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焦化废水因含有难降解和对生物有抑制性的物质而较难处理。在不加稀释水的条件下,采用物化预处理/生化/膜生物反应器(MBR)工艺对宣化钢铁公司的焦化废水处理进行中试研究。并同焦化厂现有工艺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经物化预处理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以及MBR对生化出水的强化处理后,新工艺对COD、NH3-N等的去除效果较现有工艺有明显改善,正常生产情况下出水可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2.
采用物化—生化工艺进行煤气洗涤废水处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废水经铁盐沉淀、电解及水解酸化工序后,废水的可生化性显著提高,经好氧生化处理后的水质指标符合国家有关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3.
厌氧—好氧—吸附处理偶氮染料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可生化性试验表明,偶氮染料废水对微生物有抑制作用,但该类废水对驯化性污泥并无明显的抑制作用,废水经过流式厌氧污泥床的处理,可去除50%-60%的COD,处理系统内形成颗粒污泥,BOD5/COD增加到0.42厌氧出水经生物接触氧化法,可去除60%COD,再经吸附,出水COD可降至150mg/L以下,达到废水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4.
采用混凝-Fenton氧化联合技术,对可生化性差的含有丙烯酸的化工废水进行处理,考察了不同因素对COD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COD为150000~160000mg/L的高浓度丙烯酸废水,经过混凝和Fenton氧化的联合处理,废水COD的去除率可高达80%左右,但出于实际生产运用中成本、运行难度和污泥量的考虑,选择其混凝最佳反应条件为:10%PAC投加量为5%,1‰PAM投加量为0.25%,pH为9,反应时间1h;Fenton最佳反应条件:初始pH为3,[Fe^2+]/[H2O2]的摩尔比为0.05,H2O2与废水的体积比为2%左右,反应时间3h,沉降1h。在这个条件下,COD的去除率可达60%左右,而且可生化性比较好。  相似文献   

5.
高浓度植物蛋白废水处理改造工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某企业植物蛋白生产废水具有含油量大、水质波动大、有机物含量高、可生化性好等特点。原污水处理工艺经过1年多的运行,出水很难达到排放标准。为此,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针对高浓度废水的特点进行实验,为改造工程提供了合理的处理工艺和设计运行参数。1处理工艺流程受企业条件的限制,高浓度和低浓度废水无法分开,只能一起处理。处理量600m3/d,原水CODCr、SS、油分别为11760、4400、150mg/L。1.1原工艺流程改造前的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加药↓废水→隔油调节池→泵→混凝沉淀池→接触氧化→气浮→排放↓污泥浓缩池→脱水图1改造前的…  相似文献   

6.
梁康强  熊娅  戚茂荣  林秀军  朱民  宋英豪 《环境科学》2012,33(11):3868-3872
针对城镇污水处理厂进水SS/BOD偏高、C/N比偏低的问题,通过对现有水解池结构进行改造,设置两层布水器,两层布水器之间形成污泥水解区,以强化污泥水解,改善出水水质.试验通过改变上下层布水器进水比例,力求最佳进水比例,使水解反应器起到初沉池作用的同时要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以指导此类水解反应器的大规模应用.结果表明,4种进水比例均对COD和SS去除有不同的去除效果,但进水比例为1∶1较其他3种进水比例能够大幅提高出水中SCOD/COD比值和挥发性脂肪酸(VFA)浓度.以改善出水可生化性为原则,进水比例为1∶1时为最佳进水比例,即底部布水器进水50%,上层布水器处进水50%,既能为后续处理减少COD和SS的处理负担,又能提高出水的可生化性.  相似文献   

7.
高浓度有机氰废水的好氧可生化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BODs/COD比值法和好氧呼吸曲线法在国内外首次针对高浓度有机氰废水及其污染物进行了全面的好氧可生化性的研究。结果表明,6种废水中,一段、二段急冷废水的可生化性能很差,很难用生化法进行处理I四效蒸发液,四效冷凝液可生化性较好适于生化处理,腈纶工艺废水在低浓度下,可以用生化法处理;高浓度有机氰废水中的9种污染物,丙烯腈、乙腈、丙烯酸、CN^-的好氧可生化性能较差,高浓度下对活性污泥有抑制作用,聚合物的可生化性能最差,根本无法被好氧生物降解。  相似文献   

8.
浅析印染废水处理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优化印染废水处理工艺,降低处理成本,提高处理效果,对于印染废水处理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在实际工作中,虽然各企业印染废水水质成分和排水量存在差异,但对于浓度高、可生化性差的印染废水,采用物化与生化的组合再辅以物化的工艺流程,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可以保证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9.
MBR工艺在焦化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MBR(膜生物反应器)工艺在焦化废水处理领域的成功应用,对钢铁企业、煤化工企业节约水资源、减少废水污染物排放具有重要意义。利用电解工艺将焦化废水中有毒、有害、难降解物质去除或转化为可生物降解物质,可以改善废水的可生化性,再由MBR(膜生物反应器)工艺去除水中可生物降解的有机污染物,并通过特殊的膜结构实现水和活性污泥的固液分离。  相似文献   

10.
抗生素生产废水一般包括发酵废水(提取废水)、洗涤废水、酸碱废水、冷却水等,具有综合废水污染浓度高、成份复杂、有机物浓度高、含有大量难生化降解的物质及其生化抑制物、可生化性较差等特点.且水质、水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很难控制,影响废水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和处理效果。目前所采用的抗生素废水处理方法投资大,处理效率较低,难以稳定达标。  相似文献   

11.
焦化废水回用作循环冷却水的腐蚀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静态旋转挂片法研究了焦化废水回用作循环冷却水的可行性,主要对焦化废水生化处理出水和焦化废水深度处理出水的腐蚀特性进行考察.结果表明,焦化废水生化处理出水腐蚀速率较小,仅为0.025 573 mm/a,远远低于《水处理剂缓蚀性能的测定 旋转挂片法》(GB/T18175—2000)标准值(≤0.125 mm/a),挂片表面腐蚀轻微,仅有几个点蚀,不需深度处理即可回用作循环冷却水.通过UV-Vis,FTIR及GC/MS分析可知,焦化废水生化处理出水中含有C—O,CO等极性官能团及非极性基团,与目前常用有机缓蚀剂结构相似,在回用作循环冷却水的过程中可能起到缓蚀剂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制作两种不同材料的混凝土试块,一种由普通硅酸盐水泥与粗砂制备;另一种由复合硅酸盐水泥与粗砂制备。用这两种混凝土试块分别在厌氧、半好氧与好氧条件下进行污水处理试验。所用的污水采自某污水处理厂的进水口,其成分以生活污水为主。净化试验结果表明,生态混凝土对污水的吸附作用及其固液相间的离子交换作用很小,混凝土对污水的净化效果主要是依靠混凝土表面生长的微生物对污水中有机组分的降解作用实现的。含有混凝土试件的反应器对污水的净化效果都要优于无混凝土试件的反应器,这说明利用生态混凝土对污水的净化效果要好于单纯仅对污水的曝气。试验结果还显示,在充分给氧条件下,由复合水泥所制备的混凝土试件对污水的净化效果要明显优于由普通水泥和粗砂所制备的混凝土试件。  相似文献   

13.
采用“预处理除杂—蒸发—盐分离结晶”技术对锌烟尘处理厂产出的高盐废水进行了探索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该技术处理锌冶炼高盐废水,分别得到合格生产用水、无水硫酸钠和氯化钠,高盐废水实现了资源化回收利用.中和后的浓盐水加热到95~100℃进行高温蒸发浓缩,分离得到结晶盐无水硫酸钠,含量为98.79%,达到Ⅱ类优等品质量标准;蒸发得到的冷凝水电导率≤48μS/cm,水质达到生产用水标准.高温蒸发后期,氯化钠富集在少量的残余液中,保持60℃低温蒸发,分离得到结晶盐氯化钠,其中氯化钠含量为93.82%.  相似文献   

14.
含丙烯腈废水危害大、难降解,而用生化法对该类废水进行预处理的难点在于工艺的选择。文章较系统地概述了含丙烯腈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现状,并重点研究了“水解酸化+SBR工艺+生物滤池技术”处理工艺的反应器启动阶段。研究结果表明:1.水解酸化工艺可用于含丙烯腈废水的处理;2.SBR反应器处理效果良好,COD的平均去除率在70%以上,而且对进水水质的变化适应性较强;3.生物滤池技术应用于废水处理可显著提高COD的去除率。上述研究成果为下一步进行水解酸化+生物滤池技术+SBR处理工艺的效果试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PSA处理含氟矿井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用聚硅酸铝混凝剂处理煤矿含氟矿井水,处理后,氟,SS和COD的去除率分别为88%,98.5%和96.8%,处理后的水质可用于矿井除尘或生活用水。  相似文献   

16.
萃取法处理DSD酸氧化工序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萃取法处理DSD 酸氧化工序废水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废水H2SO4三辛胺(TOA) - 煤油的萃取体系,并探讨了萃取相比、水相酸度、稀释比、萃取温度、反应搅拌时间、搅拌强度和反萃投碱浓度、反萃温度等一系列处理参数。实验结果表明,经萃取处理后DSD 酸氧化工序废水中的COD 及色度去除率分别达94 .3 % 和99 .6 % 。  相似文献   

17.
水样由于成分不同,在不同保存条件下不同的污染因子的衰减不同。通过实验研究了地表水、生活污水、化工废水等多种不同废水、不同浓度水样,在不同保存条件下化学需氧量、氨氮等主要污染因子的衰减趋势。研究结果表明,高锰酸盐指数以及重金属如铜、镍和铬在水样中的衰减受固定剂和温度的影响较大,而容器类型对其影响较小;不同类型废水中的化学需氧量衰减趋势差异较大,其中化工废水中化学需氧量的衰减率最高,而纺织废水和线路板废水较小。氨氮和总磷的衰减受微生物影响较大,其中氨氮主要是受硝化和反硝化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李向富 《环境工程》2007,25(2):33-35
采用酸化破乳法治理辛醇废碱液达到了治理目的,治理后的废水,CODCr去除率达到50%,油去除率达到80%以上,治理后的废水进入化工污水场未对化工污水造成任何不利的影响。采用该工艺治理辛醇废碱液在工艺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非均相催化臭氧化技术能够快速、有效地去除污水中较高浓度难降解有机污染物,比较适用于处理突发环境污染事故。通过对O3/Mn-Fe(3∶1)/载体硅胶在不同试验条件下处理高浓度硝基苯废水进行了动态试验研究,并考察了连续处理实际有机废水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硝基苯废水为2 L、进水流速为0.2 m/s、催化剂投加量为20 mg/l、引发剂H2O2投加量为20 ml时,连续运行1小时后,硝基苯的去除率达到75.4%;反应器连续运行30天,出水中的硝基苯去除率稳定在65%左右。  相似文献   

20.
试验选用生活污水处理厂、化肥厂、友谊河的活性污泥作为菌种进行培养实验,培养过程中,考查温度、营养物质的添加等因素对污泥培养的影响,结果证明,大蒜废水本身有机物和其他无机物之间的比例还是比较协调的,营养物质米泔水的添加对大蒜加工废水COD的降解帮助不大.然而,温度对大蒜加工废水活性污泥的培育影响显著,从整体上看,随着温度的升高,COD去除率也增加.实验还显示经过培养,当水温为15℃时,系统的沉降性能变差,出水未沉降絮体增多,并出现污泥膨胀现象,综合考虑,确定25℃为最佳培养温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