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前言国内外地震仪器的发展过程,主要可分为四个阶段:古代地震仪(验震器),早期地震仪(机械杠杆放大地震仪,光杠杆放大地震仪,电流计放大地震仪),近代地震仪(电子放大地震仪)和现代地震仪(反馈式地震仪,数字地震仪,网络化地震仪)。现分述如下:1古代地震仪古代地震仪,确切说是验震器,这是一种能够简单地感知地震波的到来和地震发生的方向的仪器,它不能记录地面震动随时间变化的情况。1.1张衡地动仪世界上最早的验震仪是中国东汉伟大的科学家张衡于公元132年创制的,这台艺术性的仪器被称之为“地动仪”,比国外同类型地震仪的发明早了一千七百多…  相似文献   

2.
地震仪器的发展(第一部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外地震仪器的发展过程,主要可分为四个阶段:古代地震仪(验震器),早期地震仪(机械杠杆放大地震仪,光杠杆放大地震仪,电流计放大地震仪),近代地震仪(电子放大地震仪)和现代地震仪(反馈式地震仪,数字地震仪,网络化地震仪)。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本次研究选用了长春地震台2000年至2004年近震速报资料,重新测算了数字地震仪近震震级,并以《吉林省地震目录》给出的震级为标准震级,进行了震级偏差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震中距的变化长春地震台震级偏差变化较大,为使校正值精度提高,我们分段给出了长春台数字化地震仪水平向记录近震震级台站校正值。  相似文献   

4.
技部“科学数据共享工程”试点项目“地震科学数据共享”首席专家。4现代地震仪的发展解决了信号放大的问题之后,制约地震计发展的最迫切的问题是,地震计整体特性过分依赖于机械结构。由于工艺上的原因,机械装配体的性能总是具有相当的离散性,其性能也难以设计得十分理想。而且,机械部分的性能总是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严重制约了地震计整体性能的温度稳定性。另外,由于摆体运动必须符合微幅振动的假定并受弹性元件的线性范围限制,摆体只能有微小的位移,使地震计的动态范围的合理设计变得极为困难。4.1反馈式地震计反馈式地震计的出现在地震…  相似文献   

5.
本次研究选用了长春地震台2000年至2004年近震速报资料,重新测算了数字地震仪近震震级,并以《吉林省地震目录》给出的震级为标准震级,进行了震级偏差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震中距的变化长春地震台震级偏差变化较大,为使校正值精度提高,我们分段给出了长春台数字化地震仪水平向记录近震震级台站校正值。  相似文献   

6.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了7.1级地震,该地震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获取玉树州基层单位的应急响应情况资料,中国地震局组织了地震科学考察项目,项目组经过实地调研获取了大量资料.调研数据主要反映了本次地震应急存在备灾能力不足、应急期反应能力不强、防灾相关机构之间没有建立协作机制、社区(地区)的防灾能力不足、城市抗震能力弱等问题.总结玉树地震基层应急响应的宝贵经验,对加强政府应急管理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7.
使用吉林区域数字地震台网和流动台网的观测数据,采用HypoDD方法对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8月10日发生在吉林松原宁江地区259次地震事件进行精定位。结果显示,定位后地震序列分布更为集中,主要分布在第二松花江断裂与扶余-肇东断裂交汇处,无明显的优势方向,震源深度主要集中在7~11km。精定位的结果不能确定松原宁江地震的发震构造,结合李君对该地区震源机制解的相关研究,认为第二松花江断裂为松原宁江地震的发震断层。  相似文献   

8.
自2016年以来,防灾科技学院对1920年海原特大地震形成的黄土地震滑坡开展了全面系统的野外调查工作,获取了数百个黄土地震滑坡的详细调查资料,为便于资料的管理和应用,建立了首个海原特大地震黄土地震滑坡数据库系统.主要从资料来源、access 2019软件系统的可行性、数据库的设计及建设4个方面详细介绍了海原特大地震黄土...  相似文献   

9.
利用JOPENS系统提供单纯型法、Hypo2000、HypoSAT等地震定位方法,对赣南台网记录的赣南境内、赣粤闽交界区、中国台湾地震分别进行定位、比较,并分别提出适合赣南台网的地震定位方法.  相似文献   

10.
安徽数字测震台网地震编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测震台网数字化系统运行以来,编目工作发生了巨大变化。地震震相分析均在数字化记录波形上进行标注,地震发生时刻、经纬度、震级由软件自动计算,生成地震目录和震相报告,数据质量有了很大提高。台网子台数量增加,地震定位更加准确,在地震预报研究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震灾史料中发掘出连云港地区震灾的严重性,进而论述了连云港地区成灾背景,并对该地区震害分布及特点进行分析,可为有关部门制定防震减灾对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新丰江数字遥测地震台网是为了监测和研究河源市新丰江水库区地震活动而建立的区域地震台网,由于在台网数字化改造期间缺少了对台网定位精度的校验,采用人工爆破记录分析对比的方法,对新丰江台网的定位精度进行系统的校验。  相似文献   

13.
强震监测是大坝安全监测的重要内容之一,强震监测成果对大坝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分析有重要作用。本文根据水电站枢纽工程实际对深溪沟水库大坝强震监测系统设计开展研究,并对仪器的性能指标和数据采集处理分析软件进行了全面阐述。通过深溪沟水电站建设大坝强震监测系统的运行实践,大坝强震监测系统可以在地震发生后短时间内自动获取强震动加速度记录,储存地震波数据,并显示大坝坝体各测点的地震反应过程。强震监测结果进一步验证了设计烈度,为判定震后大坝安全性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14.
蒙城地震台地磁绝对观测数据主要通过手工方式计算处理,由于内容多而繁琐,很容易出现人为错误,而且工作效率不高。本文介绍了“蒙城地震台地磁绝对观测数据处理分析软件”,该软件将绝对观测日常数据处理工作有效整合,形成了流程,提高了数据处理效率。并能够对数据进行误差统计、趋势分析等,以了解观测资料的实际状况。  相似文献   

15.
新丰江数字遥测地震台网各子台的信号均采用无线数码电传机进行传输,使用交直流隔离电源直接向数码电传机、数据采集器和地震计供电,容易引起台站供电不稳定,造成系统无法正常工作.为此,我们经过一段时期的运行调试,探讨出解决的办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介绍了地震系统中最前沿的单位——地震台站,重点阐述了北京市地震局延庆地震台的成绩、管理思路和经验,对全国地震台站的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学习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介绍了地震系统中最前沿的单位——地震台站,重点阐述了北京市地震局延庆地震台的成绩、管理思路和经验,对全国地震台站的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学习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嘉山台地电阻率数字化改造后的观测资料为基础,在台址条件、资料质量、干扰因素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整理,总结了地电阻率观测中的非震现象、典型干扰的变化及影响观测精度的因素,对干扰机制也进行了必要的判断,同时对嘉山台地电阻率的映震效能进行了尝试性的分析,为同类型地电台有效地识别和排除干扰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土的动剪切模量、阻尼比是土动力特性的主要指标,是研究重大工程场地设计地震动参数的基础性资料。本文结合东营新北油田项目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采用北京市新技术研究所生产的DDS-70动三轴试验系统,对新北油田工程场地的淤泥质粘性土、粉质粘土、粉土和粉砂进行了动剪切模量和阻尼比的试验研究。同时将实验结果与国内其他研究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