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针对智能电能表传统的分散式检定模式存在检定质量参差不齐、检定效率低等问题,利用网络和自动控制技术开发了智能电能表检定装置集中控制系统并应用于计量中心智能电能表检定工作中。应用结果表明:电能表检定装置集中控制系统实现了操控一体化、标准化、规范化,达到了保证检定质量、提高检定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目前变电站各类钥匙、锁具众多,频繁出现现场锁具因为时间、气候、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打不开的问题,给使用和管理带来了不便。通过对变电站内各种锁具、钥匙进行智能化.改造,统一使用智能钥匙和磁控锁,对与安全生产、安全管理有关的门、窗或设备等进行统一控制管理,消除了变电运行存在的潜在的安全隐患。应用结果表明:智能“一匙通”系统保证了变电站安防、设备闭锁及危险区域的管理,提升了无人值班变电站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3.
讨论了赋予建筑物以智能结构系统的必然性与可行性,并结合仿生学的研究,探讨了建筑物智能结构系统的结构组成。通过介绍一些技术上相对比较成熟的智能材料,诸如光导纤维、碳纤维混凝土等传感和驱动材料,为建筑物智能结构系统的建立,提供了物质材料上的支持。通过对生命现象的模仿,本文将建筑物智能结构系统细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神经系统式的传感、神经网络式的分析思维、肌肉组织式的驱动、自愈合、有机材料以及多种智能材料的集成。此外,本文还指出,将仿生学同建筑材料与结构的发展相结合,建立建筑物智能结构系统,不仅为建筑物提供更加有效的安全保障,还为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提供了一个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针对宁夏电力公司建设智能电网试点地区的需求,采用基于云计算和 TD-LTE 的新型 230 MHz 无线通信技术,提出了宁夏电网试点地区智能电网通信网络建设方案。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够满足电力企业各类业务需求,具有部署快捷、组网灵活、网络拓扑结构易于变更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针对大规模风、光发电集中接入电网后产生的负荷波动性及电能质量较差,给电网带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问题,通过分析对比发现,智能电网具有很好的智能性、灵活性和兼容性,不但成功地解决了上述问题还可以适应多种形式的电源接入并能将其成功消纳。研究表明:发展智能电网是解决大规模风、光发电并网瓶颈问题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6.
针对农村 10 kV 配电网线路长、分支多,线路各保护之间以及与变电站出线开关保护配合困难等问题,基于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对农村配电网开关跳闸选择性差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利用智能开关的来电延时合闸、电流保护、分界相间和自动重合闸功能,提高开关跳闸选择性的新方法,解决了开关保护难以配合的问题。结果表明:新方法不但可准确判断故障点,而且有效提高了农村 10 kV 配电网开关跳闸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风电场监控与运行维护需求,对风电场智能维护技术的现状、发展和应用趋势进行分析,提出一个具有电网接入控制功能,集风电场电气量监控和风电机组智能维护于一体的监控平台架构,在使风电场与变电站监控系统的数据信息共享和融合的同时,实现对风电机组状态的多维度监测和预警。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兼顾风电场接入控制和电网调度控制,实现了对风电场电气量监控和对风电机组的智能维护,从而在保障风电场可靠运行的同时,使电网安全稳定水平得到提升,电网与风电场的效益获得双贏。  相似文献   

8.
针对传统电力设备监测系统重采集而轻诊断的缺陷,通过构建在线数据采集模块、故障诊断模块和维护更新模块,开发了基于多智能体技术规划的电力设备监测系统。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统一的数据格式、较强的就地诊断能力、良好的容错性能和适应性,突出了分布、自治、多目标互动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边坡工程集成式智能辅助决策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智能决策支持系统(ISS)的理论与方法为基础,以事务处理专家系统系统开发具GURU为开发环境,将多种评价与决策模型和方法相结合,形成了一个应用于边坡工程的集成式智能辅助决策系统(IIADSSE),本文讨论了IIADSSE的设计思想,介绍了IIADSSE的基本结构模式,各部分的功能及其实现方法,IIADSSE具有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特征,可较好地处理边坡工程稳定性评价与加固方案决策分析问题。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环境持续恶化,阴霾天气影响了一半以上的国土;建筑物的建造与运行消耗了大量能源,二氧化碳排放持续超标,如何降低碳排放成为了建筑行业的焦点。在物联网技术的基础上,将建筑能源系统物流网(i BES)通过智能网关(IG)连接各种传感器,实时获取建筑物的能耗数据形成标准数据结构。经过数据的汇总和分析后,生成便于管理者决策的能源消耗数据报告,自动调整建筑物各项能耗设备,实现建筑能耗自动管理。应用结果分析表明,使用物联网技术对建筑功耗进行调节,降低了建筑的能耗,大大减少了二氧化碳排放量,是当前社会发展趋势下值得推广的技术。  相似文献   

11.
为了监测混凝土内部受拉开裂损伤,提出了混凝土内部拉应力监测压电智能骨料,并对其进行了动态拉应力标定试验研究。首先,制备4个压电智能骨料受拉试件,建立拉应力监测系统;其次,对压电智能骨料施加往复拉应力,标定得到其灵敏度系数;然后,对压电智能骨料试件施加单调荷载直至其受拉破坏,得到其抗拉强度及输出的电压信号,对比了破坏过程的实际与监测荷载。结果表明,往复荷载作用下,SA输出与输入荷载呈良好的线性关系,SA的灵敏度系数一致性较好;单调荷载作用下,各SA抗拉强度均高于混凝土抗拉强度。综上,压电智能骨料有潜力应用于混凝土内部的拉应力监测。  相似文献   

12.
为了有效地提高宁夏电网的电压质量,降低电网的有功损耗,提升电网经济效益,对宁夏电网自动电压控制(Automatic Voltage Control, AVC)系统的运行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AVC系统采用网、省、地一体化设计结构,基于控制灵敏度混合智能自动分区,可对全网内的无功进行优化分配,降低区域之间、区域内部及整个电网的有功损耗,实现了宁夏电网无功电压控制从人工控制向自动控制的重大转变。  相似文献   

13.
基于故障树分析的建设工程风险识别系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前工程风险识别的效率较低,也缺少有效的风险识别方法。通过分析工程特性、风险特点和现有的风险识别方法,提出了在工程风险识别中大规模地引入故障树技术,以实现风险知识共享,提高风险识别和度量的效率。初步构建了以分部分项工程为识别单位,以故障树为主要分析模型,依托信息技术的工程风险识别和度量系统。  相似文献   

14.
面向对象数据交换协议是在总结提炼采集系统现有通信协议应用实践基础上,采用面向对象思想进行了创新设计,以高效、灵活、安全、具备互操作性为目标,一套协议贯穿于采集系统主站、采集终端和智能电表,具有业务适应性强、采集效率高、执行成功率高、数据源唯一、兼容性好、安全性高等技术特点。充分了解面向对象数据交换协议的特点,从现阶段用电信息采集运维及深化应用的实际需求出发,结合营销工作经验和采集运维专业知识,通过现场案例,从发现问题、探索本质、解决实际的角度,提炼出实用性较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剪切破坏是混凝土结构主要的破坏形式之一,震害较为严重,且难以通过构造措施完全避免。混凝土结构缺少直接、可靠的剪应力监测方法。基于剪应力压电陶瓷的压电智能骨料标定方法尚不成熟。为此,提出了利用混凝土深梁的压电智能骨料标定剪应力场设计方法。将混凝土三点加载深梁加载点与支座连线中点处的剪应力场作为标定区域。首先,建立了二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了深梁截面高度和监测区域尺寸对剪应力场均匀性的影响,确定了深梁试件尺寸及监测区域尺寸;其次,研究了梁底配筋与开裂荷载、剪应力幅值及混凝土最大压应变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梁底不开裂条件下监测区域达到较高剪应力水平的深梁试件合理配筋方案;最后,在设计的深梁上进行了标定试验,共布置了 16 个剪应力压电智能骨料,通过应变花获取监测区域平均剪应变,确定了剪应力压电智能骨料灵敏度的概率统计参数,验证了用于标定的剪应力场设计方法的可靠性。研究表明,设计的剪应力场应力均匀、 应力水平较高、不受混凝土开裂的影响,标定试验结果可靠,灵敏度系数可直接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整定计算工作的效率和正确性,采用图形建模方式、分层加载模型技术和快速整定计算新方法,研究开发了一套继电保护省、地一体化整定计算系统。有效地保证了两级电网应用的安全。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规范了宁夏区调继电保护信息管理工作,为实现多级电网联合整定计算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用于城市地下电网、变电站引出线路、工矿企业内部供电等各类场景的电缆所占比重正在快速增加,电力电缆因其内含贵金属常成为被盗目标,未投运电力电缆因投运前不带电更易被盗。目前电力用户采用人工巡检电缆的方式进行电缆防盗保护,人工巡检存在电缆被盗发现滞后、巡检效率低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1种智能电缆防盗装置,利用传感器感知电缆状态,实时监测电缆是否被盗;通过通信技术使供电企业、电力用户和电缆看管人员实现电缆被盗信息共享,提高电缆防盗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8.
基坑开挖地质灾害分析及智能监测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地下空间的广泛、深入利用,深基坑工程应运而生,它解决了许多技术难题,使得一幢幢高楼能拔地而起。但基坑工程的开挖也会带来很多危险,产生许多地质灾害,围绕这个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进行智能监测是防治有关灾害的良策。  相似文献   

19.
《灾害学》2020,(2)
分析了大震巨灾时的应急物流需求及研究现状,提出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建立高效的地震应急物流技术系统。选择该技术系统中的救援装备物资仓库管理子系统,介绍其硬件构成及主要功能模块,特别是在执行救援行动时的紧急出库管理及整个行动过程中的物流流程管理。利用模块化设计及预案准备提高集结效率,借助物联网技术实现快速中转及实时监控,提高应急物流系统的效率和精准性。  相似文献   

20.
智能配电网已在我国飞速发展,随着分布式电源的大量接入,配电网电压跌落问题突出,提出了一种以超级电池为储能单元的动态电压恢复器(DVR)治理电压跌落的方法。在分析超级电池原理与特性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双向DC/DC并联式储能系统的超级电池等效模型,然后通过算例与仿真结果验证了基于超级电池的动态电压恢复器具有快速的动态响应能力,满足智能配电网所要求的自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