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可视化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指出研制“可视化开发环境”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种集可视化用户界面设计、可视化模型构造、可视化编程三者于一体的工程软件可视化开发环境模型。  相似文献   

2.
为了更好地进行环境监测和综合整治,甘肃省环境监察局于2011年采用科达方案建设可视化管理系统,对全省重点污染源进行统一联网监测和管理,从源头全面加强污染管控。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对水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水资源开发已然成为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一项话题。而若是未能重视资源开发合理性与适宜性,必然会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本文阐述了我国水资源开发与利用现状,分析了地下水开发引起的环境问题,并探究了新形势下治理地下水开发环境问题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用通风机性能曲线测定可视化计算机程序的设计。该程序基于Windows环境,采用C Builder5.0开发,可以实现数据的自动保存、处理,及性能曲线、结果报表输出,同时具有可视化的人机界面。应用该程序可以使通风机性能曲线测定试验更加简便易行,还可以使试验结果更加精确。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3D可视化石化装置安全管理系统构成、功能和实验途径,该系统将三维激光扫描和GIS技术运用于石化行业,通过数据处理建立石化装置测绘级精度、全尺寸、全真实体的三维数字模型,并通过添加GIS信息和设备属性信息,实现石化装置5D可视化管理、分层管理、设备检维修和施工改造模拟、事故影响范围及应急救援最佳路径模拟、工作人员仿真培训等安全管理模块,为石化企业设备管理提供了新的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6.
运用data system.exe技术,提出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可视化软件的设计方法,建立了大气环境污染因子数据信息可视化模型,应用该成果对某石油化工企业大气环境进行初步风险评价,结果表明:通过输入大气环境污染因子监测值,系统可自动判定大气环境的污染程度,并把对应环境质量的级别、环境的安全程度以及污染对人体与生物的影响程度在图中显示出来,能有效地提高环境影响评价的可靠度。该软件能在识别污染因子数据信息的同时生成与之相匹配的直观的模拟环境图像,有助于管理者进行及时分析与决策,建立的环境污染因子数据信息可视化软件具有很强的适用性。同时对政府部门制定环保工作决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运用data system.exe技术,对水环境评价系统功能模块进行设计;提出水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可视化软件的设计方法;建立水环境污染因子数据信息可视化软件,并应用该软件对石油化工企业的水环境进行了初步的风险评价。结果表明:该软件能在识别污染因子数据信息的同时生成与之相匹配的直观的模拟环境图像,有助于管理者进行及时分析与决策;通过输入水环境污染因子监测值后,系统可以自动判定环境的污染的程度,并把对应环境质量的级别、环境的安全程度以及污染对人体与生物的影响程度在图中显示出来,能够有效地提高环境影响评价的可靠度;评价示意图中的评价因子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增加或更换,有助于该系统的推广应用,建立的环境污染因子数据信息可视化模型具有很强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8.
油田开发过程中事故环境风险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油田开发建设过程中往往会存在某些事故隐患。通过对这些事故发生的原因、几率及后果的分析 ,认为地下管道泄漏是油田生产中比较严重的事故 ,一旦发生 ,便会给生产和生活带来重大的影响。为此 ,采用地下水中污染物运移模型对泄漏油类污染物迁移行为进行了预测 ,并提出了一些可行的事故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9.
矿业环境侵害特征、行为及控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会伴随矿业环境侵害行为的出现 ,但不能就此否认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真正价值。矿业环境侵害来源于矿产资源的无序开发和采、选、冶技术的相对落后。矿业环境侵害行为虽多样 ,而最终受害者是大民大众。它的行为特征具有间接性、衍生性、广泛性、缓慢性、区域性和复合性的特点 ,对其控制是一种社会控制 ,可通过环境教育、法律调控、经济制约和科学技术等手段来实现。只有这样 ,矿山企业才能妥善处理好矿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才能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环境风险源及其分类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环境风险源的分类是进行环境风险源识别和监管的基础.已有的以人的安全为主要关注对象的重大危险源管理,对事故的潜在环境危害考虑欠缺,无法体现事故可能产生的环境风险影响.阐明环境风险源的基本概念,比较环境风险源与危险源的区别,针对环境风险源的特点,从环境受体、危害物质状态和风险传播方式3个方面提出了环境风险源的分类方法.实际应用中,环境风险源的分类需综合考虑当地环境管理需求、环境受体状况、主要危害物质类别等,选择合适的分类方法.  相似文献   

11.
在“人体-服装-环境”这个系统中,服装起着调节人体热平衡的作用。寒冷气候下,服装的主要作用是减少人体体热的散失。冬季服装往往存在着过于厚重的问题。穿着厚重的服装,人体受压迫程度高,也妨碍身体的运动。因此,冬服保暖材料的开发与研究应致力于提供足够的保暖量,同时又减轻服装的重量。在冬服的整个体系中,絮料以其蓬松、含有大量空气的结构特性,在外层防风面料的保护下可以维持其内部空气的静止程度,在以热传导为主的传热途径中能够起到良好的隔热保暖效果。长久以来,人们使用天然的棉絮、羊毛絮、羽绒等居多。天然絮料由于其吸湿性较…  相似文献   

12.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逐步推进,消防工作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在西部大开发中,改进和加强消防工作,积极为西部大开发提供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则是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消防工作必须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石油海外业务的日益壮大,在环境管理方面的挑战越来越大。针对特定的东南亚国家缅甸,通过调研分析该国家的环境管理机构和相关法律,阐述了缅甸的环境管理现状,环境影响评价作为重要的一环,已进入国家层面并列入公司管理制度,通过公司环境管理实践,切合油气作业高风险的特点,极大限度减小环境事件带来的影响和名誉损失,提高海外风险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14.
针对铁路环境振动,在考虑振动频率对振动传播衰减的影响下,将桥梁荷载视为点列式荷载,提出适合桥梁段环境振动的分频段预测方法.为考察该方法在铁路桥梁段环境振动预测中的适用性,分别采用该方法和现行的铁路环境振动常用预测方法对成灌快速铁路某桥梁段10~40 m范围内的地面环境振动进行预测,并将两种方法的预测结果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铁路桥梁段环境振动分频段预测方法在实际桥梁段环境振动预测中能够取得很好的预测效果,且相对于现行铁路环境振动的常用预测方法,其预测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15.
自1941年起,美国开始了对暖体假人的研究。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研究正在不断深入。如今已研制出了无线控制的可以测量环境瞬间变化的最先进的高级暖体假人模型(ADAM)。然而在对暖体假人纵向深入研究的同时,人们也注意到假人技术在日趋复杂的各种环境中的应用。由于各行各业的技术发展要求不尽相同,于是开始了对于假人技术横向应用的改进与开发升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17.
针对生态城市的特征,根据整体最优的原则,通过政府、企业、公众的互动,整合了排污收费、排污权交易、生态补偿、资源费、激励机制、环保银行等经济方法,并与法律、行政、技术、教育等手段相结合,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生态城市环境管理经济方法体系.以厦门市九龙江流域生态补偿为案例,简要分析了该方法体系实施后的效益.结果表明,该方法体系的应用将产生可观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进一步可实现生态城市的高效环境管理.  相似文献   

18.
农业环境污染事故损失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农业环境污染事故的分析,将农业环境污染事故造成的损失分为4部分.即农业生物污染损失、人体伤害造成的损失、农业资源损失和控制污染物扩散及治理污染所需费用.对各污染损失的计算、评估方法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对已有方法进行了必要的改进,提高了各种方法的可操作性,并提出了农业环境污染事故损失评估中应注意的问题.研究成果对农业环境污染事故损失评估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为了查明当前状态下奎河宿州段氮、磷环境背景值和基线值,基于相对累计频率分析和迭代标准差方法 2种模式识别方法,对奎河宿州段2010年观测的总氮和总磷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奎河宿州段氮、磷污染极其严重,且总体表现出从年初到年底降低的趋势。相对累计频率分析方法将总氮、总磷质量浓度-相对累积频率曲线划分为3段:第1段总氮和总磷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2.26 mg/L和0.17 mg/L,第2段总氮和总磷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8.11 mg/L和0.84 mg/L,第3段总氮和总磷平均质量浓度分别大于11.2 mg/L和1.8 mg/L。第1和2段分别表征当前状态下的背景值和基线值,第3段则代表极端污染。采用迭代标准差方法计算得到总氮和总磷环境基线值分别为7.83 mg/L和0.68 mg/L,与根据相对累计频率分析方法计算的基线值相当。与研究区内其他河流的对比研究表明,依据模式识别方法计算的河流污染背景值和基线值与河流污染状态有关,未受人为污染的历史环境背景值依然需要从轻或无污染的监测数据中获取。  相似文献   

20.
热蓄积测评综合考虑了在热暴露过程中所传递的和在热暴露结束后由于热蓄积所释放的总热量,更好地弥补了当前热防护性能测评的不足,为人体烧伤预测以及服装性能研究提供了更为准确的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