亿元,增长7.8%;第三产业增加值262204亿元,增长8.3%,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6.1%,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首次超过第二产业。  相似文献   

17.
中国城镇扩展占用耕地的遥感动态监测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论文在1988~2000年全国土地利用矢量图的基础上,分析了城镇占用耕地的空间分布特征。利用城镇占用耕地指数将全国分县市占用剧烈程度进行分级,沿海及平原地区侵占剧烈程度为3~6级的占全国耕地损失的88.68%,华北平原、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造成耕地损失分别占全国总数的31.27%、17.8%和6.02%,这3个地区是全国城镇扩展最快、耕地损失面积最大的地区。按地区分析,城镇占用耕地面积最大的是江苏、山东、河南、河北和广东,占全国的50.99%;其次是北京、浙江、四川、广西和上海,占全国的22.85%;从城镇造成耕地资源减少的速度看,北京、上海占用耕地最快,其次是江苏、广东、浙江、天津、山东、河北、海南等。耕地资源减少在某些地区已经造成了粮食产量减少的问题,北京、上海、浙江等地区粮食总产量降低较快。随着城镇化及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扩展与耕地资源的矛盾将会更加突出,只有加强土地资源的管理才能取得耕地资源的动态平衡和维护中国的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8.
<正> 引言出露在新墨西哥州主山脉核心的元古代岩石是一些由年龄值从14亿年到18亿年的岩石构成的、出露面积不大的前寒武纪壳层。该壳层横贯于美国的中部和西南部。新墨西哥州出露的前寒武纪岩石的75%左右,皆下伏有花岗岩类岩体。对这个地区数量众多的  相似文献   

19.
环保信息     
酸雨威胁天府之国由中国科学院山地研究所科研人员主持的对四川生态环境的调查显示,山清水秀的四川省目前每年因酸雨造成的损失高达113亿元,其中酸雨每年对全省农作物造成的损失就达60亿元.据有关部门调查,目前酸雨危害已经覆盖了四川全省21个市、州中绝大部分地区,覆盖面达80%  相似文献   

20.
2002~2009年兰州PM10人体健康经济损失评估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参考近年来公开发表的国内外流行病学文献,筛选出PM10的健康效应终点和适合于兰州地区的暴露-反应关系系数,对2002~2009年兰州地区PM10人体健康经济损失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2002年以来兰州地区PM10人体健康经济损失并未明显升高,而是逐年波动;年损失值均在10亿元以上,其中2009年最高为16.6亿元; PM10人体健康经济损失与GDP的比值呈明显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