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环境保护部有关负责人近日向媒体通报,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发布了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这位负责人说,根据国务院决定,2005年4月至2013年12月,环境保护部会同国土资源部开展了首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全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为16.1%,其中轻微、  相似文献   

2.
近20年来,我国环境污染防治工作不断发展、深化。不同于大气污染和水污染,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和滞后性等特点,加之土壤污染监测也相对复杂等,人们对于土壤污染的认知相对较弱,土壤污染防治工作一度被忽视。2005年4月至2013年12月,国务院首次开展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于2014年7月发布了《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报告显示,全国土壤总的超标率为16.1%,其中轻微、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点位比例分别为11.2%、2.3%、1.5%和1.1%。公报引发了社会的高度关注,使公众第一次比较全面地了解到我国土壤的污染状况,加速了我国土壤污染防治相关政策、法律的出台和实施进程。自然之友多次参与了环境治理的法律行动,承担起推动土壤污染类法律制度健全的职责。  相似文献   

3.
<正>根据国务院决定,2005年4月—2013年12月,环境保护部会同国土资源部开展了首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调查的范围是除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外的陆地国土,调查点位覆盖全部耕地,部分林地、草地、未利用地和建设用地,实际调查面积约630万km2。调查采用统一的方法、标准,基本掌握了全国土壤环境总体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工矿业废弃地土  相似文献   

4.
正农田土壤是不可再生的资源,是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之一。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农田土壤环境质量不断下降。2014年首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显示,耕地土壤点位超标率在4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中最高,达19.4%,其中重金属超标点位数占全部超标点位数的85.8%。农田面源污染和重金属污染已影响现代农业发展,威胁农业生态安全,危害农产品质量安全,引起各级政府和公众的高度关注,农业农村部出台措施强化土  相似文献   

5.
国内资讯     
《绿色视野》2014,(5):71-71
正实施更严土壤标准据环保部等发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我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其中镉、汞、砷、铜、铅、铬、锌、镍8种重金属及六六六、滴滴涕、多环芳烃3类有机污染物点位超标率较高。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有关专家指出,对环境敏感地区,当地政府应加大污染治理力度;制定和实施更严格的地方重金属等排放标准,并严格环境执法。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我国政府对土壤污染问题高度重视,各地区也陆续开展了很多农田土壤污染治理项目。农地土壤问题不仅仅是重金属等问题,土壤退化也是引发粮食重金属超标的因素之一。土壤健康不仅关系到农产品的卫生安全,更关乎人体的健康。因此,在农田污染治理问题上,不只是要做土壤修复,更要做到土壤健康。一、中国土壤污染的现状与本质据2014年4月17日原环境保护部和原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重金属镉在所调查的土壤样品超标点位中高居榜首  相似文献   

7.
好消息     
《环境教育》2012,(4):6-6
土壤环保十二五规划将报国务院环保部部长周生贤近日在环保部常务会议上宣布,设立并启动国家土壤污染防治与修复重大科技专项。《全国土壤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经进一步修改后,将报请国务院审批。此次会议听取了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情况汇报。该调查是我国首次组织开展的大规模、系统性土壤环境质量综合调查,历时6年。通过调查,基本查明了全国土  相似文献   

8.
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   总被引:80,自引:0,他引:80  
《中国环保产业》2014,(5):10-14
2014年4月17日,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发布了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为全面认识和正确理解公报内容,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等相关负责人回答了记者提问。本刊将相关内容刊登如下。  相似文献   

9.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处理资源、环境等多种信息的计算机数据管理系统。本文介绍了6IS技术在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中调查点位的布设、现场定位采样、调查数据存储等方面的应用,并探讨该技术在今后土壤污染防治工作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以广东某村庄为实例,介绍了农村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和评价方法。对该村庄菜地、基本农田、曾经污灌农田和怀疑受污染的农田土壤进行了12个样品砷、镉、钴、铬、铜、汞、镍、铅、硒、锌等元素全量和六六六、滴滴涕等有机氯农药含量监测,并分别采取单因子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分析了该村土壤污染状况。该村土壤中铜、镉、砷、硒、锌和铅超过GB 15618—1995二级标准和环保部《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评价技术规定》评价标准,主要以铜、镉和砷污染为主,其超标率分别为75.0%、58.3%和58.3%;重污染土壤样品数占总监测样品数的41.7%,受中度污染的土壤样品数占25.0%,受轻度污染土壤样品数占8.3%,处于警戒水平的土壤样品占25.0%。不同类型土壤污染程度各异,其中曾经污灌的土壤和怀疑受污染的土壤铜、镉、砷、锌、硒、铅含量较高,基本农田土壤次之,菜地最低。  相似文献   

11.
正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4月17日向媒体发布了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调查结果显示,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为全面认识和正确理解公报内容,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等相关负责人回答了记者提问。问: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成果有什么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环境教育》2014,(6):11-14
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4月17日向媒体发布了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调查结果显示,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为全面认识和正确理解公报内容,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等相关负责人回答了记者提问。  相似文献   

13.
"厚土载物",是土地养育了生命,为生命提供着必需的能源,使生命繁衍生息。然而,当市场里多了"放心菜"、"无公害食品"时,我们才意识到,大地生病了。不易察觉的污染沉积在土壤之中,酿成了不容忽视的"隐患"。很长一段时间,提到环境保护,我们不难明白大气污染、水污染防治的重要意义,而对土壤污染仍然相当陌生。首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自2006年7月正式启动以来,目前正进行野外采样、样品分析测试工作。为使广大读者了解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的意义所在,我们采访了国家环保总局自然生态保护司有关负责人。  相似文献   

14.
探究区域内矿区土壤重金属变化并对其进行污染评价,旨在为该区域环境保护及污染治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以期实现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矿产资源开发并行的矿业绿色发展。以铅、锌、镉、砷含量为评价指标,结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2018),采用重金属单因子污染指数法与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进行重金属污染评价,并对该区域矿区潜在生态风险作出评定。结果表明,A矿区土壤各重金属含量的变异系数为149.05%~211.42%,B矿区土壤各重金属含量变异系数为60.88%~118.58%;A矿区土壤重金属均出现超标现象,其中铅、锌和镉含量超标较为严重,超标率在72%以上,而砷含量超标现象则相对较轻,超标率为36.36%;B矿区土壤铅和锌含量均未出现超标,超标率为0,而砷和镉含量则出现不同程度的超标,其中砷含量超标率为92.31%,镉含量超标率为65.38%;两个矿区土壤各重金属含量均超背景值的现象,超背景值比例为42.31%~100.00%。A矿区土壤以铅、锌和镉污染为主,而B矿区土壤中砷和镉的污染较为严重。两个矿区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均属重度污染,A矿区生态风险综合指数为很强生态风险危害,而B矿区为中等生态风险危害。  相似文献   

15.
前不久,镉超标大米引发社会对于土壤污染的关注。应该说,清除"镉米"背后的土壤污染,最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全面会诊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通过调查取样,全面、系统、准确掌握我国土壤污染的真实"家底"。记者近日从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获悉,我国正在绘制土壤重金属"人类污染图"。  相似文献   

16.
农用地重金属污染长期以来一直是生态环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2017年,对某镇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开展详查,单项污染指数评价结果表明,镉超标率为67.60%(Pi>1),基于内梅罗污染指数法的评价结果显示,57.30%的点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PN≥1.0);2018年,分别选取钝化修复和植物修复进行中试试验,经钝化修复后土壤有效镉和总镉含量分别平均降低32.73%和5.64%。经超富集植物籽粒笕种植一季修复后,土壤总镉含量降低15%以上。本次中试试验修复效果良好,能为下一阶段的土壤镉污染修复方案的制定和优化提供科学的依据,为全国农用地重金属污染修复提供了有价值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农用地重金属污染长期以来一直是生态环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2017年,对某镇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开展详查,单项污染指数评价结果表明,镉超标率为67.60%(Pi>1),基于内梅罗污染指数法的评价结果显示,57.30%的点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PN≥1.0);2018年,分别选取钝化修复和植物修复进行中试试验,经钝化修复后土壤有效镉和总镉含量分别平均降低32.73%和5.64%。经超富集植物籽粒笕种植一季修复后,土壤总镉含量降低15%以上。本次中试试验修复效果良好,能为下一阶段的土壤镉污染修复方案的制定和优化提供科学的依据,为全国农用地重金属污染修复提供了有价值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变色的土壤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命线",土壤质量系关舌尖上的安全。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对土地的认识大多停留在"地大物博""苍天厚土""黄土地""深情的土地""卖地生财"等外在感念上,而忽视了土壤的健康问题,事实上,现实中的土壤却是病的不轻。长期以来,尽管社会舆论反复要求,但我国土壤污染状况始终没有权威公布,一年一度的环境质量公报也鲜有提及。权威信息缺失,已经导致人们的普遍焦虑;污染"家底不清",标准的粗线条,更是影响人们生产生活。专家们警言:我国土壤污染形势已十分严峻,研究表明,我国土壤正出现越来越多本来没有或微不足道的危险元素,而土壤一旦被污染,通过自净能力完全复原周期长达千年。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环保产业》2014,(5):12-14
正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今日向媒体发布了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调查结果显示,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为全面认识和正确理解公报内容,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等相关负责人回答了记者提问。问: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成果有什么重要意义?答:本次调查是我国首次开展的全国范围土壤环境质量综合调查,填补了我国土壤环境领域的空白。通过调  相似文献   

20.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中的土壤环境质量评价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场地和土壤污染勘查评价与修复逐渐发展成为环境科学和土木工程领域的热点,场地和土壤修复业务随之愈来愈多。但土壤修复理论和技术发展相对缓慢,无法满足土壤修复行业发展的需要。实践中,在场地和土壤污染勘查与评价的现行标准中,对土壤环境质量评价仅考虑了土壤中某物质成分的人为超标问题,而忽视了土壤中自然异常而导致土壤中某物质成分超标问题的评价,且误将土壤中某物质成分的超标等级定为土壤污染程度等级的全部。针对这些问题,本文通过研究,在深入分析各领域土壤污染评价差异的基础上,提出了土壤污染评价的一般过程、方法和标准,供标准修订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