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0 毫秒
1.
张发根  李笛  隋军 《环境工程》2011,29(6):53-57
针对传统UNITANK污泥浓度不稳定、低负荷释磷不充分以及池体容积比例不合理等不足,提出了改进工艺:双流态UNITANK;利用ASM2D模型对改进工艺进行模拟分析,并通过实验对其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基于ASM2D的模拟是有效的,双流态UNITANK有效克服了传统UNITANK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2.
对三池式UNITANK工艺的几点深入认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提高生物除磷效率为三池式UNITANK工艺的运行控制目标。本文通过对UNITANK工艺运行控制方面的研究及工程经验,分析了三池式UNITANK工艺厌氧空间、时间,UNITANK反应器进水流态,工艺及自控运行方式,并得出了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3.
UNITANK工艺特性及其基于ASM2D的模拟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UNITANK采用A/O工艺的空间结构,利用SBR工艺的控制策略,但也有其独特的性质。混掺现象对于UNITANK运行产生明显影响,建立UNITANK工艺模型必须考虑混掺,并将各个反应池建立不同的模型以反映这种现象;ASM2D与UNITANK工艺模型结合较好模拟了UNITANK运行的动态变化,对于控制和改造UNITANK工艺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UNITANK+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制皂废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 U NITANK系统和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主要污染物为油脂、甘油等的制皂工业废水。经过试验研究 ,工艺参数选择和运行处理效果分析 ,结果证明 ,采用该工艺处理制皂工业废水 ,三格池好氧 U NITANK系统的容积负荷为1.5 kg CODCr/m3· d时 ,COD去除率可达 80 % ,接触氧化池的 COD去除率亦在 80 %左右 ,处理效果稳定  相似文献   

5.
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对已经适应了城市污水处理的生化处理系统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严重影响了生化系统的处理效果,以及正常的生产操作,同时生化系统受冲击后的恢复显得异常缓慢、延续的时间也较长.针对生产的操作,论述了应对措施和生产操作的调整,保持稳定的污泥浓度和活性,避免系统中生物毒素的积累;日常规范运营管理,稳定微生物的生长环境和生物种群结构,积极应对,保证系统处理运营效果、COD减排量、以及系统的稳定运营.  相似文献   

6.
UNITANK工艺运行效果研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广州市猎德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UNITANK工艺为例,研究分析了近三年来的运行效果。UNITANK工艺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具有良好的运行效果:COD、BOD5去除率稳定在88%以上;在没有内回流的情况下TN去除率在40%~60%之间;增加以液态硫酸铝为投加剂的化学除磷设备后,TP去除率稳定在86%以上,各项出水指标均在排放限值以下,达到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UNITANK工艺在进水浓度较低的大型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应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交替活性污泥工艺是在一个反应器或一组反应器中通过时间或空间的交替实现对污水的处理。从最初的SBR到各种改良形式,交替活性污泥工艺在控制系统、运行方式等方面迅速发展。传统的交替工艺只能适用于中小型污水处理,CAST、MSBR、UNITANK、多箱一体化工艺等通过运行方式组合,既提高了对处理规模的适应性,又能满足除磷脱氮要求。交替活性污泥工艺今后研究的重点是工艺组合优化,提高灵活性,特别是如何在单泥交替系统中解决除磷脱氮的矛盾,同时也要注意相应配套设备的开发,降低造价,提高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To reduce excess sludge, a Tubificidae reactor was combined with an integrated oxidation ditch with vertical circle (IODVC), and a new integrated system was developed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A pilot-scale of this integrated system was tested to investigate the sludge reduction with Tubificidae and the impact on effluent quality and sludge production. The dominant worm was Branchnria Sowerbyi in the Tubificidae reactor after inoculation of Branchnria Sowerbyi and Limnodrilns sp., and the maximal volume density of wet Tubificidae in vessels of the Tubificidae reactor was 17600 g/m3. Two operational modes, treating the excess sludge (first mode) and the returned sludge (second mode) of IODVC by the Tubificidae reactor, were used in this experimen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xcess sludge reduction rate was 46.4% in the first mode, and the average sludge yield of the integrated system was 6.19×10-5 kg SS/kg COD in the second mode. Though the sludge returned to IODVC via the Tubificidae reactor, it had little impact on the effluent quality and the sludg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ODVC. No new type of recalcitrant substance in the supernatant was discharged into the environment when the sludge was treated by Tubificidae.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also indicated that no significant changes occurred on the viscosity, specific resistance, and the floc size distribution of the sludge.  相似文献   

9.
溶解氧对序批式全程自养脱氮工艺运行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常温22~26℃下,接种成熟的全程自养脱氮(CANON)污泥至2个相同的SBR反应器,通过设置不同的初期DO及不同的DO梯度,考察了DO控制策略及DO值对CANON工艺脱氮性能,稳定性及污泥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初期DO为0.05~0.10mg/L的反应器可以稳定运行,氨氮和总氮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9%和85.4%,而初期DO为(0.40±0.5)mg/L的反应器的氨氮和总氮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9%和0;在反应器运行稳定之后,逐渐增加DO浓度, DO为0,0.2,0.4,0.5mg/L时的厌氧氨氧化反应速率分别为35.95,23.89,31.50,19.25mgN/(L·h),延时曝气2h后反应器仍可正常运行.在一定DO范围内,CANON反应器的活性随着DO的升高而升高,较高DO对接种初期的CANON反应器冲击较大且不可逆,对稳定运行的CANON反应器的影响较小;但是当CANON工艺稳定运行之后,短时高DO对CANON工艺的影响是可逆的.显微镜照片显示稳定运行的CANON反应器内出现了颗粒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高浓度有机废水大型厌氧反应器的调试和起动运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介绍了高浓度有机废水大型厌氧反应器的调试和起动运行的全过程。采用处理同类废水中温发酵的厌氧污泥作种泥 ,满罐低浓度接种。通过逐步提高负荷和升温 ,培养和驯化出足够数量高温发酵的活性污泥 ,6 0d以内就能正常生产运行 ,达到设计所预期的目标。较常规起动方法可缩短时间 1倍以上  相似文献   

11.
生产规模中药废水两相厌氧生物处理工艺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两相厌氧-好氧工艺系统治理哈尔滨中药二厂高浓度难降解有机生产废水,通过两相厌氧工艺的运行效果,分析了其在工艺系统中的作用.生产性试验突破了中药废水生物处理技术始终停留在原水COD低于5000mg/L、可生化性良好的易处理废水上的研究现状.现场调试运行结果表明:在进水浓度多为7000~40000mg/L且废水可生化性差(BOD5/COD<0.2)的情况下,产酸相反应器的日平均COD容积负荷可达到20~30kg/(m3·d),平均COD去除率为47.1%;产甲烷相反应器27d启动成功,其COD容积负荷可达到6.0~7.0kg/(m3·d),平均COD去除率为94.06%;两相厌氧工艺系统COD总去除率可达93.0%以上,是整个工艺系统出水达标排放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2.
黄帅  刘宏波  殷波  马惠君  符波  刘和  白洁 《环境科学》2015,36(5):1720-1726
采用自生生物动态膜分离高浓度污泥发酵液,研究了动态膜的形成过程及其对污泥发酵液的分离效果.结果表明,自生动态膜的形成过程受污泥浓度的影响较小,污泥浓度仅影响初始膜通量,不影响稳定时的膜通量.膜通量随着滤布孔径和搅拌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动态膜的形成过程符合死端过滤模型,分别由以下4个过程构成:先通过与膜基材孔径相似的污泥颗粒堵塞膜基材孔,其后在膜基材上形成单层污泥,进而在膜基材上形成多层污泥,最后,大颗粒污泥继续沉积到污泥层上.动态膜形成后,对污泥颗粒和溶解性COD(SCOD)的截留率分别为98%和28%,对挥发性脂肪酸(volatile fatty acids,VFAs)的渗透率在82%以上,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EPS)中的蛋白质是动态膜的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13.
好氧污泥颗粒化中胞外聚合物(EPS)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SBR中分别运行普通活性污泥和好氧颗粒污泥工艺,考察普通絮体污泥颗粒化过程中EPS的组分变化和分布情况.结果表明,通过减少沉淀时间可以获得质量高的颗粒污泥,污泥系统中的EPS可划分为紧密结合型、松散结合型和溶解性3种;普通污泥期、颗粒污泥初期和颗粒污泥稳定期的EPS含量均以紧密结合型EPS为主,颗粒污泥中总EPS和溶解性EPS含量均高于普通污泥,且颗粒形成初期溶解性EPS增长明显;颗粒污泥中紧密结合型EPS含量相对稳定,松散结合型EPS在不同污泥中含量很低,一个典型反应周期中蛋白质和多糖的变化趋势普遍是先降低后上升,普通污泥和颗粒污泥EPS中蛋白质含量均高于多糖,颗粒形成初期EPS中蛋白质含量有明显上升;普通絮体污泥中EPS和细菌分布均匀,颗粒污泥的表层聚集大量的细菌、内部主要成分是EPS.  相似文献   

14.
活性污泥过程反应池与二沉池耦合模型与模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二沉池一维通量模型与反应池活性污泥2号模型(ASM2)耦合,建立了活性污泥过程模型.模型应用于重庆某污水处理厂,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较好地对出水中COD、SS、TN及TP进行模拟.针对该污水处理厂现行运行条件,分析了影响活性污泥系统的因素,提出优化运行参数,将二沉池污泥回流比由原来的0.75减至0.20~0.25,剩余污泥排放量从原来的591m3/d至204~249m3/d;将反应池污泥浓度由原来的1.2g/L增加至2.8g/L,可提高系统抗负荷冲击和抗低温的能力,改善系统出水水质.  相似文献   

15.
SCAR处理城市生活污水的效能及其微生物群落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波  徐辉  冯修平  李方  田晴  马春燕 《环境科学》2017,38(5):2021-2029
利用强化循环厌氧反应器(SCAR)处理模拟城市生活污水,研究不同负荷条件下的反应器运行特征、污泥特性及微生物种群结构.结果表明,水力停留时间(HRT)为6 h可以作为反应器高效运行的关键控制参数,该条件下污水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达到75%以上.随着反应器容积负荷的逐渐提高,颗粒污泥中辅酶F420和产甲烷活性(SMA)逐渐增加,胞外聚合物(EPS)含量也不断提高,其中紧密黏附EPS(TB-EPS)含量的增加尤其明显.厌氧颗粒污泥性状和反应器对污染物的去除效率同时受到污泥负荷和HRT的影响,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及其在反应器中的空间分布也受到污泥负荷的影响,不同代谢特征微生物在反应器不同空间位置的相对丰度随着污泥负荷的调整而改变.  相似文献   

16.
为将部分亚硝化-厌氧氨氧化技术(PN/A)应用于高浓度氨氮废水的处理,本研究以经破碎后的全自养脱氮颗粒污泥为种污泥,通过协同控制进水氨氮负荷(NLR)、各格室溶解氧(DO)水平和游离氨(FA)浓度等参数,在106 d内成功启动了三级连续流反应器.结果表明,颗粒污泥在启动初期呈现明显的亚硝化功能.反应器采用高NLR和限制曝气的控制策略,能够有效控制亚硝酸氧化菌增殖,并避免DO对厌氧氨氧化菌的抑制作用,有利于颗粒密实度和脱氮活性的提升.当进水氨氮浓度升至350 mg·L-1时,通过调节进水p H和碱度投加量,可以消除前端格室内高FA浓度对功能菌活性的不利影响.反应器最终实现了7. 2 kg·(m~3·d)-1的总氮去除负荷,较传统活性污泥法高出50~100倍.模拟不同曝气强度的序批次实验也证明,各格室污泥的脱氮活性持续增强,且格室1中颗粒污泥的成熟度最高.期间,胞外聚合物含量与比总氮去除速率呈现良好的线性相关(R2 0. 97),这意味着颗粒密实度的改善对提升反应器性能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溶解氧对SBR单级颗粒污泥自养脱氮系统的影响,基于活性污泥ASM3模型和短程硝化-硝化-反硝化模型,将颗粒污泥传质过程与氨氧化菌(AOB)、厌氧氨氧化菌(AAOB)、亚硝酸盐氧化菌(NOB)、反硝化菌(DNF)的生长过程、好氧内源呼吸及缺氧内源呼吸过程等耦合,建立了单级自养脱氮颗粒污泥动力学模型,并对颗粒内部基质浓度分布进行预测.结果显示,当DO为0.4mg/L时,好氧区和缺氧区(厌氧区)的比例为0.4:1;当DO为0.6mg/L时,颗粒污泥好氧区与缺氧区(厌氧区)的比例为3:1.同时,根据基质反应速率方程,建立了颗粒污泥的单级自养脱氮系统动力学模型,对SBR系统运行效果进行预测,结果显示,DO为0.6mg/L时,氨氮反应完全,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在5mg/L以下,总氮去除率模拟值为89%左右,略低于实际测量脱氮率95%.  相似文献   

18.
在CSTR反应器中接种硝化颗粒污泥处理低氨氮浓度废水,研究其亚硝化的实现过程,并基于对颗粒污泥理化性质、功能菌群的空间分布规律及活性的分析,系统阐述了影响亚硝化稳定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通过协同调控进水氨氮负荷(NLR)和溶解氧(DO)水平等参数,亚硝化成功实现并可维持稳定,亚硝积累率达80%以上.所得亚硝化颗粒污泥为棕黄色,呈现出光滑、饱满的椭球形或球形,颗粒表面微生物以球菌为主;颗粒平均粒径1.3 mm,平均沉降速率为71.3 m·h-1.批次试验显示,颗粒污泥(粒径>0.8 mm)中存在明显的成层分布结构,氨氧化细菌(AOB)主要占据颗粒表层空间,而亚硝酸盐氧化细菌(NOB)主要分布在颗粒内部;絮体或小粒径污泥(粒径<0.8 mm)与颗粒污泥(粒径>0.8 mm)呈现出不同的微生物空间分布特征.在颗粒污泥反应器中,良好的硝化菌群分层结构、较高的出水氨氮浓度(15~33 mg·L-1)或较低的DO/NH4+-N (0.08~0.15)是亚硝化实现过程中的关键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以西安市第三污水处理厂氧化沟中的普通絮状活性污泥为接种污泥,人工配制的模拟生活废水为营养,表面气体上升流速为1.06~1.77 cm/s时,在SBR反应器中成功培养出了好氧颗粒污泥,SVI值由最初的168 mL/g逐渐降低至40 mL/g左右,污泥表现出了良好的沉降性能,同时,对COD、TN、TP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95%、96%和98%。研究认为,颗粒污泥的形成是一个微生态系统形成的过程,水力剪切力是其形成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直接影响到好氧颗粒污泥微生物种群的结构和分布;从丝状微生物与微生态群落的关系分析,胶团菌与结构丝状菌之间相互依存,丝状微生物形成了絮体骨架,为絮体形成较大颗粒提供了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20.
利用城市实际污水考察了ρ(MLSS)在2 400、3 350、4 300和5 250 mg/L 4种工况下SBR反应器(厌氧/好氧/缺氧/再好氧/沉淀/排水/预缺氧运行模式)的脱氮除磷效果,并分析了反应器单个周期内有机物、氮和磷的转化过程及污泥产量. 结果表明:ρ(MLSS)由2 400 mg/L升至5 250 mg/L时,系统TN去除率由52.5%升至66.6%;后续缺氧及预缺氧工序的脱氮比例(该工序TN去除量占系统TN总去除量的比例)由12.7%增至23.1%;ρ(MLSS)为4 300 mg/L时系统TP去除率(75.6%)达到最大. 后续缺氧及预缺氧工序中,ρ(MLSS)与内源反硝化速率呈正相关(R2=0.703 7);提高ρ(MLSS)可使PAOs(聚磷菌)在下一个周期内获得更多的碳源,使厌氧释磷量由1.62 mg/L升至9.10 mg/L,但PAOs吸磷动力会减弱,对除磷不利. 在后置反硝化、污泥衰减、能量解偶联等减量机制共同作用下,ρ(MLSS)为4 300 mg/L时系统污泥减量可提高24.4%. 从脱氮除磷及污泥减量效果综合考虑,ρ(MLSS)是双重后置反硝化工艺重要的控制参数,在该研究条件下控制在4 300 mg/L最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