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谁主管,谁负责”是落实安全责任追究制度的一般原则。对于企业来说,就是谁主管安全,谁就负责。所以,一般认为,应该是企业的“一把手”、主管安全生产的企业领导,企业安全生产部门领导负责。但是,也有人提出:如果所发生的事故是因为人力资源部门所选的人不合格而造成的,或者是因为采购部门所购置的设备本身存在问题而引起的,那这时责任该由谁来负呢?  相似文献   

2.
在新形势下,企业工会维护职工权益已被提高到一定的高度。笔者认为,工会的维权职能应首先要落实在生产安全上,就是要保证职工的生产安全问题,要把它放在首要维护的角度上去加以落实。如果连职工的生产安全都得不到保证,说什么代表权、发言权、监督权等等,都无从谈起。 维护生产安全是维护职工的基本权利,这已是所有企业党政领导乃至工会领导达成的一致共识。但纵观现今企业中,工会劳动保护工作开展得如何呢?笔者认为是极其不到位的:1、目前企业安全工作是遵循“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进行管理的,一般来说,是企业厂长负责制,…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 日前,冶金部在总结1992年全行业因工死亡事故减少5.3%安全成绩的经验基础上,要求1993年安全生产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并作出了具体部署。 首先,要求各企业领导认清形式,更新观念,继续强化安全管理。在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中,无论机构如何调整,人员怎样精减,企业的安全生产和安全管理工作应继续加强,不能放松。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认真落实各级、各职能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第二,要求各企业继续抓紧基层的安全管理的基础工作。坚持以法治厂,把规章制度和标准化作业落实到车间、班组。利用“安全月”、“安全周”、“三不伤害”和…  相似文献   

4.
法人代表的心声天津市部分企业法人代表谈安全齐长明,张宏印,彭嘉粤天津市经委召集部分大中型企业的法人代表举行座谈,就企业在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中,安全工作如何适应新形势,实现“企业负责”,落实法人代表安全生产第一责任;如何建立自我约...  相似文献   

5.
建立新体制的配套改革思考与实践株洲市劳动局副局长胡万峰国务院确定安全生产实行“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的新体制,授权劳动部门综合管理安全生产,行使国家监察职权。与此新体制相配套的改革如何跟上?安全监察权威怎样确立?企业负责怎样落实?强...  相似文献   

6.
落实“企业负责”靠强化干部安全职能上钢五厂第一炼钢厂厂长朱希圣决策制订以后,干部是决定因素。在经济改革的大潮中,我厂强化了干部的安全职能,取得了好效果。1、谁主管谁负责,责任到人。我作为分厂行政一把手,每年元月初组织召开安全年会,在认真总结上一年有效...  相似文献   

7.
近来,盱眙县加大了对工业开发区内企业安全监管的力度.明确了以下几点:一是招商引资企业享受各种经济发展优惠政策.但在安全监管上不享受优惠.企业生产前必须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安全生产无“特区”;二是禁止各部门、各单位进入工业开发区内检查.但安全生产检查例外.根据需要可随时检查:三是实行“谁引资.谁负责安全”的监管办法,虽然招商引资企业是安全生产的主体.但引资单位必须全程负责安全生产工作;  相似文献   

8.
"谁主管,谁负责"是落实安全责任追究制度的一般原则。对于企业来说,就是谁主管安全,谁就负责。所以,一般认为,应该是企业的"一把手"、主管安全生产的企业领导,企业安全生产部门领导负责。但是,也有人提出:如果所发生的事故是因为人力资源部门所选的人不合格而造成的,或者是因为采购部门所购置的设备本身存在问题而引起的,那这时责任该由谁来负呢?主管安全的人来负责合理吗?因此,在责任落实之前,首先要明确划分责任。"谁主管,谁负责"具体到某项工程或某项工作的责任应该属于谁?怎样界定才合理?本期,我们就此各抒己见。  相似文献   

9.
《江苏劳动保护》2011,(5):20-21
2011年,南通市港闸区安监局以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区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引,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通知》为主线,深入推进全区安监系统机关作风(政风行风)建设,按照“一岗双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强化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着力在...  相似文献   

10.
一个时期以来,“企业负责”、“企业法定代表人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者”之类话题,频繁见诸于领导同志讲话和报刊等新闻媒介。强调企业负责,既是其在安全生产管理体制中的地位和作用使然,也说明在某些地方“企业负责”还不尽人意,亦即存在着些许企业不负责的现象。如重效益、轻安全,安全技术和职业卫生措施不到位,安全管理机构、人员及安全教育、培训不落实,以及违章指挥、违章操作等等,凡此种种,不一而同。这说明,在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模式以后,企业已开始向独立自主。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商品生产者和…  相似文献   

11.
安全生产责任是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核心,安全生产责任制是落实“两个主体责任”的重要抓手,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有利于签约各方更好地履行安全生产职责,有利于形成“政府领导、部门监管、企业负责、社会监督”的安全生产工作格局。  相似文献   

12.
企业负责重在落实本刊特约评论员安全生产要由“企业负责”,这在去年国务院发出的《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中已经作了明确的规定。关于这条决策的重要意义,在通知中已经阐明了,本刊上期的刊首语也进行了认真的探讨。然而,一个时期以来安全生产严峻的被动形势并...  相似文献   

13.
韦彩和 《安全》2010,31(10):24-25
实现良好安全环保业绩的有效办法是确保各级直线管理者对业务范围内的安全环保工作负责。即落实企业各级一把手对安全环保全面负责,一级对一级,层层抓落实,各项工作的负责人对各自承担工作的安全环保负责,做到谁工作谁负责、谁管理谁负责、谁组织睢负责。  相似文献   

14.
安全是人的基本需要,是企业健康发展的保障,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生产中发生事故,除了可能导致生命的毁灭、家庭的破碎、财产的损失外,还可能带来一系列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做好安全工作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抓安全工作最基本的、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条就是落实责任,那么,这个“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应如何划分?往哪里落?具体各部分由谁来承担?这些问题尚需讨论,统一认识。然后才能真正实现各负其责、各尽所能、齐抓共管。否则,就可能出现“共同责任”谁都不负责、“谁抓都不越位”谁都不抓的现象。  相似文献   

15.
国务院在《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中明确规定了“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劳动者遵章守纪”的安全生产管理新体制,把“企业负责”摆在安全生产管理体制的首位,并强调在企业转换经营机制过程中,不管经济体制怎么改,安全生产只能加强不能减弱,不存在“松绑”问题。在这一新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下,松江河林业局在深化企业内部改革的同时,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潜心探索新的管理方法,从“企业负责”这一新的安全管理要求出发,建立了全面落实“企业负责”的安全管理新机制。1完善新的安全管理体制和责任制企业安全…  相似文献   

16.
为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贯彻(劳动法),实施“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生产组织原则,逐步完善“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劳动者遵章守纪”的管理体制,在保持1996年成绩的基础上,进一步抓好1997年的安全生产工作。1加强学习,提高认识,落实企业法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制各级领导必须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劳动法)及配套的安全生产法规,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树立“事故就是浪费,安全就是节约”的思想和经营观念,克服“重生产轻安全”的错误思想,摆正发展生产与加强安全管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由于安全生产工作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和“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使安全生产纳入议事日程,通过狠抓薄弱环节和全面落实目标管提责任制,提高了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但是,现有的安全生产工作仍不能适应当前深化改革和经济建设发展形势的需要。1存在的问题1.1有些单位的领导安全意识淡薄,重生产、重效益,轻安全、轻管理,放松了现场安全检查与监察工作。1.2许多企业安全投入严重不足,企业设备陈旧老化,带病运行,事故隐患得不到及时整改。1.3一些基本工程、产品转项和技改项目仓促上马,没有严格实行‘三同时”,尘…  相似文献   

18.
声音     
《现代职业安全》2008,(2):10-10
“谁不重视安全,组织上就让他不安全。” 近日,国资委副主任黄淑和在中央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指出,落实安全生产工作要把一岗双责与问责制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9.
《安全与健康》2006,(12S):13-13
日前,漳浦县分管领导陈水树副县长带领安监、消防等部门到基层调研,针对辖区内部分非公有制企业重视安全生产而“不会管、管不好”的状况,就如何加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提出六点意见:一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把安全责任落实到岗位,落实到车间、班组及员工,形成企业安全责任体系网络;二是建立企业安全管理机构,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 ,我们运用安全目标管理 ,取得了重大事故为零、上报事故(公司及公司以上级)为零、千人负伤率为零、事故总频率为零、装置大检修无火警的历史最好成绩 ,实现了安全生产“13连冠”。落实职责年初 ,我们以落实安全责任制来强化安全管理 ,坚持行政一把手是安全责任人 ;谁主管谁负责 ;坚持党政工团齐抓共管 ;建立厂安全责任目标动态管理和厂、车间、班组三级安全生产动态管理网络。厂长与职能部门、生产车间签订上报事故“零”指标安全责任目标书 ,职能部门与生产车间签订轻微事故(厂级)分解指标安全责任目标书。安全教育我们以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