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铬渣钙镁磷肥中铬的控制指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导了三年来开展土壤添加Cr~(3+)、Cr~(6+)和施用铬渣钙镁磷肥对农作物生年和产量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只要适当控制农田中铬化合物和铬渣钙镁磷肥的用量,不会对农作物的产量和食物产生不良影响。提出了铬渣钙镁磷肥中铬的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2.
1984年4月15日农牧渔业部环保所在天津召开了课题论证会。专家们进行了认真的讨论。他们一致认为,“铬渣制钙镁磷肥中铬的控制指标的研究”很有必要。铬渣是铬盐生产中的主要工业废渣,露天堆放对环境污染十分严重,用铬渣代替蛇纹石制钙镁磷肥,是铬渣进行无毒化处理,综合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但由于铬渣制钙镁磷肥,铬的含量高,如不适当地施用,有可能造成对农业环境的污染。为了能合理的施用这种肥料,保护土壤和农作物免受铬渣制钙镁磷肥中铬的污染,这是一个联系生产实际的应用课题。制订出铬的控制指标,对取得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3.
铬渣处理技术与综合利用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国内铬渣污染现状,介绍了铬渣污染途径及危害,列举了铬渣无害化处理的技术,包括酸性还原法、碱性还原法、碳还原法、微生物解毒法、干式还原法和固化/稳定化处理法。对铬渣的解毒方法和固化/稳定化技术进行了比较。概述了铬渣的部分利用现状。铬渣用于制砖、铬渣用于制造微晶玻璃、铬渣作为玻璃着色剂、铬渣用于制造耐火材料、铬渣用作炼铁熔剂、铬渣用于制钙镁磷肥。总结了目前铬渣处理技术与利用现状的不足。  相似文献   

4.
农牧渔业部农村能源环境保护办公室、化学工业部环境保护办公室和冶金工业部安全环保司于1986年9月6日至9月8日在青岛市联合召开了“铬渣制钙镁磷肥中铬的控制指标研究”成果鉴定会,参加会议的有高等院校、科学研究和环境保护等25个单位的37位代表。会议首先成立了由叶兆杰等13位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接着由课题协作组的同志就开展“铬渣制钙镁磷肥中铬的控制指标”研究方法,科学技术内容,研究的结果及制定铬控制  相似文献   

5.
利用铬渣制造微晶玻璃建筑装饰板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铬盐在生产过程中排出大量有毒废渣,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以铬渣为主要原料,经熔制、成型、热处理和磨光等工序制成微晶玻璃建筑装饰板。铬渣掺量达50%,产品可溶性铬残留量小于0.25mg/kg,物理化学性能指标优于天然花岗石和天然大理石,本法除毒彻底,吃渣量大,拟建成的生产线每年可处理8000t铬渣,经济效益好,是铬渣治理的一条有效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土壤吸附铬的特性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铬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尤其是铬渣的堆存造成严重的土壤铬污染。介绍了铬进入土壤后的存在形态及化学行为,论述了土壤对Cr(Ⅲ)和Cr(Ⅵ)的吸附特征,着重讨论了土壤吸附铬的影响因素。铬在土壤中的吸附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土壤对铬的吸附依赖于土壤的类型、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如土壤的矿物特性、有机组成pH、Eh、等,也与外加阴阳离子、有机质等有关。研究土壤吸附铬的影响因素为土壤铬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今后的研究可结合周围环境对铬污染的影响展开。  相似文献   

7.
铬的毒性研究报告较多,而制铬工厂排出的铬渣造成严重污染环境和水源是长期以来未解决的问题,因此铬渣的处理和综合利用已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目前一般采用硫酸亚铁作还原剂,经干法低温解毒工艺使铬渣的六价铬逐渐转变为三价铬从而达到处理目的。为鉴定铬渣处理前后的毒性比较,笔者作了铬渣处理前后的动物急性蓄积性毒性试验。  相似文献   

8.
某铬渣堆场周边土壤地下水Cr~(6+)污染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采集某铬渣堆场周边不同距离、深度的土壤和地下水样品,研究了铬渣堆场周边土壤、地下水中六价铬的分布特征和污染状况,通过数据分析确定了铬渣堆场周边受铬污染的地下水和土壤的范围及污染程度,判断污染边界,为后续场地污染治理提供了基础资料。结果表明:铬渣堆场周边土壤地下水已受到严重铬污染,必须尽快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行治理修复,以保证当地的农业生产和人体健康。  相似文献   

9.
典型场地铬(Ⅵ)迁移路径分析及耐铬植物初步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典型铬渣堆存场地铬(Ⅵ)迁移路径分析,说明对含铬(Ⅵ)废物/土壤的处置/修复,阻止铬(Ⅵ)进一步扩散迁移已成为保护地下水资源的当务之急.在实验中初步筛选出高羊茅、芦苇、马特、蓖麻4种耐铬植物,其生长发育受铬(Ⅵ)影响较小,且与微生物协同作用还可有效还原土壤中铬(Ⅵ),为控制铬(Ⅵ)污染场地土壤、地下水污染与大气扬...  相似文献   

10.
解毒铬渣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用扫描电镜、比表面测定仪、X-射线衍射仪测定了铬渣及解毒铬渣的表面形貌、比表面及物相组成。在模拟环境条件下对解毒铬渣进行了浸出毒性试验,结果表明,解毒铬渣在环境条件下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1.
铬渣浸出毒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铬渣给环境带来的危害一直困扰着铬盐行业的发展 ,其浸出毒性研究有利于对铬渣危害的监测评估、治理及综合利用。本试验对新渣和陈渣的浸出毒性进行了探讨 ,同时对铬渣中Cr(Ⅵ )进行全量溶取 ,并分析铬渣中主要阴、阳离子的浸出行为。从而提出适宜于评价铬渣浸出毒性的试验方法 ,即 :液固比 2 0∶1,浸取时间 8h、提取剂为HAC NaAC(pH5 0± 0 2 ) ,粒径为 12 0目的浸出体系  相似文献   

12.
柠檬酸淋洗去除土壤中铬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铬渣污染场地常常对其周边的土壤及地下水造成严重污染,因此,亟需探索修复铬污染土壤及地下水的技术方法.本文以某典型铬渣堆存场地内采集的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配置了浓度分别为0.01、0.05和0.1 mol·L-1的柠檬酸溶液,通过振荡洗脱批实验和淋洗柱实验对柠檬酸去除土壤中铬的效果和机理进行探讨.实验结果表明,柠檬酸对土壤中可还原态与可氧化态铬的淋洗效果显著优于去离子水,其对土壤中总铬的淋洗率可达80.7%,而去离子水仅为49.9%;在振荡洗脱批实验初期,土壤中50%左右的铬可以快速扩散到溶液中,且不同淋洗剂间淋洗效果无显著差异;柠檬酸的存在,使得反应体系中的六价铬逐渐被还原为三价铬,且还原速率随柠檬酸浓度的升高而增大;p H并非影响柠檬酸去除土壤中铬效果的唯一主要因素,柠檬酸对土壤中铬的去除机制还缘于其对土壤中三价铬的解吸作用.  相似文献   

13.
典型铬渣污染场地的污染状况与综合整治对策   总被引:31,自引:7,他引:24  
对比了国内外污染场地的管理现状.通过方法学筛选国内2处化工厂的铬渣堆存场地作为典型铬渣污染场地,并对土壤和地下水进行采样分析.结果表明,这2处铬渣污染场地均存在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特别是在铬渣堆积区域的土壤中w(总Cr)超过当地土壤背景值的数倍~数十倍,地下水中w(Cr6+)超过Ⅴ类地下水质量标准达1 000倍.Cr6+极易迁移扩散,污染面积大,其中1号铬渣污染场地污染土壤总量约19.5×104 m3,2号场地污染土壤深度约达4 m.通过分析2处典型铬渣污染场地污染特性,提出了全国铬渣污染场地综合整治对策的技术路线和规划.   相似文献   

14.
铬渣堆存区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本文对杭州某铬渣难存区土壤重金瞩污染进行了评价,得出了铬渣堆存区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的结论,并对污染原因进行初探,建议采取相应对策来防止污染。  相似文献   

15.
为了全面系统地研究铬渣中Cr(Ⅵ)和Cr(Ⅲ)溶解释放特征,以锦州和沈阳两地铬渣堆场为研究对象,通过动态淋滤试验,测定滤出液中Cr(Ⅵ)和总铬的质量浓度变化,分析铬渣淋滤液中Cr(Ⅵ)和Cr(Ⅲ)溶解释放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锦州新铬渣和沈阳陈铬渣淋滤过程中,Cr(Ⅵ)和总铬浓度都经历先迅速下降再缓慢下降的过程;相较锦州新铬渣,沈阳陈铬渣Cr(Ⅵ)和总铬浓度下降都较慢,且初始浓度也较低;相比Cr(Ⅵ)的溶出,两地铬渣Cr(Ⅲ)的溶出量均较少,Cr(Ⅲ)溶出占比呈波动性上升趋势;锦州新铬渣和沈阳陈铬渣的Cr(Ⅵ)和总铬溶出浓度随淋出液体积分别呈双指数曲线衰减关系和幂函数曲线衰减关系。试验成果将为防治铬渣对地下水污染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铬胁迫对芥菜型油菜生理特性和铬富集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重金属铬胁迫对芥菜型油菜来凤芥菜和四川黄籽的出苗率、幼苗生物量、叶绿素含量、丙二醛含量(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铬的亚细胞分布和铬富集的影响.目的是为阐明植物遭受铬胁迫的毒害机制和铬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低浓度铬能够促进芥菜型油菜生长,提高出苗...  相似文献   

17.
铬污染对土壤环境质量生物特征指标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微生物生物量氮、微生物熵、代谢熵、土壤酶活性等是表征土壤质量的重要生物学指标,以辽宁省沈阳市新城子铬渣堆存区附近土壤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土壤生物学指标的测定。污染土壤的重金属元素主要是铬,对土壤的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有效铬与微生物量氮、微生物熵均呈显著负相关,而与代谢熵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最近在泰县罡杨中学发现一起铬渣污染事故。该校1975年在校内兴办一座小化工厂的铬渣提炼铬盐晶,后因销路不好,被迫停产。由于缺乏科学知识,将700吨左右铬渣、其中大部份未经提炼,全部埋入校内地下。近年来发现,地面局部泥土发黄的砖头剥落松散。经现场监测,确认为铬污染。铬来源于埋入地下的铬渣。监测结果表明,铬污染相当严重。教室和围墙上刮下的黄色结晶霜含总铬19.6g/kg,教室前黄色土壤含总铬3.9g/kg,  相似文献   

19.
铬渣是铬盐行业在重铬酸钠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重金属危险废物,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危害极大.我国是世界主要铬盐生产国,由于生产工艺落后,铬渣产生量巨大,大量的铬渣未得到无害化处置,直接排放到环境中,甚至部分铬渣堆存于重要水源地和人口稠密区,严重污染了地表水、地下水和土壤.  相似文献   

20.
铬污染场地修复技术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综述了国内外铬污染场地修复技术的研究动态,探讨了铬污染修复技术研发的需求,重点讨论了铬污染土壤的主要修复技术如:土壤清洗技术、化学解毒技术、电动修复技术和稳定化技术等。并针对这些技术存在的不足,开发了化学解毒与稳定化联合技术,对山西某铬渣堆存场地中受污染土壤进行修复。结果表明:运用化学解毒与稳定化联合技术可以降低污染土壤中总铬和六价铬的浸出浓度,稳定效果好且能在工程实际中高效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