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殷玉婷 《环境教育》2008,(12):35-35
12月6习,“全民环境教育·节能减排”高层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来自国家环保部和各级环保系统、地方环保宣教中心、环保企业、北京各高校环保社团代表近百人出席。本次研讨会由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主办,《环境教育》杂志社承办。会议认为,要将节能减排理念由政府宏观决策逐步分解深入浅出的传输到企业和百姓身边,以污染减排为重点,面向社会多角度、多层次地宣传节能减排工作,以此提高公众环境意识和环境科学知识水平,逐步形成人人参与、关心、支持节能减排、参与环境保护行动的积极氛围。  相似文献   

2.
《青海环境》2009,19(3):F0003-F0003
《青海环境》杂志是由青海省环境保护厅主办、青海省环境科学学会协办、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环境保护科技期刊。刊物立足青海,面向全国,突出高原环保特点,反映高原环保科技成果,宣传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促进生态立省战略实施。辟有环境论坛、研究报告、生态环境、工作研究、环境经济、政策法规、环境科技等栏目。  相似文献   

3.
2009年6月6日,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就《全民环境系列读本》(以下简称《读本》)编写方案和《环境教育》杂志改刊召开专家评议会。会上,中国环境科学出版和总编辑,《环境教育》杂志社社长刘友宾向与会领导和专家介绍了项目情况。  相似文献   

4.
周仕凭 《环境教育》2013,(Z1):24-28
学校是开展环境教育,培养青少年确立环保责任感和参与环保能力的重要场所。开展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教育,对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影响深远。本刊讯:2013年1月5日,由中国环境出版社和《环境教育》杂志共同主办的"首届全国环境教育发展论坛暨2012环境教育年度盛典"在北京举行。很多代表说,这次论坛时间虽短,但各种环节安排得十分紧凑,特别是从专家学者的演讲中,了解到了当下环境问题和环境教育的现状,收获颇丰。"这样的论坛要多办,起码要一年办一次。"这是很多参加论坛代表的心声。  相似文献   

5.
《青海环境》2009,19(4):F0004-F0004
《青海环境》杂志是由青海省环境保护厅主办,青海省环境科学业学会协会、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环境保护科技期刊。刊物立足青海,面向全国,突出高愿环保特点,反映高原环保科技成果,宣传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促进生态立省战略实施。  相似文献   

6.
2009年6月6日,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就《全民环境系列读本》(以下简称《读本》)编写方案和《环境教育》杂志改刊召开专家评议会.会上,中国环境科学出版和总编辑,《环境教育》杂志社社长刘友宾向与会领导和专家介绍了项目情况.  相似文献   

7.
《环境教育》2008,(1):74-74
高校的环境课如何设计和讲授才能适应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风景名胜区、科技馆、公园等场所有没有必要加入环境教育的内容?这正是在今天召开的第四届可持续发展教育研讨会讨论的话题。研讨会由国家环保总局宣教中心主办,并得到教育部高等学校环境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中国环境意识项目的大力支持。来自香港、台湾和内地的高校、环保NG0和省市环保宣教中心的代表共160多人参加为期两天的研讨会。  相似文献   

8.
林培 《环境教育》2004,(1):40-41
从1 9 9 6年开始,我们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EPD项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科技部、北京市教委、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等的支持下,进行了一系列学校环境教育教材的开发研制工作。2 0 0 3年,我们又在国家环保总局和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的支持下,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小学环境教育专题教育大纲》的通知(2 0 0 3),编写了一套面向中小学学生和从事环境教育教师的环境教育教材和教学参考材料。在编写的过程中,我们  相似文献   

9.
新书推介     
《环境教育》2003,(6):57-58
在本期新书推介栏目中,我们将继续为广大读,特别是一线教师介绍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新近出版的《基础教育阶段环境教育丛书》中的其它四本图书。  相似文献   

10.
“六·五”世界环境日前夕,一些环保热心人士相聚香港,共同商讨进一步推动中国环境教育的深入发展问题。 来自美国、澳大利亚、泰国的环境教育专家、学者、国内部分高等院校的环境教育专业人士以及东道主香港教育学院的专家们,共同就有关中国环境教育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讨。 此次会议是继 2000年 8月份在吉林长春召开的“ 21世纪环境教育与环境科学趋势论坛”之后的一次“环境教育领导人论坛”会议。会议总结了第一次会的成果、经验与不足,确定了 2002年第二届会议的目标定位,会议主题以及参加人员。 “ 21世纪环境教育论坛”活…  相似文献   

11.
不忘初心     
正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环境教育》办刊已20年。这20年的风雨历程,有艰辛也有成果的满足感。当时,原国家环境保护局领导,特别是清华大学教授出身的张坤民常务副局长,几十年从事教育工作,深刻地认识到,中国的环保事业要搞好,非有人民群众参与不可。当时,原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领导、编辑们也有这种认识和想法。在这样的背景下,原国家环境保护局指示出版社,创办了  相似文献   

12.
曹靖凯 《环境教育》2006,(11):73-73
2006年度华东地区环保宣教中心第五次主任联谊会于2006年10月12~13日在安徽省合肥市举行。安徽省环保宣教中心为本次会议的承办单位。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环境教育》杂志社有关负责人及华东地区六省一市环保宣教处长(中心主任)、合肥、厦门、杭州等市环保宣教部门负责人参会。本次会议主要议题为:商讨加强华东地区各省市间在环境宣教方面的进一步广泛合作、磋商华东各地如何实现环境宣教信息资源共享、探讨如何开展环境文化建设等议题。会议认为,开展环境宣教工作应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首先,环境宣教工作其地位…  相似文献   

13.
《青海环境》2011,21(4):194-194
《青海环境》杂志是由青海省环境保护厅主管,青海省环境科学研究设计院、青海省环境科学学会主办,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环境保护科技期刊。刊物立足青海,面向全国,突出高原环保特点,反映高原环保科技成果,宣传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促进生态立省战略实施。辟有  相似文献   

14.
根据中宣部、国家教委、国家环保局发布的《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精神,为进一步加强环境基本国策教育,全面提高教师及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掌握初步的环保知识,由环境教育方面的专家及教师共同参与按照中等师范学校学生的特点编写的中等师范学校环保试用教材——环境保护,近期由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隆重推出。本教材经中科院、工程院院士及长期从事环境教育的领导和专家共同审订,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门)注重环境科学、环境保护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注重基本概念及基本原理;(2)坚持以可持续发展为主线,介绍当代世界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5.
新书推介     
《环境教育》2004,(3):63-63
书名:《初中环境专题教育》作者:初中环境专题教育编写组出版: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售价:5.00元联系地址:100062北京市崇文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发行部http://www.cesp.cnE-mial:cesp@public.east.cn.net  相似文献   

16.
《环境教育》创刊有感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社长刘志荣(编审)我们期盼,期盼在呐喊声中起步的我国环境保护事业能开辟出一块教育的园地,让它长满茵茵小草,散发出沁人心脾的芳香,唤起人们对人类家园深深的眷恋。正是在这一期盼中,经国家环保局及全国环保界有关人士的共...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80年7月,隶属于国家环 境保护总局,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以环境科学图书为主要出 版对象的专业出版社。 环境知识、环境意识是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国环境 科学出版社主要出版环境管理、环境工程、环境法学、环境 经济、环境监测等专业的基础理论、学术著作、应用技术和  相似文献   

18.
环境保护部原核安全总工程师杨朝飞强调: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培育正确的社会责任感,是环境教育的核心任务,尤其要从孩子抓起,从学校开始,从"课堂"起步。本刊讯:2013年1月5日的北京,寒风刺骨,而在远望楼宾馆的大会议厅内,暖意融融,"首届全国环境教育发展论坛暨2012环境教育年度盛典"在这里隆重举行,环境保护部原核安全总工程师杨朝飞,中国环境出版社董事长王新程,环保部宣教司副司长李酌,中国环境出版社副总经理朱丹琪,中国环境出版社副总编辑沈建,中华环保联合会宣传部主任李承峰等出席了这次会议,环境教育杂志社社长史建国宣读了中华环  相似文献   

19.
《青海环境》2010,20(4):F0003-F0003
<正>《青海环境》杂志是由青海省环境保护厅主办、青海省环境科学学会协办、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环境保护科技期刊。刊物立足青海,面向全国,突出高原环保特色,反映高原环保科技成果,宣传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促进生态立省战略实施。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小学环境教育发展的深入和规范化.作为其重要载体的环境教育教耐也面临着相应挑战。本通过研究中国小学环境教育教材的历史、发展趋势与不足,以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的新一轮环境教育教材为具体对象.探讨了如何在小学环境教育教材中实现情意目标与知识技能巨标的融合、在呈现方式上借鉴当前课程改革中研究性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等灵活多样的形式,为新一轮环境教育教材编制提供有效可行的技术路线,以适应环境教育的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