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湖泊水体中营养盐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詹旭  邹路易 《环境科技》2009,22(4):60-64
营养盐物质是造成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的关键因素,在对湖泊水体营养盐控制技术探讨过程中,分析了营养盐的来源形式,从物理、化学、生物生态学角度分别对营养盐的控制技术进行了论述和思考,并指出了今后湖泊水体中营养盐控制技术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硅藻在水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具有分布广泛、繁殖周期短、对环境变化反应敏感等特点,被广泛用于水体质量监测. 为建立适用于我国水体生态评价的硅藻指数,2017年8月—2018年8月调查了长江下游主要湖泊和青弋江水系的着生硅藻群落结构及环境特征,使用Speraman相关分析研究硅藻指数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使用箱形图分析硅藻指数的适用性. 结果表明:①通过研究长江下游主要湖泊和青弋江水系硅藻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确定了114种硅藻对水体TP、TN和CODMn浓度变化的最优值和耐受值及环境指示,建立了一个适用于青弋江和长江下游湖泊水体环境评价的综合硅藻指数(comprehensive diatom index, CDI). ②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无论在河流水体还是在湖泊水体中,CDI与TP、CODMn、TSP和TN的浓度均呈显著相关. ③箱形图结果显示,CDI在河流和湖泊中均呈现随水质梯度增加而变大的趋势,说明CDI可以很好地反映水体的环境质量. 研究显示,使用CDI评价长江下游湖泊及青弋江水系水体质量,得到较好的结果,是一种评价水体质量较好的生物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3.
阳宗海水体特征分析及控制对策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振宇  孙冶 《云南环境科学》2005,24(Z1):108-111
以近年来阳宗海水体TP、TN、高锰酸盐指数、透明度、水体中N、P比和水生生物特性等湖泊富营养化要素综合评价了阳宗海水体水质变化特征.在总结阳宗海污染控制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针对目前仍然存在的富营养化威胁,建议将恢复湖泊生态系统、控制内外污染源以及强化流域环境管理作为新的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蒙古高原北部表层沉积物中硅藻属种的鉴定,探讨硅藻属种的分布特征及对水环境变化的响应。Gun Nuur湖泊中共鉴定出2纲7科12属21种硅藻,以羽纹纲为主,Cymbella cistula、Amphora ovalis、Amphora baltica、Amphora ovalis var.pediculus等为相对优势种,且平均相对含量分别为24.4%、23.8%、16.9%、15.6%,其余属种均少于10.0%。优势硅藻种Cymbella cistula表明了Gun Nuur湖泊主要为淡水、偏碱性水体,pH值为8.0左右,距湖岸较近位置有大量的水生生物发育。Anomoeoneis costata和Anomoeoneis sphaerophora var.sphaerophora、Navicula oblonga反映出湖泊由于蒸发作用而导致水体咸化,湖泊矿化度升高,并且湖水属于Na-Ca/Cl-SO4型。在高纬度气候非常寒冷地区的湖泊中,硅藻生长受到严重的抑制作用。偏"胖"的特征有利于硅藻浮游以适应水体温度的变化,湖泊边沿结冰后向湖泊中心游动。湖泊在冰封后可以阻止风浪作用,并且在低于水温的季节中,冰封可以使湖泊水体在阳光照射条件下保持高于外部环境的温度而有利于硅藻的生长。广盐性、真静水性硅藻Epithemia intermedia反映了这种湖泊长期冰封下静水特征。  相似文献   

5.
自然水体水环境容量的开发利用途径--生物净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述水环境容量基本概念,明确调查、研究和应用自然水体的生物净化作用对于保护和利用水资源的重大意义。以云南省湖泊水体的污染特征为例,在其水生生态系统中,存在极大的生物净化能力,如对各类生物体的结构稍加调整,即可提高湖泊自身的净化能力,并可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胡兰文  陈明  杨泉  陶美霞  杨涛 《环境工程》2017,35(12):115-118
底泥是水体中重金属的主要富集地,底泥中重金属是水生环境中潜在的危险污染物,对水体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影响。当今,水体底泥重金属污染日益严重,河流、湖泊等水体底泥重金属污染问题已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介绍了我国水体底泥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分析表明我国河流、湖泊等水体底泥已受到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总结了物理修复、化学修复、生物修复技术对底泥重金属修复的优点和缺点,以及国内外各学者对物理、化学、生物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我国水体底泥重金属污染治理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7.
浅析水生植物在异龙湖水体净化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异龙湖历年的水质变化及湖泊水生植被情况的综合分析,提出利用生态工程治理异龙湖水体中主要污染物的治理方向。在水污染外源得到控制后,湖泊健康水生生态系统的修复,关键在于优化水生植物群落结构,提高生物多样性,提高对水质净化作用的持续性。  相似文献   

8.
陈光荣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2,37(9):141-143,156
从生物操纵的来由、生物操纵的研究开展到生物操纵的局限,较为全面的体现了生物操纵在湖泊富营养化水体修复中所起的作用,并提出生物操纵的研究展望,提供了生物操纵在典型热带浅水城市湖泊-惠州西湖的实践案例研究,期为生物操纵在热带浅水城市湖泊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湖泊水体中硫酸盐增高的环境效应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对高原3个硫酸盐浓度差异的湖泊沉积物水界面硫的形态分布、扩散通量和碎屑有机硫通量等估算,揭示了湖泊水体硫酸盐增加以后的环境效应和自然反馈机制.研究认为:水体向沉积物内部扩散和界面硫酸盐还原作用是高硫酸盐浓度水体硫酸盐的主要清除作用,随硫酸盐浓度的增加,它在水体清除硫酸盐作用的贡献逐渐增大,而低硫酸盐含量湖泊水体生物同化吸收作用是水体硫酸盐的主要清除机制,它在硫酸盐浓度不同的水体没有差异.  相似文献   

10.
王晓迪  臧淑英  张玉红  王凡  杨兴  左一龙 《环境科学》2015,36(11):4291-4301
2012年2~4月采集大庆湖泊群18个典型湖泊30个水体和36个鱼体样品,并对水体和5种鱼组织(鱼鳃、肝脏、鱼脑、肾脏和肌肉)样品中16种多环芳烃(PAHs)浓度进行分析测定.结果显示,水中PAHs总量为0.2~1.21μg·L-1,浓度最高值出现在月亮泡.利用统计学聚类分析方法对18个湖泊水体PAHs浓度进行分类,并进一步应用PAHs比值分析和物种敏感性分布模型对不同湖泊组湖泊水体PAHs分别进行来源分析和生态风险评估.结果表明,18个湖泊水体PAHs浓度统一聚类分成4个湖泊组,其中月亮泡(YLP)和东大海(DDH)两个湖泊分别单独成一类,其他14个湖泊被聚类分为XHH组和DQSK组两个湖泊组.湖泊水体中PAHs除了YLP组主要来自石油污染,其他湖泊PAHs的输入均为木柴和煤燃烧所致.根据国际和国内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大庆湖泊群4个湖泊组水体PAHs浓度水平均有不同程度超标.其中YLP组和XHH组大部分水样中PAHs浓度超出美国环保署(US EPA)规定的16种PAHs限量值,尤其YLP组中致癌性最强的苯并[a]芘浓度已经超过了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而DQSK组和DDH组也有少量几种PAHs超出水质标准.大庆湖泊群鲤鱼种和鲢鱼种5种组织器官内16种PAHs浓度检测结果及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除鲤鱼鳃中的蒽浓度显著高于鲢鱼鳃,其他15种PAHs在两类鱼种中无显著差异.而同鱼种不同组织器官中PAHs浓度存在明显差异性,肝脏和肾脏作为污染物外源传播的主要器官,其浓度明显高于肌肉、鳃和脑组织中PAHs的浓度,是PAHs在鱼体内累积的重要器官.对水生生物的生态风险和淡水鱼消费健康风险评估结果显示,4个典型湖泊组水体中PAHs对水生生物生态风险均较小,鲤鱼和鲢鱼鱼肉消费也均无饮食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11.
霍甫水丝蚓(Limnodrilus hoffmeisteri)是富营养化湖泊中的底栖动物优势种,通过生物扰动可以提高水体营养盐浓度,并促进浮游植物生长.富营养浅水湖泊经生态修复后,水体透明度会得到改善,有利于底栖藻快速生长,从而降低水体营养盐水平.那么,底栖藻能否抑制水丝蚓对富营养水体水质的不良影响?为此,本文开展了双因素(底栖藻和水丝蚓)的室外受控实验,结果表明:在无底栖藻处理中,水丝蚓显著提高了水体总氮(TN)、总磷(TP)、总溶解磷(TDP)和叶绿素a(Chl-a)浓度,同时显著降低水体溶解氧(DO)浓度;而在有底栖藻处理中,水丝蚓对水体TP、DO及Chl-a浓度的影响不显著.研究结果表明,水丝蚓的生物扰动提高了水体营养盐和浮游植物浓度,促进水体富营养化.但底栖藻群落的发展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水丝蚓的生物扰动效应.  相似文献   

12.
养殖系统N、P收支及环境N、P负荷量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养殖池塘N、P污染主要来源于残饵、生物排泄、生物粪便和生物残骸分解.污染使养殖池塘、附近河流、湖泊和近海水体富营养化及底质老化问题日益突出.本文根据相关调查和研究资料,阐述了池塘系统N、P的收支、循环、转移和积累变化,以期为控制养殖水体N、P污染和底质“内负荷”污染,提高N、P利用和降低N、P环境负荷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前环境污染为全球十分关注的环境问题,人们急需研究污染物在各圈层界面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近年来已成为国际研究的热门和前沿领域之一。湖泊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因为它们具养殖、蓄水、发电、生活供水等重要社会和经济功能。由于人为活动,大气尘埃沉降和污水排放等,许多水体都出现了富营养化和酸化等问题,严重地影响了水体质量和初级生产力,因而要了解污染湖泊水体中关键的营养元素(N、P)和酸雨主要组成的和在水体和沉积物中的归宿,以及水体的酸碱平衡演化等,以便为污染湖泊的预测和治理提供科学指导。因此…  相似文献   

14.
回顾了水环境中磷化氢的存在状况,影响湖泊沉积物中磷化氧释放的环境因素(pH、DO、温度等),磷化氢的产生机理和磷化氢的检测方法。并展望了磷化氢的发现对湖泊中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水体富营养研究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回顾了水环境中磷化氢的存在状况,影响湖泊沉积物中磷化氧释放的环境因素(pH、DO、温度等),磷化氢的产生机理和磷化氢的检测方法.并展望了磷化氢的发现对湖泊中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水体富营养研究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由于营养物的增加和积累,水体的主要生物相应为浮游植物和大型水生植物,表现为浮游植物疯长(藻型)和大型水生植物的过量生长(草型)。草藻混合型应视为过渡型。草型富营养化湖泊多发生在浅水湖泊(水深<4m),我国大部分湖泊水域均处在浅水区域,且湖泊水体营养物含量多数已大大超过富营养化控制警戒线。因此,在研究和控制湖泊富营养化问题时,更应高度重视草型富营养化湖泊。本文将以内蒙古乌梁素海为例,说明草型富营养化湖泊发展的危害和治理控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水体富营养化预测方法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引言水体富营养化是指在人类活动和自然作用的影响下,生需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它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基它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影响藻类生长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极为复杂,除氮、磷等关键因素外,还有光照,营养盐类、季节变化、水温、水的PH值,以及生物本身的相互关系等,因此,很难准确预知藻类的生长状况。鉴于目前水体富营养化尚缺乏系统的预测方法,为能预测水体富营养化的发生可能性和发展趋势,本文结合在建的大凌河白石水库工程的实际情况,对水…  相似文献   

18.
大型植物过量生长型的富营养化湖泊--乌梁素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于营养物的增加和积累 ,水体的主要生物相应为浮游植物和大型水生植物 ,表现为浮游植物疯长(藻型 )和大型水生植物的过量生长 (草型 )。草藻混合型应视为过渡型。草型富营养化湖泊多发生在浅水湖泊 (水深 <4m ) ,我国大部分湖泊水域均处在浅水区域 ,且湖泊水体营养物含量多数已大大超过富营养化控制警戒线。因此 ,在研究和控制湖泊富营养化问题时 ,更应高度重视草型富营养化湖泊。本文将以内蒙古乌梁素海为例 ,说明草型富营养化湖泊发展的危害和治理控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9.
氮在富营养化湖泊沉积物-水界面的释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泊沉积物-水界面中的氮在特定条件下通过形态变化、界面特性和释放等途径影响湖泊水体质量。文章阐述了氮在湖泊沉积物-水界面的释放特征,并对影响氮在沉积物-水界面释放的因素进行了简要概述,并提出了几点控制水体释氮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南太湖地区小型浅水湖泊自净能力季节变化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以南太湖地区小型浅水湖泊为对象,研究了湖泊水体自净能力季节变化的特征.结果表明,湖泊对高锰酸盐指数、总氮(TN)、铵态氮(NH4+-N)、硝态氮(NO3--N)、总磷(TP)、叶绿素a(Chl-a)的净化能力季节性差异较大.各水质指标春季和冬季自净效果较好,夏季自净效果较差的是NH4+-N和NO3--N,秋季是TP和Chl-a.湖泊四季水体有机污染较轻,TN、TP污染严重.TN、TP浓度条件适宜藻类生长,水体容易发生富营养化,磷为限制性因子.Chl-a浓度显示湖泊在夏秋两季处于富营养化水平,冬春两季转变为中营养水平.浮游植物的生长与暴发对水质有较大影响,并影响到湖泊的自净能力.影响水体pH值和溶解氧(DO)浓度的主要因素是水生植物的种类和数量,农田肥料流失和农村生活污水排放是造成水体中氮磷含量过高的主要原因.过量使用有机肥使得夏季湖泊水体中有机氮占TN的主要部分,其他季节NO3--N占TN的主要部分.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南太湖地区小型浅水湖泊自净能力的3个主成分分别为浮游植物因子(水温、pH、高锰酸盐指数和Chl-a)、农田排水因子(pH、DO和TN)和营养因子(TN和TP).聚类分析结果表明,3个湖泊11个采样点4个季节的水质可聚为两大类,春秋冬季为一类,夏季为一类,这一结果是受温度变化及农田排水所致.利用水温和pH拟合出用于计算湖泊水体中的高锰酸盐指数、TN、TP、Chl-a的线性方程,提高了现场快速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