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绿叶》2002,(4)
素食,应该是因人因时而异的,不可一律。着眼于“营养均衡”这一点来说,完全素食或者长期素食都不可取。生命离不开五大营养素: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营养专家就这些营养素谈到了几个重要观点:一是,维持生命的各种食物当中,任何一种食物都不可能同时拥有这五大营养素,或者说,都不可能均衡地拥有满足人的生命与健康需要的各种营养素,因此,仅靠素食,在营养需要上就局限了。二是,均衡的营养,来自于各种食物,但并不是各种食品都要等量的需要,按照特殊的需要也应给予特别的营养补充。  相似文献   

2.
读者评刊     
正@王珂:《保护环境需要道德自觉和法治红线》—文写得好。环境法治是环境道德的保障.环境道德与环境法治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只有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才能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铺平道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魏银华:《饮食的道德选择》说明,改变饮食习惯也是一种环保行为。素食一天.减少碳排放4.1公斤.相当于180  相似文献   

3.
朱艳 《绿色视野》2014,(10):28-33
他们有着良好的文化背景,有着稳定的收入;他们不是宗教信徒,也不是不喜欢嚷嚣荤,然而他们纷纷走向植物性饮食。我们可以称他们为素食主义者,但是他们不肯担当这个称号,他们认为人们尽管在理所当然地用着“素食主义”这个词,却并未真正了解它的含义。本刊特约作者专访了国内几个“著名”的素食者。试图探寻他们对素食这种饮食方式的理解。以及素食的真正要义。  相似文献   

4.
<正>养生大行其道的今天,坚持素食主义的人越来越多。素食主义者以素食为信仰,坚信摄入素食可以使得人体更加健康,而且坚信这是一种环保行为,还有很多素食主义者开始让自己的下一代也坚持素食主义。对于素食主义观点是否正确一直有很多争论,哪方都占据不了最高点。小编这里只讨论婴幼儿是否适合素食主义。  相似文献   

5.
素食正当道     
张鹏 《绿色视野》2009,(11):43-45
印象中,素食者应该是寺院里一身青衣的和尚和尼姑。但在环保、健康理念甚嚣尘上的今天,素食这一历史久远的饮食方式再次进发出鲜活的生命力.跳出寺庙殿堂.得到越来越多都市男女的追捧。素食风尚大有愈演愈烈之势.  相似文献   

6.
素食的两难     
《绿叶》2016,(2)
正从健康、环保、合天理、节欲的角度来说,素食应该得到支持,它对于人类整体生活状态的提升有所裨益。然而凡事不能孤立看待,现代人的工作式生活方式导致的对营养和能量的高需求、植物性农产品农药残留过多等因素,给素食实践带来了许多现实困难。素食并不简单是一个吃的问题,它涉及生活方式甚至人类社会制度等宏观层面的问题。关于吃什么的艰难抉择,反衬了人类遭遇的尴尬生活境遇。  相似文献   

7.
<正>2010年3~6月,吉林省开展了中国环境意识项目"我爱松花江,选择绿‘视’界"活动。"我爱松花江,选择绿‘视’界"活动,是由中国环境意识项目批准的地方项目之一。中国环境意识项目(简称CEAP)是国家环境保护部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共同发起的一项以提高公众环境意识为宗旨的环境教育项目。"我爱松花江,选择绿‘视’界"活动主要通过在吉  相似文献   

8.
一位有识之士写过这样一段文字:“一个人,要心胸坦荡,光明磊落,爱憎分明,不负(?)华,不负他人。只要真正地爱过,也真正地恨过的人,就是一个大写的人。人在活人面前,往往失去自己的存在,人,只有在死者面前才真正相信自己活着。”显然,其意是针对社会上有那么一种人,面对假、恶、丑,不痛心,不愤恨,遇有真、善、美,不去爱,不赞美,仿佛心肝脾肺全坏死,是非不分,善恶不辨,实在不能称其是一个活着的人,起码不是一个完整的人。大凡熟悉(?)任过旗、盟团委书记、  相似文献   

9.
随着“富贵病”的逐渐增多,人们对素食越来越感兴趣了。但是,最新研究表明,素食能养生,却不利于强身健体。植物性食品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无机盐和有机酸,而缺少造血的微量元素钴、锰、铁和铜等。此外,植物性食品除油料外,脂肪含量极少,但人的机体每昼夜至少需要60~70克脂肪,要想满足这种需要,就要吃5公斤的植物性食品。而且,植物蛋白永远代替不了动物蛋白。长期素食,蛋白质得不到充分供给,其后果是记忆力下降,精神萎靡,反应迟钝。临床医生发现,蛋白质不足是引起消化道肿瘤和胃癌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人脑的形成发育所必需的大部分营养成分必须从动物性食品中摄取,如缺乏可导致人脑退化,患痴呆症。  相似文献   

10.
植物的一生中,经常会受到动物的伤害,因为所有的动物都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植物因此采取各种办法来进行自我保护。很多植物并不是干等着食草动物来吃它们的叶子,它们会反击,而且用的是致命武器。“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那些素食的动物又“发明“出与之对抗的武器,而那些植物又会进一步采取防御措施……于是,人们在动物和植物之间发现了极富戏剧性的一幕。  相似文献   

11.
蒋劲松 《绿叶》2014,(10):78-84
彼得·辛格和汤姆·雷根都是素食者,他们从关注素食问题开始,走上了动物伦理学的研究道路,创立了关于动物解放和动物权利的学说。作为动物伦理学领域的权威学者,二者的研究进路有很大不同,辛格是效用主义者,雷根是权利论者,但他们都主张一种比较彻底的动物保护观,主张动物与人类平等,反对为了人类的贪欲和利益而伤害动物。他们的观点给了动物保护以强大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12.
漫画·漫话     
做一个拾贝者,还是成为一个制造垃圾的人,取决于每个人的人生选择。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生的艺术就是选择的艺术——选择,决定作为。赫拉克利特断言:上坡路和下坡路是同一条路。诚哉斯言! 但我想说的是,选择上坡,还是选择下坡,结局决不是一回事。  相似文献   

13.
<正>不久前,贵州毕节七星关区田坎乡4个相依为命的兄妹一起喝农药自杀,最大的13岁,最小的仅5岁。这桩惨案报道出来之后,举国震惊。这几个孩子并不缺吃穿,有父有母有乡亲有同学有老师,如果不是绝望到顶,但凡有一个环节给孩子们以温暖,花蕾一样的年纪怎么可能会选择死亡?这不能不令人反思:我们的社会,对孩子有爱吗?可能有人会激烈地反对。他们会说,贵州4兄妹是贫困和超生的恶果,是个案。但那些生活优裕的独生子女们就真的感到幸福无比吗?有一位班主任痛心疾首地说:"看孩子们的周  相似文献   

14.
无齿海牛     
郭耕 《环境教育》2006,(4):54-55
海牛是哺乳动物,在全球4000多种动物中,它是唯一一类颈椎只有6块而非7块的动物;在海洋哺乳动物中,它是唯一一类素食且栖息于海水的动物。全球共有5种海牛,南美海牛,西非海牛,南海牛及无齿海牛。无齿海牛是唯一一种生活在高纬度地区白令海的冰水中的海牛,体长6~9米,体重可达6400公斤(比其他同类几乎重十倍之多)。这种海中巨兽由于长期对水中生活的适应,产生了鲸式海豹般的体型,但从其体型看,与其叫海牛,不如叫海象更贴切。  相似文献   

15.
正在教学中抓住日常教学的契机,不断挖掘教材中的环保因素,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并利用美术学科的独特性,指导学生从不同方面进行环保实践。目前国家在大力倡导环保,但环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每一个人的坚持,培养学生意识和习惯至关重要,这也正是我们教育者的责任。从美术学科来看,人教版美术实验教材小学阶段各年级都设置了以爱自然、爱环境、爱地球为主题的环保题材的内容。如一年级的《走进大自然》,  相似文献   

16.
正在主流观念里,在春节期间如果不多准备点"硬菜",那就显得对客人不尊重。而客人也觉得,如果不多吃点肉,也显得对主人太见外了。可是,"从来如此,便对么?"什么人最害怕过春节?除了大龄单身者,恐怕就是素食者了。餐桌上鱼肉盈盆,让人无从下箸;还有人不断劝说:有什么想不开的?还是吃点肉吧!即使是最友善的亲戚,也难以认同素食观念,他们会尽量避开素食的话题,微笑地看着你,就像原谅一个做错事的孩子。  相似文献   

17.
逸柳仁心     
<正>每个人的喜好是独一无二的,就如同陶渊明爱菊、王羲之爱鹅、周敦颐爱莲……而我却对一种植物有着独特的钟爱,那便是柳。谈起柳,我有抒不完的情。早春之时,我们还没有欣赏到朱自清笔下那细如牛毛,韩愈笔下那润如酥的春雨时,另一种植物已在潜滋暗长,那便是柳。当微风亲吻着大地,许多植物才苏醒时,柳枝已挂上了许多毛茸茸的柳絮。这时你站在柳树下一定会  相似文献   

18.
新好女人     
高素质——这是新好女人首要的条件之一。在知识时代,不懂得操作电脑已经成了“半文盲”。一些尖端的科技领域里,年轻的女孩越来越多,比如软件开发再也不仅仅是男性的天下了。她们与祖母和母亲相比,已经走得很远,不能用传统的赞美语言赞美之。以前我们爱说“性格决定命运”,今天我们应该说“素质决定命运”。自信多多——有自信的女人不会整天张狂霸气。超越男人的方法,不是把他们压迫在自己的霸权之下,而是活得跟他们一样地舒展自信;也不是整天向男人发出战书,或者摆出一副“皇帝轮流坐,今年到我家”的进攻态度。自信,不是自大,自信是相信,也只有相信才会幸福。  相似文献   

19.
现代性的环境秩序想要把自然与社会彻底隔开,彻底清除垃圾,但反而产生了更多的垃圾,引致了生态灾难。真正的环境主义,需要破除现代性的自然/社会二元本体论,不是去爱一个与人类无涉的平衡、和谐、完美的自然,而是去爱这些拒绝消失并围绕着我们的垃圾、粪便、废弃物,通过重新发现它们的用处和美感,让它们重新被社会接纳——循环利用,也被自然接纳——无害排放。  相似文献   

20.
余达忠 《绿叶》2013,(Z1):61-69
作者考察了贵州剑河柳旁苗寨的七年一轮的牯藏节,亲身感受了农耕时代古老的原生态生活方式。在考察中作者认识到,农耕文明与生态文明存在一种质的区别。农耕社会的人在自然与生活中是盲从的、缺乏自我的,他们以一种质朴的、虔诚的、甚至是愚钝的态度与方式来面对自然。生态文明也强调要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但我们是自由地、自主地、自觉地将自身的命运与自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并不是要回到类似柳旁的古老生活中去。我们要做的是在保护原生态文化的同时,让人民有选择和追求自己意愿的生活的权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