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化学合成类制药项目废水产生环节多,特征污染物多,排放量较大,处理难度大。本文对化学合成类制药项目产生的高盐废水、含重金属一类污染物废水、高氨氮及总磷废水、含药物活性成分废水、含难以生化降解处理特征污染物废水等几种难处理废水提出针对性与处理措施,以保证降低污染物浓度,保证后续生化处理工序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2.
含盐废水的生物处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54,自引:5,他引:49  
含亍废水包括海水直接利用后排放出的废水和许多工业废水,如化工废水、农药废水。因为含盐量高、废水的生物处理具有一定的难度,本文在文献调查的基础上讨论了含盐废水生化处理的可行性、盐对微生物生化特性的影响和国内外对含盐废水生化处理技术和机理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3.
染料废水处理技术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我国染料废水的来源、产量、水质特点和目前常用染料废水的处理方法及其应用实例,对目前国内外处理染料废水技术尤其是电化学法处理染料废水技术的原理、优缺点以及应用现状进行全面分析,并对其应用前景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高盐度有机废水对生物处理系统的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高盐度有机废水是一种难处理的废水,如皂素废水、石油开采废水以及海水直接利用后排放出的废水,主要是因为高含盐量对微生物的生长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严重抑制了生物法在高盐度废水处理中的应用。讨论了国内外对含高盐有机废水生化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以及盐对生物处理系统的影响,并全面分析了高盐度有机废水生物处理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田颖  王雨  高峰  丁一群 《环境工程》2014,32(11):15-17
介绍了稀土生产工艺及稀土废水来源及处理方法,并提出一种稀土废水处理及循环利用工艺,该工艺通过对各工艺废水采取分类回收、综合处理、以废治废等措施处理,经处理后废水水质可达国家排放标准,可在稀土工艺中循环使用,废水中有用物质经过回收用于生产工艺或外销。该工艺对稀土企业处理废水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酒类废水和生活垃圾渗滤液2种废水均为高浓度有机废水,可生化性较好,处理工艺相似。本文以四川省泸州市某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渗滤液处理站为例,按不同比例掺混2种废水,研究生活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协同处理酒类废水的可行性,以及酒类废水对渗滤液处理系统酒类废水的影响。结果表明:渗滤液处理系统能全量化处理高浓度COD、BOD酒类废水,且COD、氨氮、总磷的去除率为99.9%,满足出水水质要求;酒类废水不会对渗滤液处理系统造成破坏和冲击影响,并有利于降低渗滤液处理站出水的总氮浓度,增加厌氧产沼量。  相似文献   

7.
腈纶废水是典型的难降解、高氨氮废水。为评价电化学氧化法对腈纶废水深度处理的实际运行效果,通过建立腈纶废水处理中试装置,考察了其对经AO生物处理后腈纶废水中COD、氨氮、总氮、BOD5等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分析了其运行能耗。结果表明:电化学氧化中试装置对经生物处理后腈纶废水中COD去除率为39.2%。稳定运行后,该装置对废水中氨氮、总氮的去除率分别为100%与75.1%。经电化学氧化处理后,废水中的COD、氨氮浓度达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排放标准要求。电化学氧化处理不能显著提高腈纶废水的可生化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养猪场废水的水质特征,对国内外养猪场废水的各种处理工艺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总结。养猪废水的处理工艺主要可分为生化处理和生态处理两大类。生化处理工艺常采用厌氧和好氧处理相结合的方法,有效去除养猪废水中的有机质、营养物和病原体。由于生化反应器的处理效率受工艺条件影响很大,因此研究改善养猪场的管理和存放方式、改进处理工艺和反应器结构以提高养猪废水的处理效率成为养猪废水生化处理的发展趋势之一。生态处理工艺常采用水生植物或茵藻处理养猪废水,处理成本低、效果好,研究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9.
养猪废水处理技术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养猪场废水的水质特征,对国内外养猪场废水的各种处理工艺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总结。养猪废水的处理工艺主要可分为生化处理和生态处理两大类。生化处理工艺常采用厌氧和好氧处理相结合的方法,有效去除养猪废水中的有机质、营养物和病原体。由于生化反应器的处理效率受工艺条件影响很大,因此研究改善养猪场的管理和存放方式、改进处理工艺和反应器结构以提高养猪废水的处理效率成为养猪废水生化处理的发展趋势之一。生态处理工艺常采用水生植物或茵藻处理养猪废水,处理成本低、效果好,研究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0.
离子交换技术在重金属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重金属废水由于所含重金属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需要对其进行处理。化学沉淀法被广泛应用于重金属废水的处理过程,但采用化学沉淀法处理重金属废水时,会产生大量的重金属污泥,需要妥善处理或处置。离子交换技术处理重金属废水,既可实现废水中重金属的去除,有可回收废水中的重金属,避免化学沉淀法处理重金属废水时产生大量的污泥。离子交换树脂对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选择性分离,可以更好的实现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处理和重金属离子的回收。  相似文献   

11.
水解酸化-SBR工艺处理混合制药废水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水解酸化-SBR工艺在新北江制药厂的应用情况。经过一段时间的调试及运行表明,该工艺对处理有机物浓度高、成分复杂、水质水量变化大的高浓度混合制药废水是切实可行的,出水水质达到广东省地方污水排放二级标准。该工艺操作简便、运行效果稳定,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絮凝-厌氧-好氧处理抗菌素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血清瓶毒性实验表明,抗菌素废水对厌氧消化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废水经过絮凝处理,可以降低废水的毒性.筛选到一种混凝剂(试剂B),可以去除废水COD50%.预处理后的废水经过厌氧污泥床(UASB)的处理,可以去除60%的COD,处理系统内形成了颗粒污泥.厌氧处理后的出水,再通过两级好氧处理,出水COD可降至300mg/L以下,达到生物制药废水行业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3.
微电解-UBF-CASS工艺处理制药废水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针对某制药业废水的特点,采用了“微电解-UBF-CASS”为主体的组合处理工艺。工程运行结果表明:在进水CODCr为10000—12000ms/L,处理后出水CODCr小于200mg/L,平均去除率达到98%以上,系统出水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14.
通过介绍了抗生素制药废水产生的背景、来源及特点,重点阐述了抗生素生产企业实施清洁生产的意义和在生产中实施清洁生产的途径。目的是通过倡导制药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最大程度地减少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5.
ABR-EGSB-SBR组合工艺处理制药废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ABR-EGSB-SBR组合工艺在常温下处理制药废水的工程应用,运行结果表明:在10 ̄28℃温度范围内,进水COD浓度为1940 ̄28800mg/L时,COD去除率约为90% ̄98%,EGSB容积负荷可达15kgCOD/m3·d,出水各项指标均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16.
SBR工艺在处理制药废水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药废水具有排放量小、成分复杂、浓度和盐分高、色度和毒性大等特点,属于难降解高浓度有机废水,特别是其中的"三致"有机污染物,易造成水环境污染,威胁人们的健康.文章结合昆明某制药厂污水站一年的监测数据,讨论目前国内制药废水常用的sBR工艺对制药废水的处理效果.通过实验找出COD去除率随进水浓度、污泥浓度、pH值的变化规律,发现处理效果理想,COD去除率基本稳定在80%~95%,另外,还专门针对曝气池中COD的降解情况进行监测和分析,从而达到优化sBR控制参数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BIOFOR工艺处理中成药废水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朱乐辉  顾睿  朱衷榜 《环境工程》2006,24(5):14-15,18
采用一段式生物过滤氧化反应器(BIOFOR)处理中成药生产废水与部分生活污水的综合废水。运行1a的结果表明:当进水CODCr为500mg/L,BOD5为230mg/L,SS为250mg/L,BOD5容积负荷为4·1kg/(m3·d),气水比为6·6∶1时,除冬季排水CODCr偶尔高于60mg/L外,其它季节排水中CODCr≤50mg/L,系统出水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8.
17α-乙炔基雌二醇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降解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任海燕  纪树兰  刘志培  王道 《环境科学》2006,27(6):1186-1190
从避孕药生产厂废水处理站的活性污泥中驯化、分离到1株能够以17α-乙炔基雌二醇(17-αethynylestradiol,EE2)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生长的菌株JCR5.经过对其形态特征、生理生化以及16S rDNA序列分析,该菌株为鞘氨醇杆菌属(Sphingobacterium sp.).研究表明,菌株JCR5利用EE2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5~40℃,培养基初始pH为7~9.金属离子Ni2+、Mn2+、Cu2+、Fe3+能够促进菌株的生长,而Zn2+、Ag+、Pb2+、Ca2+和Al3+离子对菌株的生长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菌株JCR5在10d内对初始底物浓度为30mg·L-1EE2的降解率可达到87%.  相似文献   

19.
制药行业DMF废水处理新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静  李春利  宋博 《环境工程》2009,27(4):32-34
针对目前国内处理制药过程中低浓度DMF含盐废水收率低、分离效果差、能耗高等问题,提出一种萃取结合精馏的新工艺。通过单因素对比实验,确定了适宜的萃取操作条件:萃取剂为氯仿,温度为20℃,溶剂比为2。通过新工艺与原有的减压精馏工艺进行对比实验表明,新工艺将DMF产品的质量分数由98.87%提高到99.85%,产品收率提高了29%,而再沸器能耗降低44%。  相似文献   

20.
硝基苯好氧降解的共基质及生物协同作用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研究多菌种多基质条件下硝基苯的降解以便寻找提高实际废水处理效率的途径,从不同菌源中筛选与驯化获得硝基苯的高效降解菌枯草芽孢杆菌、门多萨假单孢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及人苍白杆菌.研究这些菌种好氧降解硝基苯过程中的生物协同作用及其基质效应,构建实际废水处理的生物降解体系.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和人苍白杆菌之间存在协同降解作用.加入人苍白杆菌后可使质量浓度为232.0mg/L硝基苯被完全降解的时间从145h缩短为85h;由枯草芽孢杆菌、门多萨假单孢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组成的混合降解实验发现,枯草芽孢杆菌和门多萨假单孢菌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相互抑制作用;当加入肺炎克雷伯氏菌后抑制作用消失,降解速度加快.复合菌的作用明显优于各菌单独作用或任何两种菌之间的配合效果.经氯霉素制药厂含硝基苯实际废水的检验,混合菌在降解硝基苯的同时也使COD成分得到有效去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