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提高建筑钢结构稳定性检测的准确率及其参数评估精度,提出基于阻尼耗能支撑模型的建筑钢结构抗震稳定性检测方法。首先分析地震作用下建筑钢结构的稳态特征,结合自复位阻尼耗能支撑约束条件下计算地震波的转移状态,在此基础上考虑阻尼力和耗散地震输入能量进行建筑钢结构抗震的量化评估。基于上述构建自恢复耗能支撑,分别计算阻尼耗能支撑的复位力和耗能参数,实现建筑钢结构抗震稳定性检测。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进行建筑钢结构抗震稳定性检测的准确性较高,参数评估的精度较好,具有很好的抗震稳定性检测能力,可为建筑施工的抗震性能分析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以“小震”名义对设防烈度的折减与老规范用“结构系数”如何确定地震作用是抗震设计的重要环节。自1989版抗震设计规范引入分级超越概率后,同一设防烈度对应多值描述,给正确理解和应用带来困难。梳理了地震作用取值的发展沿革,展示了规范更新并未打破地震作用取值的连贯性,折减效果相当。作为案例应用,指出地震模拟实验中振动台对容纳其厂房的地震作用幅值上限是明确的,不存在超越概率问题。结合对实际震害的思考,指出抗震概念设计远比计算分析重要。  相似文献   

3.
地震灾害是自然灾害之首,地震造成的建筑物破坏倒塌是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主因,特别是在小城镇、农村,大量的未纳入抗震管理也无抗震措施的多层建筑,面临诸多地震安全隐患,多维隔震体系是多层建筑地震安全的有效保障,从建筑物基础下部的垫层隔震到基础上部的滑移隔震层,再会同基础周边的隔震带,三种隔震方法在三个方面综合互补共同作用,使建筑基础底部到建筑周边都能阻隔消减地震波对建筑结构产生的影响,以达到隔震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西安市阎良区及周围地区的地震地质环境,在地震危险性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等效线性一维波动方法进行土层地震反应分析.计算得出50年超越概率63%、10%和2%的地面水平向峰值加速度,该结果为该地区抗震设计提供了依据,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汶川地震后,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要按照高于本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进行抗震设防,常用的50年超越概率10%的抗震设防标准不能满足需求。本文基于《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在河南省范围内,选择了已开展过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50个场点,设计了两套概率水准,对每个场点进行地震危险性,借用每个场点50年超越概率100k的场地放大系数,计算各超越概率水准下的地面峰值加速度。通过对结果进行分析统计,综合确定河南省人员密集场所的抗震设防标准。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除气塔液体冷却器进行抗震分析,以确保其在地震下必要的安全功能。方法以福清5/6号核电工程为背景,通过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除气塔液体冷却器有限元模型,采用反应谱法进行设备的抗震分析与评定。结果通过抗震分析评定,发现设备鞍座为设计薄弱区域,故修改鞍座的结构形式,包括新增筋板、增加壁厚,使该设备的设计满足了相关规范的要求。结论通过修改鞍座的结构形式,确保其必要的安全功能得以实现,满足实际工程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场地类别是确定设计地震动参数重要的指标,不同的场地抗震分类方法导致场地分类结果的不同,直接影响设计地震动参数的选择.目前,中、美、欧场地分类方法存在一定的差异,为了探究它们之间的差异,本文收集整理了松原地区地震安全性评价和工程勘察报告资料85份,分别用中、美、欧抗震规范中场地类别划分方法对场地进行划分,采用最小二乘法拟...  相似文献   

8.
桥墩的抗震性能试验是桥梁抗震分析的基础性研究工作。考虑到空心截面的优越性和地震时地面运动的多维性,通过拟静力试验研究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矩形空心钢筋混凝土桥墩的抗震性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从单向水平地震作用下桥墩的抗震性能、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桥墩的抗震性能、单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桥墩抗震性能的比较这三个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简要介绍了汶川地震震害和发震原因,根据汶川地震及其他地震灾害的经验,对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中存在的一些工程地震问题进行了分析,对工程抗震设防的对策进行了探讨,以加强和重视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工作,提高工程结构防震抗震能力,为灾后重建提供有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实际震害显示,多层房屋结构在地震作用中由于水平地震剪力分配不均产生"内力凝聚"而导致建筑物发生破坏或倒塌。结构抗侧移刚度作为水平地震剪力分配的依据,是建筑抗震设计中十分重要的参数。通过对已有砌体结构和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侧刚度计算方法进行总结分析,指出了现有计算方法中计算结果误差大及影响因素考虑不全面等不足之处,并基于此进行了讨论,为以后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This paper presents an environmental system study of the production of propionic acid in a biorefinery system based on agricultural by-products. Here, propionic acid is produced by fermentation of glycerol, a by-product from biodiesel production, as carbon source and potato juice, a by-product from starch production, as nitrogen source. Biomass-based propionic acid leads to a greenhouse gas reduction of 60% compared to propionic acid from fossil sources. However, the primary energy input is about twice as high for the biomass-based propionic acid. The choice of input energy and the efficiency of the process, as well as the technology applied, have high impacts on the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of the biorefinery concept. There is a potential for increased integration both on the input of substrates and the output of end products of the biorefinery system, which will further improve its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地坑过滤器滞留篮的过滤板进行刚度等效计算。方法应用能量法和各向异性法对地坑过滤器滞留篮的过滤板进行等效刚度计算。结果基于变形能相等的能量法得到的频率远大于地震反应谱的截止频率,该方法适用于滞留篮模型的工程要求。基于各向异性法得到的主频率与实际模型主频率相差14%,该方法同样适用于滞留篮的工程要求。结论2种方法均可满足工程要求,各向异性方法更接近实际模型。最终采用基于能量法的模型和各项异性刚度等效过滤板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现行土层地震反应分析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程上广泛应用的现行土层地震反应分析方法即为借助快速傅里叶变换和迭代法的等效线性化频域方法.简要介绍了现行土层地震反应分析方法,结合具体算例,再现了现行土层地震反应分析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四个问题,一是对个别输入加速度时程的离散点个数无效,二是底部存在软夹层计算结果异常,三是输入地震动较大、场地较软时计算结果不合理,四是可能出现死循环现象.针对这四个问题提出了现行土层地震反应分析方法改进的方向,对以后土层地震反应分析方法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During the last year, two earthquakes caused a great loss in human lives and much property damage in Algeria and Italy. These events raise the question of whether the engineering seismology methods currently in use are adequate. It can be shown that the seismic input parameters for planning and design of structures in earthquake-prone areas may be deduced from experience. The development of seismic response spectra on a statistical basis offers the possibility of making assumptions about future seismic loads taking the regional seismicity and the local underground situation into account.  相似文献   

15.
孙昕  叶丽丽  黄廷林  刘伟 《中国环境科学》2014,34(11):2781-2787
为指导高效节能的破坏水库水温分层技术及系统的选择,需建立统一的能量效率基准.根据质量守恒和热量守恒定律,求出分层水库水体完全混合后的水温,计算水库水体混合前后的重心;采用库容以及与水温相关的密度等数据,对水深方向各微小水层的势能进行积分得到水体总势能,混合后水体总势能的增加量即为破坏分层所需的最小理论能量,应用耗电量估算法得到破坏分层所产生的最小碳排量;破坏分层系统的能量效率为破坏分层的最小理论能量与实际输入能量之比.以西安金盆水库为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计算不同水位下的水库库容,应用该方法估算了水库不同季节破坏分层所需最小能量和扬水曝气破坏分层系统的能量效率.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计算不同水位下的水库库容,计算破坏分层所需最小能量.结果表明随水体垂向温度梯度的增加而增大,在6~10月期间相对较高,7月达到最大值2432.08kW?h;该水库扬水曝气破坏分层系统的能量效率约为4%;在水温分层开始阶段运行破坏分层系统可有效降低破坏分层所需的能耗,减少碳排放量.  相似文献   

16.
砂土地震液化的影响因素具有高度的非线性关系,而神经网络在处理非线性问题上具有其独特的优越性.本文在探讨输人层模式的选择以及砂土液化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采用改进的贝叶斯正则化方法和"提前停止"算法建立了砂土地震液化预测模型,通过实例计算和模型评价,表明本模型的计算结果与规范法、改进的Seed简化法以及基于传统BP网络算法的...  相似文献   

17.
Reconfigurable tooling is an attractive prospect for aerospace sheet metal forming because many different part shapes must be produced in small numbers.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design and test of a particular type of “discrete-die” reconfigurable tool. The discrete-die concept involves using the ends of densely packed rod-shaped elements as the working surface of the die. The rod-shaped elements are reconfigured manually or automatically to change the shape of the die. Numerous mechanical schemes can be employed to move the elements: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use of a shaft-driven lead screw concept. The input shaft turns continuously, and each pin's position is controlled by the engagement of an individual clutch. The required design parameters were developed using a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experiment, and a laboratory-scale working prototype device was built and tested. The design parameters included an evaluation of the suitability of open-loop pin-position control based only on time, an evaluation of the torque capacity, engagement time, and reliability of the clutch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design loads. Experience in construction of the prototype showed that the design concept was sound but that significant enhancements to the control system would be required in a full-scale device.  相似文献   

18.
通过研究火电厂烟气湿法脱硫喷淋式吸收塔的抗震计算理论,结合工作实际,提出吸收塔抗震计算的简化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为了实现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设计并实现绿色环保节能建筑,将节能环保理念渗透在建筑设计的每个细节中。分析融入节能环保理念的建筑设计过程,对其中的架构环保节能设计、节能环保材料的选用以及节能环保技术发展进行研究,并重点分析了资源可持续利用、太阳能利用以及电气节能技术在绿色环保节能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过程。通过绿色建筑节能环保总设计,绿色节能环保建筑构造的优化设计以及绿色建筑的暖通空调设计,实现绿色环保节能建筑的高质量设计。  相似文献   

20.
目的获得控制棒驱动机构(CRDM)和反应堆堆顶组件(RHP)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学响应。方法建立控制棒驱动机构与反应堆堆顶组件的有限元组合模型,采用ANSYS软件对模型开展三维非线性抗震分析。分析模型中分别用梁单元、杆单元和弹簧单元等模拟堆顶的各个部件,考虑控制棒驱动机构抗震支承板之间、抗震支承板与抗震支承环之间的相互碰撞作用。此外,将电缆托架和电缆桥组件的梁模型也加入到组合模型,而不是简单地将其简化为集中质量,可减小该部分质量分配不真实对抗震分析结果带来的误差。结果利用ANSYS软件时程法中的直接积分法完成了组合模型的抗震分析,提取了控制棒驱动机构和反应堆堆顶组件各部位应力评定所需的载荷。结论较为准确地模拟了抗震板之间的碰撞作用,得到了各截面的载荷,可为设备应力分析提供输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