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的研究显示,吃鱼可以削减吸烟对身体造成的部分损害.鱼肉中含有的氨基酸可遏止动脉硬化,减少吸烟的人死于心脏病及中风的机会.一般来说,心脏病及中风的起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症状之一是内皮机能失调,而内皮机能失调的主要原因就是吸烟.  相似文献   

2.
爱尔兰都柏林一家医院最近的研究显示,吃鱼可以削减吸烟对身体造成的部分损害。这项研究发现,鱼肉中含有的氨基酸可遏止动脉硬化,减少吸烟的人死于心脏病及中风的机会。一般来说,心脏病及中风的起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症状之一是内皮机能失调(即动脉无法扩张),而内皮机能失调的主要原因就是吸烟。  相似文献   

3.
最近,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中岛宏告诫人们:“大约到2015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死亡原因大致相同——生活方式疾病将成为世界头号杀手!” 众所周知,生活方式疾病主要是由不良饮食习惯、精神紧张、吸烟及减少运动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造成的。目前,在发达国家中,每天都有许多人死于心脏病、中风、癌  相似文献   

4.
正一、预防心脏病和中风纽约州立大学研究发现,清除牙结石、牙根整平术及抗生素凝胶治疗牙周病(牙龈肿胀)可大大降低C反应蛋白和纤维蛋白原的水平,而这些蛋白都会增加心脏病危险。二、降血压雅典大学心脏病专家的一项研究指出,慢性牙周炎与血压升高及高血压之间有一定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5.
不少人以为,心脏病的发生,主要与不良的生活方式有关:不健康的饮食习惯、缺乏运动、吸烟等;其实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家族病史也是心脏病发生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6.
最新的研究表明,走路可能逆转冠状动脉硬化斑块,所以特别适合中老年人运动。有关专家指出:我们大多数人能进行的最好的活动就是走路。走路,就是以适度有力的步伐(每小时5 ̄6公里)每天走上半小时左右,每周五六次,可以起到预防诸多疾病的作用:"心脏病有规律的走路能增强血管的弹性,降低血压,减少甘油三脂及胆固醇在动脉管壁上沉积的机会,增加血液中有益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使血液不那么“黏稠”,从而使心脏病发作几率减少50%。"中风科学家对7万名医院护士过去15年健康的分析发现,那些走路最多的人——每周在20小时以上——中风的比率降低了4…  相似文献   

7.
地矿系统矽肺与可疑矽肺的肺功能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地质矿产系统115 例矽肺与可疑矽肺的肺功能检查与分析,对矽肺呼吸功能障碍的性质与程度进行了评价;提出了肺功能检查能为矽肺患者代偿机能及劳动力鉴定提供辅助依据的见解;同时阐明了吸烟对肺功能的影响及小气道功能检查对早期发现亚临床期病人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工业安全与环保》2004,30(6):36-36
防中风:菠菜+胡萝卜这主要得益于β胡萝卜素,它可以转化成维生素A ,保持脑血管畅通从而防止中风。防心脏病:苹果+茶叶可保护心脏,能减少心脏病的发病率,主要是因为这些食物中含有大量黄酮类天然化学抗氧化剂。防胃癌:叶酸+硒酵母叶酸和硒酵母均具有防止胃癌的作用。多种绿叶蔬菜、菌菇、动物肝肾等,都是叶酸和硒元素的“富矿”。防肠癌:谷物+蔬菜+红葡萄酒红葡萄酒中含有阿司匹林成分,故有助于降低患癌的几率。防肺炎:维生素+硒能使儿童免遭肺炎之害。已患肺炎的儿童多摄入这两种营养素,也可以缓解病情。防流感:维生素C +铜在流感盛行时,除…  相似文献   

9.
人在持续一段时间的劳动(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后,都会自觉产生劳动机能失调和衰退的现象,即产生心理上和生理上的一种不正常的变化,这种现象称为人体疲劳,也叫作业疲劳。产生作业疲劳时,人体会综合地表现出一系列的反应。当事人主观上感到不适,头昏头痛,控制力和注意力下降,感觉机能、运动机能、代谢机能、反应能力等发生明显变化。旁观者从其脸色、姿势、语言、行为上都能觉察出。疲劳者工作能力下降、作业效率降低,工作质量变差、发生事故的危险性也会增加。为什么会产生疲劳?它受哪些因素影响呢?一般研究认为作业疲劳表现在…  相似文献   

10.
一项新的研究表明,如果在车内待的时间太长,你的心脏可能会出毛病。研究报告说.车内浊气会影响驾驶员或乘车人的心肺功能。对那些身体本来就不太健康的人来说.如果待在车内时间太长,发生心脏病或中风的可能性会增高。  相似文献   

11.
工伤事故的发生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其中以下五种因素对于引起工伤事故的危险性最大。 酒:酒是引发意外事故的“罪鬼祸首”。酒进入人体后使全身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速,引起头晕目眩,注意力不集中,思维混乱,自制力降低,动作失调等。所以饮酒后上岗极易判断失误,操作错误从而引发工伤事故。 烟:吸烟引发工伤事故的危害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禁烟的场所吸烟,极易引起火灾事故,造成人身伤害;二是烟与工作场所的化学毒物发生协同作用,使职业危害加重。尤其是冶炼化工、电镀、像胶、塑料等生产场所,空气中含有氢、氨等刺激性或窒…  相似文献   

12.
正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目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简称"慢阻肺")已与艾滋病并列成为世界第四大致死原因,仅次于心脏病、脑血管病和急性肺部感染。预计到2030年,"慢阻肺"将成为全世界第三大死因。"慢阻肺"的主要高危因素是吸烟、室内外空气污染及接触职业性灰尘和化学品。为此,全球"慢阻肺"创议组织(G O LD)倡议设立世界"慢阻肺"日,自2002年起,在每年11月第三周的周三举行纪念活动,目的在于  相似文献   

13.
在起床后的两小时里,突发心脏病或中风的可能性要比傍晚高出二三倍。研究表明,早晨6~10点也是其他主要致死疾病发作的平均高峰时间。 清晨,随着一种叫做儿茶酚胺的化学激发物的大量分泌,身体猛然从睡眠状态跳到清醒状态。心率加快,血管收缩,血压升高,流向心脏的血液减少,从而导致局部贫血或心绞痛,还会因心肌梗塞而死  相似文献   

14.
一、擦颈发热中风少 擦颈按摩可促进颈部血管手滑肌松驰,减少胆固醇沉积,促使已硬化的颈部血管恢复弹性,并改善大脑供血,预防中风发生。做法是:双手磨擦发热后,按摩颈部左右两侧及前后颈,速度稍快,以皮肤发热发红为宜,早晚各4-8分钟。 二、摇头晃脑防中风 头部前后、左右旋转运动,可增加血管的抗压力,有利于预防中风。做法是:平坐,放松颈部  相似文献   

15.
统计资料表明,汽车司机胃病多,是众所周知的。从事驾驶工作5年之内的司机,患胃病的达43%;5年以上的达65%。所患的胃病,一般为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十二指肠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以慢性浅表性胃炎最为常见。 司机发生胃病,大多由于他们经常开车在外,生活规律紊乱造成的。尤其是驾驶长途客车与货车,在开车途中,精力长时间高度集中,司机处于持续的紧张状态,大脑高级中枢兴奋与抑制的不平衡,导致皮质下调节机能紊乱及植物性神经(交感、副交感神经)功能失调,因而胃的迷走神经兴奋性增强,使胃酸及胃蛋白酶分泌增多。再者,司机长期开车…  相似文献   

16.
国外有个研究机构曾调查过百位超过百岁老寿星的食谱,发现这些老寿星们日常摄入 的食物,并不相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即不论在什么样的境遇里都能保持快乐的心 态。乐观愉快的情绪可以赋予生命以活力,甚至可以说是在整个自然界都通用的法则。科 学试验证实。当人乐观愉快时,人体通过生化过程使血液中增加有利于健康的化学物质,使 人体处于良好的机能状态。而当人的情绪有所波动、产生消极悲伤情感,超过正常的生理 限度时,就会造成生理机能失调,导致疾病的发生。医学专家根据大量的病历分析证明,消  相似文献   

17.
香烟——“吞云吐雾”的污染有的司机在驾车疲劳时,往往喜欢点燃支香烟,贪婪地吸上几口,认为可以解乏提神。殊不知,这是极其错误的。一支点燃的香烟含有一千多种化合物,其中尼古丁、一氧化碳、苯并芘、甲醛等有害物质不仅损害你的呼吸道,影响你的心脏机能,还可导致血管的严重疾病,抑制胰液和胆汁分泌,破坏胃粘膜屏障。吸烟还会使人抵抗力下降。这  相似文献   

18.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目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简称"慢阻肺")已与艾滋病并列成为世界第四大致死原因,仅次于心脏病、脑血管病和急性肺部感染.预计到2030年,"慢阻肺"将成为全世界第三大死因."慢阻肺"的主要高危因素是吸烟、室内外空气污染及接触职业性灰尘和化学品.为此,全球"慢阻肺"创议组织(GOLD)倡议设立世界"慢阻肺"日,自2002年起,在每年11月第三周的周三举行纪念活动,目的在于提高公众对"慢阻肺"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不急于吸烟饭后吸烟的危害比平时大10倍.这是由于进食后的消化道血液循环量增多,致使烟中有害成分大量吸收而损害肝、脑及心脏血管.  相似文献   

20.
<正>很多人都知道,中风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不仅发病率高,致死率和致残率也相当高。或许很多人都不知道,有些严重中风(特别是缺血性中风)在发生之前是有预兆的,它们常常会以其特有的方式给患者一次又一次的"警告",而"小中风"就是这样一张具有中风预警作用的"黄牌"。作为中风的"前奏","小中风"的发生是在提醒患者,必须立即采取干预措施,以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