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2 毫秒
1.
超声辐照对水中化学污染物的降解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超声辐照处理水中化学污染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受到人们的关注。论述了超声辐照降解化学污染物的反应机理、降解速度、影响因素及超声辐照对微生物的影响;同时也指出了超声技术的发展方向和实际应用中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超声-过氧化氢-氧化铜组合技术催化氧化水中苯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超声-H2O2-CuO组合技术对苯酚的降解效果。考察了苯酚初始浓度、溶液温度及鼓入空气对苯酚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与未鼓入空气时相比,连续鼓气时苯酚的降解效果较好;初始浓度低,苯酚去除率高;溶液温度从20%上升到55%时,苯酚去除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温度对该过程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催化剂的影响而不是对超声作用的影响。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表明,苯酚降解的中间产物主要为对苯二酚、邻苯二酚及其他有机小分子物质,最终产物为草酸、二氧化碳和水。  相似文献   

3.
真空紫外灯动态降解空气中低浓度甲醛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集中空调中处理室内可挥发性有机物(VOCs)为应用背景,搭建了试验台。实验研究了真空紫外灯(主波长254nm,185nm)降解甲醛的影响因素以及产生O3的情况。研究表明,在产生的O3浓度低于室内空气质量标准(0.16mg/m^3)的情况下,真空紫外灯也能够高效地降解空气中低浓度甲醛(〈1mg/m^3);甲醛降解率与反应器空气流速及甲醛初始浓度成反比;降解速率与甲醛初始浓度成正比,与反应器空气的流速成反比;绝对湿度对真空紫外灯降解甲醛有一定的影响;反应器空间大小对甲醛降解影响比较显著。应用于集中空调系统净化室内空气中VOCs,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声光催化是水处理降解有机污染物的一种新技术。在分析中,探讨了该技术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机理,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包括降解效果和主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声光催化是水处理降解有机污染物的一种新技术。在分析中 ,探讨了该技术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机理 ,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包括降解效果和主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环境污染与防治》2007,29(6):478-480
灰霾判定标准及广州地区灰霾成因探讨;缺氧生物除磷工艺中放线菌种群结构分析;焦化废水A/O处理工艺中高效微生物的降解条件研究;海绵铁/锰砂填料对活性艳橙KGN染料的脱色研究;异相催化溶液催化氧化偏二甲肼。  相似文献   

7.
从石油污染的土壤中分离驯化,得到特征明显的石油降解菌,研究了不同时间、石油浓度、接种量、pH值、基质及添加物等条件对降解菌降解石油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降解菌接种量越多,降解效果越好;石油降解效率随着石油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当初始pH值为7时,降解菌去除石油效果最佳;添加适量蔗糖或葡萄糖,对石油的降解有促进作用;吐温80对石油降解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活性炭负载TiO2光催化降解单宁酸的研究;用CuO/沸石催化氧化法降解废水中的硝基苯;全程自养脱氮在淹没式生物滤池中的启动及运行;烷基多苷-CH200对甲醇中多氯联苯(Aroclor1248)的增溶和洗脱的研究;燃放烟花爆竹对西安城区空气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超声波处理废水有机污染物的机理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介绍了超声波降解水体中有机物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包括超声空化机理,声化学反应器类型,有机物降解的影响因素.并探讨了这种工艺的研究方向与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超声波/零价铁(US/Fe^0)工艺对水中双酚A(BPA)的降解效果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US/Fe^0工艺可以有效降解水中的BPA,具有协同作用,且降解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规律;Fe^0具有促进和抑制的双重作用;超声功率越大,越有利于BPA的降解;初始浓度较低时,BPA的降解效果较好;弱酸性条件有利于BPA的降解;加入一定量的自由基捕获剂(正丁醇)可以抑制BPA的降解;联合作用2h后,TOC的去除率较低,说明其矿化程度不完全。  相似文献   

11.
等离子体与催化技术的结合解决了单一用等离子体时的能量利用率、产率低及应用条件高的缺陷.总结了不同等离子体-催化协同作用的催化剂催化活性;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催化剂的组成、表面性质和结构对其催化活性的影响以及催化剂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分析了等离子体催化协同处理挥发性有机物(VOCs)过程中的反应机制;最后,对催化剂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水相、泥相中混合及单一菌株对菲的微生物降解;复合纳米SnO2/ZnO光催化降解对甲酚溶液的研究;Pt/TiO2薄膜光催化降解甲基橙的性能研究;两种水生园林植物对小流域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作用;废钯-炭催化剂回收钯的工艺中试研究  相似文献   

13.
高铁酸钾降解苯胺废水的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了高铁酸钾投加量、初始pH及苯胺初始浓度对苯胺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苯胺废水的COD去除事随高铁酸钾投加量和苯胺初始浓度的增大而升高,而初始pH对COD去除率影响不明显.对高铁酸钾降解苯胺废水后的产物进行了气相色谱/质谱(GCIMS)分析.在此基础上详细探讨了高铁酸钾降解苯胺的机制.  相似文献   

14.
二维单体同位素分析在有机污染物转化研究中的运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体同位素分析(CSIA)作为一门新技术日渐应用于有机污染物的降解研究。降解过程中,同位素分馏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导致CSIA技术应用存在一定的不足。多维同位素分析通过对不同元素同位素分馏的相关性分析,可消除有机污染物降解过程中环境因素变化对同位素分馏行为的影响,因而对有机污染物降解的评价更为准确。主要总结了二维单体同位素分析(2-D CSIA)技术在有机污染物降解、转化机制等领域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聚乙烯醇(PVA)厌氧生物降解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聚乙烯醇(PVA)的生物降解特性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厌氧颗粒污泥的微生物组成及粒径大小,对PVA的降解率影响最大,以产酸菌为主的颗粒污泥对PVA的降解能力最强,20d后PVA的降解率高达70%,以甲烷菌为主的颗粒污泥对PVA的降解能力最差,20d后PVA的降解率仅为6.3%;pH对PVA的降解率影响不大,碱度过大对PVA的降解不利;PVA共基质试验结果表明:以葡萄糖为碳源时,低浓度的葡萄糖会改变污泥的表面性质,使PVA迅速吸附到污泥表面,但随着降解时间的延长,PVA的浓度会回升,高浓度的葡萄糖对PVA的降解产生抑制;以淀粉为碳源时,产酸菌优先利用淀粉,PVA的降解率没有明显提高。在PVA浓度低时,在底物中添加一定的氮源可以提高PVA的降解率。  相似文献   

16.
真菌降解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是一类重要的大气污染物,生物降解法是近年来兴起的VOCs治理技术,它具有费用低、净化效率高、无二次污染等特点。目前,有关生物降解污染物的研究大部分都以细菌作为优势微生物,而对于真菌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真菌具有耐干燥、耐弱酸等特性,使得其在处理疏水性VOCs上具有明显优势。分析了真菌的降解特征及优势,总结了已分离到的可降解VOCs的真菌及其善于降解的污染物,重点探讨了影响真菌生物反应器VOCs降解性能的主要因素和相关动力学研究,并对今后真菌降解VOCs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细胞表面疏水性是影响微生物吸收和降解疏水性石油烃的主要因素。结合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综述了细胞表面疏水性的测定方法,探讨了培养基成分、培养时间、温度、pH等环境因素对细胞表面疏水性的影响,总结了石油烃降解菌的细胞表面疏水性与石油烃微生物降解的关系、表面活性剂对细胞表面疏水性及生物降解的影响,最后对细胞表面疏水性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利用脉冲放电等离子体-催化耦合技术,进行模拟室内空气循环降解甲醛的实验,对比了3种净化方式(紫外光催化、等离子体单独作用与等离子体-催化耦合)的甲醛降解效果,并考察了中心电极的极性、催化剂活性炭板与中心电极的距离对甲醛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单独的紫外光催化和等离子体作用而言,等离子体-催化耦合多重功效结合的甲醛降解效果更好,降解速率也更快;中心电极为正极的电场的甲醛降解效果优于中心电极为负极的电场;随着催化剂活性炭板与中心电极距离的不断扩大,直至板移动至电场外部的过程中,甲醛的降解率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催化剂活性炭板与中心电极的距离存在一个最佳值,本研究的最佳距离为15mm.  相似文献   

19.
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目前大气区域复合污染的重要前提物之一。近年来发展的等离子体协同催化降解技术可将等离子体能在常温常压下进行反应和催化剂具有高选择性的优点结合起来,在VOCs降解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在这一体系中,催化剂可显著提高VOCs降解效率,但不同的催化剂所起的作用以及机理存在差异。因此,从催化剂对降解VOCs效应的影响,催化剂类型、位置对VOCs降解效果及机理的影响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等离子体协同催化降解VOCs技术的研究与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硝基苯类化合物生物降解菌的筛选及性能研究,是制药、染料等行业废水达标的重要基础。以浓度梯度升高法筛选到一株硝基苯厌氧降解菌Klebsiella oxytoca NBA-1。考察了该菌对氧气的需求,以及在厌氧条件下,温度、pH值、外加葡萄糖及硝基苯初始浓度等环境因子对菌株降解硝基苯能力的影响,并进一步讨论菌株对氯取代硝基苯类化合物的降解情况。结果表明,该菌在厌氧条件下生长比好氧条件下慢,但降解速度更快;厌氧降解硝基苯的最佳pH值和温度和分别为8.3和30~35℃;加入0.3%~0.5%的葡萄糖可促进降解,且对300mg/L以下的硝基苯均有降解能力;该菌能将4-氯硝基苯转化为4-氯苯胺,并进一步脱氯为苯胺。研究结果可为硝基苯及含氯硝基苯的处理工艺选择提供相关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