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高层建筑越来越多,电梯市场日益繁荣兴旺,年需约4万多台,成为全球最活跃的市场。与此同时,人们对电梯的舒适感特别是安全感要求越来越高,如何提高电梯的安全感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保护接地是电梯设备安全使用和电气安全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防止电梯人身伤亡,保障电梯设备正常使用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电梯作为垂直运输工具,其使用的范围越来越广,使用的人数越来越多,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去年7月福建省某市一宾馆内发生的一起电梯事故,暴露出电梯使用单位在管理体制上还存在一些漏洞,值得我们深思。一、概况一座13层宾馆内装有2台电梯(编号A#、B#),2004年5月验收合格,电梯安装公司按合同规定免费保养一年后,该宾馆没有继续与电梯公司签定电梯维修保养合同,由该宾馆员工负责电梯的维修保养。2005年7月8日电梯由8楼向下运行至8楼与7楼之间突然停梯,被困的乘客开始频繁地按轿厢内警铃及对讲按钮报警求救,因由于上午11点多值班室没有人应答,被…  相似文献   

3.
电梯安全监控与报警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建生 《劳动保护》1998,(10):30-31
一、安全运行中的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宾馆、酒店、写字楼等高层住宅不断增加,电梯的安装和使用数量也越来越大。电梯的使用在给人们出入高层建筑带来便利的同时,由于电梯故障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也越来越大。因此,如何对电梯的安全运行实...  相似文献   

4.
刘凯 《安防科技》2006,(6):45-47,10
随着电梯日益走入人们日常生活之中,电梯故障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做好电梯维修保养、使用管理等方面工作十分重要.本文对电梯发生的两起故障进行分析,并且总结维修保养中注意事项及常见故障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5.
电梯作为一种垂直运输工具,在我们生活和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截至2012年年底,我国电梯保有量已经达到245万台。伴随着使用频率的增加,大家对电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关注度越来越高,特别是听到电梯伤人的事件后,一些人对乘坐电梯产生了恐惧。笔者认为,这是因为大家对电梯的基本常识还不够了解,对电梯都有哪些安全保护装置更是知之甚少。所以,了解电梯的基本知识以及如何正确使用电梯,被困时如何寻求帮助等相关知识就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6.
随着电梯的广泛使用,钢丝绳断丝、断股导致的事故时有发生,电梯电动机运转时间限制器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出来。针对电梯电动机运转时间限制器落后的检验现状,根据实际现场检验经验,通过分析电梯的控制原理,总结了一种新的检验方法,该方法安全性高,实用性强,操作方便。  相似文献   

7.
<正>电梯作为高层建筑不可缺少的运输工具,应用越来越广泛。但由于日常管理和检查不到位引发的电梯事故频繁发生。本文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GB 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 24803.1-2009《电梯安全要求第1部分:电梯基本安全要求》、TSG T7001-2009《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等标准规范,针对企业生产、办公过程使用的客用电梯、货梯及机房等,梳理其在日常使用和检查过程中的常见隐患,供广  相似文献   

8.
鲁刚 《安防科技》2011,(9):44-47,43
随着高层建筑保有量的迅速增加,高层建筑火灾事故也越来越多。由于高层建筑自身特点,火灾时人员疏散相对困难。按传统的规范,高层建筑的电梯不能作为疏散使用,但是随着高层建筑疏散困难的矛盾日益突出,高层建筑电梯不能作为疏散使用的定律已经引起了相当的争议,笔者将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就高层建筑火灾特点和电梯疏散的可行性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电梯在我国运用越来越广泛。由于电梯使用380/220伏电压,其接地保护就显得十分重要。电梯设备的接地关系到用户及维修人员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关系到电梯的正常使用。可是,电梯安装维修行业中并未对此引起足够重视,有的则认识较为混乱。以至在施工中存在许多不合适的做法,给日后的安全运行留下隐患。根据自已对标准规范的学习及检验实践,谈谈对电梯接地保护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张家胜 《劳动保护》2009,(2):112-113
传统的电梯都是有机房的,主机、控制屏等放置在机房。随着电梯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盘式电动机技术的成熟,为了美化建筑物设计,减少电梯所占空间,近年来,无机房电梯越来越多地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场所。无机房电梯运行中突然停驶现象在各地使用中时有发生,而无机房电梯突然停驶后困人的紧急救援因其结构特点又存在着一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如何通过妥善的应急操作,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对电梯高效使用的需求越来越大,许多低速电梯被进行提速改造。本文从电梯提高额定速度涉及的曳引系统、限速器、安全钮、补偿装置、缓冲器、导轨、底坑空间、顶部空间、平衡系数、变频器以及轿厢架等几方面进行了分析。同时,通过举例EVA625电梯综合性能检测仪测得的电梯提速后的舒适度来进行讨论电梯提速与舒适度的关系。最后就电梯提速在现场电梯检验时应注意的事项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2.
在易燃、易爆的危险场所,防爆电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使用,由于其使用环境的特殊性,防爆电梯在设计上采用了多种措施来达到防爆的要求,除了采用隔爆和本安电路两种方法以外,还需要对电梯各零部件之间的碰撞和摩擦特别注意,尽量避免碰撞火花和限制摩擦产生的温升。本文对容易产生摩擦的电梯导靴和导轨在运行中的摩擦生热问题利用ANSYS软件做了数学仿真分析,以确定其在防爆方面的性能。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超期服役电梯没有报废规范的问题使用年限较长的电梯,从电梯使用经济性能和电梯使用安全性能两个方面综合评估电梯使用性能;结合有关电气元件报废规范,对电梯各个部件使用情况进行寿命分析。综合电梯各个方面因素,按照重要程度赋予一定的权重,最后进行加权综合评定电梯使用性能进行。  相似文献   

14.
电梯拆除作业作为与安装作业相对应的独立活动,由于其施工方式的特殊性以及施工人员的心理因素,存在其特有的危险性。考虑到因为越来越大的市场不断而涌入的人员其参差不齐素质以及带来的过度竞争,拆除作业阶段的危险性甚至不会小于电梯使用的其他阶段,我们应该正视其影响,本文从多起电梯拆除事故谈电梯拆除的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15.
电梯的使用管理和日常维修保养对电梯的安全运行起着决定性作用,是电梯安全运行最主要的环节。《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以下称〈规则〉)明确规定:电梯安装验收合格投入使用后,电梯使用单位对电梯的使用安全负责,电梯维修保养单位对电梯的安全性能负责。从某地区多年来电梯年度定期检验不合格率一直居高不下的情况看,从全国各地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恰恰是上述两个环节已成为电梯安全运行最为薄弱的部分。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电梯使用更新周期的到来,越来越多的电梯存在着老化和安全性的问题。而影响电梯安全的因素很多,并且有些在不断的变化,对其安全性的评价无法用精确数学概念来简单界定。如何准确的描述一个复杂的系统,给非电梯技术工作人员以直观的认识,是所有电梯工作者的一个任务。笔者基于模糊数学理论和电梯工作的特点,结合《北京市电梯安全评价规则》建立了安全性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系统安全评价模型。最后用实例验证了此方法的可行性,为老旧电梯安全评价提供了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电梯事故中,电梯由于超载原因发生电梯溜车困人甚至发生伤人事故的问题越来越多,电梯的超载保护功能也越来越引起大家的重视。设计电梯的超载保护功能的作用在于当电梯载重量达到额定载重量的110%时即超出电梯安全运行的载荷时,电梯不关门且系统能够提示电梯已经超载发出声音或灯光警告信息并切断控制电路,使电梯不能启动;但在额定载荷下,能自动复位,电梯正常运行。本文中浅析几种常见的超载保护装置,探讨超载保护的检验要求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随着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惠民工程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住宅装上了电梯,方便了居民出行,但在使用环节的问题也渐渐凸显。本文实地抽样调研了上海近几年加装电梯中226台的使用情况,发现主要存在五大难点问题,分别是加装施工质量把控难、使用管理的责任主体落实难、安全运行保障存在隐患、日常监督检查制度落实难、后期运维资金落实难。通过对这些难点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一些解决对策和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9.
电梯作为现代城市必备的垂直交通工具,与锅炉等其他特种设备不同,电梯安全内涵中的公共安全比重也越来越大,同时,政府对安全监察人员的尽职要求也越来越高,追责力度越来越大。长期以来,电梯安全监管面临诸多问题:电梯安全责任链条不明晰,维保市场恶性竞争,检验角色错位,电梯发生事故后的社会救助和制约机制缺失,电梯维修改造资金难以落实等。本文笔者结合2012年广州开展电梯安全监管改革试点工作6项内容,针对现阶段电梯安全监察的问题做了阐述,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高层建筑危急情况下的电梯疏散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忠刚 《安防科技》2010,(9):42-45,27
本文首先说明了在危急情况下的高层建筑中利用楼梯逃生的弊端和使用电梯疏散的优越性,然后阐述了高层建筑电梯疏散系统的概念和发展,最后从原始的EEES(Emergency Elevate Evacuation Systems)、人的行为心理与环境因素、风险评估、疏散模型四个方面介绍了其具体的组成。电梯疏散系统以其高效、应用面广等特点,势必会在将来高层建筑的人员安全疏散过程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