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文华 《绿色视野》2008,(12):21-22
2006年9月,四川省委、省政府正式做出《关于建设生态省的决定》。在生态省建设过程中,我们有以下五点体会:规划是龙头。生态省建设要想抓出成效,首先必须有一个高质量的规划。四川生态省建设一启动,就对规划编制提出了严格要求,规  相似文献   

2.
我国于1999年由国家环保总局批准海南为生态省建设试点省以后,相继又有吉林、黑龙江、福建、浙江、山东、安徽被批准为生态省建设试点省。还有一批如广东、湖南等省在自行开展生态省建设,有一批市、县、乡甚至村在开展生态县、市、乡、村的建设。正如媒体所描述的:“(生态省建设)其概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地方决策者所接受,开始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目光,这种区域发展新理念正成为一股浪潮,席卷着神州大地。”这些或是被批准或是自愿的行政生态区域建设,似乎有主宰我国生态建设的潮流之势。笔者却认为,生态省建设模糊了生态建设的宗旨,混淆了生态…  相似文献   

3.
2010年单位GDP综合能耗为0.969吨标准煤/万元,比上年下降4.78%2010年林木覆盖率为33.34%,比上年提高3.04个百分点;……今年9月,《2010年安徽生态省建设统计公报》正式出炉,以上数据就来源于公报中。公报显示,2010年,面对极为复杂的宏观环境,安徽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  相似文献   

4.
经济实力较强的城市在发展中如何改善生态环境,生态良好的地区如何加快发展,这是安徽生态省建设需要探索与解决的两大问题。绩溪等12个地区被确立为生态省建设首批综合示范基地,铜陵进行循环经济试点,马鞍山进行清洁生产试点,合肥、芜湖、马鞍山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都是生态省建设的有益实践,为更大区域的生态省建设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5.
张应松  陈卫 《绿色视野》2008,(11):17-21
安徽生态省建设已走过5年的历程,其成果如何?日前,记者到池州、马鞍山、铜陵进行了探访,并采撷到一颗颗耀眼的明珠。  相似文献   

6.
2004年1月7日,安徽省十届人大七次会议批准《安徽省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从而拉开了生态省建设的大幕, 仅用不到两个月时间,17个省辖市分别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副书记或市长担任组长的生态市建设领导小组,省直各厅局和各市确定了生态省建设联络员,建立信息联络体系,一举将这  相似文献   

7.
《绿色视野》2008,(12):16-16
10月20日~22日,由国家环境保护部和安徽省政府主办的2008年生态文明暨第五届生态省建设论坛在黄山举行。国家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安徽省副省长倪发科、四川省副省长陈文华、陕西省副省长洪峰、浙江省政协副主席陈艳华出席论坛并讲话;中国工程院院士金鉴明、中科院生  相似文献   

8.
2008年10月21日—22日,环境保护部和安徽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08年生态文明暨第五届生态省建设论坛在安徽省黄山市召开。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在会上指出,要切实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生态省建设为主体,大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9.
吴晓青 《绿色视野》2008,(12):19-20
建设生态省,就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发展循环经济为核心,以改善环境质量为出发点,统筹城乡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推动整个区域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因此,生态省建设是现阶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  相似文献   

10.
潘骞 《环境教育》2008,(11):49-50
2008年10月21日—22日,环境保护部和安徽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08年生态文明暨第五届生态省建设论坛”在安徽省黄山市召开。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在会上指出,要切实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生态省建设为主体,大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1.
倪发科 《绿色视野》2008,(12):20-21
生态安徽的建设过程,也是安徽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过程,只有放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和安徽奋力崛起的大局中去思考、去谋划、去推进,才能有正确的方向;只有坚持统筹规划、系统设计、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才能不断取得实效。推进生态省建设,应注意把握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潘骞 《绿色视野》2008,(5):14-14
近年来,跨淮河、巢湖两个流域的安徽省六安市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号召,做出了建设"生态六安"的战略决策。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按照安徽生态省建设工作统一部署,生态六  相似文献   

13.
结合对吉林省生态省建设情况的调查结果,论述了吉林省开展生态省建设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理论上都进行了创新,指出生态省建设是经济发展模式的重大改革,是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的全新模式,可持续发展的新方略,是环境管理的新思路和建设生态人的文明变革。  相似文献   

14.
以淮河生态经济带安徽段整体为研究对象,利用安徽段整体包括蚌埠、淮南、阜阳等8座城市2013—2017年相关数据,运用熵权法确定权重,通过构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模型,对其发展状况和耦合协调性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结果表明:2013—2017年,淮河经济带安徽段整体耦合度为0.49~0.50,始终处于拮抗阶段;耦合协调度从轻度失调阶段转化为初级协调阶段,一直呈增长趋势,但仍处于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15.
以河南省为研究区,依据PSR框架模型,结合河南省区域环境及土地利用特点,构建了河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均方差法确定了评价指标的权重,对研究区1990年、1995年、2000年、2003年、2005年、2007年、2008年7个时段的农业生态安全进行了动态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河南省农业生态安全呈现先下降后回升态势,安全等级处于Ⅳ~Ⅴ级,安全状态从风险下降到恶化态;2003年是农业生态安全变化的转折点,从2003年起,农业生态安全有所回升。最后分析了影响河南省生态安全的主要胁迫因子,提出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建设对策。  相似文献   

16.
新春佳节刚过,黑龙江召开了全省的环境保护工作会议,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刘学良、黑龙江省环境保护局局长李平、黑龙江省环保联合会会长李维祥在会上发言并总结了2006年的工作情况,明确2007年环境保护和生态省建设工作任务。  相似文献   

17.
孙俊  袁洁 《绿色视野》2008,(9):17-19
"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级生态环境监察试点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等,这些卓有成就的名号,是六安市这几年来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响应"安徽生态省建设"、大力推进"六安生态市建设"所取得的骄人成绩。  相似文献   

18.
生态环境系统是一个包括自然、经济和社会等多个方面,具有信息不确知性和不完全性因素的灰色系统。以四川省为研究区,在构建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基于灰色系统理论和矢量投影原理,建立了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灰色关联投影模型,并运用所建模型对四川开展生态省建设前后3年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四川省自开展生态省建设以来,生态环境质量逐步提高,但仍然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  相似文献   

19.
2003年9月,山东生态省建设动员大会在烟台市召开之后,市委、市政府迅速做出了建设生态市的决定,动员全市上下解放思想、振奋精神、齐心协力做好创建工作,力争生态市建设走在全省前列,揭开了烟台城市建设历程中崭新的一页。生态市建设稳步推进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烟台市  相似文献   

20.
王磊  李兵 《四川环境》2009,28(4):69-73
在介绍生态足迹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及目前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生态足迹模型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出了生态足迹改进模型,对成都市2003年至2007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并对成都市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成都市人均生态足迹从2003年的1.1221hm2增长到2007年的1.1914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从2003年的0.2902hm2减少到2007年的0.2580hm2.根据在改进模型下的指标计算结果,近5年来成都市经济有了一定发展,但仍处于相对落后的阶段,而且生态压力大,生态与经济的协调性差,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的任务还很艰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