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以循环经济理念治理电子垃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阳葵 《环境教育》2004,(11):17-18
电子垃圾已经成为困扰全球的重大问题特别是在发达国家.由于电子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快电子垃圾的产生速度也更快;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子产品生产国和电子垃圾的制造国,每年产生的电子垃圾高达700万吨至800万吨,整个欧洲的电子垃圾大约是600万吨,德国每年要产生电子垃圾180万吨,法国是150万吨.中国的情况同样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2.
蓝楠 《绿色视野》2010,(9):40-43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对电子产品的环保要求也越来越高,由电子垃圾造成的对生态环境和人们生命健康安全的不利影响已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各种法规条例正在世界各地悄然产生,在规范电子产品生产行业的同时,也成了突破电子垃圾污染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资讯     
正日本或用电子垃圾制作奥运奖牌据《日经亚洲评论》报道,2020年东京夏季奥运会的管理部门宣布,计划利用废弃的智能手机及其他电子产品的金属来制作奥运奖牌。日本每年约产生65万吨电子废料,但其中仅有不到10万吨会得到收集,其中大多数都被用于生产新的电子产品,此次提出的奥运会奖牌计划则可能起到鼓励更多电子垃圾回收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环球扫描     
<正>5年飙升63%,电子垃圾泛滥成灾?联合国大学组织的世界首个"区域电子垃圾检测"项目发布的最新研究报告称,东亚和东南亚的废弃电子产品数量在2010年至2015年间增长了63%,电子垃圾总量和人均产生量均快速增长,速度超过了人口增长。在全球金融危机后,这一增长现象更显惊人。亚洲的12个国家和地区构成了最大的消费者群体,购买了近一半  相似文献   

5.
《环境技术》2008,(3):2-2
由中国电子学会可靠性分会、生产技术分会、电子机械分会、广东省电子学会等联合主办的《2008’第六届电子产品防护技术研讨会》于6月1日5日在贵州安顺市召开,在当前地震和南方水灾的形势下,仍有40多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就“电子产品有害物质污染控制”、“电子产品三防对策”、“电子产品防电磁、静电、核辐射、电涌等对策”、“电子产品耐高温”、“安全性”等专题技术进行了交流,  相似文献   

6.
论述了处理电子垃圾和报废汽车的管理现状与发展趋势,从污染治理高度分析了国外对电子废弃物的处理及办法,结合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环境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处理电子垃圾与报废汽车的管理办法,指出应以电子垃圾和报废汽车处理为契机和突破口,逐步掌握和制定电子、家电、汽车等行业的标准,并成立绿色环保基金会。  相似文献   

7.
国际资讯     
《绿色视野》2014,(2):70-70
正全球电子垃圾或增1/3根据"解决电子垃圾问题计划"组织发布的交互式全球电子垃圾在线地图预测,2012到2017年,全球产生的电子垃圾总量可能会增长三分之一。这些含有有害物质的电子垃圾可能最终将被运送到发展中国家。多数运送到发展中国家垃圾填埋场的电子垃圾缺乏明确的处理规定,只是被当成了  相似文献   

8.
随着《电子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管理办法》和《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等法规的相继实施,电子废物的回收处理工作又一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其中,《电子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管理办法》第14条(电子电器产品、电子电气设备的生产者应当依据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或者规章的规定,限制或者淘汰有毒有害物质在产品或者设备中的使用……电子电器产品、电子电气设备的生产者、进口者和销售者,应当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回收系统,回收废弃产品或者设备,并负责以环境无害化方式贮存、利用或者处置)和《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第4条(电器电子产品生产者、进口电器电子产品的收货人或者其代理人应当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履行基金缴纳义务)分别规定了电子产品生产商的回收处置责任,由此可以看出国家试图通过“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贯彻来规范我国电子废物回收处理市场。  相似文献   

9.
国内外电子垃圾回收处理利用进展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国内外电子垃圾回收处理利用进展状况,简介了电子垃圾回收利用的几项典型技术,指出为应对发达国家将电子垃圾污染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现实,制定电子垃圾循环利用的国际统一标准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0.
2006年7月,被电子行业称为“欧盟双绿指令”之一的《关于在电子电气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TheRestriction oft he use of certainHaz-ardoussubstancesinElectnicalandElectronicEquipment,简称RoHS)将在中国全面执行(另一指令为《关于在电子电气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的指令》,简称WEEE)。“双绿指令”将出口到欧盟的电气电子类产品的绿色、环保门槛再度提高,如果在欧盟当地销售自有品牌,中国企业就将承担更多的责任。双绿指令势如破竹电子垃圾已经成为困扰全球的大问题。在国外,尤其是在发达国家,电子产品十分普及…  相似文献   

11.
贺振  李光明  安莹  贺文智 《四川环境》2012,31(6):133-137
电子废弃物产量大、毒害重、资源性显著的特性已经引起人们广泛关注,电子废弃物的回收管理已成为研究热点,利用信息化技术管理电子废弃物回收工作将是未来发展的趋势。本文简要概述了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及依赖其识别特性和准确定位追踪的技术优势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继而从提高电子废弃物回收效率、利于全程管理和记录电子产品信息3个方面,对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在电子废弃物回收中的应用优势进行了重点评述,并分析了其在电子废弃物回收管理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同时,结合目前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在城市生活垃圾收运管理中的研究成果,对今后电子废弃物信息化回收管理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本文围绕以手机为主的电子类生活垃圾回收环节,基于EPR电子生活垃圾回收实验及目前电子类生活垃圾的回收激励政策和效果,运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确定激励政策及政策效果的主要影响变量,研究以手机为主的电子类生活垃圾回收的激励政策与政策效果之间的关系,强化电子类生活垃圾回收的政策措施,扩大政策效果,促进资源的回收及再利用。本文设定的回收激励政策包括政府对废旧手机回收率的最低要求、优惠力度以及获得高优惠的最低回收率要求,政策效果包括废旧手机实际回收率、销售市场营业额以及生产者补贴总额等方面。研究结果表明,电子类生活垃圾回收激励政策与政策效果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其中,获得高优惠的最低回收率对废旧手机实际回收率有显著抑制作用,废旧手机回收率的最低要求对销售市场营业额有显著抑制作用。本文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绿叶》2005,(1)
位于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的贵屿镇,近年来以拆解电子垃圾出了名。贵屿每年要吞吐掉上百万吨的电子垃圾,而这些电子垃圾大部分源于进口。人们通过拆解电子垃圾摆脱了贫困,镇上随处可见漂亮的楼房和高档汽车,可也为这样的"富庶"付出了沉重代价。  相似文献   

14.
缤纷资讯     
电子洋垃圾污染尼日利亚据美国报道,销往尼日利亚的废旧电器中,夹带着25~75%的电子洋垃圾,有些电子垃圾经尼日利亚进入非洲的一些内陆国家。在尼日利亚农村,到处有堆积如山的电子垃圾,人们将它填充沼泽,当电子垃圾堆得太高,他们就将其焚烧。这些电子垃圾可能带毒,其中许多装载着潜在的有毒金属,如铅、镉和汞。电子组件通常有塑料包装,燃烧时会散发出致癌物质二恶英等。123查尔斯打造“绿色王储”美誉英国王储查尔斯要求一些下属使用自行车出行,以对抗日益恶化的全球变暖问题。他表示将尽可能减少使用皇家直升飞机以及私人喷气飞机,更多地乘…  相似文献   

15.
坏消息     
《环境教育》2012,(6):6
电子垃圾占领广东贵屿河水黑如墨汁近年来,当企业和消费者以近乎疯狂的热情不断推动电器、电子消费品更新换代时,电子垃圾的拆解回收环境困局正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据统计,我国主要  相似文献   

16.
国外电子垃圾治理经验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尤其是电子垃圾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介绍了德,日、美及欧盟部分发达国家在治理电子垃圾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及经验.借鉴国外的经验,对我国在电子垃圾治理过程中推行循环经济的理论和实践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启示.  相似文献   

17.
<正>4月19日,联合国教育和研究部门下设的联合国大学发布报告称,2014年,全球电子垃圾数量创历史新高。报告称,去年全球产生了4180万吨电子垃圾,大部分为废弃冰箱、洗衣机和其他家用电器、手机等。如果将这些垃圾用重型卡车装载,可以装满115万辆,排成一条线,绵延23000公里长。这其中,美国制造707.2万吨,排名第一;中国603.2万吨,排老二;日本220万吨,第三。而以人均计,挪威最高,每个居民每年产生28.4公斤的电子垃  相似文献   

18.
熊刚  周祖德  杨东  周奕 《环境技术》2010,29(4):18-22
本文介绍国内最新研发的新一代的环境试验设备。用于航空、航天、信息、电子、仪器仪表等行业作电工电子产品、材料、零部件、设备的高低温试验及湿热试验。  相似文献   

19.
《绿色视野》2010,(12):33-37
信息时代的到来,使电子工业迅猛发展。伴随着电子工业的高速发展,电子废弃物污染不可避免地摆在了我们面前。为了规范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的回收处理活动,促进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发展,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2011年1月1日正式实施。  相似文献   

20.
《绿色视野》2011,(10):71-71
2011年海峡两岸电子废弃物回收利用技术与设备展览会最近在北京举办,这是国内首届专门针对电子废弃物回收利用企业举办的展览会。我国是全球电器电子产品的第一生产、消费大国,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产业,与传统的单质再生材料回收利用有本质区别,突出表现在科技含量高、商务模式复杂、运作流程长及受相关政策影响大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