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民防苑》2006,(5)
提起世界重大海难,人们不禁会想到“泰坦尼克号”海难。1912年4月14日,英国豪华客轮“泰坦尼克号”在处女航途中,因为撞上冰山而沉没,冤沉海底的人数多达1503人。谁能料到,在75年之后,1987年12月20日,菲律宾发生了1场震惊中外的海难,死亡4375人,是“泰坦尼克号”海难的2倍多,成  相似文献   

2.
赵萍 《防灾博览》2013,(1):90-95
台风"宝霞"在菲律宾登陆 2012年12月4日台风"宝霞"登陆菲律宾南部岛屿,引发多起洪水、泥石流和海难事故,造成902人死亡,2661人受伤,934人失踪. 巴基斯坦发生车祸 12月11日,在巴基斯坦西南部俾路支省中部胡兹达尔地区发生一起车祸,已造成至少15人死亡,另有25人受伤. 韩国发生一起货船与渔船相撞事故 12月12日,一艘济州货船与一艘丽水渔船在南海郡东南海域相撞,导致渔船翻覆,造成2人死亡,2人失踪. 山东济广高速发生多车追尾事故 12月14日,济广高速孔村孝直交界处因雨雪大雾发生交通事故,20余辆汽车追尾相撞.事故造成9人死亡,69人受伤.  相似文献   

3.
《民防苑》2006,(2)
菲律宾红十字会2006年2月17日上午宣布:该国东部地区的莱特岛金萨胡干村庄当天上午9时遭到特大泥石流袭击,该村约有500栋房屋被掩埋,村内仅剩3栋房屋经受住了泥石流的冲击。据估计,超过1500人失踪。泥石流发生时,村里的一所小学正在上课,全体师生均被泥石流冲散、掩埋,其中至少有240名小学生。目前援救人员已救出58  相似文献   

4.
印度洋海啸发生时,一对香港夫妇被冲入大海,漂了6个多小时,被当地渔民救起。在庆幸他们之时,也应对他们的自救措施加以肯定。在遇到海难之时,一定要镇定再镇定,尤其是不能有游回岸边的想法与行动。大量事实告诉我们,遇到海难时,最好的办法不是游回岸边,而是耐心等待救援。  相似文献   

5.
正如果说空难对很多人来说还很陌生、还很难应对,那么相对而言海难就很容易自救。笔者写此文时,还特意从大连乘滚装客货船去了一趟烟台,对文中船上所述加以印证,加上笔者曾是职业船员,除书本上的救生规则、救生知识外,现实中还有许多机动灵活的自救方式方法和诀窍,如同生命的新曙光,能为遇海难者打开一扇生命之门。  相似文献   

6.
从郑和船队下西洋起,人类已经在大海大洋中航行了600年了。600年的航海史中,人类不畏艰险,创造了数不尽的乘风破浪的壮举,同时也留下了许多令人痛心疾首的海难事故。在历史上的海难事故中最为著名的莫过于“泰坦尼克”号冰海沉船。其实,即使在英国,“泰坦尼克”沉没也并非最惨烈的海难事件,只是由于电影艺术的渲染,才让它成为了家喻户晓的故事。在欧洲纪念战胜法西斯60周年的时候,英国历史学家琼纳森·芬比在其新书《兰开斯特里亚号的沉没》中首次向世人披露了一起隐瞒了65  相似文献   

7.
从1405年郑和率舰队下西洋,至今已经整整600年了。600年前,郑和下西洋标志着人类把自己的活动空间大规模地拓展到了海洋上,从此人类征服海洋浩瀚无垠的惊涛骇浪的活动方兴未艾,在全球各海域蓬蓬勃勃地展开了600年。与此同时,海难事件也成了全球性的灾难,大大小小的海难事件不时发生,其中最为著名的莫过于豪华游轮“泰坦尼克”号撞上冰山而沉没,人们将永远牢记1912年4月15日这一天,“泰坦尼克”号上有1500余人葬身于寒冷的冰海之底。其实,在世界海难事件中,比“泰坦  相似文献   

8.
海难有天灾也有人祸,有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也有疏忽大意酿成的惨祸,下面向读者介绍的就是两船相撞酿成大海难的典型案例。"纳希莫夫将军"轮的失误1986年8月31日午夜,前苏联黑海航运公司的两艘船舶,散装船"彼得瓦塞夫"轮与客船"纳希莫夫将军"轮在挪伏罗悉斯克附近发生碰撞,"纳希莫  相似文献   

9.
“一一·二四”海难渤海风场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自然灾害学报》2002,11(1):85-90
用中尺度数值模式MM5对1999年11月24日烟台附近发生重大海难事故的渤海风场进行了数值模拟,探讨了该次冷锋大风的风场特征和影响机制.结果表明用90km的粗网格可以成功地模拟地面冷高压与锋面的发展和移动,以及高空环流形势的演变.而通过30km细网格的模拟发现,在冷锋后的行星边界层中,存在着一条宽度为200km的中尺度强风带,最大风速位于925hPa,它与高空的极锋急流并不相连;细网格还模拟出了渤海中尺度低压的发展过程,它使近地面层大风的强度显著加强.模拟还表明,海陆差异对近地面的风场分布有重要的影响,强风带移入渤海后,在渤海海域形成一个200~300 km的中尺度强风区.因此,采用具有较高分辨率的中尺度数值模式,对提高渤海大风的预报水平,避免海难事故的发生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上海上海站北广场水管爆裂造成客流拥堵2月2日中午12时30分左右,上海火车站北广场售票大厅工地内突然发生水管爆裂,喷涌出2米多高的水柱,并在周边道路形成了积水,给购票客  相似文献   

11.
地震是造成综合管廊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综合管廊一旦发生破坏,其产生的后果将比传统埋地管道复杂得多。本文介绍了常见的几种综合管廊接头形式,并对不同的接头形式分别建立有限元模型,选取综合管廊标准段并考虑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以及土体本构模型,利用自编程序施加黏弹性人工边界以及等效节点力对不同接头形式下管廊及内部管道进行地震响应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地震动强度下的最大纵向位移差,整体现浇结构的响应会高于预制拼装结构,且随着地震动强度的增加,响应的差异会进一步增大。两种接头形式下,管廊标准段在地震动作用下的损伤很小,仅在地震动峰值加速度达到0.4g及以上时会发生轻微损伤,不会影响正常使用。同一地震动作用下,小管径的管道应力水平会小于大管径的管道应力水平。同时采用橡胶止水带和预应力钢筋的接头形式会比仅采用橡胶止水带的接头形式更有利于降低廊内管道的应力水平。考虑到采用预应力钢筋连接的预制拼装结构会进一步提高廊内管道的安全水平,因此,在成本允许的情况下,不仅要考虑接头的防水,还应该采用预应力筋对相邻节段连接,进一步提升综合管廊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2.
针对电导率观测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影响观测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通过各种条件实验,指出排除这些干扰的具体方法,从而提高电导率的观测质量。  相似文献   

13.
60华诞庆典     
◎200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大会上,阅兵分列式中的海军学员方队正在通过天安门广场。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淮安城区内钻探和浅层人工地震勘探资料 ,确定了淮阴 -响水断裂的大致位置。在此基础上 ,又做了城区断层气和地磁勘探 ,进一步确定了淮阴 -响水断裂经过市区的位置。满足了城市规划的需要 ,也为探索城区断裂勘探方法提供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5.
岁末大营救     
2005年12月31日,一年中的最后一天,沈阳市人民正沉浸在辞旧迎新的喜悦中,一场灾难却已悄无声息地袭来。 12月31日上午10时许,市西苑宾馆三楼服务员蔺桂花在员工餐厅炖菜时,因长时间离开厨房,无人看管炉灶,致使菜锅烧焦起火,大火引燃了灶台附近的木材和纸箱,迅速燃烧起来的  相似文献   

16.
管埋式液体循环换热桥面除冰融雪技术可以利用浅层地温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是一种节能环保的新型融雪方式。依托江阴市征存路观风桥市政桥梁工程,针对在桥面板铺装层或桥面板底部埋设换热管两种埋管方式,开展桥面工程除冰现场试验。在桥面铺设冰层,分别通过铺装层换热管和底部换热管与桥面板进行换热,并通过参照试验消除外部环境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实测两种埋管位置循环换热作用下,桥面的除冰效果和桥面板的温度变化规律;初步对比分析两种埋管位置除冰系统的热效率(用于除冰的热量与系统提供的总热量的比值),及桥面板的热-力响应特性。结果表明:现场试验条件下,铺装层埋管除冰系统运行8小时后,系统的热效率约42%,8小时内平均热效率约25%;底部埋管桥面除冰系统的平均热效率约为铺装层内埋管桥面除冰系统的50%;在相同的热交换功率下,底部换热管除冰系统流体温度远高于铺装层换热管除冰系统,底部换热引起的桥面板底部混凝土最高温升为31℃,相应温度应力为2.78 MPa,约为混凝土抗压强度(19.1 MPa)的14.5%。为了达到相同的融冰效果,底部换热系统需提供更高的换热功率和流体温度,并在混凝土内部引起更大的温度应力。  相似文献   

17.
南京基准地震台于 1998 0 6建立了大地电场观测系统 ,同年开始观测。本文介绍了场地建设概况 ,并根据其初步的观测资料分析了大地电场的一些机理特征 ,在大地电场的背景消除方面作了一些探究。  相似文献   

18.
鄢燕  周伟  刘淑珍 《灾害学》2006,21(2):26-29
介绍了雪灾、风害、干旱、鼠虫草害、草地退化、沙化和水土流失等六类主要的草地灾害类型,并分析了其对草地畜牧业发展造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草地灾害给草地畜牧业发展带来极大的负面效应,具体表现在对草地生态与环境的破坏;加剧草地承载压力;制约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在考虑多种断层错动位移模式的基础上,建立穿越活动断裂带的隧洞数值模型,进行跨活断裂隧洞断层错动的数值计算,开展不同断层错动位移模式对隧洞衬砌的变形与内力的影响研究.选择断层带中隧洞结构变形的最可能的模式——固支梁支座垂直位移时梁的结构变形作为断层带错动位移模式,即为"S"型错动位移模式.考虑"S"型与"直线型"两种位移模式对铰接设计隧洞结构变形与内力的影响.结果 表明:考虑断层带错动位移模式下,错动作用时衬砌受影响的范围主要集中在断层破碎带附近,衬砌内力峰值出现在断层带与上下盘交界处;断层错动位移模式不同,断层错动时衬砌变形以及所受内力的分布规律基本相同.但衬砌拱顶垂直位移曲线、衬砌所受内力在断层带剧变程度以及峰值大小相差较大;"S"型位移模式相对于"直线型"在对铰接衬砌的变形以及受力上有较大的差异.在进一步研究断层错动位移模式时,可对跨断层隧洞的影响研究上考虑"S"型位移模式.  相似文献   

20.
昆仑山口西地震激发的地球环型振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中国数字地震台网(CDSN)改造后的7个台站3天的VHE、VHN波形资料,采用功率谱密度估计方法,在没有对资料进行去固体潮处理的情况下,提取了2001-11-14昆仑山口西地震激发的0T2~0T40地球环型自由振荡,并与地球初步参考模型(PREM)的理论自由振荡周期进行对比,发现环型振荡振型周期与PREM预测的环型自由振荡周期符合得很好。频率与PREM模型略微不一致的环型振荡振型可以解释为地球介质的横向不均匀性和各向异性所致。因此地球自由振荡信息可用于揭示地球的三维不均匀结构信息或各向异性信息,并可能对区分地幔对流模式(全地幔对流或上地幔对流)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