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芬顿试剂能够在短时间内将工业废水中的难降解有机物氧化分解,具有氧化率高、无选择性以及无二次污染的特点。本文重点分析了影响芬顿工艺处理效率的主要因素,综述了芬顿工艺难降解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本文对芬顿工艺应用于难降解工业废水的处理与实践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矿石的性质、铅锌尾矿综合回收铅锌硫的生产流程以及针对生产流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的工艺改造,希冀能为铅锌矿选厂的铅锌尾矿综合回收铅锌硫资源带来一些参考以及借鉴。  相似文献   

3.
臭氧氧化作为一种有效的有机废水处理技术,对难生物降解的有机废水具有良好的降解效果。臭氧一般不能氧化彻底有机物,由此衍生了一系列的臭氧组合工艺,本文介绍了臭氧的性质及氧化机理,分析了臭氧氧化和衍生技术在处理农药废水、焦化废水、垃圾渗滤液、纺织印染废水等难降解有机废水中的应用,并指出了臭氧氧化技术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我国南方某城市垃圾焚烧发电厂采用光催化氧化技术/吸收工艺联用技术对难降解恶臭气体进行高效处理,大大提高了恶臭气体的去除效率,实现了该行业废气的无害化处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运行结果显示,光催化氧化技术/吸收工艺联用技术能实现难降解恶臭气体的高效处理,排放废气可达到《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中的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5.
湿式氧化技术是上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项在高温高压下处理废水的技术。50年来,被广泛地应用于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和城市污水厂污泥的处理。着重介绍了当今世界上几种主要的湿式氧化工艺的工艺特点及应用现状,为我国湿式氧化技术的工业应用提供参考,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淮南矿区煤矿生活污水的水质特点及处理现状,对比分析了现有氧化沟、生物接触氧化以及SBOT三种污水处理工艺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SBOT工艺的出水CODcr和NH4+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39.7 mg·L-1和1.9 mg·L-1,优于氧化沟和生物接触氧化工艺,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9-2002)中的一级A类标准,可作为矿区污水二级处理或水质提标的荐选技术。  相似文献   

7.
邻氯苯酚的电化学处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邻氯苯酚为模型污染物探讨了直接阳极氧化,紫外光辐射联合阳极氧化和阴极还原3种电化学技术用于难生化污染物的削减.直接阳极氧化更适于有机物降解的预处理.提高电流虽能增加邻氯苯酚及其废水COD的去除速率,电流效率却降低.联合紫外光化学氧化后,光电一体化工艺存在协同效应,通过动力学参数计算了协同作用的增加因子.在阴极还原工艺中,通过合理的电化学反应器设计使得邻氯苯酚的氧化效率较直接阳极氧化有所提高.通过色谱分析简单揭示了邻氯苯酚在阳极氧化和阴极还原中的不同降解路径.  相似文献   

8.
针对炼油碱渣综合治理难题,对目前国内外工业应用比较广泛的湿式氧化法和生化法处理技术进行了比选研究,提出了选取治理工艺要点,为石化企业选择碱渣处理工艺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部分亚硝化-厌氧氨氧化(partial nitrification-anammox,PN/A)工艺低耗高效,被视为最有可能替代传统硝化-反硝化并成为实现污水处理厂(WWTP)能源自给的主流脱氮技术。基于PN/A主流脱氮工艺现存部分亚硝化不稳定、功能菌种富集难的瓶颈与挑战,总结了PN/A反应器的应用现状,重点综述了氨氧化细菌、厌氧氨氧化细菌的持留、富集方法,分析了亚硝酸盐氧化细菌的有效抑制策略,并针对现状问题提出未来发展建议,为主流PN/A工艺实现工程化、规模化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0.
焦化废水中难降解有机物去除的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以UV(紫外线)照射、O3氧化及厌氧酸化作为预处理方法来提高焦化废水生物降解性能的可行性和作用机理,并由此提出了一条新的工艺路线:A-A/O工艺。研究表明,以A-A/O工艺去除焦化废水中的难降解有机物效果显著,经济可行。   相似文献   

11.
前言我国炼油废水虽然经隔油—溶气浮选除油—生物氧化,所谓“老三套”处理,其排水水质的达标率仍难保证国家规定的90%以上的指标,其中较为突出的是CODcr参数。究其原因为活性污泥沉降分离部分出水带出的不易沉降的细小污泥和难生化的溶解性物质影响排水水质。因此必须开发生化二级处  相似文献   

12.
根据食品添加剂废水水质变化大,成分复杂特点,提出了"水解酸化—接触氧化—臭氧催化氧化—曝气生物滤池(BAF)"的组合工艺。废水COD从进水2000~7000mg/L降到100mg/L以下,最低为33mg/L,排放水质达到国家排放标准。水解酸化系统使废水平均COD从5290mg/L降到2323mg/L,并使大颗粒难降解分子部分转化为小颗粒可降解分子,为后续的接触氧化系统处理提供良好的条件,接触氧化出水平均COD为268mg/L。接触氧化出水含较多难生物降解有机物,经O3氧化预处理后在COD下降45%的情况下其BOD5/COD由0.3升为0.44,更易于生化降解。废水经曝气生物滤池平均出水COD为66mg/L。中试研究表明,水解酸化系统和臭氧催化氧化(负载MnO2的陶粒为催化剂)-曝气生物滤池深度处理系统是该工艺处理高浓度废水稳定达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石化行业产生的腈纶废水是难降解难处理的有机废水之一,经生化工艺处理后均不满足排放要求。比较了微气泡-臭氧工艺和微孔-臭氧工艺对该废水进行深度处理的效果,并对其降解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COD、UV254、NH3-N的去除及废水可生化性提高方面,微气泡-臭氧工艺优于微孔-臭氧工艺。微气泡-臭氧体系的气含率、臭氧传质系数和臭氧平均利用率分别是微孔-臭氧体系的11倍、3倍和1.5倍,特别是微气泡-臭氧体系的羟基自由基数量和溶解性臭氧浓度均高于微孔-臭氧体系,即前者的氧化能力更强,使含双键和苯环类物质更多地氧化成烯酸、羧酸等小分子有机物,从而改善废水的可生化性。  相似文献   

14.
微电解-Fenton法处理拉米夫定废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分别采用微电解-Fenton氧化串联工艺和H2O2强化微电解工艺预处理难降解拉米夫定工业废水,通过对有机物、色度去除率的优选和反应过程中Fe2+浓度变化的分析,确定了最佳工艺及工艺运行方式。结果表明,微电解-Fenton氧化串联工艺宜采用微电解阶段后调节pH值的运行方式,与不调节pH值的运行方式相比,CODCr去除率提高了6.85%;H2O2强化微电解工艺,反应100min时,CODCr去除率为71.71%,色度去除率为98.15%,与微电解-Fenton氧化串联工艺相比反应时间短,投加药剂费用少,不需另设专门Fenton反应设备。通过废水处理前后的UV/Vis吸收光谱图比较,表明2种工艺对拉米夫定废水具有较理想的处理效果但最终降解产物不同。  相似文献   

15.
在调查研究了三峡库区重庆段小城镇污水处理现状的基础上,根据库区水质特征、水环境保护的特殊要求和库区地理环境与经济条件特点,对适用污水处理工艺和技术进行比选,认为利用地形高差,采用跌水曝气式生物滤塔+氧化沟处理方法是适用于库区小城镇的污水处理工艺与技术.  相似文献   

16.
焦化废水处理的新工艺:——缺氧—好氧—接触氧化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针对传统焦化废水处理中去除氨氮和难降解有机物效果差的问题,提出了缺氧-好氧-接触氧化新工艺。并以实际工程设计为例证明了这种工艺是治理焦废水的一种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
城镇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单元采用臭氧氧化和臭氧催化氧化工艺可对溶解性难降解有机物进行强化去除。针对臭氧氧化的选择性和臭氧催化氧化去除COD的稳定性,以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为研究对象进行臭氧氧化小试和中试试验,考察不同进水水质情况下臭氧氧化的效果,臭氧氧化后污水可生化性和NH3-N的变化情况以及臭氧催化氧化去除COD的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臭氧氧化对不同水质进水COD的去除效果差异较大,对含有较多饱和有机酸的污水处理效果有限,且臭氧氧化处理后污水BOD5和NH3-N均未升高。臭氧催化氧化去除COD的效果与催化剂的吸附饱和程度相关。因此,建议设计城镇污水处理厂臭氧氧化和臭氧催化氧化工艺前需进行小试实验明确对COD的去除效果,臭氧催化氧化小试实验需进行90 d以上或试验至臭氧催化剂达到吸附饱和,不建议在臭氧氧化工艺后增设生物滤池和曝气生物滤池。  相似文献   

18.
聚乙烯醇(PVA)因其良好水溶性及环境友好特性已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但PVA属于典型的难降解有机物,且PVA废水化学需氧量值较高,必须进行处理才能达标排放。针对聚乙烯醇废水的处理主要包括生物、物理和化学方法。其中高级氧化工艺(AOPs)作为一种很有前途的处理含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废水的技术已经被广泛用于处理PVA废水。根据引发自由基产生的物质,将AOPs分为以下3类:(1)高活性催化剂引发氧化类;(2)外加能源引发氧化类;(3)杂化引发氧化类。文章探讨了各方法氧化降解效率及优缺点,并介绍了各个方法的机理,提出了现有处理工艺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解决的思路,为PVA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芬顿氧化法,作为一种高级的氧化技术,它有较高的去掉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的作用。本篇文章介绍了芬顿氧化方法降解废水污染物的原理,讲述了芬顿氧化法在难降解工业废水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为此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分析和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实验探究电催化氧化预处理技术对膜污染的影响。实验通过电催化氧化工艺过程中产生的强氧化剂羟基自由基(·OH)无选择地与纤维素、腐殖质等难降解的大分子有机物反应,将其降解为小分子有机物,以此减缓膜污染。实验发现,通过使用电催化氧化工艺作为预处理方式处理二沉池出水,当电极为二氧化铅电极,电流密度为20 mA/cm~2,反应停留时间为3 h时的处理效率为最佳条件,此条件下可以有效地减轻膜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