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规划的基本原则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在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存在许多问题,诸如自然环境破坏、自然资源匮乏、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管理不完善等问题,提出了在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2.
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业与环境》2002,24(3):10-13
国际生态旅游学会已经采取了一套标准化措施进行生态旅游指导方针的开发,本文介绍了生态旅游标准的基本概念,生态旅游市场定位之演变,与生态旅游相关的官方政策,以及为当地居民增加效益的途径,总之,对旅游产业的可持续性进行世界级定位刚刚开始,确保生态旅游的国际合作正处于初创阶段。  相似文献   

3.
生态旅游与生态旅游业发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从生态旅游的定义入手,探讨了开展生态旅游的意义,生态旅游的类型。阐述了生态旅游的项目建设、能源系统建设,交通设施建设,农业系统建设。提出了生态旅游区环境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与规划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在论述生态旅游定义、本质特征以及自然保护区概念与建立意义基础上,探讨了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程序及规划内容。认为:生态安全原则是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的首要原则,生态安全影响评价是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的重要环节,社区参与、主管部门的监管以及有关专家的指导是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成功开发的保证;功能分区、生态旅游容量确定、生态旅游项目规划、解说教育系统规划、生态化旅游基础设施规划、社区参与规划是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的关键内容。  相似文献   

5.
南岳衡山生态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旅游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南岳衡山开发生态旅游条件优越,生态旅游资源类型齐全,区位优越,市场前景广阔,但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6.
水污染对扬州市水资源存量的影响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水资源分成水资源的流量和存量两部分,估算了扬州市的水资源存量,提出了评价水污染对水资源存量影响的评价方法,并利用这种方法对扬州市水污染对水资源存量的影响进行了评价,得出了扬州市的水资源存量不足,而水污染又对水资源存量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天目湖水环境现状及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天目湖是江苏省开发建设的重点旅游风景区之一,然而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也造成了天目湖的水环境的巨大破坏。文章根据对天目湖的全湖周年水质观测以及相关的历史资料的分析,在阐述天目湖水环境现状、旅游资源的优势的基础上,提出天目湖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良好的水质是天目湖持续发展生态旅游的首要条件;明确划定天目湖水源保护区的范围;因地制宜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业;增强污水处理能力,实施截污工程;恢复植被,控制氮磷的入湖量;养殖业适度发展;加强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保护与管理。  相似文献   

8.
海南省生态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旅游是具有多种良好功能的可持续旅游方式,近年来在海南旅游界也日益得到关注和发展。本文从旅游发展SWOT分析的角度,对海南省生态旅游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等内外部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以期为本省制订科学有效的生态旅游发展策略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价值实现方式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我国自然保护区所面临的经费困难和开展生态旅游的现状入手,概述了生态旅游资源的价值评估法和加拿大国家公园使用者收费情况,并探讨了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价值实现的若干方式。  相似文献   

10.
作者们介绍了有关恰拉兰生态旅馆发展的最新信息,它是玻利维亚亚孙地区马迪迪国家公园综合管理自然区的一个社区项目,能力建设的最初阶段(1997-98)对于巩固恰拉兰(马迪迪)生态旅游的新旅游胜地地位和确保社区在可持续发展自行管理项目中独立自主地进行决策是最根本的,作者们这个项目看作是玻利维亚和亚马孙地区生态旅游发展的模范。  相似文献   

11.
深圳市发展生态旅游业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世界旅游业发展趋势和当地拥有的旅游资源等方面综合考虑,深圳市应把生态旅游作为今后旅游业发展的重点,通过对深圳市一些现有旅游景区的改造和对生态旅游资源的整合,统一规划,形成深圳市大生态旅游新格局,建设以梧桐山等为主的探险生态旅游区;以野生动物园等为主的自然生态旅游区;以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为主的湿地生态旅游区;以石岩湖等为主的休闲生态旅游区;以光明农场为主的农业生态旅游区;以南头古城等为主的人文生态旅游区。  相似文献   

12.
扬州生态市建设中景观生态规划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扬州根据景观生态规划的原则,通过对自然、经济和社会条件的分析,形成市域范围内的生态敏感地区分布图,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在沿江地带,根据自然演变和经济发展,提出扬州沿江地带保护自然发展动力轴线、强化经济轴线的总体布局;根据城市发展目标和廊道建设情况,提出在中心城区沿润扬大桥北接线建设1km的环城绿色廊道,建设城市东西方向的3条绿色廊道和南北方向的两个楔形开放空间,同时沿主要的水网建设沿岸防护廊道,形成作为城市冷桥的绿色网络结构,把城市和郊区联系在一起,加强空气的流通并减轻、预防热岛效应和其他城市弊端。  相似文献   

13.
黄少辉  李柏青  李方  陈波 《生态环境》2006,15(4):892-896
通过对生态旅游理论的探讨,对其内涵和外延提出了新的观点。重点对广州风景结构与生态旅游发展背景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科学地构建了“一山一水六区七廊”的广州生态旅游景观格局,为广州建设生态型山水旅游城市提供依据。加强广州市生态旅游建设,将进一步改善广州的生态环境,优化广州城市景观格局,创造更好的旅游大环境,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和回归大自然的愿望。  相似文献   

14.
扬州市水复合生态系统问题的生态学实质及调控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扬州市水复合生态问题的生态学实质:水生态过程的生态阻滞或耗竭;生态系统结构的破碎与功能的板结;水生态调控机制的匮缺和水生态意识的低下,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水复合生态系统的调控对策。  相似文献   

15.
建设生态城市 走向生态文明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扬州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生态城市建设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载体,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经济社会形式,文章简述了扬州生态城市建设的可行性,必要性,内容,目标及其实施构想。  相似文献   

16.
以厦门岛东海岸区 (黄厝 )生态旅游开发为例 ,提出在生态资源开发、管理过程中 ,实现社区公众有效参与、社区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的同时 ,达到生态保护目的的保障机制———生态旅游股份合作制。进而就厦门岛东海岸区生态旅游股份合作制运行框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扬州城市绿地景观格局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2002年扬州市城区绿地斑块分布及其景观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斑块(≤1 hm2)在研究区分布广,数量最多,占绿地斑块总数的59.86%;其次是面积在1~5 hm2的斑块,占总量的33.4%,大于10 hm2的斑块仅占4.2%。面积在1~5 hm2的斑块和大于10 hm2的绿地斑块,分别占绿地总面积的37.6%和39.6%。绿地率在20%~30%的绿地斑块最丰富,占总数的41.7%,占绿地总面积的24.8%;绿地率大于60%的斑块占总面积的32.8%;绿地率≤20%的绿地以小斑块为主,占总面积的8.51%。对绿地景观指数分析表明:城市绿地多样性指数高,总体分布均衡。从老城区到新城区,绿地景观特征表现为总面积增加,平均绿地斑块面积增大,景观破碎度降低,城市绿化的理念不断提升。加强广陵区内绿地斑块的改造,提高斑块间的连接度,增加维扬区和邗江区绿化廊道和绿地斑块的营造,应成为今后城市绿化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存在问题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2006年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基本情况调查和2008年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专项问卷调查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立足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现状,从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涉及的宏观决策管理,保护区管理机构,保护区与社区、旅游经营者、游客、生态环境的关系6个方面,系统地分析目前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工业园内工厂或企业间的关联度以及副产品和废物的循环利用率的计算方法,以扬州生态工业园为例进行了初步计算,并将其与国内外部分工业园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有一定差距,指出了进一步提高工业园生态化水平的方向及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