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荀子曰:"防为上,救次之,戒为下。"曾经看到这句话,我总是不能理解,直到经历了"918"全民防空演练和暑假里的学生救灾自护学习后,我才明白民防的意义所在。防于外9月18日那天中午,上海全城拉响了防空警报,警报一共为三遍,第一遍为预先警报,第二遍为空袭警报,第三遍为解除警报。之前,手机中也收到了相关的短信,为此还特别  相似文献   

2.
民防演练     
正随着一声警报的拉响,我们顾不得整理书桌,以近乎于一种逃命的速度跑出了教室——尽管只是演练,但是我们仍旧以一种灾难真正降临的心情去演练。事情是这样的:在9月21日的"全民国防教育日",学校广播要求我们在第二节课下课之后,听到警报的声音,就要跑出教室,而正在上课的老师则跟随班级一起跑出来。广播里强调:如果是上信息课抑或其他的不在班级内上课的学生,就不要奔回教室,应该直接逃到操场上。  相似文献   

3.
天空的色彩     
正天空是什么颜色的?每个孩子的心中或许都有不同的答案:喜欢黄色的代表光明,喜欢白色的代表纯洁,喜欢绿色的代表和平。我心中的天空却永远是蓝色的。民防疏散演练那天,天气格外地干热。这个城市即便进入九月金秋,仍会像火炉般闷热,忧郁的蓝天下,热得连云彩也躲了起来,可偏巧安排这样的"桑拿天"进行民防疏散演练,我不禁嘟囔起来。站在操场上的我正这样胡思乱想着,远处一个绿色的身影健步向我们走来。  相似文献   

4.
文说避险     
正"国无防不立,民无防不安"——每年九月的第三个星期六,是全民国防教育日。今年,第十三个国防教育宣传周的主题,是"维护国家安全,履行国防义务,参与民防建设"。围绕这个主题,我们学校也展开了一系列活动,如民防逃生演练和民防教育。早上,同学们正安静地坐在教室里,忽然一阵急促的警报声响起,只听老师喊道:快去操场集中!同学们便立即从座位上站起,朝指定的楼梯口跑去。操场上,陆陆续续已经站了很多人。同学们快速地跑到自己的位置上,站定,等待着。随着最后一个人的到来,我们的校长站到了领操台上,手上拿着一只秒表。  相似文献   

5.
正在21世纪的今天,全世界都在呼吁和平,所以,虽然民防看起来与我们很遥远。但其实,民防就在我们的身边,并且需要我们的紧密关注和绝对重视。毛主席说过,"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而邓小平曾说,"人防工事要平战结合,平战结合才能靠得住"。可见,民防与人民和国家息息相关。我们是祖国明天的希望,可对于民防,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首先就是保护自己的生命。我们只有保护好自己的生命,才有资格保卫国家,保卫人民。所以为了增强青少年民防意识,有关部门在9月18日开展了全市学校民防演练活动。  相似文献   

6.
正以前听大人说起他们小时候被教导:"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也听爸爸说起那时住宅楼下面有防空洞,我觉得很好玩。后来我慢慢知道这些口号,也知道了很多设施就是民防的一部分啊!可民防究竟是什么?其实我一直不太清楚。今年的9月21日是我国第十三个全民国防教育日,也是上海市组织开展人民防空警报试鸣日。为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的国防民防教育  相似文献   

7.
正2013年9月21日是我国第十三个"全国国防教育日",为增强广大学生的民防观念意识,学习掌握必要的民防知识技能,我们学校也组织同学们参加了民防演习活动。在此次活动中我从根本上改变了对民防演习的看法,同时发自内心开始重视民防。那一天早上,我们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突然听到学校广播内传来一阵阵刺耳的警报声,老师们立刻停下了手中的粉笔和嘴中未讲完的话语,马上组织我们疏散和撤离。班中的同学都按照老师的指  相似文献   

8.
《民防苑》2009,(9)
为增强广大市民应对突发灾害的意识,提高城市综合防护能力,上海市民防办公室将于2009年9月19日(全民国防教育日)在全市范围内组织防灾警报试鸣。这是上海历史上第一次鸣响防灾警报。组织防灾警报试鸣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第三十六条规定:"人  相似文献   

9.
闵方 《民防苑》2009,(4):F0003-F0003
事先不做预告、不搞预演,闵行区民防办于3月17日上午开展“突击式”社区民防演练,检验社区民防系统对突发灾情的应急处置能力。这种“突击式”民防演练在本市尚属首次。  相似文献   

10.
正警铃毫无预兆地响起,"呜——呜——"的声音刺激着耳膜。此刻的上海只是被定格在民防逃生演练时分,而此刻正遭受战乱的国家,恐怕连"演练"的机会都没有了。那里的人们哭泣着,惶恐不安又狼狈不堪地奔跑在祖国的土地上,他们没有安全,只有蓬头垢面,并且不知下一秒自己是死是活。那里可怜的人们不需要"演练",因为他们每天都在逃生!我们竟还在为警铃的声音而烦躁,却不曾想过自己身处这片天地的幸福!  相似文献   

11.
为配合防灾警报试鸣,上海市于9月19日上午组织了177个街道乡镇、208所学校、1324个居委会、3529个居民区共25万余人参加的防灾疏散演练。通过此次防灾警报试鸣和防灾疏散演练,市民  相似文献   

12.
《民防苑》2003,(6)
2003年9月19日上午9点10分,随着两发红色响彻在石化四中上空,该校师生和该区公安、消防、卫生等有关部门近400人,在阵阵警报声的警示下,分别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迅速投入到疏散和保障之中。这是金山区建国以来首次举行的防空人口疏散演练和防空警报试鸣。9点14分,预先警报拉响,敌空袭兵器即将进入  相似文献   

13.
民防伴我行     
正在我们生活中,每一分每一秒都发生着各种各样的灾难。在惋惜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深思在未知的无情的灾害下,怎样做好准备,如何应对,怎样能把安全性提高。我们不能阻止地震等自然灾害的袭击,难道我们还不会预防吗?就像《治家格言》里说得好:"宜未雨而绸缪,勿临渴而掘井。"我们只有了解民防,心系民防,方能防患于未然。学校为此专门进行了防空疏散演练,演练前班主任胡老师就向我们阐述防空演练的重要意义和演练的纪律要求,讲明演练的时间、内容、程序,让学生知道疏散的路线  相似文献   

14.
正9月18日,周三,我们学校进行了一次国防教育,让我受益匪浅。这天,我们上好了第二节课,回到教室。却听见我所熟悉的出操铃声被另一种十分悠远并带有些催促的声音给取代。一开始,我们全都有些纳闷:为什么会换掉铃声呢?在十秒后,我终于意识到这是一种警报声。我不禁产生疑问:为什么在这时候播放警报铃声?电光一闪,我依稀记得:好像今天要进行演习。于是,我便在走廊上疾步走,因为一跑步便容易摔倒,很容易绊倒其他同学。我在人群里,只见每一个楼层上都有老师们在一旁"观察"。虽然是演习,可我还是有  相似文献   

15.
正9月的第三周,我正安闲于中秋假期带来的凉爽与清闲,新闻里的几个词语引起了我的注意:全民防空演习,国防义务与国家安全。随即关于防空的消息以各种途径接踵而至。我经历过很多演习,火灾、地震,几乎每年都会有,可这次演习给我带来了空前的教育意义。全民演习的早晨,父母同往常一样早起,我依然被粥的清香召唤起床。吃过早饭翻看手机,关于防空演习的短信提醒了我,就在今天,全市要进行防空演练。记得收到短信那天,父亲还兴致勃勃地说要参与其中呢,可现在只见他自顾自地忙这忙那,估计早已忘却了吧!就在我快要昏昏睡去时,"呜——呜——"声划破  相似文献   

16.
2009年5月12日,国家地震紧急救援训练基地的警报拉响.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迅速集结.奔赴“地震灾害现场”.一次浩大的“防灾减灾应急演练”正式拉开了帷幕。这次演练.组织方模拟了许多典型场景,其中回良玉副总理亲自为“灾民”发放科普宣传材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一细节不但体现出组织者对这次演练设计的精心,也反映了各级领导对地震应急宣传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正仰望天空,朵朵白云在蔚蓝的天空中游荡;透窗而观,棵棵树木在坚实的土地上成长;侧耳聆听,只只鸟儿在家园中歌唱……此时的我不禁闭上双眼,感受生活带给我的绚丽多彩、生机盎然;脑海中却又回想起当年汶川大地震中的惨烈情景。还记得当时的汶川地震中,有多少人失去了生命?然而,那些幸存者仅仅是依靠运气吗?不,命运从来不会无缘无故眷顾某一个人!他们中有很多人学会了在灾难中自救与互救的方法与知识。也正是因为有了根深蒂固的安全意识与习以为常的民防措施,才为自己争取了宝贵的生命。固然,"民防"好像在危机关头看不见摸不着,却是能在危难时刻保护我们的一把隐形的大"伞"。它默默  相似文献   

18.
正曾无数次听见一串串眼泪掉进碗里的声音——"滴答"。尽管声音是那么轻,但我却听得十分清楚,似乎在警示我们:生命来之不易。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它由父母赐予,来之不易,并且不可逆转。任何人都应当学会珍爱生命,保护自我,而不是轻视自己或他人的生命。要知道,小到一草一木,大到整个人类,都有其活着的权利与价值。所以,爱护生命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享受人生中的苦乐年华;反之,如果视生命如粪土,是对自己和他人不负责任的表现。珍爱生命,学校进行了民防演练,对此,我们获益匪浅。  相似文献   

19.
《民防苑》2003,(1)
春秋始复时时进,万里神州岁岁新。在辞旧迎新之际,我代表上海市民防协会,代表《民防苑》杂志社全体同仁,向广大民防工作者、志愿者,向《民防苑》的国内外读者、作者和关心支持民防事业的企事业单位和各界人士致以亲切的节日问候。恭祝大家身体健康,吉祥如意! 刚刚过去的一年,是催人奋进的一年,党  相似文献   

20.
正也许我们并不陌生,每年在城市上空响起的防空警报。或许更多的人只是把他当作一次演习的警钟,甚至不为所动。然而,对于民防,我们的心中应有警钟长鸣,激心潮之澎湃,涌满腔之热血。"民防",也就是公民的防卫、防护,诞生于一战时期,英国为防止德国空袭而编排组织的平民安全措施。包括演习以及相关的战略部署。后来逐渐发展到全世界,也从单纯的防空演化为防止各种战争伤害和自然灾害带来的损伤。故而,民防对于我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土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