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工业生产和人类活动的加强,大气中痕量气体含量明显增加。这种增加有可能破坏臭气层、导致全球温室效应。阐述这些气体导致温室效应的机理,总结这些痕量气体近年来在大气中的浓度变化趋势,分析引起这些变化的机理。  相似文献   

2.
X16 9602610大气痕量气体与全球温室效应/杨震(南京理工大学)//环境导报/江苏省环保局一1996,(1)一s一6环信x一24 近年来由于大气中人工排放的物质不断增加,全球大气中痕量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氟氯烃类等)的浓度明显上升,其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长明显快于其他痕量气体。这些痕量气体浓度的增加,有可能破坏臭氧层,导致全球温室效应。作者阐述了这些气体导致温室效应的机理,分述了这些痕量气体近年来的浓度变化及其原因。提出了应在多发展大气中寿命短、对大气中红外线吸收较弱的制冷剂,减少C02、CH;的释放等综合技术方面投入…  相似文献   

3.
温室气体、温室效应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球表面接收太阳发出的短波辐射,获得热量,同时又向宇宙空间发射长波辐射,散发热量,从而维持自身的能量收支平衡,保持地表面温度相对稳定。大气中存在CO_2及其它一些微量气体(CFCs,N_2O和CH_4等),这些气体有透过太阳短波辐射、阻止地面长波辐射的特性。因此,当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  相似文献   

4.
温室气体     
1.概述大气层中痕量气体浓度升高会导致地球气候变暖。这些气体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地球温度保持平衡的途径。这些气体通过吸收地球释放出来的远红外辐射,就像温室一样。促使地球气温升高。这些气体的浓度正在迅速增加。如果照现在这种趋势继续下去,在下个世纪中期以前,全球气温即会升高摄氏  相似文献   

5.
酸雨判别基准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大气中实际存在的一些痕量气体(如SO_2,,H_2S,NH_3,HCl,HNO_3和HNO_2)的背景浓度的新近资料,利用化学平衡模式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这些本底痕量气体和降雨强度均影响降水的酸度,使其pH值在3.93—4.46范围内。此外,气溶胶的酸碱性和浓度也强烈影响降水的酸度。同时考虑大气中痕量气体背景浓度和碳酸钙后,降水的pH值在4.0—5.4之间。对降水酸度随降雨强度变化的规律,用Lowry-Bronsted的酸碱质子理论作了解释。  相似文献   

6.
N2 O在对流层中是长寿命的痕量温室气体 ;在平流层 ,它是破坏O3层主要痕量气体之一NO的生成源。本文主要综述了N2 O的大气浓度演变、大气寿命、对温室效应的贡献、大气化学等 ,着重探讨了可能存在的N2 O大气生成和消耗过程  相似文献   

7.
<正> 一、二氧化碳与温室效应人类生活的地球在逐渐变得温暖起来。大量的研究表明,地球的温室效应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有关。近年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急骤上升,这是由于人类社会生活中能量的大量消费而排出二氧化碳的结果。现在全世界每年约排出二氧化碳气体为200亿吨。目前大气  相似文献   

8.
一、引言太阳每秒钟向地球输送1.74×10~(17)焦耳的能量。按理论计算,地表吸收太阳辐射和放出红外辐射后的平衡黑体温度仅为-18℃。幸而地球周围包围着一层厚厚的大气,大气中的H_2O和CO_2等气体对地表红外辐射有相当程度的吸收,使大气变暖。同时,大气也有红外辐射, 其中向下的一部分为地表所吸收,从而使地表的净向上辐射大为减少,地表的平均温度可达到17℃左右。大气的这种使地表温度升高,保持地球有较高温度的热平衡过程,与玻璃温室的作用有相似之处,故被称为“温室效应”。正是这种效应,保证了地球的温度环境。  相似文献   

9.
正引言我们认为温室气体二氧化碳(CO_2)的排放会导致全球变暖,事实上我们还应该担心一些虽然产生量很少的气体。这些污染物在大气中吸收热量的水平比CO_2高出一千倍。本文列出的温室气体清单着重于全部由人类产生的大气污染物——碳氟化合物。在这里,我们通过两个特点比较它们对全球变暖的影响:1.大气存留时间;2.吸收能量能力以及降低辐射效率(能量逃逸到太空的速度)能力。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  相似文献   

10.
大气是一种气体混合物,它由78%的氮、20%的氧和略小于1%的氩组成.这三种元素,连同0.03%的二氧化碳,就构成了干燥空气的99.99%.表1汇总了地球表面正常干燥大气中的主要和几种次要气体的组成(ppm). 水蒸汽总是伴随这些气体存在的.空气含湿量是变化的,通常约占总体积的1~3%. 然而,接近地表的大气采样常常含有其它气体、水蒸汽和颗粒物质(包括烟雾),这是由于人为活动和自然原因而引起的.  相似文献   

11.
1.温室效应自从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的活动剧烈地改变着地球的大气组成,散发出多种数量虽然不大但有着显著影响的气体,把从地球表面反射出来的红外辐射热吸收起来。随着吸收热能气体浓度的增加,地球平均温度会逐步上升。二氧化碳的散发是温室效应导致地球温度升高的最大原因之一,地球温度的升高大约有一半是这种气体造成的。工业革命前,二氧化碳浓度为280ppm (ppm为百万分之一),连同大气中的水蒸汽,使地球温度保持均衡。19世纪中叶以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大约增加了25%,浓度接近350 ppm,并以每年0.4%的速度继续上升。大量燃烧煤、石油和天然气等矿物燃料,都会不同程度地放出二氧化碳,这是该气体浓度增高的最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气象学家确信二氧化碳等温室效应气体在大气中浓度增加可使地球温度显著提高。根据最近的气候模型推算,二氧化碳浓度若增加一倍,地球向宇宙辐射能量减少4瓦/米~2,从而可使地球温度升高2.8~5.2℃。但计算机模拟对此尚未完全证实。最大的问题是对云的影响考虑不充分。芝加哥大学的科技工作者对此作了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3.
太阳光照到地球表面,使地球变热,同时地球也向空间散发热量,大气中存在的水气、,二氧化碳、甲烷及其它一些气体即温室气体,它们不会阻挡太阳能传给地球,但能储存一部分地球向外散发的热量,使地球表面具有较高的温度,这是地球上能够出现生命和维持生命存在的原因之一,这种吸热散热在现代工业出现以前是相对平衡的,那时地球的平均温度一直维持在13℃左右。近几十年来,大规模的人类活动以及现代工业的发展使大气组成发生了惊人的变化,大量温室气体正在大气下层集聚,这种趋势继续下去,很可能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这种现象叫做温室…  相似文献   

14.
1.前言人类正在进行一次全球性的大气试验。人类的各种活动大大增加了大气中的氟氯烃、二氧化碳、甲烷及其它几种气体的浓度。越来越多的科学家认为,如果这些气体的浓度继续增加.即会使同温层中的臭氧浓发降低和使地球表面气温升高。因为同温层中的臭氧可以保护地球表面免受太阳紫外线的辐射,而紫外线是可以引起皮肤癌和其它几种疾病的,并可减少粮食产量,损坏材料和增加对水生生物的负茶,由于“温室效应”使地球表面湿度变暖也会影响人体健康,粮食产量、质量、鱼类和野生功物等。降水量与风暴的形式也会变化,海水平面将会升高。  相似文献   

15.
钟攸兰 《环境科学》1980,(6):62-65,49
大气飘尘一般是指大气中飘浮的10微米以下的微小粉尘粒子。这些粉尘主要来自各种废气和飞扬的尘土。大气飘尘的粒度愈小,对人体的危害愈大。飘尘中的许多痕量元素有致癌作用或可引起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脏病和肺纤维硬化等慢性疾病,因此控制大气飘尘中痕量元素的含量对保护人们的健康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上述两种痕量气体进入同温层后,在紫外线作用下会分解出氯原子,对大气中的臭氧(O_3)起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17.
二氧化碳能够让阳光的短波辐射渗过大气层,但能吸收地球表面散发出来的长波辐射。因此,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能使地球表面变暖,产生温室效应。大气中的温室气体除二氧化碳外,还有水蒸汽、甲烷、氟氯烃(CFCs)、一氧化二氮(N_2O)与对流层中的臭氧(O_3)。大气中的这几种气体浓度上升后,会使地球表面气温变暖,并在下一个世纪中引起全球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18.
仲民 《环境科学》1991,(5):92-92
保持地球温暖全靠那些吸收红外线的气体,否则地球将面目全非 “温室效应”,即大气的热绝缘效应,千万年来把地球保持在平均温度约13℃,也就是比它本来的温度要高33℃。地球温度上升,证明是同其他星球火星和金星上的温度相一致的。它们离太阳远近不同,大气组分各异。火星上大气极为稀薄,平均温度保持在—53℃,而金星上的大气主要是CO_2,其温室效应无异于“火上加油”,经受着平均温度447℃的高温。在地球上,二氧化碳和水蒸汽是造成大气热绝  相似文献   

19.
本文描述了一种新研制成功的低温大气采样方法,将矩阵离析技术和FTIR光谱学结合起来,用于分析大气中的痕量气体;并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即10~50pp~+的极限内适用于检测许多其它分子的含量。同时,作者们还例举了从地平面和用飞机在9~14公里高空采集的大气样品中,N_2O、  相似文献   

20.
气候变化 据IPCC的排放情景分析,直到18世纪后期现代工业革命开始前,地球大气中的CO2(最主要的温室气体)浓度大约为280ppmv.时至今日,这一浓度已经上升到了380ppmv,而且按照当前温室气体的排放水平,大气CO2浓度还在以每年2%~3%的速度上升.而这仅仅是CO2一项,如果把<京都议定书>列举的其他各种温室气体(CH4、N2O、HFCs、PFCs和SF6)都计算进来,并把它们按其效应都换算成CO2的温室气体当量,其结果是1850年地球大气温室气体CO2当量为290ppmv,而今天大约是440ppm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