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日前,赤峰市地震局局长石新春,副局长于红梅等一行四人来到阿鲁科尔沁旗,就阿旗地震局搬迁新城区正在建设中的旗科技馆监测办公所分担一定比例的建设费用问题,及阿旗热电厂建设项目开展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等事项,与阿旗党政领导进行了工作沟通与交流,达成科技馆监测办公建设费用,由市地震局和阿旗人民政府共同分担,以确保阿旗地震局如期搬迁,如期启动数字化观测系统,实现现代化监测的最终目标的一致意见。  相似文献   

2.
2005年10月26日,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巴彦花镇党政综合楼暨政务服务大厅举行竣工典礼和揭牌仪式.阿旗人民政府旗长江洋等旗内外嘉宾300余人应邀出席,旗委常委、宣传部长金仓代表旗委政府致辞.副旗长于丽华与巴彦花镇党政书记巴雅尔为镇政府大厅揭牌。  相似文献   

3.
探讨了城市总体规划层面如何进行气候适应性考量,提出在气候变化背景下自适应的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策略应全面渗透到城市总体规划的关键规划要素,尤其是土地使用规划和各专业系统规划中,而不应仅仅提出一些传统、孤立的应对措施。气候变化会导致潜在不适宜开发建设的用地范围大幅增加,加强论证气候变化对用地适宜性的影响,适度扩大禁建区和限建区的范围,是有效预防各类气象灾害及次生灾害的前提。各专业系统规划技术规范需加紧修订,突破传统思维,不能完全孤立地考虑单一的规划目标,进行气候适应性调整,并要积极预防不适应气候变化的已建人工构筑物成为事故灾害源。  相似文献   

4.
董亮  李一  鲍艳 《自然灾害学报》2007,16(6):145-148
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张,对城市土地利用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地震、火灾、风灾、地质破坏是现代城市的主要灾害,城市灾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土地利用的类型。充分运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研究了城市灾害对城市土地利用的影响,所得结果可为城市土地利用规划提供辅助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自2003年8月16日发生5.9级地震后,阿旗地震台作为监测地震活动的重点台站,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性,于2006年修订短临跟踪方案,科学细化相关责任,分解落实到人,建立群测群防有效预防的新机制,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和地域优势,进一步完善了观测人员岗位责任制,以岗定责,以责定奖,以奖促效,努力构筑全社会科学防御体系。  相似文献   

6.
宋建学  黄伟东 《灾害学》1996,11(3):53-57
首先从历史震例中次生火灾的巨大破坏作用出发,介绍了美国旧金山市专为次生火灾控制而设置的辅助供水系统和移动供水系统;然后,根据这两个与市政供水系统平行的供水保障系统在洛马普里埃塔地震中的反应,结合开封市的总体规划和旧城改造方案,具体介绍了开封市的地震次生火灾控制规划。  相似文献   

7.
澳大利亚城市害应急反应规划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显东  沈荣芳 《灾害学》1996,11(1):68-72
初步分析和整理了澳大利亚灾害学者们对城市灾害应急反应规划编制的一般认识,然后纲要性地介绍了澳大利亚某城市灾害应急反应的总体规划及项规划,籍以借鉴国外城市灾害管理的有益经验,提高我国灾害应急反应规划的编制水平。  相似文献   

8.
面对迈向21世纪的前景日益严峻的城市灾害和事故状况已成为我国城市持续稳定发展的重大障碍。作者认为,城市综合减灾战略的实施是中国城市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从基于现代系统观的综合减灾出发,研究了中国城市灾情及综合减灾模式,并结合跨世纪目标与任务,提出了中国城市综合减灾的科学与文化建设的构想。  相似文献   

9.
本文 在总结各种地震人员死亡方法的基础上,对城市地震时人员伤亡的预测进行了研究,并以百万人口的城市为例,研究了在不同条件下发生人员伤亡的概率。由于资料和认识的不完备,本文的结果,只是一种估计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澳大利亚城市灾害应急反应规划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初步分析和整理了澳大利亚灾害学者们对城市灾害应急反应规划编制的一般认识,然后纲要性地介绍了澳大利亚某城市灾害应急反应的总体规划及分项规划.籍以借鉴国外城市灾害管理的有益经验,提高我国灾害应急反应规划的编制水平.  相似文献   

11.
从地震次生火灾发生与蔓延的两个阶段入手,将城市地震次生火灾潜在危险性评价问题划分为地震火灾起火危险性评价和蔓延危险性评价两个部分。针对这两部分评价,仔细分析、提取了与火灾发生和蔓延相关的重要因子,完整构建了地震次生火灾潜在危险性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出各级指标之间的危险性权重。此外,为了获取城市不同区域上地震次生火灾危险性的变化规律,利用规则网格单元作为基本的评价单元,结合城市地理信息系统获取网格中各种空间信息计算各项指标值,克服了以往利用街区作为评价单元而导致评价结果过于粗糙的缺点。通过评价,我们可以准确地获得城市区域上地震火灾的高危险区和时域上的高危险时段。评价结果可供城市防治地震次生火灾规划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2.
城市地震避难所的规划原则与要点   总被引:31,自引:5,他引:31  
苏幼坡  刘瑞兴 《灾害学》2004,19(1):87-91
规划城市地震避难所是抗震减灾的重要措施之一.论述了规划城市地震避难所的意义、原则、要点以及安全性评价.  相似文献   

13.
基于生态安全的城市生命线系统评价与优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汪锋  朱晓东  李杨帆 《灾害学》2006,21(4):103-107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态安全已经上升成为国家安全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城市生命线系统是城市生态安全的一个重要命脉。本文基于生态安全特点和城市生命线系统特征,分析了目前我国城市生命线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评价生命线系统易损性、协调城市生命线系统建设与城市总体规划关系、利用GIS和DSS等技术构建城市生命线系统数据库和决策支持系统等方面对城市生命线系统进行了优化设计;并分别以东部沿海典型城市厦门和连云港为例,从政策、规划、机构、管理、科研等层面提出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张艳 《防灾博览》2005,(6):31-31
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且有50%的城市处于地震烈度Ⅶ度或Ⅶ度以上地区。震害预制表明:在我国大中城市发生一次6级地震会造成数百人的死亡和数百亿元的经济损失.一旦发生7级以上破环性的强震.很可能造成数千到数万人的死亡,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城市防震碱火工作。  相似文献   

15.
李波 《防灾博览》2009,(3):46-47
1990年3月.经过一年的施工和配置.阿旗地震台573型熏烟记录地震监测仪投入试运行,当时,我们这群年青的观测员激情飞扬,欢呼雀跃,那种新奇、兴奋、畅想之情无以言表,急迫守护在仪器旁,盼望能记录到地震,能把我们学到的测震技术尽快运用到工作中。  相似文献   

16.
《民防苑》2006,(Z1)
当前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背景下,研究地下空间规划控制与引导作用显得尤其重要。本文试图结合城市规划编制过程,建立以规划控制为介入点的工作理念和方法,通过对当前地下空间开发过程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城市地下空间开发控制与引导方法,并对城市地下空间开发控制与引导要素的剖析,探讨了总体规划层面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层面的地下空间开发控制与引导的内容,力求能为将来的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编制体系的制定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城市防震减灾及其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都吉夔  李远志 《灾害学》2001,16(4):49-52
城市是一个区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交通、通讯的重要枢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模日益扩大,城市人口、财产、建筑物更加密集,一旦遭受强烈地震袭击或波及,灾害损失将十分严重,加之,许多城市都处在地震的易发多发地带,地震对许多城市的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本文对防震减灾工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根据对城市地震次生灾害发生机理的分析,绘制了地震次生灾害演化的因果回路图和存量流量图。在此基础上借助系统动力学仿真软件Vensim PLE,对城市地震次生灾害演化过程建立了系统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了模型验证及仿真,得出了不同防震抗灾能力下城市地震次生灾害可能造成的损失情况,为城市防震救灾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城市地震灾害应急管理区划构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国内城市地震应急管理研究现状出发,提出了城市地震灾害应急管理基本单元和应急管理区划的概念,讨论了应急管理区划与灾害风险区划的区别和联系,探讨了城市应急管理区划的原则和应急管理基本单元的基本功能,并对基于行政区划的城市应急管理区划作了示意图。  相似文献   

20.
城市恐震心理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更才  王国荣 《灾害学》1994,9(1):84-88
本文以地震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与社会行为学等理论为基础,从分析我国城市地震灾害的特点入手,探讨城市恐震心理产生的原因、人们的行为表现以及对城市社会的影响,从而提出防止和消除城市恐震心理的对策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